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远望社论】乌云下的太阳花

2017-04-08 远望社论 珊闵远望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本公众号

本文为《远望》社论,刊载于《远望》3卷4期(2017年4月号;总343期)。


发生在2014年3至4月的太阳花之乱已满3年了。

这场「学运」其名,政变其实的「学乱」,是自1994年以来推行20年的"台独"教改和去中国化宣传的成果总验收。由于国民党内的本土派与民进党联手支持,使作乱的学生轻易占领了「立法院」,甚至一度还攻进了「行政院」。当时的总统马英九庸懦无能,在其深入骨髓的「原罪感」作祟下,竟在四个层次上全面弃守:在国家认同层次上,坐视其所属政党党名上的「中国」被污名化;在"宪法"层次上,任令"宪政"秩序因学运而瘫痪;又在法律及政策层次上,不敢依据《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立法院"职权行使法》直接宣布《服贸协议》生效。从此以后,整个社会的是非已被彻底颠倒,「中国」的正当性不断下跌,使「中国」国民党在2014年底的九合一选举及2016年初的"立院"及"总统"选举连遭惨败。反之,民进党毫不手软,不但在全面执政后以追「党产」之名继续凌迟尸居余气的国民党,还进而控制了职司释宪的"司法院"。



去年1月,民进党收割了太阳花之乱的「战果」。5月蔡英文上台后,新上任阁揆林全立即对在太阳花之乱中「攻占」"行政院"而被起诉的126人撤告。今年3月31日,台北地方法院又将参与「占领」"立法院"的22人全部宣判无罪。此外,事件中「包围」中正一分局的洪崇晏等4人虽被判拘役轻罪,正在上诉二审中。仅剩在攻占"行政院"时涉及公诉罪而无法撤告的21人,将于4月10日由台北地院宣判,估计也会做出「政治正确」的判决。

这些司法判决宣告了太阳花政变的成功。从此,只要打着「爱台反中」的旗号,几可为所欲为。未来民进党深化其完全不动"宪法"的「法理台独3.0」,除了顾虑大陆的反独压力之外,在台湾岛内已无任何法律障碍。


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在其就职典礼上展现"胜利的果实"

 


太阳花背后是国家认同之争

太阳花之乱不只保送了民进党上台,也彻底扭转了台湾社会"宪政"体制的是非。我们检讨太阳花,首先要正视其起因。任何大规模的反政府群众事件,其背后都存在着政治秩序的「正当性」危机。若非有相当数量的人民认为政府所维持(或依赖)的政治秩序之「正当性」不足,就不会发生大量群众参与的反政府事件。但是正当性危机可能发生在政治秩序的三个不同层次:认同(针对政治秩序或政治共同体──国家──本身)、结构(针对政体)、功能(针对政策)。若是错判了正当性危机的起源,那就很难有效处理反政府事件而减少社会成本,更难预防未来再度发生类似事件。



太阳花之乱背后的正当性危机是在国家认同的层次,核心参与者(所谓「学运领袖」)真正反对的是「两岸同属一中」,至于「服贸协议是否有利于台湾经济」或「黑箱是否存在」根本只是闹事的借口。但由于马英九面对"台独"缺乏道德自信,始终不敢触碰真正的问题所在(国家认同),却将"台独"对他的攻击坚持「理解」成政策层面的歧异。于是,他以为只要持续展现他「爱台湾」的诚意,就可以让"台独"接受他,而把认同矛盾转化为政策矛盾。结果,他虽然不断向绿营退让、认错、道歉,仍然保不住其重大政策和政务官,反而将国民党党名上的「中国」的正当性彻底输光。洪秀柱说他「温良恭俭,让了天下」,毫不冤枉。而马英九面对被自己拖垮的国民党却毫不内疚,竟自称他是「温良恭俭,当仁不让」。其冥顽不灵,非常人所及。



事实上,由于马英九等国民党主流派在国家认同的主战场上自动弃守,完全不敢越过自己划定的「不统」藩篱,导致其政策和人事屡屡沦为"台独"借题发挥的牺牲品,被逼着无止尽退让。到头来,马英九只是当了8年的「看守总统」,掩护民进党浴火(扁家弊案)重生,捲土重来。这一次,民进党既不会轻率到再犯阿扁的错误,也不会愚蠢到再犯马英九的错误。国民党想要起死回生,难上加难。

与太阳花之乱反政府事件神似的,就是香港"占中"。香港在回归后,并未做好去殖民化的国家认同重建工作,不但未依照《基本法》第23条立法禁止分裂国家的行为,也未推动强化国族认同的国民教育。结果,某些香港民众对现实的不满被有心人士炒作成认同问题,在2014年9月借着行政长官和立法会选制争议,引爆一场长达81天的「雨伞革命」。

太阳花和"占中"都是在「国家认同」层次的「正当性」之争,不是单纯的公共政策、经济利益之争。如果不在国家认同层次上重建并赢回在台、港社会内「中国认同」的正当性,则两岸之间或陆港之间的交流再多、让利再大都无法解决问题。

 

危机之中 蕴藏转机

由于"台独"在教改和去中国化方面努力了20多年,已成功掌握了台湾的主流民意。但是,局势并非已无可为。

在民进党全面执政半年后,《天下》杂志于今年1月3日发布一项民调结果,发现:「台湾民众倾独而悲观」。从这个结果中,我们同时可解读出危机和转机。

先谈「倾独」。台湾解严至今满30年,30岁以下的人都深受1994年开始的"台独"教改和去中国化影响,人造「天然独」现象明显。《天下》民调发现:受访者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非台湾人的只有6.9%,同时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的有28.2%,而自认是台湾人而非中国人的已高达61.6。其中,「是台湾人而非中国人」者在30-39岁的受访者中占了67%,在20-29岁中更高达77%。显然「年龄」是影响认同的最重要因素:年纪越轻,越倾向"台独"。因此,我们可以预期:除非发生重大事变,否则总人口中倾向"台独"者只会越来越多。并且,即使在支持国民党的受访者中,认为自己是台湾人而非中国人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因此寄望国民党反独促统将适得其反。

最后,当问到「台湾哪些面向表现最好」时,整体的前三名选项是「医疗健保」、「包容多元文化」和「教育普及」。但20-29岁选择的第一位却是「公民运动」。可见年轻世代深受太阳花的「洗礼」(他们就是主要的参与、支持者),其「天然独」信念恐怕不易被单纯的经济萧条所撼动。

从以上这些统计数字,可见当前民意倾独的危机何其深重。但是,一旦问到对现状及未来的估量时,整体民调结果却是悲观的。

当被问到「对台湾目前的经济表现满不满意」时,高达74.8%的民众一面倒地倾向不满意,而回答满意者仅有18.6%。「整体而言,对台湾未来的发展」表示悲观者也达54.2%,足足比乐观者的39.1%多出15.1%。若和马英九执政同时期相较,乐观者稍减(原为39.8%),但悲观者增加。在此,年龄也是重大因素:20到29岁者最为乐观(近54%);而40到49岁则弥漫悲观气氛(66%),远高于其他世代。对于两岸关系,认为「明年和2016年一样」(表示不会好转)者占最多数,约40.6%,认为「会变坏」(更加恶化)的比例则有35.2%,总计将近76%的受访者对两岸关系不表乐观。

这样普遍的不满及悲观,显示出台湾民众虽然大多数支持"台独",但是在内心却极度不安。

在此,我们看到了转机。

 

争取民心 不追随民意

中国传统的智慧向来将表面的「民意」与深层的「民心」加以区分。

在《论语》中,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人民认可,则顺应民意;人民不认可,则告之以理。所以,负责领导的君子既不独断专行,也决不阿世媚俗。《孟子》对此说得更清楚:「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可见孔、孟都反对一味追随民意,而主张要以「民本」为是非,引导民众,以安民心。

正是基于将「民意」与「民心」区分的智慧,唐代名臣陆贽有言:「所谓民者,至愚而神」。人民因为「愚」,所以或可欺之于一时,但是若民心惶惶不安,则不可能仅只借着炒作民意而长期执政。因此,「民意可否」或可愚弄、变造,「民心安否」则终不可欺。民意「至愚」,民心则「神」。得民意者或可暂得政权,但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到天下。

这就是我们应该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民心重于民意。

所以,台湾民众的「倾独」只是"台独"倒行逆施、国民党助纣为虐而打造出来的「民意」;在岛上普遍存在的「悲观」则显示台湾「民心」的十足不安。这种不安,一方面是因"台独"扭曲历史、违反道德,无法给台湾人民带来自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台独"造成两岸关系危疑动荡,甚至可能让台湾罹于战火。今天多数台湾人民其实只是被蓝(独台)绿("台独")联手愚弄,导致认同错乱;但是若扪心自问,他们对"台独"的自信丝毫不比当年国民党夸口的「反攻大陆」更高。

所以,只要我们懂得区分「民心」与「民意」,坚定地争取民心,而不要屈从被误导、被利用的民意,其实两岸的中国人仍大有可为。

 

宽猛相济 以至统一

要完成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就不要太在意一时的民意得失,而要争取长远的民心向背。

现在在台湾岛内「中国」和「统一」已经被污名化,"台独"靠教育与宣传垄断了话语权,在民意层面理性讨论统独问题的空间极小。我们要反独促统,就要认准民族大义及人民长远福祉所在,不要畏惧得罪错误的民意,更不要像马英九那样缺乏自信、急于争论,以致寸步难行。在此时,我们虽然要积极建构统一的理论以整合统派、引导统运,但是面对不可理喻的"台独",必须自反而缩、择善固执,不需过于看重他们为了混淆真假与是非而挑起的无谓争论。反之,我们应该将所有的资源与人力朝向争取台湾民心而努力,如此才有可能最终引导民意回到正轨。

《左传》中,被孔子称赞为「古之遗爱」的子产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翫(按:松懈、轻忽)之,则多死焉;故宽难。」故孔子认为:「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因此,孔子的「仁政」并非以「宽」为正,而是要「宽猛相济」,以免民众轻慢于是非而被误导,甚至作乱而遭死难。

如果"台独"终将招致两岸中国人的灾难,那么我们就应让台湾人民清醒地认识到他们支持"台独"的后果。然而,在前引《天下》的民调中,倾独者中认为「独立而和平是可能的」的人一直在增加。对于「两岸政治关系最好是哪种情形」这个问题,选择「维持现状」(拒统)者始终是最多数,但选择「台湾独立,但和大陆维持和平关系」者比2008年马英九上台时大增了13%,达到31.1%。这表示民进党以「维持现状」为名推动的「法理台独3.0」,已成功地说服更多的台湾民众相信「和平独立」的可能性。结果,台湾民意从马英九的「不统」被民进党引导到「否认一中」,可见「地动山摇」的警告并未发生预期作用──事实上,民进党就是在这样的警告声中赢得全面执政的。

因此,首先必须使台湾民众不致误判"台独"的可行性,才能遏阻"台独"继续误导台湾民意,然后才有可能安台湾民心,使台湾人民认清大义与大利所在,最终在民意层面拨乱反正。

 

掌握民心 拨云见日

台湾诗人蔡添福在1934年发表了一首〈向日葵〉:「晓起娇姿正向东,黄昏转对夕阳红。倾心只解趋炎势,枉负滋深雨露功。」在日据时期如此描绘向日葵,显然有意讽刺媚日者趋炎附势、背弃本身民族的「滋深雨露功」。这就是太阳花之乱的本质。

3年前,「太阳花」在媚日"台独"的乌云之下盛开。如今,太阳花已经成为乌云的一部份,笼罩在台湾上空。谁能掌握台湾民心,谁就能拨云见日。



【阅读更多】

【石佳音】論蔡英文的理台独3.0

【远望社论】远望30年──回顾与前瞻

【视频】「统运30.远望30──回顾与前瞻」座谈会





歡迎訂閱遠望雜誌!

微信ID:presciencetw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有问题请联系遠望
微信ID:presciencetw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