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夏天来了,痱子防起来!
天气逐渐变热,最近很多患者及朋友咨询痱子怎么形成的?得了痱子怎么办?现在请到赣州市皮肤病医院副主任医师蔡莉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痱子是夏季或炎热环境下常见的表浅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大量的汗液不易蒸发,使角质层浸渍肿胀,汗腺导管变窄或阻塞,导致汗液潴留、汗液外渗周围组织,形成丘疹、水疱或脓疱,好发于皱襞部位。
常见病因
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易蒸发等所致,常见症状:皮损为小水疱、丘疹或丘疱疹,烧灼、刺痒感 病因
由于环境中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使表皮角质层浸渍,致使汗腺导管口变窄或阻塞,汗腺导管内汗液潴留后因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外溢的汗液渗入并刺激周围组织而于汗孔处出现丘疹、丘疱疹和小水疱。细菌繁殖、产生毒素,可加重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
根据汗腺导管损伤和汗液溢出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晶形粟粒疹 又称白痱,由于汗液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汗管溢出引起。常见于高热大量出汗、长期卧床、过度衰弱的患者。皮损为针尖至针头大小的浅表性小水疱,壁薄,清亮,周围无红晕,轻擦易破,干涸后留有细小鳞屑。有自限性,一般无自觉症状。
2.红色粟粒疹 又称红痱,由于汗液在棘层处汗管溢出引起。急性发病,皮损为成批出现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的密集丘疹或丘疱疹,周围有轻度红晕。皮损消退后有轻度脱屑。自觉轻度烧灼、刺痒感。
3.脓疱性粟粒疹 又称脓痱。多由红色粟粒疹发展而来。皮损为密集的丘疹顶端有针头大小浅表脓疱。脓疱内常为无菌性或非致病性球菌。
4.深部粟粒疹 又称深痱,由于汗液在真皮上层特别是在真皮—表皮交界处汗管溢出引起。常见于严重和反复发生红色粟粒疹的患者。皮损为密集的皮色小水疱,内容清亮,不易擦破,出汗时增大,不出汗时缩小。当皮疹泛发时,全身皮肤出汗减少或无汗,面部、腋窝、手足可有代偿性出汗增加,可造成热带性汗闭性衰竭或热衰竭,患者可出现无力、困倦、眩晕、头痛等全身症状。
治疗
1.局部治疗 局部外用清凉粉剂如痱子粉外扑,或用清凉止痒洗剂如1%薄荷炉甘石洗剂、1%薄荷酊;脓痱可外用2%鱼石炉甘石洗剂、黄连扑粉。
2.全身疗法 瘙痒明显时口服抗组胺药。脓痱感染时选用抗生素。
预防
1.保持室内通风、凉爽,以减少出汗和利于汗液蒸发。
2.衣着宜宽大,便于汗液蒸发。及时更换潮湿衣服。
3.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常用干毛巾擦汗或用温水勤洗澡,也可用菊花金银花按一定比例熬水洗澡。
4.饮食要清淡,多喝水,多吃容易消化,清暑解毒的食物。豆腐,绿豆海带汤是不错的选择。
5.痱子发生后,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
通讯员:赣州市皮肤病医院 蔡莉
编辑/排版:许媛媛
审核:范利锋
主编:李小才
【卫计要闻】市卫生计生委举行“人民至高无上,患者是我亲友”的主题演讲比赛
【医改在线】从“以药补医”到“以技兴院” 于都县健全补偿机制促医院转型发展
【基层动态】章贡区水西镇卫生院组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走进星光幼儿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活动
赣州卫生健康
一个关注健康的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