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为什么经不起检验?
前言:铛铛铛,是的,这是一篇关于科学的论述。有点枯燥,但也确实试图解答“爱情为什么经不起检验”,因为,前提就错了,你为什么要拿科学衡量人性?
读了篇邓晓芒的新作,醍醐灌顶,一些随想,与君共勉。
在社会科学(中间科学)中,标准被扩展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已经超越逻辑经验主义的标准了。证伪当然也是实践(科学实验),但实践不仅仅是证伪。社会科学的实践标准要诉诸公平正义,公平正义虽然也有可以被逻辑形式规范和量化的方面,但最终所依靠的并不是逻辑规律和量化指标,而是人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心都有一杆秤”。
——邓晓芒
为什么对我大有启发?
因为最近总在思考一些问题:关于“科学”。
什么是科学?
我到底够不够科学?
我的研究到底想要做什么?
很长时间以来,我的研究屡被质疑,被许多老师判断为“不科学”。这种判断甚至让我开始怀疑自身,陷入很深的困惑之中。因为我一直以探索真知自居,面临这样的质疑,不仅否定了我的研究本身,更否定了我对自身所设定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
前阵子在师大校园偶遇黄光国先生,陪他走了两段路,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学术的成长与一个人的心路历程、身心成长紧紧相连,这是一个跨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进入古稀之年的研究者给我的答复,倒是多少有些安慰。至少,在探索学术过程中,将自己内心困惑放在第一位的方式没有错,这是大前提。也就是说,一旦面临内心的困惑,无论是否关乎眼前的学术研究,我一定要给自己一个解答,否则,研究就必定在这个地方停滞不前。这样的做法,使得博士学位迟迟拿不到,但自己很明确,头脑一定要跟身心一起往前走,心坎不过、研究不动。
可是,大前提没错并没什么卵用,那些实质性的问题还是没被解决。我的研究对象,还有研究方法,到底是不是科学?能不能被科学解答?
就在今早,邓晓芒解决了我的困惑。一方面,他清楚的说明了什么是科学的问题;再一方面,也界定了心理学本身在科学之中的位置。
人之大幸,便是知道自己在哪里,要去向何方。
事实上,拿所谓的自然科学的检验标准,一味强调定量化,是无法解决“人”的问题的,而我的研究又都是以“人”为核心展开,所以导致了我的困惑至极。
简单来说,我们没有办法把人性拿到秤砣上去掂量——到底几斤几两,也没有办法拿波谱检测——这颗心是黑是白。好比上面那段话所言,“实践不仅仅是证伪。社会科学的实践标准要诉诸公平正义,公平正义虽然也有可以被逻辑形式规范和量化的方面,但最终所依靠的并不是逻辑规律和量化指标,而是人心”。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这话我们常说。
也就是说,人性的考验很难在传统所谓的“科学”范畴内论一个是非曲直。每个人多少都有过如此的体验,比如,验证一个人与你的信任关系,或是某个人是否爱你,很简单的事实是,你必须将双方拉到一个信任或感情关系濒临破裂的境地,而同时产生的悖论是,在证明这个人确实信任你、确实爱你的那一瞬间,你们之间的信任和感情必然已经土崩瓦解。
在那一瞬,许多人会责怪自己,我为什么要去证明?
事实上,或许我们可以转化一个提问的方式,“理性上的证明”对你而言为什么如此重要?你的感受不值得相信吗?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自然能够开启另外一个层面的探索,不是科学的论证,而是人性的关怀。
如是,我们就从“小科学”中跳出,在更为宽广的视域中探索“大科学”的问题,“小科学”一直以来都试图将“人”还原为物理、化学原型来简化、分解式地解决问题,在邓晓芒提出的学科分类体系下,认定数学和自然科学是“人为自然世界立法”,将科学的根本归结为“人”的问题,会推动大家关注文化、伦理、艺术、精神这些不可量化领域对人造成的影响,只有如此,“人,身而为人”的问题才有解决的可能性。
说到所谓的“小科学”和“大科学”,必须再引用一段邓晓芒的论述来解释了。
与英语和法语的science不同,德语的Wissenschaft具有更广泛的“科学”含义,即包括数学和自然科学(小科学)、社会科学(中间科学)和人文科学(大科学)。不是自然科学为人文科学奠基,而是人文科学为自然科学奠基;人文科学不是自然科学方法在人文领域内的运用,相反,自然科学才是人文科学在自然领域中的运用。作为大科学的文、史、哲经常也要用到小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和中间科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的方法,但都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它们最终都要归属于人学,即人的哲学,体现为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哲学方法。
——邓晓芒
这样的科学分类,不能再同意了。
如是,我的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终于又回归到了科学的范畴之列。
但,需要补充的是,我并不否认现如今科学界讲求实证的科学传统。人类走出愚昧,正因为有这样的带领,我也必须要在现今所认定的科学传统范式之下完成博士的论文,这是前辈开拓出来的路子,也只有跟着这些脚印,才可能在科学体系的架构之内,探索下一个阶段的问题。
邓晓芒的分类体系为我露出了一条门缝,让我看到完成手头论文之后的广阔世界。原来有这样的人,他们为你招示在科学攀登中可以看到的美景,也抚慰你在遭遇挫折后的心灵,因为一早的阅读,油然升起些许愉悦和感动。
突然好想找邓老师喝一杯!
来来来,为了可爱的哲学!
参考文献:邓晓芒.作为“大科学”的人文科学.《哲学分析》2016 年第 20162 期. 第 111-119 页
推荐微信公众号:哲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