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洋名不再利万,细数中国品牌洋味变迁

赛雷话金 赛雷话金 2022-03-17

前段时间慕思的事儿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了,证监会在慕思家居申请发行股票的反馈中,明确要求其告知宣传广告中频频出现的外国人到底是谁。刚看到这条消息时我还诧异了一下,这洋老头不就是他们老板吗?,但在慕思的股权结构图上却连半个外国人的影子都没看见,招股书上还明确显示,所谓源自法国的寝具品牌,其实是实打实的国产东莞造?


好家伙,这算是挂洋头卖床垫吗?不过说实话,国内用洋面孔、洋名字来撑台面的品牌并不少见,只要让品牌调性使劲往洋味上靠,就能抬高价格。这种手段屡试不爽,平时专门用来糊弄消费者,直到相关部门审查时才会露出马脚。不过这么一圈操作下来,这“洋味”我是没看见,“洋膻味”倒是挺大的。天籁之音,赛雷话金,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洋味”品牌是怎么在国内风靡的?

↓↓↓点击观看赛雷话金视频版↓↓↓

(视频时长07:29

旋转横屏观看效果更佳哦~)

×××××××××××××××××××××××××××

【以下是视频文字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慕思的广告啊,昏暗的灯光下,一群老外为寻找光明而前行,深邃的眼眸中,充斥着让你舒适睡眠的笃定,就不禁想感叹。而这些外国人 并不需要真的有什么专业能力,只要打扮成专家的样子在广告里走几步,就能够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


但开头提到的那个“洋老头”更过分,从头到尾都只有一张照片而已,慕思却给他安了“法国睡眠专家”和 DeRucci 创始人等好几个身份,在全球各地靠这个形象做了十几年营销,仅一张照片就能吹出这么大的背景来,这也太划算了。要是多拍几张照片,是不是这次可以做床垫,下回就能炒保健品,再以后还可以卖金坷垃?那这个老头还起名叫什么 DeRucci 啊,直接叫德鲁伊好了。


类似的品牌相信小伙伴们见过不少,他们除了用外国面孔拍广告之外,还会起一个外国名,像是慕思的 DeRucci 和山东临沂的史丹利化肥,就是找了一个外国姓氏做的品牌名,而同样来自山东的亿大利猪饲料以及来自河南的奥斯卡影城,则是把目光瞄上了大家比较熟悉的国家和奖项。其中最具特色的应该还得是设计风格就很优衣库的名创优品,虽然来自广州,但在设计上他显然比前者更具日式风情。


而他们老板叶国富的联合创始人三宅顺也,就更鼎鼎大名了,尽管在外网上查无此人,但是在百度百科上还是一个履历相当丰富的个人设计师呢。几年前就有网友扒出这个人有伪造身份的嫌疑,就连他的名字三宅顺也( Miyake Junya ),都是两位著名设计师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 )和渡边淳弥( Junya Watanabe )的名字拼接而成的,这操作听着咋这么耳熟,上一个这么干的是不是江户川柯南来着?叶老板的二次元浓度够深的啊。


说白了,这么干的品牌,基本上都是奔着蹭知名度去的,属于常用手法。而另外一类起洋名的方式,则真正抓住了关键卖点:不是非得外国有的才行,只要名字里沾沾洋气不就好了吗?比如源自广州的法国卡姿兰,源自武汉的英国杰士邦,名字本身没有任何含义。而源自中山的阿诗丹顿,倒是没标榜自己是从哪个洋飘过来的,但是LOGO上英文名已经足够显眼。


说来在国内起洋名的人还挺钟爱什么什么“顿”的,除了做热水器的阿诗丹顿,还有做手表的劳斯丹顿、做服装的卡尔丹顿以及我梦里的艾利斯顿。看得出他们是使了浑身解数想让包装更洋气,但这样起名字的缺点也十分明显,简单来说就是:“中国人看不懂,外国人也不明白”,理论上不管是经营国内还是出口海外都会有一些困难,但这些企业为什么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这条道路呢?


其实在九十年代时,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问题就已经出现,商场里一半以上都是外文招牌,当时就有不少商品和店铺起名叫“花の雨”、“味の素”什么的,是不是和今天某雪の茶一模一样?这种情况在商场之外的房地产行业更为普遍,什么“联邦花园”、“剑桥公馆”、“巴黎海岸”种种,虽然十几年来,相关部门一直在纠正这种,蹭洋味的不规范取名行为,但其中不少还是留存到了今天,有小伙伴们见过相似的名字打在弹幕里好吧。


而在当时就有不少人发声,要重视这种文化现象,还有不少“文化殖民”的争论,现在的我们可能觉得这有些大惊小怪了,但在当时来看那种危机感也的确很严重,1995年《解放日报》还做了这样的总结:“牢固树立民族自信心是个‘大题’,这关乎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影响下一代,跨入21世纪,在这个大题上我们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尽管各界学者不断急切的呼吁,但效果却微乎其微,原因就是这种洋名字对中国人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时值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十年,有记忆的同学应该知道,那会儿的外国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优质商品”的代名词,而这样的认知会让大多数消费者选择外来商品,毕竟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另外对大多数刚刚步入商品繁荣时代的国人来说,洋品牌、洋名称也的确具有一定的神秘感,这种方式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会让他们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有着洋名“包装”的商品上,并起到一种心理暗示,根据名字联想到原产地,增加购买欲。而对于企业来说,他们看到的结果就是“洋品牌”就是比以往的产品更能打入市场,国内的各个厂家也正是结合消费者的这种心理,纷纷将自家国货贴上了带洋味儿的商标,就算山寨货色也能凭此操作在市场上加分,本质上就是蹭进口商品的热度,谋求自己的暴利。


但这么一说,是不是有一种“假洋牌泛滥全都得怪中国人民崇洋媚外”的感觉了?好像下一句话就要扯到中国人的“劣根性”了。但从唯物主义历史观上讲,这种所谓的“崇洋媚外”其实存在于很多国家都出现过。八九十年代,日本的产品在我国可谓风靡一时,而像东芝这种日本的老牌企业在发家时,也干过仿造通用电气授权,得以让自家风扇顺利销售的事。但本土品牌也不一定永远都会在洋牌的阴影之下。


意大利人古驰在年轻时也深受法国路易威登等品牌的影响,但如今古驰已经能和路易斯威登齐名,并称六大蓝血,成为一线奢侈品牌。同样的攻守反转在日本也出现过,六十年代低性能的日本汽车完全无法与欧美汽车相竞争,但在二十年后日系汽车就以更便宜的价格和更可靠的性能,在国际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对底特律的汽车产业构成了巨大威胁,以至于让美国启动了311审查发动了贸易战。而现在,华为等国产品牌一度占领了欧洲手机市场的大部份额,这么一看,是不是跟过去的情况差不多?所以说一个国家在发展落后的阶段,崇洋心态是不可避免的,可是都2022年了,洋味儿还靠得住吗?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不管是从产品质量还是从创新程度上来说,国货的品质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洋名”所代表的国产商品变得不再是主流了,就连真正的洋品牌也需要下点功夫去竞争市场份额。说到这啊,我突然想起前些天发生的一件事来,日本有一家水产品批发商在爱知县政府的检查中被发现了该公司购买中国鳗鱼的发票,这才发现他们出售的鳗鱼长期有冒充的行为。


据介绍,今年6月至10月,该公司以“爱知县产”名义销售的3万多条鳗鱼中,有6640条来自中国,3426条未注明产地,而这种事情他们已经干了五年,这说明什么啊,这说明五年来日本人吃中国鳗鱼一直没发觉不同,“吆西,很正宗!”要不是发票被找到了,估计永远都不会有人知道这个事。公司负责人在折叠运动的同时还亲自承认:“国内的鳗鱼产量不足以满足客户需求时,就会使用中国进口鳗鱼补货”,这就是咱们国产鳗鱼用产品质量变相打下日本市场的力证。


可以这么说,只要做好产品,我们根本不必靠“洋名”来争取市场,所以不管叫什么名字,有没有外国老头,是精品国货还是美帝良心,名字起得再花哨也不如自己搞出来的硬实力,产品质量才是真正能为品牌创造效益的武器,到了今天还路径依赖的话就真的是抱残守缺了。


在工业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由民族自卑到民族自信的转变是必然的。但今时不同往日,中国商品正不断的走向世界,也在众多领域都有了同外国品牌竞争的能力,中国文化有着很多故事值得被全世界倾听,建立属于中国的文化潮流我们应当更有信心。

×××××××××××××××××××××××××××


一集不够看?你还可以看看这些


“活死人,医白骨”的印度造谣史


慈善生意的面具下,竟然掩盖着贩毒的勾当?


反水!背刺!拜登队伍中出了一个叛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