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卢振虎:奥数不是蜘蛛网,老师也不是“陨落之星”

郭媛媛 顶思 2019-04-30

连接改变教育

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20余年,先后创办顺天府学教育培训中心和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卢振虎老师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其中既有取得傲人成就的学界先锋,也有呼风唤雨的商界精英,还有很多高歌猛进的青年才俊,不过也有最近被热议的“坠落的奥数天才”付云皓。


文 | 郭媛媛

编 | 罗歆媛


《奥数天才坠落之后——在脚踏实地处 付云皓自白书》一文发出之后,卢校长第一时间转发并为学生点赞。这背后是他对终身学习的理解,对数学+教育的感悟,以及对教师使命的担当。

 

无论是作为一线教师,还是开设培训机构,奥数,一直是卢振虎身上最重要的标签——他曾被聘为全国第七届“华罗庚金杯赛”北京队主教练,“日本算术奥林匹克大赛”中国队主教练,全国“华罗庚金杯赛”主试委员会委员。其创办的国际学校“新府学外国语学校”从诞生之日起也带着“奥数”基因将数学作为办学特色。

 

从体制内教育到体制外,从一线教师到教育培训机构创始人再到国际学校校长,从奥数教练到提倡多元文化和数学+,从教育者到为人父……经历了教育与生活的人生百态之后,如今的卢振虎校长拥有着多重身份和角色,也让他丰富的阅历中多了一份深刻和淡然。不久前,顶思记者与卢校的对话,让我们看到了其眼中更加全方位的立体的教育。

 

以下内容根据卢校的访谈实录整理:

 

避免教育误区

 

 

“我希望我们的教学是‘扬长平短’,毕竟在社会中他安身立命之本是自己的长处而不是他的短处。”

 

创办新府学,“新”字在我看来是在一个新的理念下,有了“新”的理念,我们就会设置“新”的课程。那么这个“新”的理念指的是什么呢?我们要办一所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差异、让学生的天分才情得以充分绽放的学校。传统学校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共性,这是我们的“新”之所在。

 

我希望我们的教学是“扬长平短”,希望孩子们在自己有特长、有天赋、有热爱的学科方面尽可能地挖掘他们的长处,而对于他们的短板学科,我们觉得达到及格水准就可以了,毕竟在社会中他安身立命之本是自己的长处而不是他的短处。而传统教育中,比如高考,是需要通过高考录取分数线的,这种更多的是“抑长补短”,也就是说,学生擅长的学科就不用再弄了,需要弄的是他短板的学科。孩子对于短板学科确实没有兴趣和天赋,尽管在时间、空间和精力上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短板学科在高考时也不一定很理想,“长”的学科也没有考的很好,因为大量的时间都用来补“短”了。

 


此外,在传统课堂中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而我们特别希望的是学生爱学什么老师教什么。其实学习是每个人最朴素的一个需求,任何人,包括你我在内。我教了这么多届学生,没有见过任何一个学生一上来就说我不热爱学习的。不爱学习的原因在于:他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他没有办法克服的困难,学不会,久而久之就失去自信了。所以新府学就希望按照这个理念去发展。

 

“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大量的练习,到底对孩子的知识、技能、能力、活动经验等有多大的用处?”

 

在新府学,我们将课程分为三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俱乐部课程。


首先,必修课程,以数学学科为例,数学按照国家的标准和要求必须开设,这叫国家课程。其次,选修课程,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如果这些课程还不能满足,那我们还有三级课程,俱乐部课程。俱乐部课程就有些半专业化的培养,共开设了八十多门,有些是校内的老师任教,有些是借助外界的资源和力量,这样更专业一些。总而言之,不管是校内的老师还是校外的力量,都是为了把更好的教育提供给学生。

 

关于评价,我认为考试是必要的。我们的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都是要坚持的。学生需要学的东西都会有考核,考核完之后会有反思。但是不应该仅仅为了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把大量的教学时间花在上面。中考或高考,学生差不多要花费近一年的时间来练习准备。初三和高三这两年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来说,却是最好的时光,可以被用来干更多有意义的事。我建议:这种考试是必要的,复习练习也是必要的。但是为了学生的优秀率、平均分而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巩固练习,这就是事倍功半的。

 


必要的考试要有,但评价学生和老师的标准不能太单一,应该不单纯看你的考试成绩,还要看你的探究能力、团队意识、活动能力等,应是各个方面的全方位的评价。这样就会让老师、家长、学生不单纯地只关注考试成绩了。我们需要思考,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大量的习题练习,到底对孩子的知识、技能、能力、活动经验等方面有多大的用处?

 

探索教育创新

 

“我们的特色有两条,一条是多元化,另一条是数学+。”



多元化是指语言多元,师资多元,文化多元。我一直在倡导,美国的教育把培养企业家和领袖放在第一位,第二位的才是科学技术能力。本科以下尽量都是通才教育而不是专才教育。通才是指,所有的学科,你该学的都要学,即使你将来学工,你的哲学、文学也得学。美国的大学,一流的大学通常都是研究性大学。本科以前都是通才教育,后面的硕士、博士才叫真正的专才教育。不管企业家、领袖还是科学家,通才教育都让你有这种资源前置,最后至于你成为什么哪个方面出色的人,要靠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我们开设了领导力课程,我们希望的是你在任何环境中都有这种组织、引领、管理的能力。

 

数学+,我个人认为,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再到人工智能时代,一个人的数理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很强的数理思维,那孩子在面对未来就业选择的时候就会道路很窄。我们提倡的数学+,加什么,加物理、化学、机械…等,强调是学科间的融合。我们觉得,既要把自己的学科纵向深化,同时也要横向的去学科融合。我本身是数学出身,我们的团队也有很强的数学基因,所以我们特别希望在这一块能够进行深入地探讨,并区别于差异于其他学校。

 

目前国家对奥数学习的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不超纲,不超前。我们的奥数课程设置是完全遵照国家的课程标准,学生用自己在所处学段内的知识,就可以解决的数学问题,新府学强调的是对孩子思维和方法的训练,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正向影响。让孩子始终保留对新事物的好奇,并掌握有效的探索方法。

 

“既要考虑‘打井’般纵深的发展,同时要考虑‘开荒’般横向的融合。”

 

传统教育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比较扎实的,它在纵向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因为它有应试,成绩是考核老师和学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所以老师大量的教学工作是围绕考试来进行的。

 

而国际学校教育,我觉得不光要关注学科纵向,更要关注学科横向的融合,比如数学和物理是怎么融合的,数学和工程是怎么融合的。我们所讲的ELSS课程,即:Experience 经历,Life 生活,Subject 学科,Synthesize 综合,它就是一个融合的课程。这个课程已经研发了三五年,通过不断地改进,在初中阶段已经成了体系,我们也会往其他的公立或者私立校输送。

 

现在讲究交叉和融合。中西方需要融合、学科间需要融合、文化间也需要融合。当然,这种融合是要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之下,我相信在这种思想和理念的引领下培养的人才是更全面的。

 


感悟家庭教育

 

“虽然当了老师这么多年,但是作为家长教育孩子还是第一次。作为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教育,有时候也会束手无策。但是我始终相信这么一句话,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家长成长的过程。”

 

我儿子小的时候我就发现,我给他说一些词、讲一些话,教完以后他并不会说,等过一两月之后,我发现他慢慢地就说出来了。说明学以致用是有一定的滞后性。教育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是个慢过程,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播种和等待的过程,种子到了合适的时机就会发芽、生根、绽放。

 

作为教育工作者,同时我又是一名小学生的父亲。孩子考试时,发现孩子考得不太好,就像很多家长一样,我也纠结和痛苦,甚至也有焦虑。后来,我发现孩子的学习从平庸到优秀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我和爱人就把心态放平,采取的做法就是鼓励儿子不要放弃,要坚持,你做任何一件事,我们唯一的要求就是努力、认真,然后不管结果如何,作为父母我们都会接受。我发现当我的心态调整以后,我的儿子见到我就不会那么紧张了,经过两三年的时间,我的孩子在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所以,作为父母,作为老师,一定要学会等待。

 

新府学从成立以来,可能时间并不长,但我们前期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和积淀。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想办一个全日制的特别牛的学校,我也一直在为自己的这个梦想努力着,一直在寻觅机会,当机会来了我也不会放弃。学校刚起步,我们一定要稳扎稳打把它做好,要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好。我相信这也是一种等待的过程。

 

 

“抱怨是人的劣根性,是在传播负能量,抱怨很容易,不容易的是,一如既往地坚持鼓励孩子有自信,引领他们走向成功。”

 

新府学有个使命,“帮助优秀的学生成就精英梦想”。作为老师,要帮助优秀的学生,也要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尊重孩子差异。作为老师说句让孩子有自信的话很难,但是说句伤害他的话却很容易。无论家长还是老师,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谨思慎言。孩子一旦失去了自信,他的学习内驱力就会下降,就很难成功了。

 

教育,不是单纯的说教,说教一定是结合在具体情境中,针对孩子做事的某个细节鼓励他。比如昨天,我儿子在做一道奥数题,这道题作为老师我已经讲了好多遍了,但我儿子用一个新的方法也得到了答案。我当时觉得这种做法不对,但后来儿子跟我沟通后,我发现他做的是对的。我内心非常高兴,对他说,儿子你很棒,你的方法比我的更简洁。就这题而言,你也超越了爸爸。所以,结合具体的事件给予鼓励,而不是空泛的说教。教育应该是真实、有温度的。

 

教书育人,育人是根本。让家长和学校一起,帮助孩子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教育者的使命。让学生感受到,由于你的出色,会影响到社会上的很多人出色,会帮助社会上的很多人。就像爱迪生发明电灯、比尔盖茨建立微软一样,给人们带来福祉,我们的生活因为一些出色的人变得更加便捷、更加幸福。我希望,我的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自己出色的同时还能帮助更多的人。这也是我建立新府学这个学校的初衷,我希望能用我的力量和团队的力量,帮助更多的家庭。


解读教育管理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能不能被颠覆,我的回答是不能。”

 

当老师,必须要求自己是通才。


我们对学生提出了六条核心素养能力,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对应两条核心素养。


第一,文化基础,包括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这就是之前所说的文和理的能力。


第二,自主发展,包括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那么首先要学会学习,其次要健康生活,你的身体和心理都要是健康的。


第三,社会参与,包括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一个人从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中,不是活在真空中的,是活在社会里面的,需要人的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为什么把实践放在创新前面,很多事情都是先干,干中有创新。这些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能力,当老师也需要这样的核心素养。

 


就像清华大学传奇校长梅贻琦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校长认为老师不但要“以己之专长之特科知识为明晰讲授”,而且要为学生的“自谋修养、意志锻炼和情绪裁节”树立榜样。为此,他提出了“从游”这一生动的比喻,以老师为大鱼,学生为小鱼。认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以教师的高尚品行来自然地引导学生,达到“不为而成”,是很高明的教育方法。所以有人问,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能不能被颠覆,我的回答是不能。教育,知识与技能只是第一级目标,更重要的是立德树人。

教育的本质:

优秀的人影响人变得优秀,

是塑造人心灵的过程。


“其实数学专业水平比我强的多得是,但是像我这么幸福的人不多。为什么呢,因为我做老师的时候是全力以赴地爱孩子,倾其所有给了孩子们。

 

我选择从教者的标准,首先要有教育情怀。你不爱这件事,不爱孩子,那就没有教育情怀。如果没有情怀,那就别做教育。

 

教师这个职业和其他职业最大的不同,可能就在于你是学生和家长之间是生命的连接。我有一个学生,在谷歌当高管。美国那边和这边有八个小时的时差,学生结婚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在一直给我直播孩子的婚礼,我当时觉得作为老师特别幸福。当老师,你连接了学生,连接了家长。做一个有魅力的老师,也会收获很多家长和学生的爱。所以很多事情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例的,不要总想着索取,而是要付出,多帮助人。

 

学校能不能留人,要看在精神世界中,你对他们是不是有引领,也就是说,他们跟着你能不能学本事。在待遇上,你是不是能让这些老师活的有尊严。陈部长也说,让更多优秀的人去当老师,全面提高老师的待遇,这些我觉得特别好。

 

未来的三年内我希望:

第一,做以学生为中心的好教育;

第二,更好地实现融合。我希望在理念、教学方法、课程等方面都实现中西有机融合,最后实现文化的融合。


至于三年内,是否能收支平衡,这个是排在后面的。新府学的教育:就是有情怀的人,带着有情怀的团队,干着有情怀的事,帮助若干个家庭成功。

 

所谓教育,其实就是优秀的人影响身边的人变得更优秀。


相关链接: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