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让沉迷网络的孩子回归剧场?其实孩子永远会被好的作品感染

王永倩 顶思 2019-05-01

连接改变教育

现如今,艺术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大。儿童剧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如何与教育完美融合,受到学生、家长、艺术创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关注。8月17日,小思参加了上海国际儿童戏剧展演的“童心童梦”——青少年戏剧沙龙活动。在这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儿童戏剧从业者、专家、老师、媒体共同探讨儿童戏剧如何与教育有机地结合。


文 | 王永倩

图 |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提供


7月28日至8月20日,第十届上海国际儿童戏剧展演在上海举行。本届展演以“童心童梦”为主题,来自世界各国的多部儿童剧和艺术剧团为中国小观众展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戏剧魅力。


上海国际儿童戏剧展演创办于2004年。2017年正是第十届,同时也恰逢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成立七十周年。13年来,上海国际儿童戏剧展演一共引进了86台来自英国、美国、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克罗地亚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56个不同的儿童剧团和木偶剧团到上海演出,其中80%以上的剧目是首次在中国演出。戏剧展演为中国上海的孩子打开了一扇观看世界的窗口,也为世界各地的儿童戏剧建立了交流与沟通的桥梁。


活动现场


8月17日,小思参加了由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共同举办的“童心童梦”——青少年戏剧沙龙。来自世界各地的儿童戏剧从业者、专家、老师、媒体和家长齐聚上海,共同探讨儿童剧如何走入校园进行戏剧普及和戏剧教育,用戏剧特有的想象力和感染力给予少年儿童成长的快乐,提高中小学生的戏剧审美能力和戏剧欣赏水平。


沙龙话题:

1、儿童剧以什么样的样式走进校园是最受欢迎的?

2、在校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儿童剧?

3、学校和家长希望儿童戏剧工作者能给予学生们什么样的戏剧体验?

4、儿童剧如何走出剧目创作、演出低龄化的瓶颈?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我国儿童(0-15岁)总量达到2.4亿,占总人口的17.7%。儿童剧的市场广阔,欣欣向荣的景象下,其实也存在着一些鱼龙混杂的现象。部分儿童剧市场化、简单化、功能化,甚至有人说,儿童剧就是“低级版”的成人剧。那种简单化地将儿童剧等同于互动剧、游戏剧、娱乐剧的观念,不仅是对儿童剧这种艺术形式的不尊重,也是对儿童成长、儿童审美需求的不尊重。


为什么我们需要儿童剧?


上海戏剧学院的教授荣广润提出,中国青少年成长有三大特点:


第一,计划生育政策持续了三十多年,直到前几年才开放二胎,中国独生子女现象导致了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够;


第二,中国的升学与选拔体制下的应试教育,造成学校的一切课程、学生的一切安排,都是以学习知识、提高成绩为主;


最后一个则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青少年花费大量的时间面对手机与电脑。地铁里90%的人都是在低头看手机,欧美其他国家则全然不同。


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荣广润


这种情况下,儿童戏剧就显得非常重要。孩子们只对着虚拟世界,缺少人人交流,戏剧则提供人与人当面交流的机会。当孩子整天陷入功课,戏剧则给孩子开辟一个想象的天地、表达的天地,自由驰骋、自己创作的天地。


正如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的院长、艺术总监蔡金萍老师说的,“戏剧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自信,能够让孩子们有团队的精神,让孩子们解放天性,它还帮助孩子们能够有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甚至有更好的组织能力。这都是戏剧的魅力。


戏剧+教育


上海实验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在解放前就开设了戏剧课程,也培养出了一批表演艺术家。学校如何将“戏剧”与“教育”相结合?上海实验学校的校长杨荣老师说,首先应该给孩子一个多元的体验。教育的改革希望不是以分数为最终的目标,而是希望他在育人的过程中有所作为。


杨老师更是提出,“学校提供艺术教育,其目的未必是培养未来的表演艺术家,可能是培养孩子在文化方面的自信或者是整体能力的培养。对孩子来说,甚至受益更多的结果就是他会把戏剧作为未来生活中的一种选择,或者一种方式。杰出的表演大师不是戏剧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后期持续的社会艺术教育的结果。”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舞台是一个小社会。” 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初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高中)校长黄玉峰说,“表演是每个人的天性。戏剧综合了各方面因素。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人,要让学生能够自演、自编、自导。


上海教育电视台副台长张伯安引用了一句名言——一个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一个拙劣的教师是把真理奉献给学生,来阐释儿童剧的功能:儿童剧不是把真理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看剧的过程当中去认识、体会、感悟


阿西特基阿根廷中心副主席 奥玛尔


阿西特基阿根廷中心副主席奥玛尔先生也说,艺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指对孩子大脑的发育方面的帮助,最主要的是,能够让一个人有换位思考的能力。因为戏剧,就是让人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表演和表达一些事物。


“科技拐点”时代,

一部好的儿童剧有何品质?


在教育领域,很多校长都说,接下来的几年都是一个科技拐点来临的时候,这个科技拐点会改变教育的形态,也会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如果孩子可以从网络间获得感官刺激或是认知素材,戏剧如何能让小朋友走进剧场,并且坐下来,静下心,看一场戏剧表演呢?


蔡金萍老师表示,戏剧有戏剧的魅力所在。与电影、电视所不一样的是,戏剧是真人演绎,给孩子身临其境的感受。现在是“碎片时代”,孩子们的心很难静下来。我们需要用好的内容、好的作品,来引导孩子。


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院长、艺术总监 蔡金萍


科技是社会的发展,是社会的进步。戏剧与科技并不排斥,相反,我觉得是齐头并进的。”蔡老师说道。


以前,戏剧可以借助灯光或者是其他一些经典的道具来增强舞台效果。如今,可以用多媒体,大大增加了渲染效果。同时,蔡金萍老师也强调,“不要为了渲染而渲染。一切东西都是为剧服务,为内容服务。”


只有贴切孩子、适合孩子的内容,才能吸引孩子的眼球。对于孩子来说,过于深沉,或是过于幼稚的内容,都不适合。


蔡老师还提出,儿童戏剧也应该规范语言。“这句话说得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一定要扣好。网络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些时尚的内容,只要是适合孩子、能够贴近孩子,都是可以引用的……所有关于孩子的东西,都必须中规中矩。在孩子扣上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时候,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审美,是什么样的美。所以,做儿童戏剧要有良心,有底线。”


各国戏剧艺术发展

黎巴嫩:表演+教育+社会心理学

木偶剧《1001朵玫瑰》


该剧融合国际经典音乐+黎巴嫩国家古典音乐

通过木偶、面具等多种艺术元素

将四季的变幻震撼呈现在孩子的眼前

让孩子们不出国门

即可感受中东文化及特色


黎巴嫩木偶剧团团长卡瑞穆•达可博:

黎巴嫩位于地中海的东岸,占地1万平方米,甚至比上海还要小,有着400万的居民。众所周知的叙利亚战争,让黎巴嫩国家接受了200万的难民,占黎巴嫩人口的一半。这样的经济与社会状况也影响了黎巴嫩的戏剧创作,几乎所有的创作题材都与整个社会背景相关。可惜的是,在黎巴嫩没有文化的规范,所有的剧场也没有国家的资助。


1993年,木偶剧剧团成立。我希望可以将心理学和社会学移植到社会的教育中去,所以这个组织,是承载着艺术表演、教育和社会心理学的载体。


阿根廷:戏剧是生活的一部分

木偶剧《坚强的小锡兵》


根据安徒生同名童话改编,

用木偶与人同台演出的方式,

讲述了一个充满爱的故事,

只有一条腿的小锡兵爱上了跳芭蕾舞的女孩。


阿西特基阿根廷中心副主席奥玛尔:

阿根廷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大概只有200年左右的历史,其繁荣也靠着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民人员。不同国籍、不同文化的人将阿根廷的文化发扬光大。目前,阿根廷有着4500万左右的人口。虽然人口不多,但是在首都,就有着700多家大大小小的剧院。所以,戏剧对阿根廷来说已经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在阿根廷,法律要求每一个学校都有艺术课或表演课,这使得孩子从小就接触艺术、接触戏剧。


巴西:教育与戏剧联系密切

新马戏《风中摇摆》


整部剧用独特的音乐、杂技和具有巴西特色的舞蹈构成,

给人一种诗意的美感。


Solas de Vento剧团的瑞卡德:

巴西的文化演进与邻国阿根廷非常相似,现在也正处于百花齐放时期。但是,在巴西,儿童艺术并没有得到国家的支持,所以剧团基本上都是私立的。


虽然我们是私立的儿童艺术团体,但是在巴西圣保罗,儿童戏剧非常严谨。首先会做很多的调查和研究,包括教育形式上的研究,以及对家庭关系的研究,找出需要分享的价值观,再进行创作。这样艺术工作者们才能够形成一股合力,而不是大家都各自为政。


日本:儿童剧,给孩子增加心灵的养料

音乐故事剧《年糕树

&

人体影绘剧《在这个手指上停下来》


古老的传说,

纯真的童子之情。

利用光和影子,

使沉重死板的影子戏变得轻快、活泼,

充满大气与跃动感。


日本影法师剧团团长总监山崎靖明:

日本儿童戏剧分成好几个阶段,比如针对3—9岁,6—12岁,中学生和高中生的剧团。各个年龄层不同的剧团加起来大概有300多个。我们把这些戏剧送到学校,学校用两节课时间让孩子来看这个戏,费用由孩子们自己掏。日本儿童戏剧进学校已经有70年的历史了,看得最多的时期是90年代,全日本人口的10%都在学校看戏,13000万人口中,有1300万的孩子们在学校看戏。


不管是戏剧还是音乐,都是情操教育的一环。通常日本教育部门会跟学校联系,直接决定剧团,然后把剧团请到学校体育馆演出。在日本,有着这样一句话,“儿童剧,是给孩子增加心灵的养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