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深山里的养蜂故事(九)
这是我所见过最漂亮的秦岭人家。
后倚山、前临河,房子盖得结实而大气。老周是个很精干勤快的人,这座院子耗费了他很多心血。
可惜,如今也不怎么居住了。
1
老周家算得上秦岭里的“豪宅”,三间大瓦房颇有老中青三代的气势。黄土、青砖、红砖也见证了他五十多年的风雨人生。
整齐的篱笆围出院墙,也围出一片天然无公害的菜地。白菜、茄子、豇豆、黄瓜、西红柿...都是些当季节蔬菜。
2
山里很少有如此大气的老房子,我甚至怀疑他家以前是地主啥的。看着这堆柴火,再瞅瞅旁边圈里的土鸡,好香~
屋檐底下架起隔板,上面放了一溜木桶土蜂箱。空箱大概二三十斤,等酿好蜂蜜就有四五十斤重了。要是烤鸡时刷点蜂蜜,好香~
3
真是太喜欢这房子了,换个角度再看看。光这片房檐台和水泥院,就够我玩好几天的。
风和日丽时摆个躺椅泡杯茶,吹着徐徐山风欣赏屋后的山花斗艳,中午再来只烤鸡...老周却说这没啥意思,他都过腻味了。
4
屋内地面也用水泥铺了,这堆刚摘的大白菜、红辣椒正等着被阉,哦不,是腌。山里没人种大棚,冬天也就没有新鲜蔬菜。
我总觉得山里的食材很干净,就算放地上也就是沾点土,吃的时候洗洗就干净了。不像工业催熟的东西,洗都洗不净。
5
这座偏房就更“豪华”了,没几家山民盖的起这种房子。光看看这两堆柴火,就知道老周平时有多勤快了。
山里人做饭取暖全靠木头,柴火堆不光能反映家主的精干程度,也能看出一丝家风。毕竟,很多习惯是会遗传的。
6
近距离欣赏“柴火堆”艺术,先不说要劈的匀称,就连紧密堆积都是个技术活。要是间隙过大太松散,没几天就自然垮塌了。
右面挂的两块腊肉,是老周在后山打得野味。还给我说冬天下雪天割几片,爆炒出来再喝两口小酒,那滋味简直美翻了。
7
简约风格的架子车,毫不担心漏油问题。老周说现在不怎么用,家里都没啥人了,只是偶尔进山拉点木头树枝。
现在条件好多了,新修的盘山公路离他家不到三里。以前那真是遭罪,土路下点雨后泥泞不堪,死命拉车全靠憋着一口气。
8
小石磨拆了也舍不得扔,就这样靠在墙边。这个工具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了,大的用牲口,小的靠人力推。
虽然用起来费劲,但是天道很公正。如果你是个吃货,就能感觉出石磨面粉、辣椒、香油要比机器磨的好吃很多。
9
站在老周院子里拍的,山里人住的都很分散,下面那两间土房已经废弃了。这种居住环境,才是真正的溶于自然。
但是别小瞧树上的邻居——大马蜂窝。老周说他被蜇过,蜂针扎的眼可以用洞来形容。小腿肿的像大腿,一周都走不了路。
秦岭里有种野蜂,号称“蜇死牛”。
10
农村的黑板报,再偏僻的山沟沟也要认真领会上级的精神。
关注秦岭一白的朋友,都见过那份《防范鼠灾通知》:为保护自然环境,严禁使用任何灭鼠毒药,应该多养点猫...
话说,城里的猫还敢吃老鼠么。
11
紧挨山路的土房子。看看墙缝里塞的砖头、木头,就知道山里建个房子有多难,纯粹靠人力组合大自然给的材料。
虽然现在有活动板房,但山里人连堆杂物的房子都要自己盖。一是花钱少,二是用砖瓦垒起来的最坚固,可以沿用很多年。
12
可惜时代变了,山里面结实的老房子再住二十年都没问题,但是年轻人早已逃离到城里去了,他们更喜欢繁华热闹的地方。
老周的三间“豪宅”大多数时候都空着,因为他要在县城帮忙带孙子。老周惆怅的说:你们都往城里跑,到底有几个能当上城里人...
▼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了解 秦岭一白的土蜂蜜
蜂蜜科普.一白原创
59.中华土蜂蜜的5000年发展史,吃一辈子蜂蜜的人也不一定知道!
57.天然成熟蜂蜜的口号喊了30年,为何如今却还是一纸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