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紫荆》杂志社与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于2017年4月27、28日在香港共同举办「一国两制与香港基本法研讨会」。《远望》杂志社社长林金源与总编辑石佳音应邀与会、发表。林金源比对香港、台湾的状况与经验之后,呼吁「一国两制」必须坚持的底线包括:「一国」必须优先于「两制」、爱国教育不可退让、民主不能凌驾爱国之上、国家认同不允许「客观、多元」。石佳音以台湾经验为参照,强调「港人治港」的原则应该是:治理效能重于民主程序、政府是否响应问题重于是否可被究责、政府能否获取民心重于是否讨好民意。二文的主题虽然有别,但前后呼应,互有相关,爰并列如下。
*作者林金源为远望杂志社社长、淡江大学经济系副教授。本文刊载于《远望》(2017年5月号;总344期)。
英国文豪狄更斯的《双城记》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对于渴望完成民族复兴的中国人来说,此话应是复兴大业进程的的最佳写照。
中国复兴: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放眼世界局势,现在乃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追求民族复兴、国家统一的最好时机。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中国大陆已经成为最大经济体,预期它和美国经济的差距也会持续拉大。中国经济30年来的腾飞,并非凭空得来,必有支撑它的政治体制、科技能力、管理系统。换言之,中国的进步与发展是各方面的,不只是经济而已。
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因为《马关条约》被割离祖国的台湾,其分离意识在近年创下史无前例的新高。即便两岸人民的生活已有越来越多的连结,北京对台的经贸让利也人尽皆知,但是台湾人自认是中国人的比率,以及支持统一的比率却持续下降。台湾内部不存在有效的纠误力量,只能任凭反中、仇中意识到处蔓延。
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因为鸦片战争被割离祖国的香港,好不容易回归之后,近年竟然也出现反中、仇中逆流。尽管中央政府对港仁至义尽,港独分子却借故滋事,频以民主、人权之名,行裂解国家主权之实。香港分离主义者的所作所为,几乎是台独的翻版。港独积极向台独学习,两独已经合流,他们又不时援引疆独、藏独来刺激北京。
形式的统一不算真统一
从大局观之,中国的统一已是定局,台独、港独成不了气候。但是中国统一之后,是否享有和平,能否全力建设,是否还受外力牵制,却不容乐观看待。台独、港独虽然成「独」不足,但败「统」有余。台湾今日统独的对峙,不只是统派、独派两个岛内群体的争斗,它们的背后其实是求统中国与反中列强的较劲。香港的情况亦然。在中国统一之后,台独、港独仍会继续骚扰、牵制我正常发展。只要独派的势力仍旧存在,就代表外国势力仍在见缝插针,中华民族的复兴仍未完全实现。
以往历朝历代走过一段纷乱之后,总会迎来统一与复兴,当时几乎没有可和中国对抗的外国势力,能够兴风作浪、挑战大一统的中国新政府。但是中华民族这一波的统一与复兴,却得面对千百年来未有的新挑战。两岸日后即便统一,与中国实力相埒的列强仍会连手图我,对我虎视眈眈,独派势力就是列强的最佳马前卒。可以预见,这种暗中较劲的局面将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直到列强发现制中所获取的利益小于其代价,才会停止。回归20年之后,香港仍纷纷扰扰,分离意识的方兴未艾,更像是插在中国背上的芒刺。香港固已如此,日后回归的台湾,必是更棘手的香港。总之,中国达成外表上、形式上的统一,相对比较容易,但要把港、台二地民众受殖民、外力的负面影响除尽,让他们衷心以当中国人为荣,不再受外力蛊惑,则是一场艰难的持久战。
台湾香港 互为借镜
台湾光复之后,国府本该竭尽一切所能速采「去殖民化」工程,扭转人民错误的国家认同。无奈国共内战继之而起,两蒋不但没有积极「去殖民化」,甚至联合侵略我国的日本战犯,组成助蒋反攻大陆的「白团」。尔后为了与北京争夺中国的代表权,国府对日本简直卑躬屈膝,他们岂能顾及「去殖民化」?二蒋逝后,台独与独台掌控政局,台湾已经完全错失「去殖民化」时机,代之而起的反而是「自我皇民化」。不仅如此,未曾直接殖民台湾的美国,也因国府的联美制中国策,使台湾的军事、外交、文化、价值观都服膺于美国之下,俨然成为美国的殖民地。被美、日双重奴化的台湾,就是统一之后中国所要接收的台湾。
蒋介石与白团成员合影
香港的情形,原本比台湾单纯,但如不谨慎处理,将会恶化成另一个台湾。英国治港对港人国家认同的戕害,如同日本殖民台湾。但由于文化、地缘、宗教各方面的巨大差异,港人对英远比台人对日更容易保有「夷夏之防」。港人「英国化」的比率因此应该低于台民「日本化」的比率。反之,日台的文化、地理、血缘相对接近,日本的「先进」遂成为台湾人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也是国族意识薄弱的台湾人「认贼作父」的重要原因。再者,两蒋统治台湾时期,反共势力与思维虽也渗透到香港,但当地亦不乏同情、支持北京的组织与声音。港民被反共教育洗脑的程度,远低于台民。所以1997年香港回归时,固然不少港民对祖国抱持疑虑态度,但当时并无港独的思维与组织。港独(以及反中思维)没产生在英人治港时期,反而兴起于回归祖国之后,这不仅是一件令人痛心之事,也是对吾人的当头棒喝。
2015年6月4日,香港4間大學學生會代表出席由香港支聯會舉辦的晚會期間焚燒香港基本法。
香港回归已满20年,今后港独的消长,实乃意味着「一国两制」的成败。此刻我们检讨「一国两制」在港的实践成效,一来可做为尔后港府施政的修正依据;二来则是台湾日后实行「一国两制」的前车之鉴。今天香港付出的代价,但愿以后台湾不必再付。今天台湾进退维谷的窘况,但愿以后香港可以避免。兹举重要观念如下,做为「一国两制」的改进参考。
「一国」必须优先于「两制」
第一、「一国」必须优先于「两制」,「两制」是为了达成「一国」。港独、台独不认同中国,他们违反「一国」在先,中央政府大可不必信守「两制」的诺言。但北京为了对认同「一国」的港民、台民有所交代,故仍坚守「两制」。我们强烈呼吁:港、台追求的「两制」再怎么天马行空、再怎么恣意而行,绝不能衍生成「两国」,这是北京必须谨守的底线,否则无法面对13亿国人。
兹举个人具体经验,检讨如下。2013年10月11至12日,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邀请多位内地、台湾、澳门学者,前往该学院位于珠海的校园,举行「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主办单位解释,内地大学都有政治课,但香港地区大学(基于「一国两制」)不允许有政治课。该校校长忧虑学生对于国情一无所知,每年遂在珠海举办研讨会,要求学生必须参与。该校用心良苦,学生参与亦属积极,但这种教育方式如同杯水车薪。为何同属中国境内的学校,内地理所当然的政治教育,在香港竟然遮遮掩掩?论者或谓,这是尊重香港的「一国两制」,其实不然。政治教育(或是国民教育)是凝聚国民意识所必须,没有政治教育,就难有国民意识,没有国民意识就不成为「一国」。香港回归前没有政治教育,因为当时仍属「两国」,情有可原。回归之后实行政治教育,是为了实现「一国」,这是天经地义,与「两制」无关。或者说,凡是攸关国家认同的措施,全国应该一致,应排除在「两制」范围之外。
爱国教育不可退让
第二、爱国教育是必须的,绝不可退让。西方现代国家肇建完成之前,没有一国不用尽心力鼓吹国民意识,这就是爱国教育。即使今日,他们仍旧以更绵密、更精致的手法强化人民的爱国精神。何以列强可做之事,被欺凌的中国却不许做?何况列强的爱国教育常带有「以邻为壑」的思维,中国的爱国教育仅是被动式的防卫。谁义?谁不义?其理至明。有人嘲笑、攻击爱国教育是洗脑,当时港府的爱国教育遂因此不了了之。爱国教育本来就是洗脑:把被列强洗过的脑再洗回来。任凭掌控话语权的西方国家洗中国人民的脑,却不许中国政府拨乱反正,岂有此理?
李、扁掌权以来,在台湾强力推动反中、去中的教科书,马英九当政八年也不敢拨乱反正,影响所及,年轻一代台湾人的国家、文化认同,与上一代就截然不同,而且每下愈况,越年轻者独化得更严重。2014年3月18日爆发的「太阳花运动」,就是台独教改的大丰收。更可怕的是,台独教改深植人心,独派理念与反中思维已经可以自我繁殖、永续发展。两岸之间任何风吹草动,或是有关国家认同的大小事件,即便绿营政府不带头鼓动,各行各业、四面八方的民众都会显现出反中、台独的心态与立场。这种局面即便有朝一日国民党再度执政,也不会改变。如果香港不加紧进行有效、细腻的爱国教育,台湾的惨痛经验必会降临香港。
爱国和民主并不冲突
第三、爱国和民主、人权并不冲突,爱国也不是落伍的观念。西方有心人士以及独派,总把民主、人权标榜为普世价值,其价值甚至高于国家统一之上。他们再把中国描述成不民主、没人权,只醉心于国家霸权的落伍国度。当这种论述被普遍接受之后,西方与独派的攻势便所向披靡、无坚不摧。
民主的发展必先界定我群的界线,同我族类才适合「以数人头代替打破人头」,非我族类岂能、岂曾以民主解决问题?国家认同没有解决之前,我群的界线是模糊不安的,绝不可能发展出好的民主。台湾数十年来空有民主形式,缺乏优质民主内涵,就是因为「非我族类」,「其心」不仅「必异」,甚且「可诛」。难怪胡佛教授疾呼:「统一是最高的道德」。当港独人士高喊「香港非中国」时,他们已经自外于中国大家庭,根本没有资格在香港谈论民主。
香港「民主人士」对现有特首选举制度的不满,其实还隐含他们对民主政治的另一种迷信与迷思。他们抨击这种由1200名选举委员投票决定、特首候选人资格必须符合某些条件的选举方式,是鸟笼民主。换言之,他们认定「最大多数」的参与和「不设条件」的参与,才是最好的民主。因此,全民选总统的台湾,就是香港艳羡的对象。大陆人民无法直接决定国家领袖,就成为中国的罪状,甚至成为推动台独、港独的最好理由。民主如果如此神奇,为何英、美老牌民主国家开始推动民主时都只准许少数富者、菁英参政?女性、贫民、弱势族群拥有投票权是晚近的事,当时英、美的经济发展程度已超越今天的中国。换言之,当先进国家的发展程度与今日中国相若时,为何不服下「民主」这帖仙丹妙药?如果服了,后果又会如何?
总之,独派和有心人士刻意把不同面向的两个问题(爱国与民主)搅和在一起,甚至把具危险性的「无条件民主」凌驾在理所当然的爱国之上,北京与特区政府固然应该继续推动更完备的选举制度,但是也必须昂然捍卫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屈服于民粹,太过委曲求全,以致造成理亏的错误形象。
国家认同不允许「客观、多元」
第四、伴随西方民主一起侵蚀中国统一基础的另一概念,就是所谓的客观、多元。客观、多元俨然是民主之外的另一个普世价值。它们所刻意对照的,就是中国追求统一的专断、僵化立场。凡事讲求客观、多元,就沦为「相对主义者」,所有道德、是非、国族认同都被解构。台湾早已深受其害,导致全体社会缺少公是公非,「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大体而言,涉及集体福祉、尊严与安定者,涉及人伦关系与公是公非者,不适用客观、多元概念。黄之锋(蔡英文)的父母是谁?被告是否有罪?香港人(台湾人)是不是中国人?这些问题都必须有一明确答案,绝不容许多元。港、台民众的国家认同,即便在目前尚未达成共识,也必须努力朝凝聚共识迈进,「搁置争议」、「多元并存」都是错误态度,只会让问题恶化。
台湾中学教科书课纲争议的结果,当时马政府的教育部,竟然主张由统、独学者共编教科书,各说各话,不同史观并呈,让学生接受「多元」声音。绿营在野时,当然要求多元史观;绿营掌权后,史观定于一尊。马政府与国民党至今没看懂「客观、多元」乃是独派斗争、夺权的概念工具。前车之鉴,香港能不慎乎?
应主动出击争夺话语权
中国的统一与复兴,是天经地义之举,符合两岸三地所有中国人的长远利益,也有利于东亚与世界和平。但是全球的话语权目前掌握在西方国家手里,是非善恶的标准也由他们定义。中国统一之路,因此备感艰辛。
中国大陆除了继续厚植国力、深化改革之外,更应拟定说帖,主动出击,一来揭穿诸多被掩蔽的真相,二来阐述中国政治体制的优点、对外政策的与人为善、对台对港的仁至义尽。总之,中国逐渐具有影响世界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应让我国主导话语权的份额和经济实力相称。否则,吃了黄莲的哑巴巨人,终究难免吃亏。
【阅读更多】
【台湾杯具】昨日HONG KONG,今日香港,明日台湾?(1/3)
【台湾杯具】昨日HONG KONG,今日香港,明日台湾?(2/3)
【張媞】“港独”喧天,五独合流──解构香港「本土派」
【凌友诗】香港立法会宣誓风波及其对台湾问题的启示
【石佳音】一国两制的检讨与改善:一国两制与港人治港
【台湾杯具】全球疯检举,「台湾人」不想让你知道的,228事件
>>>>歡迎訂閱遠望雜誌!
《远望》创刊于1987年3月,是台湾最老牌的统运刊物。
《远望》的宗旨:发展统一理论,宣扬统一理念,推动统一运动。
《远望》的期许:立足台湾,胸怀中国,远望天下。
《远望》需要两岸中国人共同参与、支持,以图国家统一、民族复兴。
若您认同我们的理念,支持《远望》的宗旨,请以实际行动,如订阅杂志,或小额打赏,与在台湾的我们共同努力。
您可以透过最下方的"赞赏"功能进行小额捐款,
或者我们提供下列汇款方式,请于公众号后台留言输入下列任一选项:
(1)银行 (2)支付宝 (3)微信
如需專人服務,請加微信:presciencetw
*透过文章'"赞赏"功能订阅电子版,只需支付250!!
赞赏后请留下您的微信ID,我们会有专人与您联系喔!
了解更多
【远望社论】远望30年──回顾与前瞻
【视频】「统运30.远望30──回顾与前瞻」座谈会
《远望》各期目录
有问题请联系遠望
微信ID:presciencetw
点击右上分享到:QQ空间朋友圈
点击查看资料,免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