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美院90后艺术家的太空艺术探索,以地球为基础,向宇宙求解

搜索下载MANA APP MANA新媒体艺术站
2024-08-31

《碳》by 林万山《NTDD-1》by 林万山

中国美术学院

90后青年艺术家林万山

一直对佛学和太空充满兴趣

他最近做了一次大胆尝试,将佛像和太空结合

完成了一件混合宇宙空间、行为、绘画、机械的

艺术项目《碳》

进行一场在太空中经行的现场试验LIVE

将艺术创作行为横跨地外维度

以地球为基础,向宇宙求解


艺术家林万山

一开始这是一件试图构建一个太空图景的作品,艺术家希望将一尊佛像送入太空,也是基于这个机缘巧合,他开始关注宇宙空间创作的可能性,并把这个想法完善成了一件作品。据林万山介绍,虽然太空艺术听起来是一个很宏大的命题,但这仍然是一件关于“人”的作品,当上部的NTDD-1升空舱远离地面之时,地面的金色镜面并与之对望,希望呈现一个人类出走与不忍回望的故事。

艺术家林万山在作品“发射”现场

整个装置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代号为“NTDD-1”的升空舱为核心和地面代号为“电寿”的莲花形机械人。升空舱上携带着检测“氧气”“地磁”“大气压力”“二氧化碳含量”等数据的传感器,升空舱升入高空之后,将传感器生成的数据传回地面,艺术家再将这份数据进行处理生成为“寿电”的绘画逻辑,此刻“寿电”本身就成为了一个拥有不同“意识”的艺术家,进而使得“寿电”得以与“我”这个地球自然人在地面与“电寿”共同在金色镜面上完成绘画。

地面莲花机器人(上)与概念设计图(下)

地面的莲花机器人就像是一个自我驱动的“艺术家”,他的“思考逻辑”来自宇宙,是一个与我们的艺术观念不同的绘画者。而艺术家作为一个拥有带着明显地球记忆的人类,在整个装置现场进行二次融合。

艺术家林万山在现场创作

目前,关于林万山《碳》的这个作品延续作品正在青岛展出,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去现场感受下哦。


展期:2022年8月26日-2022年11月6日
地点:青岛市李沧大崂路947号  UAC小飞碟数字艺展中心



艺术家林万山采访


Q:可以分享一下你关于太空艺术探索的缘起嘛?

A:在关于我们为什么要做太空艺术这件事上,我和我的好朋友中央美术学院曾理先生,进行过讨论。他提出一个核心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将这类图景放入太空进而制造新的图景呢?”我认为:“为什么不可以是纯粹的只是为了好看呢?好看,很重要。”而连冕教授,在他最近的《“非人类纪”的星际艺术及宇宙媒介——答林万山》刊文中,提出了一个更加宏观的“星际艺术”的观念,有一种学者特有的学术野心,我认为都是有趣的,仅就这篇文本本身,连先生的作答,充满着隽永和试图纵观“大概念”的气场,我认为值得诸位前往一读。

宇宙一直是艺术的母题,一个艺术实践者有关于宇宙的遐想与思考这并没有什么新奇的,甚至是某一些表达科技感艺术门类的固有套路,但有什么比一个宽阔的宇宙更能容纳一切呢?任何艺术形式都可以进入,没有一个“过来人”可以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这令我每每想起此就令我兴奋。

客观的说,当我们在谈太空艺术的时候,太空艺术就死了,因为它就会坍所会一个当代艺术的语境中,从当代艺术的角度谈,太空艺术可以仅仅只是一种手段以及标题意义上的哗众取宠,但这不影响我们将其视为是一场大实验,充满未知,充满无限可能。

创作手稿


Q:你觉得太空对于艺术有哪些意义和可能?
A:宇宙是我们必将前往的空间,如果我们以空间分层来划分人类艺术实践史,过去我们的艺术可以被称为大气层以下的人类艺术实践,环境以及空间定义了我们的思维,社会结构,文化总成,而艺术一直扮演着上层建筑的形状,即我们可以预见,艺术在一个全新的空间中必产生形变,甚至从词源上消灭了“艺术”这个词。
我的良师益友连冕先生认为一个摆脱了“人类”文化印记的人,它作为一个个体的实践才能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太空艺术。其实严格意义上西方尤其特指美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启了关于太空艺术的门类探索以及实践,由于NASA频繁且积极的太空探索活动为艺术家的实践带来了可能,人们对于太空的热切自打美苏太空竞赛之后,又一次因为商业航天的时代到来,被再次燃起,而对于艺术家而言,关于太空或者关于太空艺术的实践与探索,这成为了一个占山头,抢热点的风潮,实践者们关注着不同的目标与核心理念,诸如使用太空环境作为一个不易获得的“背景”,基于这套背景去输出成果,亦或是以深空理念作为一种对于原作品的“镀金”方法。我个人最大的期望是,在探索人类跨星际时代,外层空间日常化的时代的初期阶段,我们如何解决美的问题,即,除却所谓意义高度,它首先,应该是好看的,而好看,我认为是重要的。

装置设计图(上)与实体(下)


而作品名字选择“碳”这个字,当前情况下,对于有志于此的实践者而言,最大的问题第一关便是航天资源的获取关卡,这是国内外共同问题,而同时为了达成对于材料的理解,我们需要进行一些额外的功课,来补足我们对于相关实践内容的理解,我们需要了解相关航天器以及宇宙学知识,但这些知识又会成为你前进的绊脚石,太空艺术之难在于,当你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艺术种类的时候,你或许已经离这个艺术远去,所以我们与其说太空艺术是关于宇宙,发生于宇宙的艺术,不如说是关于未来的艺术,它自然的碎着人类关于空间的了解与认知被推动,拥有着明确的内动力。借用我的好友曾理先生的原话:“不是我国的问题,而是人类总体在太空艺术这件事上的实践总量就很少”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成形的定义以及尚存话语权集团关于名词解释权的争夺。




Q:在作品落地过程中有遇到哪些困难?

A:这件作品使得我们的团队变成了一个临时且简陋的太空工作小组,加之在有限的预算以及我个人无理的要求下,工作推进非常缓慢,我希望它像是在低温环境下,我们的装置不论是结构件还是电子元器件都是否可以正常的工作,以及如何平衡你的美学追求和功能性。

装置升空的上部分谈起,在结构上我希望它是一个碳原子的结构,而中央造像所处的位置即其原子核的位置,为了能够牢固,轻便得固定,在材料选择上我们就选取了包括凯夫拉纤维,金属钢丝,尼龙等多种材料进行实验,最终选定其中一种,而对于碳结构的构建,我们选择了3D打印加碳纤维材料来解决问题,在传感器上我们也面临着元器件低温环境是否能够正常工作的问题。


作品地面部分的金色镜面造型取自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镜面矩阵,我个人是个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爱好者,在第一次见到其主镜面的造型时便深深的被其神秘幽邃,又充满几何之美的外观所吸引,于是我选择将其作为我地面镜面的造型,装置的上下两部分其实本是一体,因分离而开始了一个新的“生命”过程,在天地之间互动。

最后是莲花机器人“电寿”,我们通过将升空过程中的氧气值,地磁强弱,紫外线辐射等数据进行采集与混合,之所以是这些数据因为这些数据是地球有生存条件的一些关键性要素,我期望数据本身即行为,而这些数据是外层空间的独属性,我们的提问就在升空的行为中,而答案,在“电寿”的绘画中,我甚至不愿意讲其成为一个绘画,绘画是对我而言生效的一个系统,但对“电寿”而言不是,他的思维是一个他方的结果,即天外思维,最终我们的二者的共同行为,一起形成了某个“答案”。



艺术家林万山其他太空艺术探索项目



《宇宙呼喊计划》

在艺术家林万山的家乡风俗中,对于逝者生前名字的呼喊是一种宗教与现实情感的混合行为,他将一颗在轨卫星为视为一个以 “电磁波”为媒介的诗人,面向未知任意方向将执行“宇宙呼喊行为”,她在地球轨道上静静的向深空中传递我们每一个音源上传者的声音信息,那是属于我们这个蓝色星球物种的最基本的情绪——思念。



艺术家希望这是一件为了“人”而做的创作,而不是艺术家为了所谓技术前沿性与媒介实验性所展开的“技术军备竞赛”,仅仅为艺术,为系统,更为“人”。而我想对音频上传者提的唯一问题就是:你想对那些不在这个世界的人或事物说些什么?
之后来自湖南航升卫星公司的HS-1号气象卫星在一个轨道周期上向宇宙进行广播,将我们的情感向宇宙深处传播。


《NTDD-1》

北京时间2021年1月20日21:52:49,卫星平台位于南纬2°3‘40.96‘‘西经48°15‘57.73‘‘,将基因,数理结构,宗教,以图腾形式上传至地球近地轨道,将卫星载具与地球合影成为图像静帧。



林万山作品《碳》幕后创作信息创作时间2022主创艺术家林万山项目统筹奚鹏召装置制造执行林万山跨媒介艺术工作室机器人技术支持郑植 杨东耳升空技术服务李天麒先生及其技术团队


林万山


出生于199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林万山长期致力于利用综合媒介手段,进行新的尝试与创作,作品呈现多元化,实验性等特征,宗教,空间,时间与人之间的位置关系一直是林万山作品长期探讨的命题,作为艺术家,林万山希望自己的作品拥有足够的维度与层次,涉猎不同媒介的作品。


太空一直都在,而探索才刚刚开始

 让我们保持好奇!保持期待!




 项目推广及商务合作 

 添加微信:artmana



近期文章推荐




2022《国家宝藏》大型沉浸数字体验展解密!




苏州湾艺术新地标·镜面不锈钢“莫比乌斯”


MANA |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MANA是全球新媒体艺术行业媒体与资源对接平台,致力于建立艺术、设计与科技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MANA持续聚焦追踪行业热点,旨在提升优秀原创、艺术科技跨界的影响力,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交流互励平台,为优秀创作者赋能,为企业及品牌整合对接优质的行业资源,推动行业发展。/ 官 方 网 站 /www.manamana.net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MANA新媒体艺术站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