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驻村指导员风采(十七)
怀伟华(金山区廊下镇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主任,派驻金山区廊下镇光明村)
驻村期间,面对邻里建房矛盾多、拆违治理难、实事项目推进慢等治理难题,怀伟华(右一)提出“为能人穿针,为百姓引线”的工作口号。2018年,为充实“宅基管家”队伍、赋予宅基管家联络员等职责,怀伟华推动形成村域社会治理村落宅基的前哨工作队伍,民事民办共商议,解决怎么开展工作的问题。2019年,将“美丽埭”创建作为“宅基管家”管好宅基的切入口,她让5组牌场先行先试,以废材利用、就近选人等措施解决怎么干、谁来干、钱怎么来的三个问题。现在,5组牌场自治模式已复制到19组,体现了以管家带管家“传帮带”成效。在怀伟华的帮助下,以“宅基管家”推动乡村治理,实现了光明村由内而外的蜕变。
刘文瑜(崇明区堡镇村镇规划建设事务所工作人员,派驻崇明区堡镇人民村)
驻村以来,刘文瑜(右一)坚持问题导向,动员开展村民自治等工作,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例如人民村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确立并实行“分户包段、分组包片、分块包河”的民间河长制,下发并签订相关责任书,结合村民智慧,建立“八个一”工作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村民自治体系,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宜居环境建设、推动产业发展的热情,乡风文明得到进一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在刘文瑜的带领下,人民村全体村民凝心聚力,为人民村宜居环境建设和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添砖加瓦。
董 辉(崇明区委组织部主任科员,派驻崇明区港沿镇园艺村)
驻村期间,董辉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融入群众、深入调研、立足实际,抓党建凝心聚力,使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一是抢抓机遇,齐心建设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二是严防死守,筑牢全村防疫的铜墙铁壁;三是重视党建,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产业发展。在董辉的推动下,整个园艺村宜居、宜业、宜游,村庄呈现出“白墙灰瓦坡屋顶,临水相依满庭芳”的风貌,全村老百姓也积极参与黄杨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园艺村先后获得上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朱 玲(崇明区港沿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派驻崇明区港沿镇建中村)
作为在农村工作近10年的驻村支部书记,朱玲(右一)干起活来很接地气,她经常说,农村工作直面百姓,要把这份工作当事业来做,小力量也能成就大贡献。作为驻村的人大代表,她积极履职,不忘初心,利用工作闲余深入走访群众,确保政令畅通;做好群众代言人,积极收集民意,反映百姓心声,为社会治理建言献策。在村委工作中,以抓治理、听民意、强管理、促发展、建美好家园为目标,朱玲带领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群策群力、团结拼搏,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立足本村,圆满完成预定目标任务,使建中村的各项工作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陆伟华[青浦区航务管理所(地方海事处)太浦河海事所所长,派驻青浦区金泽镇田山庄村]
陆伟华刚驻村时,正遇到田山庄村开展 “三大整治”工作,他迎难而上,认真分析各个难题,以真心换真情,最终在没有一户被强制拆除的情况下全村和谐、顺利完成三大整治工作。陆伟华在走访中发现村内部分入户道路存在破损、狭窄和安全风险,他将该情况向区建交委领导作了专项汇报,此后,由区公路所对18个点位的村道进行了改扩建工程,该工程已于近期竣工。疫情期间,陆伟华积极主动向村“两委”提出本村的防疫办法,提前实行入村把口管理,亲自编写《道口检查指南》,规范和统一道口的防疫工作标准和要求,该《指南》出台后,在其他村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叶 翔(崇明区港沿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派驻崇明区港沿镇跃马村)
叶翔认为自身的良好素质和职业道德是做好村居工作的基础,在他的带领下,班子成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叶翔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村民,帮助弱势群众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各种送温暖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的手中。疫情期间,叶翔始终走在第一线,每天做好工作安排的同时,还组织人员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检测,保障村民的安全。去年夏天,他带领村干部对村居的困难老人、困难党员等进行走访慰问,为老人购置了电风扇,还自费为老人购置了夏令用品。
朱 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保卫科副科长,派驻青浦区练塘镇蒸夏村)
驻村工作事无巨细,朱峰(右一)在指导、配合村委日常村庄治理工作的同时,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村内有三座危桥,影响着村民的出行安全。朱峰在区人大代表调研村庄的时候,及时反馈问题和困难,之后积极协调区建管委,为村委争取到260万元危桥改造资金,并落实项目按时完工,使蒸夏村村民的出行安全得到了保障。同时,发挥派出单位资源优势,牵手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联合支部结对村支部,慰问困难党员和村民,组织各科室专家下村上门义诊、宣教,为蒸夏村患病村民开辟就诊—住院—手术—治疗绿色通道,减免困难村民治疗费用,在方便村民的同时,切实解决困难村民的燃眉之急。
费 钢(金山工业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科员、欢兴村党总支书记,派驻金山区工业区欢兴村)
“我们党之所以能带领各族群众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关键在于坚持群众路线。走群众路线就要俯下身子‘接地气’,就要深入群众用群众熟悉的方式解决他们的困难。”费钢(右一)与群众零距离沟通、心贴心交流,从闲谈、拉家常中,了解民情民意。驻村以来,费钢通过走村串巷,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了解了村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比如哪里的路灯坏了、哪家的老人病了、谁家的孩子毕业还没找到工作等,他总是亲力亲为帮助群众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由于疫情,村里大农户的蔬菜滞销,费钢第一时间联系有关部门,帮助农户销售滞销蔬菜37479公斤,合计金额42629.8万元。
徐存芳(青浦区金泽中学党支部副书记,派驻青浦区金泽镇爱国村)
徐存芳充分依托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探索并建立了“乡村家校直通车”机制,此项举措让爱国村的儿童获得了更多教育支持和发展机会,逐步树立起自信和阳光的心态;让每一位家长都能够落实好家庭教育职责;让爱国村社区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初步形成了在农村地区开展家校合作机制下加强未成年人思政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升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徐存芳围绕“四史”学习教育要求,充分利用爱国村历史资源,打造爱国村党建特色项目——“爱国村乡间‘四史’学习路径”,形成了爱国村特有的红色旅游线路。
孙丹萍(金山工业区社区办公室科员、红光村党总支书记,派驻金山区工业区红光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孙丹萍(右一)认为培育文明乡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驻村期间,孙丹萍向结对单位、上级部门争取资金78万元,对老村部的一个集体房屋进行改造,把一处约2500平方米的抛荒地建成了微公园,内有长廊凉亭、休闲步道。此外,孙丹萍积极给村民搭台,举办“百名村民唱红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百姓舞台文化展演,开辟农耕实践基地体验农耕文化,把丰富的精神食粮送到老百姓眼前,让老百姓参与,让村民得到更多的文化熏陶和滋养。
稿件来源:《组织人事报》2021年2月18日五版
责任编辑:严晟昱
制作设计:王怡娜
微信号:zuzhirenshibao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