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精选
罗浮校长日书千字文107——尊重:批评源于对生命成长的认同
相约上午的美好时光,我们一起步入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的教育天地。每天,李秀伟校长将如约为大家奉上教育的千字文,如果您愿意,我们每天,不见不散。
主体间性教育:生命的自觉(二)
人多不一定成“群”,单人一定是个体,运用于当代社会学“主体间性”解释的理论,在学校教育中可以获得广泛的共识,在充分关注每一个个体发展的基础上,学校努力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家长、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然的和谐共振,在学校设计、学生主导的交流互动中实现学生的发展与改进。
这样的教育认识来自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关系性的存在。”不论个体以何种方式,在何种条件下生活,人并不是孤立的,人的生活是与他人有着主体间性的生活、生存关系,道德教育的目的是“成人”的,成就个体的人与成就群体中的个体人是一个整体。德育面对的当然也不是单纯的个体,而是以类主体形式存在的具有内、外在关系的人的群体。是建立在一种“我—你”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方法,以人的主体间性以及内在于人的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作为根本理论依据。用涂尔干的话说:“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是所有有意识的生命的两个共存并紧密交织在一起的方面。”承认这样的综合性的观点,也就是对学校里主动、群体发展的学生的无限生命状态的尊重。
成长,在西方的许多心理学理论中有着“试错”的内涵,人是在不断的一次又一次的“试错”中成长起来的,而家长、老师、学校、社会则扮演了一个避免学生走弯路,而直奔人生大道的规训者角色。因此,我们不得不看到的是:成长有不安和委屈。不安来自于个体对这个世界的观望和探索;委屈则来自于社会学层面上的对成长过程的无视。
教育是在尊重中展示其力量,也是在尊重中赢得学生的成长。数不清的老师在回忆自己教育过程中成功时刻的时候,举出的例子都是等待了、宽恕了、引领了学生那时那刻一个似乎不可饶恕的错误,但事实证明,老师的宽恕给了学生生命成长的肯定、鼓励和空间;更多的老师最痛心疾首的教育瞬间往往也是“理直气壮”地剥夺了学生在“错误”过程里的自我原谅空间。
在前文中曾经探讨过:在人类的道德谱系和教育的价值体系中,错误永远不会成其为核心结构因子,然而与之密切相关的真实和宽容却给错误留出了存在的空间,我们能够像雅恩凯列维奇那样“疯狂地爱着真实”,便可以理解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也有着真实的诉求。
是的,因为真实,才有了错误,对待错误是需要积极而审慎的——
学生错了,不指出来,那么学生就会放纵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学生错了,给他一个正确答案,那么学生就会屈服于权威;
学生错了,帮他发现并改正过来,那么学生就会形成自我检视的习惯。
这样面对错误,就有了对生命成长的帮助。
其实可以在深一层次,那就是“批评”的尊重前提,在成年社会里,常常听到有人说:我批评你是因为我还对你有希望。其实,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凡是批评,首先是对这个生命成长的一种肯定。在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批评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对老师的一种心理暗示:我找到了他成长的路径。这一种心理暗示则告诉了老师:每一次批评都是事实的反思与人格的再完善。所以,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的老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首先是想好了“我们该怎么办”然后再去谈“你为什不该这样”。
从策略上来说,中国古代有个“易子而教”的美好传统,在这里,“易子而教”主要是指从“子之过”开始的,因为,“子不教父之过”,如果父母亲时时批评自己的孩子,则容易
(1)产生对立情绪,
(2)造成孩子无法正视父母,
(3)并且在长期的相处中使批评的力量衰减。
所以,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在对学生实施批评教育的时候,往往也是“班主任交换批评”“任课老师与生活老师交换批评”,让学生感觉到与自己最近接近的人之间主要关系是相互鼓励。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圣贤之过与庶民之过,在于改的过程,对于老师来说,就是要促成这种如“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境界,那就是尊重成长。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罗浮国附微信公众号
您就可以了解学校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