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 | 五四:致敬十大五四人物,重温百句经典言论
五四运动
是一种精神、一个时代、一群人
今天是五四运动101周年纪念日
浏览100条经典语录
重温一种青春的精神
回望一个热血的时代
铭记一群特立独行人
下文来源:网络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男,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1、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2、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3、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
4、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5、国家可亡,国史不可亡。
6、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7、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以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
点评
陈寅恪学贯中西,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百年难见的人物。
陈寅恪早年在海外求学,不问名位文凭,学识渊博,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
盛名之下,他朴素厚实,谦和而有自信,真诚而不伪饰,人称学者本色。
民国十八年(1929年),陈寅恪在为王国维所写的碑文中提出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体现了“五四精神”的真谛,可作为我们读书、求知的首选座右铭,也是教育培养人才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1、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2、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3、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4、凡做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5、择交是最要紧的事,宜慎重留意,不可和轻浮的人多亲近。
6、天下事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7、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8、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
9、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10、人之生也,其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11、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12、年轻人啊,你一定一定要很努力,但千万千万别心急。
13、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点评
梁启超曾公车上书,掀起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可以说,是梁启超点燃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以《新青年》为旗帜的一代新知识分子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他们都受到过梁启超的影响,所以说他是“新思想”的启蒙者。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祖籍浙江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2、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3、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 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4、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证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历的机关。所以,大学的学生并不是熬资格,也不是硬记教员讲义,是在教员指导之下自动地研究学问。
5、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6、学生在学校内,既要有活泼进取的精神,又要有坚实耐烦的精神。有第一种精神,所以有发明、有创造。有第二种精神,利害不为动,牵制有不受,专心一志,为发明创造的预备。
7、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8、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9、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点评
蔡元培,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曾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蔡元培为北大定下的教育方针,也奠定了中国大学的根基,他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重大意义。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陈庆同 ,陈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
1、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两大主要动力。
2、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
3、我们想求社会进化,不得不打破“天经地义”、“自古如斯”的成见;决计一面抛弃此等旧观念,一面综合前代贤哲当代贤哲和我们自己所想的,创造政治上、道德上、经济上的新观念,树立新时代的精神,适应新社会的环境。
4、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
5、宗教之功,胜残劝善,未尝无益于人群;然其迷信神权,蔽塞人智,是所短也。
6、道德为人类之最高精神作用,维持群益之最大利器。
7、野心用在占有欲固然不免令人厌恶,倘能用在创造欲上,便是伟大,向上,有志气等同义的名词。
点评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一代先声,是五四运动的发起者。
陈独秀有很多真知灼见,却也不乏极端言论。书生意气,却又投身政治,一生命运起伏,晚年的陈独秀对自己早年的言行做了反思。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1、思想本身没有丝毫危险的性质,只有愚暗与虚伪是顶危险的东西,只有禁止思想是顶危险的行为。
2、思想自由与言论自由,都是为保障人生达于光明与真实的境界而设的。无论什么思想言论,只要能够容他的真实没有矫揉造作的尽量发露出来,都是于人生有益,绝无一点害处。
3、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4、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
5、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6、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
7、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8、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
9、两性相爱,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应该保持他的自由、神圣、纯洁、崇高,不要强制他,侮辱他,污蔑他,屈抑他,使他在人间社会丧失了优美的价值。
10、世间最宝贵的就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也是今天,昨天唤不回来,明天还不确实,你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天。
11、人生最高理想,在求达于真理。
点评
李大钊对言论自由的看法是五四精神的重要表现。他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男,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1、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2、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3、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4、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5、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6、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7、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8、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9、读书要靠眼到、口到、心到,还是不够;必须还得自己动手,才有所得。做自己必须做一番手到的功夫,或做提要,或作说明,或作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述过——那种智识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
10、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11、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12、你们不要总争自由,自由是外界给你的,你们先要争独立,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你仍然是奴隶,你要把你身上蒙蔽你的概念和成见,要像剥笋一样一层一层的剥去露出里面他里头很鲜嫩很清的那个劲。
13、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14、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
15、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16、简单说来,拜金主义只有三个信条:第一,要自己能挣饭吃。第二,不可抢别人的饭吃。第三,要能想出法子来,开出路来,叫别人有挣饭吃的机会。
17、教育是给人戴一副有光的眼镜,能明白观察;不是给人穿一件锦绣的衣服,在人前夸耀。
18、东方人见人富贵,说他是“前世修来的”;自己贫,也说是“前世不曾修”,说是“命该如此”。西方人便不然,他说,“贫富的不平等,痛苦的待遇,都是制度的不良的结果,制度是可以改良的。”他们不是争权夺利,他们是争自由,争平等,争公道,他们争的不仅仅是 个人的私利,他们奋斗的结果是人类绝大多数人的福利。
19、真的个人主义,就是个性主义(Individuality)。他的特性有两种:一是独立思想,不肯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脑力当自己的脑力;二是个人对于自己思想信仰的结果要负完全责任,不怕权威,不怕监禁杀身,只认得真理,不认得个人的利害。
点评
五四运动的旗手,中国白话文运动的先驱者,一生坚持使用白话文,写白话诗。“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启蒙了一代学人。他是五四运动中开一代风气之先的人物。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男,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2、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
3、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4、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5、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6、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7、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8、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9、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10、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11、从来如此,便对么?
12、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哪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
13、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和事业。
14、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5、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16、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17、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8、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19、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0、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点评
鲁迅以批判“国民性”闻名,也被誉为“民族魂”。为了拯救民族的精神,他弃医从文,用笔写下他的控诉与批判,促进了人们的觉醒。
是一个有思想,有民族大义的伟大文学家。
钱玄同(1887年9月12日—1939年1月17日),原名钱夏,字德潜,又号疑古、逸谷,常效古法将号缀于名字之前,称为疑古玄同。五四运动前夕改名玄同。汉族,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1887年9月12日(农历清光绪十三年丁亥月十二日)出生,吴越武肃王钱镠之后。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学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1、人到四十岁都该死,不死也应枪毙。
2、打通后壁说话,竖起脊梁做人。
3、一个人,无论事功或学问,总得要干,总得要努力干,不问贤愚,更无问老少。少年固然要努力干,老年因桑榆暮景,更应该趁此秉烛之明努力去干。
4、平坦的路好走,但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脚印。
点评
钱玄同以“把古书扔进茅坑”“废掉汉字”这些言论名动一时,不免矫枉过正,晚年写信给胡适说,“回思数年前所发谬论,十之八九都成忏悔的材料”,胡适回信说,“实则大可不必忏悔,也无可忏悔。……我们放的野火,今日已延烧大地,是非功罪,皆已成无可忏悔的事实。……此中一点一滴都在人间,造福造孽惟有挺身以肩膀担当而已。”
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男,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 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
1、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
2、须知人格不是一个空的名词,乃是一个累积的东西,累积人格,需要学问和思想的成分很多。
3、我以为办事不必多说,多说有碍办事,一切以事实证明可也。
4、一个人的成就,尤其是有特殊成就的,大多是自由发展出来的,一个学校也正如此。
5、中国学人,不认个性之存在,而以为人奴隶为其神圣之天职。
点评
傅斯年曾代理北大校长,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
台湾大学的校园内,有个纪念傅斯年的地方叫做“傅园”,里面有口“傅钟”,“傅钟”每节上下课都会响21声,就是为了铭记傅斯年的那句名言,提醒台大的学生,应该把每天读书、睡觉、做事的时间限制在21小时之内,剩下3小时,要用于反省自己的思想言行。
罗家伦(1897年12月21日—1969年12月25日),字志希,笔名毅,浙江绍兴柯桥钱清镇江墅村人 。他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和命名者,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1、一个强者要有三个基本条件:最野蛮的身体,最文明的头脑和不可征服的精神。
2、人生在世,不要因生命之数量过多及其容易消逝而轻视生命,不要因生命之时常变动而随波逐流,终至侮辱生命。
3、最纯洁的信仰是对于高尚理想的信仰;他是超越个人的祸福观念的。生前的利害不足萦其心,生后的赏罚也不在其念。
4、知识就是力量。而且这种力量如此之大,凡是物质的力量透不进去的地方,知识的力量可以先透进去。知识的力量透过去之后,物质的力量,就会跟着透过去。
5、经我们血染的山河,一定永久为我们所有,民族的生存和荣誉,只有靠自己民族的头颅和鲜血才可保持。
点评
罗家伦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
五四运动中,亲笔起草了唯一的印刷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他第一个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罗家伦曾担任过清华大学校长,一生以从政、教育为主。南京大学今天的校训“诚、朴、雄、伟”,也是由罗家伦所提出。
相关链接:
百年五四@你之《渔阳里来信》12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