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焦点 |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青年大学老师是最轻松的工作?

常丁祎 语言服务
2024-09-04
点击上方“语言服务” 可以订阅



本文整理自知乎热议:「为什么会有人觉得青年大学老师是最轻松的工作?」

作者:常丁祎(山东大学)



目   录

  • 1. 引   言

  • 2. 社会对青年大学老师的认知偏差

  • 3. 青年大学老师为什么逃离科研

  • 4. 结   语


1. 引言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逃离科研?在这个问题下,不少声音表示青年博士从事科研面临的困境是:起步阶段压力大与相对金钱回报低。但也有人信誓旦旦表示大学老师是最轻松的工作,相信持有这种观念的人并非少数。那么这两种完全冲突的观念,又是因何产生的呢?

在知乎上有这么一个热议的话题,即为什么会有人觉得青年大学老师是最轻松的工作,其阅读量已经达到了 600 多万。本文希望通过整理其中的高赞回答,来帮助大家对科研事业和科研工作者有更深入的了解,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好的规划。

2. 社会对青年大学老师的认知偏差

高校工种太多。既有每天朝九晚五准时下班的行政岗,也有天天加班的 996 行政岗;即有每周两节课,月工资 3000 的划水教师,也有十几年前稳坐教授博导的时代红利享受者,还有比个体户还累的青年教师。

大部分人接触到的是没什么教学任务的高校教师。每天工作繁忙的人你是接触不到的,而社会上又很容易以部分群体代替整个群体,因此认为青年大学教师工作非常轻松也就不足为奇。如果将青年大学教师岗位认为是一项每天无所事事、朝九晚五、没有工作压力的工作,只能证明没有考虑工作性质的差异。(以上内容来源:知乎网友

中国高校生态的严重分化。好学校一个生态,普通学校一个生态,相互无法理解对方的生态系统。对话双方虽然都在谈高校教师,但没有说明是什么级别的高校,哪个地区的高校。

中国现在有高等院校 2879 所。其中本科院校大概 800 多所,一本院校 300 多所,211 院校 100 多所,985 院校 39 所。二本院校、三本院校里也有大量的教授、副教授、讲师。相比起来,按数量来说 985、211 学校是高校里的少数派。

理论上说,只要你进了这近 3000 所高等教育机构中的任何一个单位当老师,都可以被称作 “大学老师”。而无论是高职院校的教授还是 985 的教授,虽然含金量差别很大,但都是领域的内的最高职称。只是,不同院校老师的待遇,压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于中国绝大多数的高校教职工来说,高校老师当然是一份轻松且压力没有那么大的工作。在多数派高校里,没有科研要求,绝大多数老师每周就是上上课,也没什么考核。在少数派高校里,除了上课,科研要求层层加码,施行预聘制,三年一评,非升即走。青椒们疲于奔命,惶惶不可终日,说是最不轻松的工作也不为过。(以上内容来源:知乎网友霍华德和 Zpuzzle

十年的历史进程是个分水岭。这几年学历和学术成果贬值速度简直是指数级。在 2012 年,某些 211 学校还在招硕士,去某 C9 当老师科研成果只要有一区文章两到三篇就能带编制。到了 2015 年,某些 211 招聘带编制无考核要求的老师,就变成本硕博都必须 211 以上,且有两篇不限区 SCI。到了 2018 年,大部分 211 招聘的要求升级为需要考核不带编制,且发表过行业顶刊的博士。

进人难度的增加,直接导致评职称难度呈指数级上升。2012 年硕士还有机会上副高。2015 年有青年基金加两篇二区文章即可不参评直接上副高。2018 年就需要青年基金加 5 篇 SCI,并且其中一篇二区以上才可以评职称。而社会的认知往往要晚于真实的现状,就跟你问深圳房价多少一样——2015 年还有好多两三万的地方吗?怎么就买不起房了?(以上内容来源:知乎网友 nvsheng yixue

3. 青年大学老师为什么逃离科研

申请科研课题和经费很难。几年前,复旦大学的王传超博士在Nature上就发表过一篇名为Give youth a chance的短文,当时在国内学术圈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他在文中恳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为新毕业的博士生提供资金和机会,以免青年科研人员外流、长期留在国外或完全脱离科研界。

目前,中国面向学术界新人的第一大基金是青年研究基金(Young Research Fund),约占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预算的 20%,但是每个项目在三年期限内只有 24 万元。第二大基金是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期限为两年的项目总共能获得 5万~8 万元。

坦率地讲,这些科研经费很多时候都不能满足需要,甚至都不够购买必要的实验室试剂和耗材。正因如此,许多年轻的研究人员都在积极的申请海外的 Ph.D,结果是,这些年轻人把科研生涯中最宝贵的时间贡献给了那些留学国家,很多科研实力强的也会因此留在国外。(以上内容来源:知乎网友嘉慧 Lincoln

科研人员待遇水平较低。大多博士毕业与博士后出站后只能拿到讲师或者副教授待遇,年薪可能就十几万出头。寒窗苦读数载,拿到了国内最顶尖学校的最顶尖学历,结果得到的薪水不如随便哪个二三本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甚至不如一些学的好的专科生,更比不过家乡里那些早早辍学做小生意的小学初中同学。留在科研界,可能真的无法养活自己。

虽然有的 “青千” 待遇也有五十万一百万,但是比例极低,一个行业只能由前万分之一的人瓜分利益。也因此大部分人逃离了科研。说穿了,科研界,还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模式。(以上内容来源:知乎网友 winningman

害怕中年失业。其实各行业的焦虑感往往都来自害怕失业,尤其是中年失业。我觉得青椒最大的焦虑感就来自这里。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对职称有执念,因为高级职称至少不至于失业了没地方去。编制也一样,是让你不容易中年失业的保障。

其实很多行业都是干得越久越有经验越有优势,跳槽收入翻倍。但是高校老师除了那些干得特别好的,有人才帽子的,很少见跳槽的。因为很多帽子有年龄限制,所以学校招人往往也有年龄限制,比如博士不超过 35 之类的。

所以普通高校老师跳槽大多都是从好学校往差学校跳,很少像从前那样,出去读个博士、读个博后就能跳槽去更好的学校。因此很多年轻教师觉得自己越待越废,越待价值越低,甚至还不如中学教师,至少很多授课能力强的中学教师四五十岁还大把私立学校抢着要。如果无法续聘,90% 的青椒职业生涯 35~40 岁就结束了,只有 10% 资历雄厚能熬出头,但是外行眼中只能看见 Top10%。(以上内容来源:知乎网友 nvsheng yixue

4. 结   语

没有留在高校不代表逃离科研,许多高科技企业需要解决实际中碰到的技术难题,谁说去了企业就是逃离科研呢?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许多去了工业界的博士不仅是看清形势,同时也是科研和技术能力过硬的体现。相反,有些人拼命留在学术圈,是因为他们博士期间的工作并不足以让他们有能力去工业界解决问题,他们相信自己只有留校一条路。

总之,许多博士生没有待在高校,这是博士人数爆炸以后的必然结果,并不能说明博士生们在逃离科研。希望越来越多去了企业的博士,能向工业界证明知识就是力量,学术也能赚钱。留在高校的人也不应该觉得自己是某种竞争的胜利者而在象牙塔里沾沾自喜, 应当做出更多思想上有趣、实际中能用的结果,从而获得象牙塔外社会大众的认可。(以上内容来源:知乎网友

以下部分,写给未来的你和我

也许,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哈佛大学的希金斯教授 Steven Weinberg 在Nature上所说的一样:“科学研究不太可能让你变得富有,你的朋友和亲人也常常无法理解你的工作。如果你从事基本粒子物理领域相关的工作,你甚至不能从中获得成就感。因为你很难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迅速转变成有价值的应用。"

但他在文章的最后也给了所有青年科研工作者鼓励:在 McGill University,Ernest Rutherford 和 Frederick Soddy 正在研究放射性的本质。这项工作虽然看上去没什么价值,但有其实际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在文化上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人们理解了放射性时,物理学家才得以解释:为什么太阳和地球内核在数百万年后依然能够持续发热?从而消除人们对地球和太阳年龄的质疑。

从伽利略到牛顿再到达尔文,科学在不断发展,让人们从宗教主义的教条中逐渐苏醒。但在今天,当我们随便翻开一份报纸,就会遗憾的发现任务依然没有完成,人类文明必须依靠着诸位的努力才能得以进步,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应该以此为傲。(以上内容来源:知乎网友嘉慧 Lincoln

本文来源:连享会


#今日话题

作为青椒

你觉得自己的工作轻松吗

咱们留言区见



焦点


焦点 | 大学教师晋升到正高级职称,需要多久?焦点 | 当代大学青年教师面临的五大生存窘境焦点 | 中国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太现实了!焦点 | 年轻教师是学术评价混乱的最大受害者!焦点 | “非升即走”,被割韭菜的青年教师去哪了?焦点 | 教育部发文: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迎来重大改革!焦点 | 提高教师准入门槛,设立国家教师奖,教育部拟修订教师法焦点 | 2021年全国各地高校教师收入排行榜焦点 | 终于有期刊编辑发声:一稿多投是作者的基本权利!
焦点 | 评职称将不做论文数量硬性要求,职称改革任务总体完成焦点 | 取消教师寒暑假?大学老师:我们的暑假从来都不叫假好吗?焦点 | 博士生为什么纷纷逃离科研?焦点 | 为什么延期毕业的博士生越来越多了?焦点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硕博士都想“进体制”? 焦点 | 为什么我们的研究生提不出问题?
焦点 | 博士统考或将取消,“出身不好”恐难读博,申请考核制成大势所趋焦点 | 本科生导师制,真的来了! 焦点 | 中国大学“最水”专业排行榜,有你的专业吗?焦点 | 翻译和国际中文教育将成为独立的专业学位类别?网传学科专业目录其实还在征求意见焦点 | 最有可能被机器淘汰的职业排名发布,翻译竟排在第……
焦点 | 学硕停招!研究生“大变革”,来了!焦点 | 学硕、全日制纷纷停招!中国研究生,迎来重大变革! 焦点 | 全国本硕博平均月薪数据出炉,你拖后腿了吗?焦点 | 外语类名校毕业生就业报告出炉,这些行业最受欢迎焦点 | 国务院发文:这些专业将被撤销!有你的专业吗?焦点 | 多所高校发文明确:博士生毕业不再要求发表论文!焦点 | 博士生找不到女朋友?还得从博士群体的“三有三无”说起声音 | “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能解放被英语压垮的年轻人吗?声音 | 外语界部分知名专家谈“取消英语在中小学主课地位”焦点 | 英语变“凉”成趋势?上海将英语踢出期末考试,教育部回应焦点 | “纯真辟油腻,善良能辟邪!”河南大学教授毕业致辞火了(附完整视频+演讲全文)焦点 | 查重过不了就怪翟天临?背后没这么简单焦点 | 2021研究生招生报告出炉,博士每年招生超10万人
焦点 | 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出炉,硕博研究生扩招20.74%焦点 | 2021全国两会语言文字类提案盘点焦点 |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提高来华留学生招生标准,不可滥竽充数焦点 | 教育部发文:每年抽检本科毕业论文,有这些行为将撤销学位焦点 | 教育部官宣:外语类新学科“国际语言服务”设立!如何看待,前景如何?焦点 | 2021全国大学毕业生平均薪酬出炉,你拖后腿了吗?焦点 | 2021年最新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清北竟然不是第一!
焦点 | 2021中国师范类大学排名100强!你的母校排第几?焦点 | 我国高校四六级平均分排行榜Top200,你在全国处于什么段位?焦点 | 北京地铁将“站”改译为Zhan惹争议,官方回应来了焦点 | 《我们的天才儿子》全网刷屏,翻译是他和命运抗争的唯一武器!

语言服务资源共享



学术资讯分享

学术资源共享

学术交流共进

还有实用干货和更多福利

尽在语言服务资源共享群

欢迎加入


在【语言服务】公众号对话框

回复“资源共享

获取进群方式


语言服务

14万+语言学人已关注

微信号:Language-service

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

投稿交流、商务合作、著作出版

欢迎后台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更多焦点


大家都“在看”,就差你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服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