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精选
罗浮校长日书千字文109——反身:改变同学要靠他们自己的经验
主体间性教育:生命的自觉(六)
人多不一定成“群”,单人一定是个体,运用于当代社会学“主体间性”解释的理论,在学校教育中可以获得广泛的共识,在充分关注每一个个体发展的基础上,学校努力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家长、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然的和谐共振,在学校设计、学生主导的交流互动中实现学生的发展与改进。
这样的教育认识来自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关系性的存在。”不论个体以何种方式,在何种条件下生活,人并不是孤立的,人的生活是与他人有着主体间性的生活、生存关系,道德教育的目的是“成人”的,成就个体的人与成就群体中的个体人是一个整体。德育面对的当然也不是单纯的个体,而是以类主体形式存在的具有内、外在关系的人的群体。是建立在一种“我—你”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方法,以人的主体间性以及内在于人的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作为根本理论依据。用涂尔干的话说:“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是所有有意识的生命的两个共存并紧密交织在一起的方面。”承认这样的综合性的观点,也就是对学校里主动、群体发展的学生的无限生命状态的尊重。
对学生的夸奖和引领是两回事,夸奖一定是要谨慎的,在“夸”和“奖”两个字里,都包含着“大”,就是有放大的意思,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人生发展是不宜随随便便放大的。大而亏构成“夸”,显然,“夸”这个字是有着因人的主观而改变事物形态甚至性质的深意的;奖,很明显带有外部利益驱使的特征,奖励、奖赏、奖金等,以“奖”为目标导向必然带来对结果的过度追逐,同时,“奖励也是一种惩罚”。因此,通过夸奖的方式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成长是有许多值得考证的必要的。
然而,对于成长中的每个人来说,无论何时,还是何地,都需要有一个前进的理由和信念,特别是一些人的职业倦怠和心理枯竭,都与失去了前进的目标,或者与过度的自我否定有关系。那么,作为学校教育来说,既要避免“夸奖”之类对精神的过度消费,又需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建立成长的目标和动力机制,这就是赋予一种“卓越感”,卓越是不同一般,是对自我关键能力、人格结构的更高层次的挑战。让学生建立卓越感,意味着学生明白自己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一个,但一定可以通过努力成为不一般的那一个。
李希贵校长曾写给笔者这样一句话:“不要像一般人那样生活,因为我们不想成为一般的人。”深究教育前辈的嘱托,应该明白的是,希贵校长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完成自己不同于一般的人生。这里面没有过多的比较,而是有着深刻的警醒,一个人要时时处处检醒自己独特的生命价值和生命能量。
由此,就可以很自然地将“卓越”纳入教育方式的一种,并以此来克服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自卑感”。
为什么会出现自卑感呢?
曾仕强教授告诉我们,人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自主性,再就是创造性,三是局限性。每一种特性都构成了人的基本存在特征,也是人在生活与学习中必然面对的不同感受,当然,过度放大和过度缩小任何一种特征都是有害的。但是,稍加联系实际我们可以获知:人在经历自身成长的种种难题和问题的时候,特别是在与他人盲目比较的过程中,再就是在单一分数评价的学校教育生态中,一个人(学生)往往会放大自己的“局限性”,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而自卑,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也证实了这样的现象:12岁前的小学生尤甚。
那么,教育为学生注入一种“卓越感”,既是《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我战胜与超越,也是《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自我修为与担当,还是《革卦》中“天地革而四时成”的自我调控与奋斗。
奔赴卓越,需要为学生找到“顺木之天”的基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可能发展空间,既顺应学生年龄特征,又顺应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喜好。
奔赴卓越,需要为学生创造“愤悱之德”的空间,不是武断地注入信心,也不是口号式地盲目自我麻痹,而是在启发、诱导、疏导中引领学生自己建立自己的判断。
奔赴卓越,还需要创建一个“上下同胜”的教育生态,《孙子兵法》说“上下同欲者胜”,但是,只有“上下同胜”才能导致每一个人向上的“欲”,通俗说,就是让学生从一个成功走向另外一个成功。
奔赴卓越,最终是通过“目中有人”的教育让每名同学“看到自己”,对自己的成长有内在的关注,对自己的人生发得出“口令”,则“天命”可承。
往期精选
罗浮校长日书千字文109——反身:改变同学要靠他们自己的经验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罗浮国附微信公众号
您就可以了解学校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