查看原文
其他

flomo weekly vol.28:我们真的需要整理标签么?(文末有福利)

flomo flomo浮墨笔记 2022-05-30

题外话:夏天到了,做了一套 flomo 的夏日限定 Tshirt —— ThinkBetter,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跳到文末看看先。


如果你用过 58 同城或者百姓网,那么应该能看到密密麻麻的「类目」名称,从找二手手机到租房子一应俱全 —— 这种网站学名叫做「分类信息网站」。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分类」是这种网站的核心。当时我在百姓网工作时,却经常遇到一个问题:电动按摩沙发(对,就是那种天王椅),究竟是属于「家具」分类,还是属于「家电」分类?同样的问题还有「二手自行车」究竟算「二手物品」,还是算「二手车」呢?



这种场景放在知识管理中,也非常常见。就拿「复利」这个知识点来说,你既可以在投资领域应用这种概念,选择和有长期价值的公司一起成长。也可以在知识管理中,不断地刻意练习,积累知识卡片,让自己的认知不断的成长。


所以很多 flomo 用户会问:我该如何分类;我该如何打标签。但这并不是真问题 —— 真正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组织」我们的信息。

为什么文件夹是一种古典的思维方式

无论是亚历山大图书馆,今日的维基百科,从历史的演进来看,知识管理一直伴随着两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存储对象」以及「组织方式」 。

pic via menimagerie.com

虽然我们在组织知识的时候有很多选择,但当下大多数笔记工具,都遵循「文件柜」格式 —— 一个单位的知识被保存到一定的文件路径中,将其置于一个文件夹或者笔记簿中。当一个项目与许多事物相关时,可以应用标签,但每个文件一般只存储在一个嵌套的层次结构中。要访问这些信息,用户必须记住他们将文件存储在哪里,用什么标记,或者使用搜索功能来定位。


当你收集信息的时候,你会很快发现,每一篇内容可能和你考虑的很多问题有关。但你如果按照上面的方法,把信息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它们就无法和其他许多内容产生联结,继而丧失了上下文,被孤零零的丢在某个角落,再也无法记起。


更麻烦的是,你读到的每一篇文章都有许多知识块(chunk),这些知识块在你现在的思维结构中的不同层次和位置上都有。这会导致你使用文件夹的时候陷入困境 :如果一篇文章中对你现在研究的三个方面都有所关联, —— 那么你是否把它的副本放在所有三个地方?—— 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么你以后对它做的任何修改,都需要 3 倍的工作。(想想文章开头电动沙发的例子)

结构是生长出来的

pic via visualcomplexity.com

左图是我们的神经元细胞,右图是我们已知的模拟宇宙的形态,能看到自然界中无论宏观和微观,其实很少出现「结构明确」的分类,更多的是节点和连接,像一张网络,重要的节点不断地拓展,而更多的节点随着积累会建立更多连接。


这一点卢曼很早就已经意识到了,他反复强调:创建类别是一个自顶向下的过程。你从结构开始,然后把材料归档。但我们的大脑不会按照分类来工作,当知识增长时,我们所知道的事物网络就会有机地生长。这看起来不像是搭建了某种建筑物的脚手架,而是更像是植物一样任其生长。


举个例子,在我学习交易平台相关内容的时候,很多知识并不会如下图一样展开,反而会随机的到来面前。



•第一个知识点「价值单元」,当时源自于一篇讲 Booking.com[1] 的方法论,记下来后并未在意•第二个知识点则是一本书《代码 2.0》,和交易平台也没什么关系•第三个知识点「交易平台的核心要素」学习后,才意识到,第一个知识点可以放在其下面,而第二个知识点和其是平级关系•基于第三个知识点,在对应的书中《平台革命》学习到了第四个知识点•基于第二个知识点,在对应的书中《代码 2.0》挖掘到了第五个知识点


虽然最终整理在幕布的结构看似条理清晰,但实际上学习的过程并非如此。如果一上来就希望能如下图一样有明晰的结构,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反而更像是一株植物,慢慢的将这个结构生长出来。


flomo 用户 Laura 讲了一个关于「知识的结构是生长出来的」的故事:

我们对“系统”的偏好是有原因的,因为它会给我们一种安全感,一种对知识的把握感。

上学的时候,老师说要“系统地”学习知识;图书馆、维基百科,也是“有系统”地管理文献;打开一本权威的教材,我们可以“系统地”了解某个领域。

于是我们管理知识的时候,也想有那样的系统,有条理地对知识分门别类。
但那样的系统是基于对某个领域已有的认识建立起来的。例如编教材的人是某个领域的大牛,他可能基于一个框架编写一本教材,因为对这个领域的了解使他有搭建一个体系的能力。

而作为学习者,管理知识的方式自然和大牛编教科书的方式不一样。
你可能初涉某个领域,这边采集一点,那边采集一点,然后逐渐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connecting the dots。记得小时候,老师就把摘抄本叫做“采蜜集”哈哈。

如果是不同领域的知识,就更需要我们积极地链接。
而这些,都是我们在试图建立一个“系统”的时候意想不到的。


分类像建筑物,一经设计好再改进就面临彻底重构的问题。而我们吸收知识更像是神经回路不断被加强/减弱的过程,收集之后会慢慢的生长出来结构。所以试图一次性建立好一个明确的分类体系不但没有意义,也没有可能性 —— 除非你停止生长。

一个标签建议技巧 I.A.R.P

首先需要重新认识「标签」—— 每个标签生来并不平等。有些会成为主要导航(如 #营销 #设计 ),有些会成为记录内容的补充(如 #营销管理 #零售的哲学 )。


许多 flomo 用户纠结的点在于,要么把标签当做像文件夹一样的分类来用,要么当做内容补充来用,而忽略了标签的作用在于在于「方便我们索引」,谁说一个 MEMO 只能打一个标签呢?—— 毕竟我们的核心不在于一个完美的分类,而在于当我们想要提取的时候,能找到。


在理解了标签的两种类型后(其实还有很多,这里不展开),我们着重讲下用以「导航」的标签用法。受 Tiago Forte 的 P.A.R.A 的思路启发,在 flomo 中我尝试用一种更简单的方式 i.A.R.P 来对内容进行「索引」。


当然,信息被个人主观的理解,贴上标签建立连接,成为知识。所以每个人的体系都不一样,所以一定是个性化的,不断生长的,所以不存在完美的方案,只存在适合你的方案。


I.A.R.P 是一组缩写,即:

•Inbox(收件箱):我会将所有临时性的,还未消化的内容放置于此,定期来进行归档、整理或者删除。可以当做大脑的缓存,避免记录的时候纠结放在哪里。•Area(领域):这是最重要的概念,即日常你需要精进的「领域」,比如健康就是一个领域,而跑步则是项目;写作是一个领域,而写一篇公众号文章则是一个项目;•Resource(资源):对应到卢曼的 Zettelkasten 方法中,更像是永久笔记。一般来说是兴趣、主题、资产等内容。注意是自己消化过的内容,而非机械的收藏。•Project(项目):是指一个将要发生的独立事件,并且这个事件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至少需要多个动作才能完成。比如要写一本书,需要整理资料,罗列提纲,撰写内容,联系出版社。类似生活中还有组织一次旅游,录制一期播客等。

这里面最难的其实是 Area(领域) ,即你最关注的领域是什么。我们的一生中由许多事件构成。只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其实并没有一个关于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完整的项目清单。但是他们却会告诉你,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当这样忙忙碌碌多年以后,其实发现自己可能做了许多事,但是却「样样稀松」。这就是只有项目,而缺乏 Area(领域)聚焦带来的问题。


下图是我的一组「置顶」标签,能看很多「变通」之处:

•Inbox 承担我的收藏夹•Area 放着众多我关心的领域,当然也在定期替换•Project 放着在执行项目的相关资料•flomo 是最重要的项目•Marketplace 是最重要研究的领域•Sheep、Books 是最重要的资源

而置顶标签之外,大量的标签都不再承载「导航」的功能,仅仅用来当做 MEMO 内容的补充。所以即使有几百个标签,也不会觉得难以管理。


以上只是少楠个人的用法,期望能让各位换个角度看「标签」的用法。如果你也有一些标签的使用心得想要分享给大家,请联系我微信 plidezus 。

整理究竟是目的,还是路径?

任何一个好的系统都不应该耗费你大量的时间去维护,一旦你需要不断地「定期」维护一个系统,那么就违背了系统的初衷 —— 整理东西本身并不能产生太大的价值,除了耗费时间。


更好的方式是让系统能自然生长,随着你的认知变化而生长。而更关键的应该是,由问题驱动自己不断探索领域,然后通过不断地刻意练习,来在某个领域积累知识的复利。


整理只是路径,而非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我们在某个领域又进一步精进了。

引用 flomo 另一只元神 lightory 的话:

•世界上最悲伤的事情,莫过于将路径当作目的;•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把目的作为路径。•最极致的幸福是,一切皆路径;•最极致的悲伤是,一切皆目的。

夏日限定 Tshirt(预售包邮)

去年夏天的时候,flomo 刚刚诞生,今年夏天,就有了成千上万的同路人。其实没啥别的目的,就是留个念想,记录下我们走过的这一路。

  

真人出镜,模特身材不咋地,大家凑合看看。小规模制作,预计凑够 200 件左右发车,大概 7 月 10 日左右能下厂制作,然后快递从广州发出。


付过费的 PRO 会员在 web 和 Android (1.4.0)的通知中心收到特殊的购买入口,更加优惠一些~ 




扫码或者点击阅读全文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