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八)

请收藏 浙大马院 2023-12-16


       11月12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八次《资本论》读书会在成均苑3幢521室举办。本次读书会的研读主题为“马克思的货币理论”,由我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李旭娇同学领读《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章“交换过程”,丁堡骏教授、刘召峰教授和百余名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此次读书会。




一、关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商榷





丁堡骏教授首先强调了在阅读文献过程中培养科研能力的重要性,他以学界关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争论为例,选取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吕薇洲教授与刘海霞教授共同撰写的《社会形态更替的“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说》一文,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商榷讨论,为同学们作了文献阅读的示范。丁教授肯定了吕薇洲教授、刘海霞教授坚定的政治方向与深厚的理论素养,并主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之间要积极展开学术交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发展进步。


(一)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价值地位


吕薇洲教授在开篇提出,“社会形态理论在唯物史观乃至整个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丁教授认为这个观点是有待完善的,“社会形态理论”与“唯物史观”都属于理论,可以说前者对于后者具有重要地位意义,但是认为“社会形态理论”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似乎有所不妥。因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与有没有“社会形态理论”关系并不大,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初期,一个很长的时期人类是没有社会形态理论,但人类社会还是依照它自身的规律一直向前发展的。根据吕薇洲教授在段首语提到的,要廓清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错误认识的问题,丁教授进一步鼓励同学们主动承担新一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抱着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捍卫并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三形态”说“五形态”论的划分方法与具体内容


吕教授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内含‘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说”,而“社会形态有多种划分方法,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标准和生产关系标准都可以在马克思那里找到依据”。丁教授提出,应在下文补充关于“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标准进行划分社会形态”的举例论证。同时,丁教授认为这里存在着将生产力标准与生产关系标准的统一性割裂开来的问题。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手推磨和蒸汽磨不仅是生产工具也是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和生产力高度决定社会性质,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大体上应当是统一的。针对吕教授关于“以生产关系为划分标准的‘五形态论’的形成与发展”的论述,丁教授指出要学习借鉴吕教授在此处的分析逻辑,吕教授依据《德意志意识形态》、《雇佣劳动与资本》、《〈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论国家》、《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诸多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对其观点进行了充分有力的论证。


接下来,吕教授就以人的发展为划分依据的“三形态”说进行了相关论述。其中,他认为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还初步阐述了三大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伴随着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现代社会的更替,由于当时还把家长制看作第一个社会发展阶段,所以也就暗示了两种划分方法的并行不悖”。丁教授首先赞同吕教授认为马克思“当时还把家长制看作第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了”的观点。但是,他认为吕教授此处的论证还缺乏一定的批判力,在这里有几个方面的特征表现出来,吕教授文章都以先入为主的结论——“并行不悖”而视而不见了。这里不仅出现了“家长制”,还出现了“古代的(以及封建的)”。如果将马克思在这里的论述和后来成熟时期的著作联系起来,就可以看出这里马克思的“三大形态”说,已经有后来的“五形态”论的影子。家长制后来发展为原始共同体,封建制由于生产关系分析的进一步细化而独立出来。这就是原始共产主义、古代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这五大社会形态。因此,对待马克思的这同一段论述,可以由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就事论事,认定马克思这里讲的就是三大社会形态;二是以变化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马克思的思想也会随着他的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地向前发展,由此,可以将“五形态”论看做是对“三形态”说的发展。而针对吕教授所提出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三大形态表述为‘直接的社会关系’‘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自由人联合体’,进一步完善了‘三形态’说”。我们需要思考,马克思的“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奠定在此基础上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之间的关系如何?换言之,在“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奠定在此基础上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之外还有一个马克思的“人的解放的学说”吗?对此肯定回答和否定的回答,对于这个第二种划分标准就有不同的取舍态度。另外,丁老师认为用“没有拜物教社会”、“拜物教社会”和“拜物教消除以后的社会”来概括这三种形态似乎更符合马克思的思想原意


(三)“三形态”说与“五形态”论的关系问题


吕薇洲教授提及,“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五形态’论还是‘三形态’说,均能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找到相应的依据”。对此,丁堡骏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存在认识的反复与认识的发展过程,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找到依据并不能充分说明“三形态”说与“五形态”论都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者不能不加分析地全盘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同著作中的不同说法,而是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方法取舍的不同说法,或者要对不同的发展关系做出说明。除此之外,丁教授还指出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存在着不以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极力回避马克思《资本论》等成熟时期等思想,而以僵化教条等思想方法把马克思的早期著作绝对化的倾向,这极大地伤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


针对吕教授提出的“三形态”说与“五形态”论之间存在内在一致性与差异性的观点,丁教授作出补充,两者不仅一致性的一面,也有差异性的一面。“三形态”说是抽象层次的分析,因而,它涵盖了“五形态”论,而“五形态”论则比“三形态”说包括了更加丰富而又具体的思想内容。“三形态”说是指“没有拜物教社会”、“拜物教社会”和“拜物教消亡后的社会”,“五形态”论的内容则更丰富和具体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以商品拜物教为基础的资本拜物教的分析获得了分析社会历史发展成果。马克思进一步以这一人体解剖所获得的成果作为钥匙,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形态的猴体解剖秘密。对不同发展阶段进行猴体解剖,得出了“五形态”论。丁教授认为,“三形态”说与“五形态”论之间并非吕教授提出的“互补性”关系,依据吕教授“相较‘三形态’说,这种划分更为具体,准确体现了不同社会形态中生产关系的变化”的观点,丁教授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五形态”论是“三形态”说的发展形式,是“三形态”说的具体化,“三形态”说是“五形态”论的抽象形态。二者是抽象形态和具体形态的关系。




二、马克思的货币理论





先,李旭娇同学就《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章“交换过程”作了整体说明。她指出,在结构方面第二章是第一章的继续。具体来讲,是对第一章第三节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的历史进程的进一步说明,并在充分揭示货币起源的基础上依托第一章第四节揭示出“货币拜物教的秘密”。内容上,主要讲了“商品怎样、为什么和通过什么成为货币”,进一步揭示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具体来看,交代了商品交换过程的矛盾、交换过程的矛盾发展必然产生货币,分析了货币形成的历史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货币起源、本质的歪曲,指出货币拜物教就是商品拜物教。接下来,李旭娇同学结合文本讲解了其中的重点问题与学界争论。


(一)商品交换矛盾的过程的矛盾及货币的产生


李旭娇同学指出,马克思在第二章引入了“商品占有者”的新概念。马克思说,“人们扮演的经济角色不过是经济关系的人格化,人们是作为这种关系的承担者而彼此对立着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为了使商品作为物发生关系,人必须作为物的占有者发生关系,(双方协商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他人的商品),人们作为商品占有者这种经济关系对立着。这种作为商品占有者而被彼此承认的法的关系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所以说人们扮演的经济角色是经济关系的人格化。商品交换过程的不断加深与扩大,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不断发展,商品内部的对立通过外部对立表现出来,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表现为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表现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矛盾,这种矛盾的解决通过自发地将一种商品从所有商品中排除出来作为一般等价物,即商品中分离出货币。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随着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商品就在同一程度上转化为货币”


(二)货币形成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指出,直接产品交换具有简单价值表现形式,又不具有这种形式。因为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为商品,这种直接产品交换其实是一种偶然让步的一种使用价值。随着直接产品交换发展到商品交换,商品交换就会使得这种对于他人的这种需要,不只是一种偶然让渡的需要,而是变成了对于别人的使用物品的需要,变成逐渐固定下来的过程。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也就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及成员接触地方开始的,然后通过“共同体”外部的这种交换,必定会作用于“共同体”内部,使这种交换变成了一种不断重复的过程,这种交换的不断重复就会使交换变成了一个有规则的社会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对别人的使用物品的需要直接固定下来。至少有一部分的劳动产品必定是有意为了交换而生产的,而不是出于自己使用的需要来进行生产的。于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就分离了,交换的量也逐渐固定下来。这里交换的量逐渐固定下来指的不是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价值量,而是一种习惯。


接着,李旭娇同学指出,交换过程的不断的扩大表现为交换的矛盾的增加,催生着交换物取得同它的使用价值相互独立的价值形式,即一般等价形式。直接产品交换没有取得独立的价值形式,但伴随着交换过程中商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多,“第三个商品”介入并取得了一般的和社会的等价形式。需要注意,“第三个商品”成为一般等价物,只是小范围的一种等价形式。马克思表示,“第三个商品”起初是由某个商品交替或者暂时地充当,逐渐固定在了某种特殊的物品上,结晶为货币形式。随着商品交换过程逐渐突破地域限制,一般等价形式不再能以“第三商品”充当,而是对其有了容易分割、均匀质地、方便携带等更高要求,货币形式逐渐转移转到金银贵金属上。在分析完货币形成的历史过程之后,李旭娇同学还重点强调了“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的经典论述。她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一是指金银有其自身但使用价值,如各种金制品,二是指金银成为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的结果并非天生如此。“货币天然是金银”是从金银的自然属性,即金银具备成为货币(一般等价物)的一般特征而言的。除此之外,她还向大家介绍了学界关于“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般商品’,还是‘特殊商品’的争论”。


(三)货币本质的错误认识和货币的拜物教秘密


在第三部分,李旭娇同学首先向大家介绍了马克思对货币本质错误认识的批判。马克思反对“金银的价值是想象的”的“货币名目论”与“金银天然就是货币”的“货币金属论”观点。而造成这种错误认识的原因在于,人们只是看到了商品可以通过货币这个一般等价物进行交换的表象,却不能解释商品占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也无法拨开货币拜物教的迷雾。正如马克思所说,“困难不在于了解货币是商品,而在于了解商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货币的神秘性质,即货币形式似乎天然具有等价形式之假象,揭示了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货币神秘性质的产生是由于等价形式结晶为货币形式,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不见了,货币似乎天生就是一种现成的等价形式。实际上,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商品只能通过其他商品相对地表现自己的价值量,某物只有在通过表现它的价值量这种关系时才表现为等价形式,而不是天然就是等价形式。因为其他商品都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这种商品才成为货币;而不是因为它本身是货币,其他商品才用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


最后,丁堡骏教授与刘召峰教授分别对李旭娇同学的领读进行了点评补充,丁教授指出,李旭娇同学不仅深入解读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章的主要文本,还详细梳理了目前学界热点话题的研究,为同学们后续研读《资本论》提供了借鉴参考。刘召峰教授再次强调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章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系列问题,第一,要理清《资本论》第一章第三节与第二章之间的关系。《资本论》第一章第三节是对货币本质的理解,而第二章是对货币产生历史过程的叙述,即货币商品是如何从其他商品中独立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第二,要理解马克思分析货币产生历史过程的特殊路径。对货币产生的历史过程具有两种不同解释,一是物物交换遇到外部困难,二是商品内在矛盾的外化必然产生货币。第三,要把握金银与货币之间的关系问题。“金银天然不是货币”强调金银是自然的,而货币是社会的;“货币天然是金银”则是指金银与其他东西相比更适宜充当货币的职能。


本次读书会不仅为同学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发挥了有益帮助,还为同学们未来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思维方法。师生之间探讨交流,共同学习,收获颇丰!








新闻中心

图文:陈    璐

编辑:汪冠儒


//推荐阅读//

1.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七)

2.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六)

3.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五)

4.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四)

5.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