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荐读|《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史》刘同舫 著
今 日 荐 读
专栏寄语
弦歌不绝,薪火相传。2017年3月以来,在全国重点马院建设的征程中,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涌现了一批名师大家的学术精品和众多中青年学者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为领略成果风采,感受思想魅力,特开设“今日荐读”专栏。今日,我们荐读的书目为刘同舫教授《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史》。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史》
刘同舫 著
出版信息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ISBN:978–7–01–019684–8
责任编辑:赵圣涛
字数:50万字
定价:109.00元
内容简介
马克思在批判、吸收了前人丰厚思想营养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人类解放理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纠结关系及其开解构成了解放理论的逻辑基础与逻辑起点;多维度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张力构成了解放理论的逻辑主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境界构成了解放理论的逻辑归宿。西方学者基于各自理论背景和时代现实进行了不同的阐释与反思,其理论立场与观点可视为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思想延伸与现实追问。当代中国所开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对人类解放进行理论与实践双重探索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举措。
目 录
导论
第一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源泉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构想
第二节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世界历史观
第三节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与人类学
第四节 人生经历与家庭背景的影响
第二章 超越市民社会的逻辑必然性
第一节 市民社会范畴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市民社会范畴的理论深化
第三节 超越市民社会的独特主题
第三章 多维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张力
第一节 个体主体与社会力量维度的审视
第二节 政治解放:人类解放的历史前提
第三节 经济解放:人类解放的物质基础
第四节 劳动解放:人类解放的内在动力
第五节 文化解放:人类解放的智识策略
第四章 社会形态嬗变与全面发展境界
第一节 人类解放视域中的社会形态理论
第二节 以实践的基本方式认识共同体
第三节 自由全面发展:人类解放的最高境界与归宿
第五章 人类解放思想的多元发展之一:文化哲学阐释
第一节 卢卡奇延伸马克思解放思想的关键语
第二节 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的解放意蕴
第三节 马尔库塞的艺术与审美解放论
第四节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的文化解放方案
第五节 鲍德里亚超越符号消费社会的解放
第六节 哈贝马斯以交往理性为支撑的解放观
第六章 人类解放思想的多元发展之二:政治哲学回应
第一节 布洛赫的解放道路选择及实践方式
第二节 福柯的权力理论与解放的勾连
第三节 德里达对马克思精神的坚守与解构
第四节 拉克劳、墨菲的激进多元民主立场
第五节 芬伯格的技术微政治学主张
第六节 齐泽克穿越意识形态幻象的解放态度
第七章 人类解放思想在苏联和中国的实践
第一节 苏联实践及深刻教训
第二节 人类解放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维度
第三节 现实性的人类解放思想与“中国方案”
结语 精神引领的追逐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自 序
高中时候,我便开始喜欢哲学。痴迷哲学源于好奇其言简意赅的抽象话语背后所蕴藏的对社会历史的回溯反思,对现实问题的关照回应以及未来前景的先知展望,哲学博大精深的奥妙对我而言具有最大的吸引力。当我一头扎进哲学的海洋后却发现,越是细致阅读群书,越使自己常常身处各种学理矛盾之中,于是吸收、辩解与批判成了我的学习常态。如泰戈尔所说,“真理引起了反对它自己的狂风骤雨,那场风雨吹散了真理的广播的种子”。从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到渐渐拨开迷雾、恍然大悟,广博的知识积累带给我饱腹般的充实与快乐。青少年时期对问题寻根到底的韧性和毅力却在不经意间培养了我潜心读书、乐于思考的心性品格,在我心底深深埋下了执着求知、求真的种子。
学术是寻求真理、至善的一种打开方式,踏入学术探索的道路,仰望、追逐真理助力我走向成熟豁达。对话与论辩激活创意、磨砺思想,是学术让真理的深邃和神秘欲盖弥彰,让求真体验充满魔力,让人对真理心生敬畏却又难以抵挡求真的吸引。老一辈学者学术钻研的切中肯綮、朋辈同仁交流对话的前瞻性、年轻学者洞察问题的创造性,打开了学术探究的不同视界。学术思想交流碰撞、切磋砥砺,共同推使理论研究走在回应与超越时代问题的潮头上,致力于提升时代背景下学术研究对社会发展的解释力与现实问题的导向力。于我而言,在探索理论道路的历程中沉淀了一种以学术为业的情结与决心,并坚持前行。
回顾潜心科研的三十余载,不失问题聚焦也不拘泥于领域分野的学术思考与探索,时常带给我超越学理层面的思想收获。“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主题,也构成了我学术生涯的关键词,更是汇聚信仰的力量,引导我执着追求的方向。我以为,思想只有置身于现实之中才能愈加彰显其价值,人类解放思想同样如此。在思想深层追问中获得对现实的肯定与推进,恰恰呈现了学术研究嵌入现实而产生影响时所焕发的思想魅力。
从解密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到深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研究,从省思学人应当如何严谨治学到在教学相长的感染与鼓舞中培养学术同路人,都是我多年学术生涯孜孜探寻的问题,谨此些许体会,以期与学者在学人品格、学术态度和为师之道等方面交流、共鸣。
是为序。
结 语 精神引领的追逐
人类解放的必然性论证存在着两个层次:逻辑叙述;历史叙述。从市民社会的分析入手论证多维解放,论证走向人类解放的必然性,这主要是一个逻辑上的叙述。当然,历史的叙述也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本书切入的侧重点放在逻辑的叙述上。而在关于从社会形态的演变中去发现人类解放的历史必然性,这主要是一个历史叙述,同样,也只是一个侧重点的问题。这是我最后特别需要说明的。
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存在着三个基本的解释框架:第一个是社会构成框架;第二个是阶级分层框架;第三个是历史框架。理解马克思的思想需要在他的叙述中去看他的概念使用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哪个框架下进行的。
我的体会是,有的时候,三个框架是同时发挥作用的,有的时候,马克思只在某一框架下使用概念和进行论述的。如果把马克思的思想分为早中后期的话,社会构成框架在早期和后期使用的较为多一些,但是,早期使用的时候,是较为模糊的,到了后期,再使用的时候,由于阶级分层的框架已经非常成熟,所以思想也就比较清晰和具体。可以说,马克思在后期使用社会构成框架时,已经包含了阶级分层框架下所取得的全部思想成果了。不过,只要使用社会构成框架,一些东西就不可能完全被归入到阶级分层框架中去,这也是阶级分层框架并不能解释所有问题的原因所在。比如,书中关于“市民社会”问题,我认为,它既不是“经济基础”这个概念能够完全替代的,也不是单指“资产阶级社会”,而是有着相互交叉和重叠的三个不同概念。马克思在早期使用市民社会这个概念的时候,是在社会构成框架下进行的,内涵不甚确定,主要是指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社会存在物。到了后来,随着阶级分层框架的引入,是需要对市民社会进行阶级分析的,而马克思的兴趣主要不在学术方面,所以,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当他的叙述需要描绘社会构成图式的时候,就会使用这个概念,因为它比经济基础的概念更形象一些。
在我看来,如果能够把握马克思的这三个解释框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马克思使用的情况,许多问题就会变得较为清楚了。其实,如果从这三个框架的角度看,马克思学说的演进历程并不是表现为后期否定前期的过程,马克思的思想前后一致性是不容怀疑的,他是紧紧围绕着“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主题而开展工作的,根本不存在早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断裂之说。前后的所谓不一致,只是解释框架使用上的区别。我不同意马克思学对马克思所做的分解,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马克思“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的比喻,主要是说明社会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变革有其深刻性。但能否同样适应于思想演变,值得进一步探讨。我们不能够说早期思想不重要而一定要从所谓的“鼎盛期”思想出发回溯青年时代的思想。研究马克思的文本从后期作品入手是一种路径。但我不认为,所谓后期成熟作品具有高于早期作品的绝对意义。西方学者没有看到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人类解放的发展史,总是把主题的转移、认识方法与逻辑思路的差异看做是思想的断裂。可以说,马克思思想是一以贯之的,是多样性的统一。我们以马克思本人的手稿为根本依据,结合其思想前后的具体发展历程,把马克思哲学归结为人类解放的哲学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本质的,也是实事求是的。
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工作构成了一种以人类的实践方式为现实基础来说明社会的历史分裂与历史生成,以及扬弃这些分裂关系,使人类获得全面解放的革命的、批判的学说,正因此造就了马克思文本的永久生命。如果忽略了马克思学说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一体化特征,就会误读马克思学说的深层本质精神。因此,我们必须把经典唯物史观为表现形态的社会历史理论同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结合起来加以理解。关于人类解放与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本质精神是马克思学说区别于唯心主义学说与旧唯物主义学说的根本点。
今天,对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进行深入探索,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哲学的重要主题之一。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发挥马克思学说强大威力的关键在于挖掘马克思思想的深层内涵,即关于人类解放与发展的本质性,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必将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彰显从隐性变为显性的精神力量,并构成当代社会运动的本质力量。
正是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为人类执著探索实现自由解放的道路上指明了科学的前进方向,使人类解放事业在不断彰显魅力的同时,愈加显现出光明的未来。不断领会和深入探究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存在意义,是崇高的人类解放事业探索之路的迫切要求。而作为人类伟大事业的精神灵魂之师——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必将引领我们奔向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未来!
作者简介
刘同舫,法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级学科带头人,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担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获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获评“浙江省优秀教师”,入选省委宣传部“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和“十百千工程”优秀人才等。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被多所高校聘为兼职教授,受邀担任多家期刊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200多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发表7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和论点摘编80多篇次;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1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6项,省部级项目11项,优秀等级结题7项,免于鉴定4项;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
---------
素材整理:何舫
本文编辑:新闻中心 尹超超
//推荐阅读//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坚守|传承|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