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朋友圈
突然有天发现,只要点开微信,之后的一两个小时就近乎失忆、外加痴呆,完全进入到没有时空感的地方。一个激灵出来后,会忘记我为什么点开,看了什么,又发表了什么。有时只想和朋友说事,后来一点击微信,就立即中招、犯病。待到无内容可刷的某个当口、一脸茫然关掉微信,再默默为逝去的时间进行一次哀悼。悔不当初,还忍不住要回想,我刚才到底想干嘛来着??
周而复始,于是,关掉了朋友圈。
这是一个怎样的生态?每个认识的人,他们的生活以新闻的形式依次摆在我面前,没有选择,必须浏览。后来,自己逐渐模糊了概念:哪些人是我更加在意和关心的?面对摆在面前流水线似的求关注,我还不断告诉自己:不能厚此薄彼,于是小心的点赞或安慰;后来,又多了许多求帮助的,走失的亲人或是患癌的朋友,我又给自己增加一个要求:要日行一善。
渐渐的,我感受到某种无形的被强迫,令人窒息。
无论新闻还是广告,其实都没有这样恶劣。朋友圈,是一个裹挟感情的公告系统。新闻和广告,都可以选择看或不看,可朋友的消息,你若没更新,似乎就没有尽到“朋友”的义务。早年北大有个出了名的三角地,许多北大人的文学作品里都提到过,成为那个时代的美好回忆,我曾经还特地慕名跑去感受,这是信息技术不发达时大家沟通的聚集地,许多学生在那边获得讲座信息,也交换闲置物品,有培训机构的宣传,还有租房信息,一来二去成了大家的不可或缺,是茶余饭后寻找惊喜的特殊所在。可是,微信的朋友圈则不然,只需打开与外界联系的一条缝隙,它便把整个世界的三角地都搬到了属于你的一亩三分地来,自己瞬间被全世界七大姑八大姨的喜事糟心事、雅的俗的闲言碎语塞得满满当当。公共空间的三角地,你想去就去,可是,朋友圈的三角地,既是朋友近况的公告,也是相互关注的证明。看,还是不看?
关掉朋友圈,只是,不想被裹挟。
我重感情,但感情仍必须由我自己支配,不能由其他人说了算;我重感情,但这份感情不能被滥用,这是我仍然具备感情的基础和前提。也正因为重感情,面对泛滥式的求关注,也只得退避三舍。
人生,是在某种尽己所能的把握中,方感觉到稳定和自由的。这是自己恢复自由身后最珍贵的领悟。人,只在寂静之处、独守之时才可能发展完善其面对无常的能力。由此,我越来越密切地关注自己身处的环境,若是自己能够安然其中,便继续呆下去;若心中被激起浪花、久久不得平静,就随时准备抽离。我若是逞能,必将被环境牵制,终会让自己失守,灵魂被外在抽离,生活至此与我无干。我很清楚,自己不可能过那种闭着眼睛走路都能到达终点的生活。
朋友圈,是一个让我沦陷的地方。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生活是被朋友圈填满的。尤其是刚刚认识一大群新朋友后,大家总不免把关心各自的生活作为友谊得以延伸和保持的重要渠道,给人点赞、留言、互动,自己转发求共鸣、通有无;再有一阵,觉得朋友圈是个知识获取的好渠道,那么多读不完的好文章,感觉学术也可以依靠朋友圈做了;再后来,朋友圈还有那么多的课程、培训、会议推介,有种足不出户、天下事却了然于心的味道……
可是,我太高估自己了。
事实上,我总是从培训、课程信息看到朋友家孩子、顺便点个赞;常常从学术文章看到八卦新闻;只想转发一篇论文,又开始和人聊起各自近况;明明是正经的理论讨论,说着便开始了调侃。朋友圈的一篇论文转发,大家可以当八卦、也可以当玩笑,或者象征性地回复一句问候,总之,很少进行富有成效的学术探讨。
有一个事实,我用了很久才意识到。朋友圈,只是一块三角地。它只是一个信息发布的处所,并不真正具备情感沟通、学术交流的功能。媒体为了圈人,夸张地迎合各类需求,让我们掉进将一切“娱乐化”的陷进,成为消费的动物。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被诱入陷阱,那些我们所以为的精神需求,无论是朋友圈的情感、学术或是鸡汤,都只是些被套上华丽外套的诱饵,我们在这样的空间里所消耗的每一秒时光、投入的每一份关注,最终只会被精明的商家利用、再转化成金钱而已。
然而,歪在沙发上耗去的许多时光、个体的空虚、积攒的遗憾还只能由自己承受。再或者,去加倍的吸收朋友圈所给予的一切,以后,朋友圈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朋友圈,自身和朋友圈同体共生。
朋友圈,是一个如鸦片般的存在。想到这里,只觉得恐惧。
总有这样的体验,毫不费力、心怀侥幸之中开始的事情,比如躺一会,尝一口,看一眼,坐一下等,事后总令人充满虚度光阴的遗憾;花许多心理建设才能启动的事情,比如读书、长跑、瑜伽、写作等等,最终没有一样会令人后悔。
这一次,重新收回对自己的自治,从关掉朋友圈开始。
P.S. 兄弟姐妹们,有事直接联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