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猪三问
古有梅花三弄,今有安猪三问。我最近正在创建一所终身学习学校,起因是我自己的需要,我希望创造一个自己愿意终身栖身其中的学习空间。
终身学习和传统的学习(特别是学校的学习)有什么不同?
传统的学习像建造金字塔,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都是固定的,你需要的只是精确地执行。而终身学习更像发现新大陆的探险旅程,一切都是模糊的。你只有一个传说中的目标,一张并不完整的航海图,以及对自己那么一点点信心和冒险精神。然后你上路了,过程诸多波折,你不是在通过、而是在创造一条可能到达目标的路线。甚至目标也是不确定的,哥伦布的目标是印度,结果却发现了美洲。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经历迷茫、焦虑、沮丧甚至痛苦。
当一切都变得不确定的时候,那些和你一起上路的人就至关重要了。你会希望他们和你一样勇敢、接受不确定性,并乐于分享各自的知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互相支持。
我期待这样一群人的出现。
为了迎接他们,我和两位学徒一起去设计这样一所适合他们和我们的学校。我们首先设计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框架,让终身学习变得可规划、可管理、并且可落实到日常的学习活动当中。然后,我们把这个框架变成一个个可操作的流程和工具。最后,我们发出了招募,招募一群志气相投的人。
在招募中,我对每个申请的学员都提了三个同样的问题:
为什么你要来?
为什么你是适合的人?
你要到哪里去?
陆续地,我们收到了一些报名。在报名邮件中,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学习过程,看到了他们的思考,也看到了一个个热爱知识、渴望成长的灵魂。
下面是其中一封,来自广州的Lancy。
回答安猪三问
by Lancy
一问:为什么你要来?
一、这根伪“救命稻草”救不了我
书店畅销书位置的显眼架子上,摆着罗镇宇那张狡黠地笑着的胖脸,旁边印着一行字:我懂你的知识焦虑。
我的确有知识焦虑。然而当我看到那本书的封面,当我每次打开“得到”满屏的挣钱映入眼帘,当我听到他把“批判性思维”讲得那样粗浅的时候,我感到的只有,恶心。他,不懂我的知识焦虑。
一切都是以知识为幌子进行的商业包装,当然他也从来不避讳使用“卖知识”的说法。但那都是些什么知识呢,不过是把鸡汤和成功学拆分得看上去更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以时代发展执牛耳者自居,似乎成了当代的耶稣,得了上帝的真传,在世间布道。
当然,不可否认,他的确应了大量知识和思想后天发育不足的中青年的需求,这批人在应试教育的体制和政府愚民政策围攻之下,同时又处于时代急剧变化的浪潮中,生怕被时代淹死,于是紧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并且欢欣鼓舞自己赶上了发展的浪潮,没被落下。
当然我也是在同样的夹击环境中长大,可能略有不同,或者说,让我可以不用抓着这根救命稻草,而是寻找别的突破口的是,从小我就有自由阅读的嗜好和习惯,同时被比较民主的方式教育,这就带来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洞察力,而且比大多数人都更加清楚自己要追求什么。如果用尼采那个比喻,我或许本来就是一头狮子了。
回到上文提到的“我的知识焦虑”。可能的确源于童年的阅读经历,我对“知识”本身,有一种内在深度的强烈渴求。在跟教练梳理我的人生时,我得出的句子是,让我感到安全的人生是拥有知识的人生,知识是我的武器。而我要的知识,是对某个领域系统性的了解、认知,如果学得好,还能应用,甚至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罗氏只能“let you know something”,而我希望是“know it well”。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我想看到世界的深度,以及用一种更深刻的视角看世界,而罗氏快餐拼盘的方式只会为人建构一个貌似知识丰富、见解深刻的假象,它并没有深入社会的本质肌理,更没有真的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它顶多是一个资讯资源平台。
当然,以上都不是没有经验的臆断,而是在使用了他们产品之后的发现。所以,我想要的学习,罗氏系列并不符合,而我找遍市面上的学习产品,发现除了自己看书和看公开课,没有任何现成平台可以实现。
二、我的自我学习史
从学校离开、进入工作状态后,我一直在摸索业余自我学习的模式,还尝试过跟一个朋友共学,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继续下去。但这些学习经历刺激了我许多思考,也让我来到这里。接下来简单分享一下我对学习的探索。
工作第一年,我按照兴趣自由阅读书籍,同时保持对英语的感知(因为觉得英语对于扩展学习和生活半径很重要,所以不希望丢掉英语)。方式是每天早起一个小时,听或读一段时间英语,然后阅读书籍。这个“晨学”时间的习惯我保持至今。那一年看的书比较散,但也相对集中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学,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领域。或许这个阶段都不能严格算作学习,只能算“随意学习的集合”。它的贡献是,固定了我的晨间学习模式。
工作第二年,基本延续同样的模式,因为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开始读一些引导类书籍,同时工作中也会经历这样的部分,所以算是学了一些引导、教练相关知识。其他兴趣阅读依然继续,已经逐渐偏重社会学(发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浓厚兴趣)。
工作第三年,已经确定要在社会学领域深造,于是开始聚焦社会学,基本开始尝试比较全面系统的学习。第一,看社会学的公开课,做笔记;第二,开始阅读教材,包括《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学理论教材》和《社会工作概论》,以及延伸的社会学必读书目《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等。第三,参加了一个乡土社会青年学习网络,包括一个7天的线下研习营,在研习营认识了对我影响很大的一个老师,我会觉得,我真正的社会学知识的学习,或许是从跟他学习开始的。
以上,大都是我一个人默默探索的过程。许多时候,我都感到非常苦恼和憋屈,在学习有困惑的时候、在产生新想法的时候,我没有一个老师可以指点迷津,也没有一个同伴可以交流收获和观点。加之我学的领域又很冷门,我能轻易检索的资料和可利用的资源并不多。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对知识的理解、深化和拓展。自身经验和前辈经验都告诉我,许多想法和理解产生于对话。
三、冲出自我的学习
2017年,是自我学习第四个年头,在保持阅读的同时,我有了两种不同的学习模式。第一种是学校式学习。3月我从北京辞职,到广州参加了新南夜校的发展学课程,对如饥似渴的我而言简直是醍醐灌顶的学习,打开了新的世界;另外,我还去中山大学蹭社会学课。这些学校学习比自学让知识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第二,我尝试了跟朋友两米的两个共学实验,对我的学习模式颇有启发。两米也是一个学习爱好者,聪明而有想法,在这年我幸运地遇到了她第一个学习伙伴,才产生了这样两个学习实验。第一个实验是一个个人学习项目,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格”,取格物致知的格之意。
格
个人学习项目:
定一个感兴趣的主题,沿着这个主题大量探索电影、书等相关资料,并整理提炼出相关知识,最终构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每4个月一个周期,前3个月做量的积累,第4个月总结提炼和分享,最后结项。
子项目
格馆,一个电台,用于项目结项时的分享。
子项目
格群。在格这个平台上,当一个人提出学习项目之后,如果有人有类似主题项目,可以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在项目进展期间,定期交流,互相督促。
是不是跟现在你们要做的终身学校很像?所以我看到你的文章时很惊喜,真的有人把它做出来了。但为什么我没有做出来?我还有其他许多事要做,而且能力和资源未必够,而我觉得安猪做这件事,其实是最适合的,它会成为一个持久的、拥有一批忠实拥趸的学习产品,但可能不会像“得到”那样火——因为它需要你付出的,比“得到”多得多,它面对的,是真正的学习者。得到只是把做好的菜端上桌给你吃现成的,而“格”,是自己做菜。
你们还没有起名字,要不要就叫“格”呀,我对这个名字喜爱不已,都脑补出它app的VI设计了……
第二个学习实验比较简单,叫“共学时间”。发起的契机也跟安猪有关。那段时安猪的思考笔记公众号开始陆续推出“学习的原理”系列文章,我和两米就约定,我们各自去研究安猪文章,可以搭配相关书籍,然后在约定的一个时间点,抛出问题,共同讨论。我们甚至还整理出了一个公约。
共学时间公约
时间:讨论时间1.5小时,反馈总结0.5小时。如果没有讨论完,就留思考题,之后有机会再聊,保持共学时间的完整。
提前打字准备好话题或主要收获,讨论时直接发。
基于理性和观点客观讨论,就事论事,不代入其他,允许对方有情绪,但彼此都要将控制在情绪理智范围内。
讨论开始之初,双方粘贴出话题清单,双方共同从中决定该次讨论话题以及将来小聊话题。
讨论方式:轮流主导话题,每个人主导不超过45分钟。
然而遗憾的是,这两个实验都没有很好地坚持和完成。
关于格,我们最开始根据当时的兴趣列出了“人工智能”、“人格分裂”、“乡村建设”三个主题,倒是去做看书看文章看影片看演讲等搜集资料的工作了,还列出了书单,但是我们遇到三个困境:第一,没有阶段性的成果汇总,学到了什么并不能积攒下来;第二,没有分享和交流以及督促,生活中又往往有其他事,如果自我管理松散,容易荒废。第三,两米在了解到一定人格分裂的知识后,从里面发现一个自己更感兴趣的点,于是兴趣转向了!(如果学习是以兴趣为第一前提,这个案例可能也说明了项目周期制安排学习的bug)
关于共学时间,因为我们都各自开始了长时间的旅行,只做了一次,没有再继续。但其实在计划第一次共学时,我们就发生了分歧。我认为,我们应该读相同的阅读材料,比如看《学习的原理》,基于共同的知识和经验,确保on the same page展开讨论。但两米不赞同,她认为,只需要定主题,学习材料自己找,我们本来各自的经验和学习模式就不一样,还规定同样的学习材料,这是一种霸权。她说服了我,于是我们定下了“安猪的学习方法”的主题,然后各自去看文章。在最后讨论时,我再次发现两个人学习模式和思考方式不一样带来的差异,以至于“共学时间”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概念和理解不同的澄清上,而对学习内容本身的讨论却没那么多。所以我开始思考,两个学习模式不同的人,是否可以共学?或者怎样的方式更适合共学?除了有伙伴,我该探索的是不是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共学方法?
我们现在也还没有答案,但我相信更好的学习方式肯定是有的。我列举出这些经验,是希望在这所终身学习大学里,以后可以避免这些失败经验。
写了这么多,好像基本上把下一个问题也回答了。总结起来可能是这几句话:
我对知识有内在渴求,但市面上的学习产品满足不了我的需求。
我已经对知识进行过个人的探索,有强烈社群学习需求。
尝试过同伴学习后,我发现学习方法是更加重要的。
而因为这些,你们的“终生学习大学”几乎是为我量身定做。
为什么你是合适的人?
因为上个问题已经涉及到几个方面重要的动机和自我描述,所以这个问题的回答就简练地罗列:
我是个知识的渴求者,有强烈内驱力。
我有一个社会学学习的硬需求,它可能是我的“核心知识”,而社会学又是一个可以包含大量丰富议题的领域,或者说它可以是一个载体,应用于其他我感兴趣的议题,当社会学学习到一定程度后,我的学习会更加宽广,任何社会议题都可能深入研习下去,组成我的“个性化知识”——而我对这个世界抱有着巨大的好奇,永远想知道为什么——因此,我会是个终生的学习者。
我已经有过一定的自我学习探索,并且意识到了学习方法和社群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而终生学习大学正是满足这两个需求的场域,我尚且没有找到满足这两大需求的其他地方。
我的学习兴趣和工作相关性较高,有实践的可能,有利于促进学习。我当前最大的兴趣为: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我在一家做教育创新的公益机构,以设计思维为基本方法。公益项目事关社会学,设计思维的核心跟人类学的方法论核心一致,教育创新,自然以教育理论为本。
三问:你要到哪里去?
坦白地讲,这个问题我没有想出很清晰的答案。学习这件事,我会设定短期目标,但是长期目标,没有。因为学无止境,不,好奇心无止尽,对知识的欲望无止尽。我会发现,当制定了学习计划后,我很快发现自己新的学习需求,或者恍惚自己什么也没做,但当我回看计划时,发现自己其实已经完成了许多,我才意识到,原来我又不满足了。人生,可能就是满足自己好奇心的过程吧。
但关键是,漫漫求索之路上,我还只是一头只知道喊“我要”的狮子,要成为一个具有旺盛创造力的“我是”婴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设想中的这个婴儿,是一个有货有料的人,从容,智慧,有创造力。
那或许是我要去的地方。
Thank you : )
(照片由益微青年志愿者拍摄)
如果你对我们正在筹建的终身学习学校感兴趣,请阅读以下文章。
我们正在招募创始班的成员,期待收到你的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