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100000+人已关思想酷
原创‖亨廷顿对世界的预言已经应验?
喜欢就点击“思想酷”,打开置顶公众号功能
带您领略浩瀚无边的思想世界
越来越多的恐怖事件,让最近20年来饱受争议的一本书《文明的冲突》再度引发全球关注,赞扬者称其为21世纪最神准的预言书,批判者认为其不仅大谬不然,甚至含有军国主义的味道。事实上,亨廷顿第一本书《士兵与国家》就曾引发激烈争议,哈佛大学一些学生更是在其寓所门口涂上“战争罪犯居住于此”,导致他被哈佛开除。一本严肃学者的著作因何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今天推荐一篇思想酷原创首发文章供您参考(2331字,阅读约需6分钟)。今天是母亲节,思想酷专为粉丝特奉一款独家产品:舒毯(日本定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愿以这款最贴心的温暖,祝天下母亲健康长寿,幸福安康!母亲节期间特惠销售,望勿迟疑,识别下图二维码获取。交流、转载、投稿及合作,请联系微信caiyunpeng789或18910623426。想探讨更多真问题,酷哥欢迎您在淘宝选择店铺搜索“先知书店”。想每天读到同类好文,请关注思想酷。
亨廷顿对世界的预言
已经应验?
思想酷丨原创·首发
恐怖主义日渐增多的今天,一个曾经广为流传的词汇---“文明的冲突”,再度充斥于学界以至坊间。
“文明的冲突”是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1993年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差异。文明的断层线将是未来的冲突线。
此观点甫一提出便引起巨大争论。不幸的是,随后20多年,恐怖主义在世界范围蔓延,成为国际社会心头大患,似乎证明了“文明的冲突”果然有先见之明。尤其最近几年,“yisilan国”不断在世界各地制造恐袭,许多人在恐惧之余无不惊叹:“亨廷顿教授对世界的预言全部应验了!”
慢谈“文明的冲突”之判断是否准确。先来看看,用yisilan极端主义当作“文明的冲突”例证,是否真的合适?其本质问题就在于,yisilan极端主义能够被称为一种文明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任何形式的极端主义、恐怖主义,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反文明的,它们反的是一切文明,而不是任何具体的文明。现代文明建立在自由、民主、人权这些为全世界共同认可的普遍价值上。恐怖组织用炸弹袭击平民,是对人权的肆意践踏,是对文明的犯罪,这样的行为,以再怎么崇高的动机为借口,都难以被现代文明所容忍!
刘军宁先生曾清楚地指出,恐怖主义根本不是什么利他的英雄主义壮举,而是赤裸裸的损人利己——夺权。恐怖主义者不是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圣徒,而是精明的“商人”。当然,商人逐利无可厚非,只要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但恐怖主义者的“商业模式”大不相同,他们是用别人的鲜血和生命来换取奖赏和权势。
刘军宁先生还认为,所谓恐怖主义,实际上是极权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传人,二者没有本质区别,一个以国家为单位,一个以团伙为单位,都笃信暴力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凡是阻挡他们的都要摧毁,凡是反对他们的都应被毁灭,哪怕那是积累千年的文明和传统,哪怕那是人的生命与尊严。
因此说,极权主义与恐怖主义并非源自哪个特定的文明,凡是有权力的地方,便有它们滋生的可能。只不过由于现实的原因,一些地区更容易一点,而另一些地区有更强的抑制机制。
那么,“文明的冲突”谬在哪里?它过分强调了文明之间的差异性,而低估了各种文明共同认可的普遍价值。
每一种文明都含有殊别价值和普世价值两种成分。yisilan教的殊别价值主要来自《古兰经》,基督教的殊别价值主要来自《圣经》。这些殊别价值把各种文明区分开来,从殊别价值角度看,每一种文明都是平等的,并无高低之分。
另一种价值是普遍价值,如人权、自由、平等、正义、宽容,及其制度载体,如民主、法治和自由企业制度等等。这些价值在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中得到系统化。它们之所以被称为普遍价值,是因为源自普遍人性的要求,基于人类追求自由的大传统,并且从总趋势上看正在被各种文明所接受。发掘出越多普遍价值的文明越先进,越少则相对越落后。从这种意义上,我们说西方文明先进并非它要高其他文明一等,而是因为它挖掘出了更多的普遍价值。
对普遍价值认同越多,文明间的冲突就越少。自普遍价值被发现后,文明间的冲突已不再取决于殊别价值,而取决于普遍价值的普世程度。换句话说,取决于各文明对自由、民主、市场、法治、人权、多元、宽容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认同程度越高,冲突越少;认同程度越低,冲突则越有可能发生。从这种意义上讲,文明的冲突不是殊别价值问题,而是普遍价值---因此归根结底仍是意识形态问题。
不可否认,当今世界的确发生着一些独立于意识形态的较纯粹的文化冲突,例如前苏联境内的一些民族纠纷。但仍然没有充分证据表明,这种冲突正在世界范围内压倒其它冲突。后冷战世界中,意识形态分裂仍然十分深重,如果说二次大战和冷战时期是自由主义与左右翼极权主义发生冲突,现在则是自由主义与威权主义的冲突。
实际上,“文明的冲突”之观点还有一个软肋。这就是,亨廷顿教授一开始就预设一个人只能有一种身份,仅仅把人置于所谓的文明圈子内(其实是宗教派别的圈子)。
早在2005年,印度裔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就指出,按照亨廷顿的这种身份界定方法,将全世界人们归为“伊斯兰世界”、“西方世界”、“佛教世界”、“东方世界”,世界将被完全撕裂,最后不动声色地“将人们强塞进一组坚固的小盒子里”。由此,多元、丰富的个人被缩减到某个单一维度,人和人之间多种多样的联系与活动将被彻底抹杀,艺术、文学、科学、贸易、政治等诸多事物也会被间接中断,整个世界最后以文明的名义,发展成为一个理所当然的格斗场。
阿玛蒂亚·森指出,单一的身份极易将人们带入暴力陷阱。当森看到那么多种族冲突,那么多宗教仇杀,看到塔利班愤怒撞垮双子大厦,看到一张户口薄把农民和城市人口划分成两个等级,他知道,这种单一的身份幻想,事实上隐含着极为深厚的仇恨,这正是这个世界越来越糟糕的源头。
真实的情况并非如亨廷顿所说,“身份认同会造成文明的根本冲突”。实际上,人的身份往往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一个日本人可以是一个基督徒,同时热爱本国的传统艺术,还喜欢旅行,去见识世界各地风土人情;一个美国人也可能是印度文化的粉丝,同时热衷帮助非洲改善教育和医疗条件。正是如此多元的身份,使得人与人,使得整个世界,通过复杂的网络联系在一起。人与人之间联系越复杂,依赖便越强,也越能够抑制冲突和纠纷的扩大。
罗素说,“世界的参差多态是幸福之源”。人之为人,便是因为每个个体都拥有充分的自主性,每个个体多种多样的选择,使得整个世界变得无限丰富和多元,表现在社会层面,就是各种各样的文化传统。理解和接纳这种文化传统的多样性,是文明的基本前提。
用“文明的冲突”来解释恐怖主义,并不能带来什么有益的结论。相反,倒可能为激进分子提供一个为暴行辩护的工具,或沦为有心人玩弄权势的手段。要理解冲突发生的根源,还需立足于普遍人性,从普遍价值和文明多样性的角度综合考虑,寻求破解之道。
本书所持观点饱受争议
但对世界各大文明的剖析
相当深刻而精彩
一本不可不读的名著
《文明的冲突》
是神预言,
还是战争教唆犯?
注:本文为思想酷原创首发文章,个别词语做了技术处理。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朋友们多多分享转发。思想酷目前正公开约稿,并招募优秀内容编辑和作者,欢迎您自荐或荐才,薪酬从优!交流、转载、投稿及合作,请联系微信caiyunpeng789或18910623426,酷哥在这里香茗以候!
● ● ●
微信号:sixiangku2016
酷哥
思想酷
新锐思想集散地
新浪微博@先知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