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读书|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十二)

请收藏 浙大马院 2022-06-09


5月12日晚六点半,受疫情影响而中止的《资本论》精读会再次开读。师生32人齐聚线上会议,在丁堡骏、刘召峰两位教授的带领下,仔细阅读《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第一、二节。






刘召峰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第十三章在《资本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对经济思想史、经济哲学、人工智能的研究者来说,第十三章都是重点研读文本。也就是说,生产工具的变化要联系到生产方式进行考察,机器的变化要与剩余价值的生产联系在一起。

丁堡骏老师从总体上强调了如何阅读《资本论》。丁老师认为,读《资本论》不仅仅是要接受马克思的观点,还要看懂马克思的注释,学习马克思做学问的方式。即,从不埋没前人的贡献。这要求我们广泛阅读已有研究成果并认真地做批注,以便写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文章。

就丁老师关于如何学习马克思做学问的方式的建议,刘老师进行了补充。刘老师认为,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时,一方面,不能把活生生的东西抽象掉变成教条,而应该从“具体”中把握马克思的哲学方法;另一方面,也不能逃避现实,而应该谋求用理论去解释现实,活学活用。





在进行总体的引入后,两位教授带领大家对文本进行了精读。阅读的过程中,重点讲解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社会形态问题。马克思在第一节写到“这里只能谈谈显著的一般的特征,因为社会史上的各个时代,正如地球史上的各个时代一样,是不能划出抽象的严格的界限的。”马克思的“社会形态”概念源于地质学,马克思在此处否定了社会形态的严格界限,对自然历史与人类历史进行了区分。

第二,工场手工业生产和机器生产的区别。一方面,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生产的转变使得人与物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主观的分工原则消失了,整个生产过程客观地按照其本身的性质分解为各个组成阶段。一方面,各个特殊生产过程的分离被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所取代。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工人逐渐从直接的生产者转变为监督者,从旁照料机器。

第三,社会分工与总体工人。社会分工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逐步与其适应的,我们习惯于将体力工人与脑力工人划上明确的界限,实际上,他们作为总体工人共同完成一类商品的生产。因此,把发明家排除在总体工人之外是不对的。

第四,机器和劳动力的关系。在机器被发明出来前,生产活动处处受到工人人身的限制。但随着机器的发展,这些限制被一一破除,工人队伍不断壮大,工人后备军也日渐充实。

第五,对生产方式的理解。研究“生产方式”范畴的学者往往引用第一节中的段落“一个工业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会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这首先涉及因社会分工而孤立起来以致各自生产一种独立的商品、但又作为一个总过程的各阶段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些工业部门……但是,工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尤其使社会生产过程的一般条件即交通运输手段的革命成为必要。”丁老师认为,单从这里看,生产方式确实指生产的技术方式,但这与马克思此处论述的重点有关。马克思在此处是想说明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大背景下,生产关系如何在技术的发展中得到巩固。因此,着眼点是技术。但这种寻章摘句的阅读并不能理解马克思的生产方式范畴。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不仅有技术层面的内涵,还有人与人关系的内涵。

第六,机器使用的资本主义界限。对资本说来,只有在机器的价值和它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情况下,机器才会被使用。”可见,资本主义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有界限的。





除了原文的阅读,老师们还对同学的提问进行了解答。两位老师以马克思对维科关于人类史与自然史的区分问题为切入点,讲解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路。读书只是开始,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能真正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


两位老师勉励同学们在精读之后,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介入学界争论。丁堡骏老师还提议将资本论的读书会发展成为学术研究的孵化基地,号召同学们多批注、多写作,不断提升研究能力与水平。


文字王珊 | 新闻中心  赵欣楠

图片:新闻中心  苏嘉睿

 本文编辑:新闻中心  章甜甜


//推荐阅读//

1.今日荐读|《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成龙 著

2.“疫情之下的思政课”|大学生优秀作品线上展示比赛圆满落幕

3.支部风采|“概论”教研中心党支部集体学习“资本市场的注册制改革”

4.返校vlog|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内附校园防疫tips)

5.教学动态|“概论”教研中心举行本学期第六次教学研讨会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坚守|传承|创新|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