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易经《否卦》第十二

【原文】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白话】《否卦》象征闭塞:一个封闭的社会,人们之间的来往是不通畅的,天下没有便利之处,君子必须坚守正道;这时强大者离去,弱小者到来。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彖传》说:否卦象征了闭塞黑暗的局势下,不利于君子坚守正道。这时乾刚正气外泄,阴暗浊气盛起,天地阴阳互不交合,万物的生养互不畅通,君臣上下互不沟通,天下离异难成邻邦。内心阴柔而外表刚阳,对内柔顺而对外刚健,内养为小人而外现是君子。小人卑劣之道盛起畅通,而君子德行之道云消日落。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白话】《象辞》说:《否卦》的卦象为坤(地)下乾(天)上,为天在地上之表象。天在极高之处,地在极低之处,天地阴阳之间因而不能互相交合,所以时世闭塞不通,这时候君子必须坚持勤俭节约的美德,以避开危险与灾难,而不能去谋取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


初六:拔茅茹,以其夤,贞吉,亨。


【白话】初六,拔起一把茅草,只见它们的根连在一起,物以类聚,找它们时要以其种类来识别;结果是吉祥的,亨通。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白话】《象辞》说:“拔起茅草,其根相连,结果吉祥”,说明忠心耿耿,有为君主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白话】六二,阿谀奉承有权势的人,小人因此获得吉祥;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否定了阿谀奉承,则是吉利的。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白话】《象辞》说:“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否定了阿谀奉承,则是吉利的”,因为德高望重的大人物是不能与小人为伍的。


六三:包羞。


【白话】六三,由于受纵容而胡作非为,终于召致羞辱。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白话】《象辞》说:“由于受纵容而胡作非为,终于召致羞辱”,说明此时处的位置不正。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白话】九四,奉行天命,替天行道,开通闭塞,没有灾祸,大家互相依附都可以获得福分。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白话】《象辞》说:“奉行天命,替天行道,开通闭塞没有灾祸”,说明要实现济困扶危替天行道的志向。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白话】九五,时世闭塞不通的局面将要停止,德高势隆的大人物可以获得吉祥;居安思危,常常以“不久将要灭亡,不久将要灭亡”,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白话】《象辞》说:“德高势隆的大人物可以获得吉祥”,说明此时处于居中位置,合适得当。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白话】上九,时世闭塞不通的局面将要改变,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起初闭塞不通,后来顺畅通达,大家欢喜高兴。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白话】《象辞》说:闭塞到了极点必然要发生倾覆,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一种局面不会长久持续不发生变化的!

否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十二卦。天地否(否卦)不交不通。否卦,阐释由安泰到混乱,由通畅到闭塞,小人势长,君子势消的黑暗时期,终于到来的应对原则。当此反常时期,君子应当提高警觉,巩固团结,坚定立场,伸张正义,以防患于未然;当小人势力显露衰败迹象时,也不可轻举妄动,必须谨慎,集中力量,把握时机,给以致命的一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