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校 | 这才是中国孩子需要的原创课程,德英乐教育打造国际化融合学校

2017-11-06 吴微 顶思

连接改变教育

世界在融合,教育也在融合。中国当下的国际化教育概念,与其说要打造双语学校,不如说要重新思索“融合”的概念。德英乐教育新晋第三名成员上海浦东新区民办万科学校已正式招生,赵均宁出任校长,在学校管理方面,推崇新共识课程等教育理念,理论与实践并行,打造国际化融合学校。


文|吴微

编 | 田晓娜


继复旦万科实验学校、万科双语学校之后,德英乐教育“家族”中的第三位成员,上海浦东新区民办万科学校(以下简称民办万科学校)于今年9月开始招生,成为又一个沪上家长择校名单中难以取舍的选项。


民办万科学校地处康桥路1700号。当我走进学校,第一个直观感觉是:这学校真大!尽管来之前我也在资料中看到学校占地80亩,但没有亲自走一圈,还是无法直观感受这所学校和浦西“蜗居”在各种居民区内学校的差异。走在宽阔的校园里,感觉身心都是舒展的。


民办万科学校的校园是从一所大学改建而来,原来的“建桥学院”搬走之后,德英乐教育将之重新装修成一个9年一贯制学校——教学楼是独立的一整栋楼,食堂在另外一座楼中,运动场也继承了大学运动场的尺寸,多功能厅和开放式阅读角也都看起来规模“宏大”。



我去探校的时候,正是学校开学一个月左右,第一年学校只招收一年级和六年级学生,一年级4个班,一个班24名学生,六年级目前两个班。虽然只开学一个月,据校长赵均宁说,在很多方面,比如英语和表演、语文和书法,以及数学方面,孩子都有了可见的变化,学得快乐、用得自然。


民办万科学校虽无双语之名,但却有不低于沪上任何一所双语学校的培养理念、目标和实力。当德英乐首次公布由赵均宁担任民办万科学校校长时,这个名字足以让很多了解上海教育的家长收起观望之心。


在出任民办万科学校校长之前,赵均宁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即上外附中)的副校长、“上外贤达学院A-Level中心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外国语学校工作部部长,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国际学校评审专家组组长。从教30余年,曾在“美国”西雅图市Garfield High School任教,在日本等国讲学。


上海浦东新区民办万科学校校长&

上海安亭德英乐学院总顾问 赵均宁


探访民办万科学校之前,我在各种媒体报道中搜集赵校长的资料,发现其是一位理论水平极强的校长,无论是对教育理念还是在学校管理方面,都反思、总结成自己的理论,比如他提出过国际化学校行业的“四个质量”、提出中国特色的“新共识课程”理论,比如提出要培养“立足世界的中华英才”——但当我在赵校长的办公室坐下来跟他对谈,你会发现赵校长非常有趣的一面,那就是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


他会跟一年级学生互加微信,“没大没小”地打成一片,会谈至兴起立刻从办工桌上拿起一只文件袋,里面仔细地存在一张黄色的练习宣纸,打开后,里面是小学生写得“顶天立地”、却看起来毫无章法的书法。但就在这样一片练习纸之下,是赵校长认真的点评:从小写大字,长大有大志。


而对于有书法基础,写得超出同班同学的孩子,他就会跟孩子说,你写得很好,我给你40天时间,我预定你的3幅作品,装好裱好,学校有外国访问团来的时候,我要当作礼物送出去。


这两个关于书法的小例子,只是学校生活中看起来十分微小的细节,可是对于赵校长来说,帮慢一点的孩子找优点、帮长处显著的孩子找更高动力和平台,已经成为他的本能。“对于第二个孩子来说,我要让他因为自己的书法骄傲,但是不要让他去和同班不如他的孩子炫耀,而是向更高的平台前进。”


所以,在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中,你会发现,这位“学者型”校长的各项理论,都来源于其对教育的“全神贯注”,来源于他对于“校长必须是一位教育家”的自我要求。所以,在和他的对谈中,你会感觉到民办万科学校从课程探索到远景规划,都融合了赵均宁本人对未来学校和未来教育的理解,这种理解意味着他并不只是着眼于安排好一个中规中矩的“学习场所”,而是不断注入对创新教育的思考:在这个时代,中国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无独有偶,这样的思考和一些国际化教育专家的洞见也不谋而合。10月20日,顶思联合i-edu主办2017国际学校产业链投融资大会,曾在中国担任国际学校校长15年,深度参与中国国际化教育建设20余年的英国教育专家Mr. Roger Sinnett也认为,中国当下的国际化教育概念,与其说要打造双语学校,不如说要重新思索“融合”的概念。


究竟是在一所学校里叠加两种管理模式、并行两种文化、应用两种教学方式,分立而治,还是在学习态度、课程设置和学习方法上寻求更深度的融合,哪种更能承载中国孩子的未来?Roger Sinnett对此提出一个一针见血的问题:


一所学校是被两种语言一分为二,还是被它们合二为一?是一个学校里面的两个世界,还是一片天地?


这也是赵均宁一直以来深深思考,并且颇有心得的地方。让我们从观念到实践,一一分享。



国际课程VS新共识课程

什么是适合中国孩子的课程


*教育对标国际化,是看到国际上和自己已有的所有优势


我们谈到国际化教育的时候,常常会说对标国际,但怎么对标国际呢?美国的教育一定全都好嘛?上海连续2年在PISA考试中位列全球第一,这很说明问题,说明上海的教育的确是很好的。


所以说对标国际,应该是一种视野上的对标,而不是照搬国外。当我们谈到国际化教育,可能需要看到全世界的教育优势。


比如美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强,新加坡学校在管理上更有中西融合的经验,把东方传统和西方那种现代化的理念结合得很好,那么就需要我们的学校分别去对标。


即使我们去寻求美式教育,也需要去看,到底哪些部分是美国学校真正好的部分,将这个部分拿来融合到我们的学校中。


比如美国学校中对体育的重视,女孩子也从小要求熟练一种体育项目,坚强其意志,野蛮其体魄;再比如说到对学生的自律要求。我去过美国一所叫做菲利普埃克塞特的学校,孩子自己选择研究方向,有的孩子写数学论文,可以把学术做的很深。


美国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放眼世界,我去过欧洲的很多学校,意大利的、摩洛哥的,比如在公益方面,他们做得更好,常年去非洲深入一个部落做很多服务类的工作,这些都很有意义。


所以我在谈到国际化教育该如何寻找标准的时候,我觉得不要跟本土现有的教育标准比,也不是要盯着国外的一所名校比,要国际化地去看超过自己的优势,然后努力完善自己的质量——跟自己比



*一位校长的国际化视野如何养成:实践、经历与学生


我之前在上海一所名高中担任副校长,这所学校从建校开始有一种培养外交人才的使命感,所以里面有很多国际化交流的机会。


这个学校其实不大,一共33亩地,所以我发起在学校里竖起5根旗杆,向外对接33所姐妹学校,一亩地一所学校的意思。每逢英法日俄的学校来参观,我们就在旗杆那里竖起来访国的国旗,有时候来了很多国家,巴西秘鲁的学校都来考察,旗子都不够插。


所以在那个阶段,实际上我们因为这样一所学校,实际上已经很早就开始放眼看世界了,和世界各国教育互通有无。


在这个中间,学校也开始做一些输出的项目,比如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这些活动我都是很乐意参加的,也去了很多国家,比如意大利、日本、巴西等等,去那边讲授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


在意大利任教时,我印象很深的,我大概教了半年意大利的孩子,除了语言之外,还教书法,教他们写毛笔字。其中一个孩子就写了:我爱中国,我要到中国去。


这样的事会让你很感动,也愈发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中国的教育确实很好,有魅力,这也是我们贡献给国际化教育的部分。


还有件事也对我影响很大,那就是,我在做校长的同时,也教孩子课程,比如“英语论语”这门课。这些孩子中有些是生在海外,回国上学的,其中有个孩子叫做开开,他是从小在德国生长的,回来的做派跟本土中国孩子完全不同。他的长处就是非常像孩子,不是大孩子,也不是老孩子,没什么小大人的样子,不装腔作势,童真无暇,让人觉得很舒服。


他的另一个长处就是思维天马行空,言行做派又很正直。但他的短处也非常“长”,他的中文能说不能写。对于这样的小孩,你说让他补补课、时不时来个听写,可能效果不会好。这样的小孩,对我是一个挑战,也让我反思我们的教育方法。


后来,我终于找到一个办法:你不是有很多天马行空的观点和想法吗?那么你去写个小说看看,写穿越时空类型的历史小说。


他一听就很兴奋,接了招。一个初中孩子开始写小说,你不用跟他细抠字词什么的,他不会写的字会自己查的,历史文化知识也自己补上了。


和开开这样孩子互动的成功,也让我对国际化教育有更多理解。有个时期,我还担任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国际学校评审专家组组长,在那里有很多工作是要研究不同国家学校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很多来自工作、来自孩子的直接经验,都融入了我对各种学校的评估中。那段时间对我帮助也很大。


说到底,老师首先也要是一个学生,要到处去看去学,要学很多。


*新共识课程:不要照搬,而要融合创新


因为积累了很多实践和反思,这些经验最终落到我的“新共识课程”这个概念上。


新共识概念从何而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为全世界贡献了很多好的模式,比如在社会秩序、经济发展、教育管理各个方面,所以1989年的时候,一些西方学者就将之总结为“华盛顿共识”,同时也通过外交有意识地去推广“华盛顿共识”这个模式。


但事实上,对这些模式的照搬,导致了一系列东欧剧变的发生。2004年左右,英国发展问题专家库克认为,“华盛顿共识”已经不是全世界最优化的发展模式了,而中国的发展模式正在形成新的优越性。西方学者习惯用首都命名新概念,于是提出了“北京共识”。


其实通过这个我想说明两件事,第一,照搬从来都是行不通的,第二,中国的确正在多种层面显现出创新活力,而且这个活力还在持续增长中。所以,我把我正在做的教育实践和探索,称为“新共识教育”。


首先,你可以将之看成“北京共识”中关于教育的模块,或分支,第二,当下教育确确实实已经走到一个新阶段,国际化教育,不仅是中国在探索的新兴事物,对世界任何一国来说都是如此。


世界未来要走向哪里?人类要往哪里去?面对新科技革命、继续升级的网络时代、新智能发展,人类将如何思考自己的位置和意义?一些未来学派专家预测,到2030年,50-60%的工作会被抹掉——比如我一直教英语,但未来很可能就没有翻译这个职业了——那个时候,你将何去何从?


其实全世界的教育者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做学校,每做一件事都是在创新,都必须创新。这种创新得有个方向,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就叫“新共识教育”。


其实新共识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超越当下,不是以美国教育还是以中国教育做参照系,而是以未来为参照系,超越现在的教育。


 新共识课程标准下,从四门课看民办万科学校如何做到优势融合


*英语:浸润式和七项要求


在新共识标准下,学科教育尤其要有新思路。以英语为例,上海学校中英语教得最好的,还得说上外附中,那我们做新共识课程中的英语课,要如何超越?


我觉得首先在目标上,就要更高一层。上外附中可能在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方面,无人能出其右,但在民办万科学校,我们将英语定位成和母语等量齐观的地位,一个“准母语”的地位


这么目标如何实现呢?现在说到英语学习,更提倡一种“浸润式”的学习环境。如何做到浸润式,两种法子,一是到国外去浸润,比如低龄留学,或国外夏令营——但这种机会毕竟是少,那其实我还不如在学校里营造出一个局部的浸润式学习的生态。


打个比方,在一个物种丰富的植物园里,有时我们会单独开辟一种特殊气候的小环境。我们在学校里也可以做一个类似的“生态系统”,在这里孩子的各种学科都通过英语的方式来接触到。这种生态完全不会取代上海教委规定课程的主体,但是有这样一个环境,让学生去浸润。尤其是艺术、体育类课程,都可以纳入这个小环境。


另外就是创造环境,让孩子熟悉英语的“生活方式”。民办万科学校每个班都是双班主任模式,有中文班主任,也有外教班主任,两个班主任都是一整天关注孩子的,孩子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同时和中国老师、外教老师交流,外教老师对孩子的表扬、批评,或规劝,都是用外语,这也是一种浸润。


另外,将英语定位成一种准母语,我们对其学习目标上也做了一些扩展。我们都知道学习英语的四种能力,听说读写,但在我的学校,我又加了三条:译、演、辨。译就是翻译、演就是表演、辨就是思辨。到了最后一层,思维方式和文化方面的要求,也都有了。


我们小学现在只有一届学生,一年级孩子进来后,到现在才3个月,效果已经看得出来了。根据教委的规定,一年级学生还没有要求写字,所以英语学习很多是通过听、说、演来呈现。


对孩子来说,游戏是他最愿意接受的方式,表演就是一种游戏。我们先从英文歌开始,三个星期5首英文歌,孩子都表现得特别好,不仅能唱,而且能演,自自然然。这个自然状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孩子从模仿进入到一种文化理解中了。


而且在这样的学习当中,我们的评估方式也在变化,在我们学校,没有差生。可能有学得慢一点的孩子,我们帮助慢孩子学会就好,绝不会说,这样的孩子,是差生。



*数学:4+2+Apple+X模式


数学我们主要上的就是上海教委规定的数学课,然后做了加强。


当我们说要吸收全世界教育优势的时候,我们当然也要看到我们自己的优势。上海的数学教育很好,我们为什么不用上海数学教育?不仅要用,还要不走样地用。


比如上海课标中的数学要求是4节课,那么这4节课我们就会一节不少地上完,然后,我们会加两节英语数学课,除了熟悉英语,也熟悉不一样的数学思维。


中国的数学教育会偏重计算,到了英语数学课上,我们会侧重引导孩子做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


在中英文数学之外,我们还会加APPLE课堂。苹果学校里好的课程很多,面向学校提供软件,孩子可以通过iPad学习——这是现在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方式。


最后还有个X,这个X就是个性化学习。数学比较好的孩子,或是对数学特别有兴趣的孩子,我们会进一步给他提供平台和资源,高年级孩子可能会去美国、加拿大或澳大利亚参加数学竞赛。


*科学:请家长做顾问


还有科学课。我们在科学课上的一个创新做法就是,真正把家长“用”起来。我们有很多孩子是从张江过来的,很多家长是工程师和设计师,有些对教育有兴趣的,也开发了一些科学创新课程,类似STEM的概念,我了解到之后,当然会请进这样的家长来给我们的学生当老师,在和学校一起共建多样化的课外延伸课程,带孩子进工厂、教孩子做建模、还有设计之类的。


*美食美仪课:生活即教育


除了一些主流课程的设计,我们还有很多创新课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值得学习


美食美仪就是其中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课程。


民办万科学校现在的食堂是康帕斯(COMPASS)公司做的,这是一个世界500强的配餐服务公司。所以我们学生在吃的方面是很好的,可以超过很多私立学校。我们对这家公司也提了很高的要求:六年级学生有四种类型可以选,比如中餐、亚洲餐、西餐和面档;一年级学生是分好餐。我们分餐做得很细致,因为班级孩子安排是固定的,所以我们要求餐盒上都有学生名字,如果孩子有什么饮食禁忌,比如过敏,我们都会注意到,做到点对点的精准供应。


康帕斯公司是个国际性企业,来自英国,营养师也都很专业,所以在营养配比上很科学,它的每一个菜单都会在学校公示,很多细节都做得非常到位。


那这就是美食的部门。美仪呢,就是我们会在孩子吃的开心的同时,向他们介绍一种进餐礼仪的课程


上周开始,我们请了一个来自法国的礼仪老师来向孩子介绍“美仪”课——什么是Good Manner。这位老师是有着皇家礼仪教育背景的,所以真的是行为举止的细节非常好,连出门微侧让步这样一个小动作的细节,也都让人看着非常舒服。这位法国老师,将给孩子培养用餐礼仪,当然也会包括一些日常礼仪。


这是从食堂到课堂的一个学习,另外,我们也会开展很多主题活动,也会跟美食美仪的教育关联起来。我们10月刚开了一个意大利美食节,大家可以边吃边学、边学边吃。我们邀请了意大利领馆的一些工作人员来给学生讲意大利食物和意大利文化。其实这不仅是一个美食美仪课,还是一个关于世界文化的“浸润式”教育,给孩子氛围,让他感受到学习的内容。



*对标新共识课程:我们未来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我们谈到很多具体课程,但总而言之,对标新共识课程,我觉得最终关乎的还是你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学生,你希望他具备何种品格


要说到我们和多数国际化学校、双语学校的不同,我觉得首先体现在一个数学符号的变化上:从“+”到“ X”。


这是一种什么概念呢?很多学校做国际化教育,是希望叠加一套美国的、英国的或是德国的课程,所以采用的方式多数是“沪标+”,沪标就是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这是上海标准课程,“+”呢,就是叠加的另外一套国际课程体系。但“+”是一种物理变化,而我想要的是“X”,是融合,只有融合才能形成几何增长,还会形成核裂变效应。


说到要如何融合,我觉得是目的先行,兼收并蓄。


我们的目的,是要培养立身世界的中华英才。如何立身世界?最重要的是以“我”为主,上海基础教育好的方面,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经典,这都是首先要继承的,然后,去看国外有什么真正好的、我们还没有做到的,可以取其精华。比如美国的思辨教育、英国的戏剧教育、德国的音乐教育……等等,这些都应该兼收并蓄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国际化是一桩事实,并不是我们额外要去外国要追求的东西。我举两个例子,第一还是说学英语,30年前我求学的时候,学英语难在资源匮乏,那么现在你再看,你会觉得资源仍然匮乏吗?


第二我们谈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理念也正在慢慢变得国际化呀!比如说德英乐教育,他们提出的教育理念是:激发无限潜能。国外的学校无非也是以此为理念的呀。


再说,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还有不“国际化”的地方吗?你看我喝水的杯子,这个马克杯,就不是中国的产物,所有的阔口杯都是迎合外国人“大鼻子”的面部特点,不至于让鼻子碰到杯沿,所有口都开得阔;再比如你看你穿的衣服、鞋子,是不是都是国外的牌子。在今天这个时候,我们还要把“国际化”单独拿出来讨论、追求,其实很可笑了。世界在融合,教育在融合,这都是既成事实的情况了。


既然我们已经身处这种国际融合的现实中,所以我们对孩子的培养就不能固步自封,按照学校关起门来的标准去培养孩子,而是要做到两点:第一是教育要回到它本身,第二,教育到时刻展望未来。


让教育回到它的原点,回到它本身,这个原点在哪里?原点就是人。将来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成为他自己”,教育重新回到以人为本的路子上去。我们要培养一个好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让我们看“人”这个字:人字就是一撇一捺,一个主干两条腿,两条腿走路,怎么走?独立地走;怎么走?高高兴兴地走;怎么走?大步自信地走;怎么走?快快地走,走出自己的长处来;怎么走?向前走,知道自己的使命感,不走枉道,就能避开灾祸。


我们做的新共识课程,就是要这样培养人。



校长必备的三种精神:

开放精神、关注现实、放眼未来


从中国教育的发展来看,传统学校的确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需要从外面撞一下,才能将这个封闭的、旧的模式稍微撞开。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从来都是校长和老师自己想,闭门造车,出门合辙,这在很长一段时期是行得通的,现在行不通了,就需要把门撞开,打通学校与社会之间格局的隔阂。


校长应该多去关注社会,关注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是学校第一要改变的地方,第二要转变的是,学校不光是做学问的地方,还要教孩子看到问题,解决问题。现在的学校如果最后成为一个知识型学校估计还不够,学生还要了解、讨论人面临的共同的问题。


第三个转变就是要放眼未来。未来维度很要紧。当我们谈到中国教育,我们言比称孔子、孟子那个时候的教育,2500年前的教育,有人说从孔夫子到现在,穿越2500年的教育情怀到这里仍然有积极意义,是这样的,但我们要如何将过去,融合到当下,融合到未来?这也是校长需要考虑的。


相关链接:

探校|青苗国际双语学校:19年深耕双语教育,我们这样撬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探校|海嘉国际双语学校:全方位的中西融合教育,不止课程需要深思熟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