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浮校长日书千字文85——教师即研究者

2017-11-24 李秀伟 罗浮国附


   相约上午的美好时光,我们一起步入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的教育天地。每天,李秀伟校长将如约为大家奉上教育的千字文,如果您愿意,我们每天,不见不散。

2016年10月,当我把一本《表格式管理指南》交给刘强老师的时候,没有想到,一年多过去了,塑造了一个真正的研究者,研究的不仅仅是学科、教学,还有一所学校的管理系统,一所学校的运作流程。


用同事们的评价,刘强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盯着电脑做表格”,做什么表格?就是学校运作的程序与流程,就是一所新学校内部管理的标准和指标。可以说,刘强盯着的是电脑,拿出来的是整个学校的秩序。


在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曾走遍全国名校学习管理制度,曾邀请全国知名校长带来管理智慧,更是无数次研读曾仕强教授《中国式管理》以及《易经中的管理智慧》,并且编写了《管理制度汇编》以及《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教师手册》等,在宏观上形成了可供使用的管理策略和思路。但是,每一周、每一天、每个活动的开展,却遇到了众多实际的难题,现成的、写在纸上的管理制度、方法,欠缺了实际的运作流程,于是,就有了学校对各种工作程序的研究与设计,承担这一任务的就是刘强。


说到这里,其实已经偏离了刘强老师的真正工作状态,他不是一位单纯的管理者,他的研究更多的在于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在许多英语课上,老师们常常给同学们一个个英文名字:Tom、Jenny、Janson 等,刘老师却反其道而行之,在他道德·法治课堂上,让学生以中国名人重新选择自己的学科代名词,学生纷纷选择“孔子、伏羲、葛洪、岳飞、华佗、李清照”等作为自己的课堂代名,从中让学生产生趋近圣贤、乐于与英雄相惜的情感,道德教育在其中。



(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道德法治·教师 刘强)


这也是一种研究,更深度的研究却是以学科特征与学科价值为载体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再来看同事们对刘强的评价:


道德修养,自古及今,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游走之间,文化在其中。

法治学习,自小而大,从自学到助学,相互学习之中,智慧滋生。

教室是学生成长的舞台,老师,是学生求知的同伴,一场没有围墙的对话,一次无边界的探究,就在道德法治课上。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刘强,走在“自成道法”探索之路上的强者。

 


“自成道法”就是以学生自组织的学习而形成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来到刘老师的道德法治课堂上,他所研究的和呈现的形成了一致性,这节课叫《汉字研究》:


一是学习目标。认知与思想目标:探寻发现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以及神奇之处和特有价值;道德与审美目标: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之情;价值与发展目标:从汉字文化开始建立对中国文化探究的自信和情感。


二是学习准备:师生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汉字的产生、演变和造字特点;了解有关汉字造字的传说;收集汉字造字方法的相关资料。


三是学习用具:学生制作的ppt、汉字演变的视频、a4纸等。


四是学习过程


活动一:定名。展示内容,每位学生选一名古时圣贤作为自己的名字,在我的课堂上我称呼他们所选圣贤名,学生自主选择的过程和学生去了解这个圣贤的过程中,学生将圣贤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让学生形成追求卓越的品行从而到达自我实现。


活动二:设想。假如没有汉字。学生对汉字是再熟悉不过了,每天都要接触到。可能是“熟视无睹”的原因吧,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重视程度均不尽如人意。“假如没有汉字”这一活动引发了学生的心灵体验与换位思考,学生基于生活列举了许多困难和麻烦。可见学生在假想中已深刻认识到汉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感受到了汉字的重要。


活动三:探寻。汉字的产生和演变。“仓颉造字”可信不可信这一个冲突的问题,创设了一种学生敢于争议的氛围。争议挑起学生的思维冲突,这一思辨活动创设了无拘无柬、自由畅达的空间,学生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师生在交流、述说、碰撞中不断生成“活资源”,使得教育内容更为广博。


活动四:研究。汉字的造字方法。汉字造字法博大精深,但又有规律可循。通过“适度探源”,让学生了解一些典型汉字的来龙去脉,使这些汉字在儿童的眼里不再是枯燥繁杂的点点画画,而变成一幅幅图画,一个个故事。学生“耳濡目染”了象形字的逼真,指事字的抽象,会意字的巧妙,形声字的音律,并生动活泼地体验、模仿祖先造字。学生在还原象形字、寻找指事字、演绎会意字等活动中学出了灵感,学出了创造思维能力,学出对祖先的敬佩,学出对汉字文化的自豪感,更学出对祖国和民族文化的深深挚爱之情!


四个活动,从“定名”到“设想”-“探寻”-“研究”,一个研究性的教学过程,一个开放式的课堂结构,就像同事们评价的这是“一场没有围墙的对话”、“一次无边界的探究”。道德法治不仅仅在于传承已有的规训与教条,更在于探究未知的文化与生命体验;所以,研究性不仅仅也不仅仅是理工类学科的特质,也成为道德法治类人文学科的属性。



再来解读这节课的过程,之所以有着科学探究所必备的“设想”-“探寻”-“研究”过程呈现出来,在于老师深谙“研究”的内涵,在于老师的教学与工作时时处于一个研究的状态,这种状态自然而然地会迁移到教学中来。


用施恩的职业锚理论来看,老师职业的特点是自主性职业锚,自主的空间就是研究的条件,研究发生在现场,这是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条件与意义。因此,可以稍作肯定地说:老师即研究者,而研究者的老师至少有四个隐喻:


一是学术志业的思维方向。教学过程也是研究过程,身处学校,就离不开学术的思维,离不开对学习的思考与研究。教学凭借的是经验,更是探索,经验让老师在一个不犯错的层面上,探索则会让老师走上寻找正确道路的层次;没有经验的教学,会是一种不安定的状态,没有探索的教学,则会处于还没有活力的泥潭。学术志业不仅仅属于马克斯·韦伯,也不仅仅属于科学家,它也无时无刻地存在于老师这里。一次作业的设计、一项活动的规划、一次考试的题的命制,老师们都是在经历学术。


二是无限丰富的事实材料。研究之所以进入玄幻的状态,甚至被老师们称作容易“假大空”,要么是完全由于还没有进行过研究而对此的臆测,要么是被象牙塔内的研究所误导的的所谓专业性。其实,老师的学术研究就是“叩问事实”,就是从每一天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抽取出“现象”,从现象入手进行深度的思考,思之不得的时候自然引发对信息资料的渴求,这个时候就开始读书、积累资料、收获理论思维,当一个个解决方案产生的时候,完整的研究过程也就形成了。所以,科研的事实性是避免陷入盲目空虚的要素。


三是假设求证的预设评估。那么,为什么有的老师可以做研究,而有的老师永远难以的气门而入呢?这里的关键在于是否以研究的方式开始,最通俗的一句话叫“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研究者来说“没有研究的开始就没有研究”,那什么是研究的开始呢?就是“理论假设”,通俗地说,就是在从事一件事之前,有一个假设性的追问,比如:“假如我在教学中更多地采取对话的方式,应该会提升学习的质量。”“假设我去听一场报告,应该会有收获。”等等,甚至是猜想:“降水果长时间浸泡在盐水里会不会变咸?”这就是说,预设评估性的假设求证就是研究的起始,甚至也包含着整个研究过程的定性,起始,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的问学课堂就是一种假设性发问的过程。


四是发现应用的价值属性。作为教育研究的一部分,应当非常明确的是“求真”与“向善”的结合,甚至可以说“向善”的特征更浓一些。基于定量研究的“求真”属性在揭示本质、探究原理的过程中,也让一般的研究者望而却步,教育研究即可以作定量的比对、数据的分析、模型的建构,更重要的是让研究价值在实践应用中落地生根,甚至有些模糊的结论,比如“小组合作学习4人小组的学习效果相对3人、5人、6人小组更容易组织,更为有效”或者“语文课堂上朗读的程度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掌握程度”等,研究并有新的发现,或者找到原有的结论并用之于教学,都是意义。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罗浮国附微信公众号

您就可以了解学校的一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