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世的佚名绘画,默默无闻却“有声有色”!

2017-12-13 郭世平书画工作室

郭世平,书画教育家

      师从刘炳森、吴未淳、王遐举等名家,书法传统功力深厚,擅长隶书。常以篆隶笔法入草,自成一体;势书则另辟蹊径,独具风格。国画传统功力深厚,并将书法用笔融合在山水的教学和创作当中,卓有成效。多年来致力于势书学研究和书画教育研究,并取得很大的成就,先后提出书法的“动静乐”与“书以致用、用心修炼、书画养德、书画育人”等观点。


宋 佚名 槐荫消夏图


       所谓“佚名绘画”,是指画面未署名款,且又无法确认作者真实姓名的绘画。其所以佚名,原因相当复杂。元代以前宫廷画家的作品多不署名;文人画家中身世有着特别境遇者,亦往往不留名款;至于民间画师之作,不留名款似成惯例。

       此外,在作品的流传过程中,还有人为或无意造成的各种原因,致使作者的姓名从画上消失。 有这样一群人,画作名垂千古,却不知道他们是谁,留下来的也就变成了无私无欲的“无名氏”。下面让我们来欣赏这些佚名大作。

唐 佚名 唐人宫乐图卷 8.7cm× 69.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人宫乐图》描绘了唐朝宫中女眷宴饮行乐的场面,画中共有十二位宫廷美人,她们环案而坐,各自吹奏畅饮,展现才艺,好不热闹。画面以巨型方桌为中心,活动内容分为品茗、奏乐和行酒令三部分。

       画面中绷竹席的长方案、腰子状的月牙几子、饮酒用的羽觞,还有琵琶横持,并以手持拨子的方式来弹奏等,均与晚唐的时尚相侔。

五代 佚名 丹枫呦鹿图 绢本设色 纵118.5厘米,横64.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经专家认证,此画属契丹绘画艺术的代表作之一。画中林木茂密,丹黄掩映,群鹿楼息其间,或立或卧,或隐与林内,或立与林际。居首者为有角雄鹿,似闻惊警,群鹿亦皆侧首注视一方。全画构图紧密,设色雅丽,但亦有别于习见没骨山水。其树法尤为别致,树冠外形鲜明,前后相互比衬,富于装饰意趣;画鹿则以写实手法,得传神之妙。

      本幅无名款,有元内府“奎章”“天史”印,裱边有清初收藏家阿尔喜普等人藏印,图内押有乾隆,嘉庆诸玺。《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旧题五代人作,沿袭至今。《丹枫呦鹿图》使用的传统中国画颜料,矿物色和植物色,取之自然,至今图中的秋树依然灿烂如云霞。

五代 佚名 秋林群鹿图

    《秋林群鹿图》主要在描写鹿群于秋林中活动的各式神情,作画的人已经不得而知,只知道曾经是属于元代皇帝的收藏。从作品的形式风格而言,充满装饰趣味的空间陈置,用如此丰富的色彩勾填,专家推断,这件作品与邻近国家如辽国,甚至更远的中亚之间,存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宋 佚名 画松涧山禽图

       此图绘参天的古松下,山溪蜿蜒奔流,水花飞溅,四对山鹊姿态各异,或飞呜,或回旋,或啄食与山涧和树石之上,形象生动。

       图中用浓墨画松斡和松鳞,松针用墨线勾描后用石青渲染。竹叶用严谨的双钩填色法。山石则用墨线勾勒轮廓,进而用淡青色破染,使画面富有立体感。此图用笔苍劲,静中有劲,为南宋小幅花乌画中精秀之作。这幅作品曾经明黔宁王沐琳和项元汴收藏。

宋 佚名 文姬归汉图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汉末蔡文姬被匈奴人掳去,后由曹操派人接回中原,这一历史事件成为众多诗人和画家的创作素材,而且多带悲伤的情调。《文姬归汉图》线描细柔,设色清丽,形象刻画真切感人,是南宋人物画中的优秀之作,此图为原《文姬归汉图》册页中仅存的一页。

宋 佚名 搜山图卷 绢本 设色 53.3x53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搜山图》卷也称《二郎神搜山图》,是宋元以来画家的热门题材。

           《搜山图》的记载,最早见于刘通醇《圣朝名画评·高益传》。高益系契丹占领下的涿郡人,绘《鬼神搜山图》,由近戚孙四皓转献给宋神宗,得赏识。以后明、清两代,不断有传本出现。

             故宫博物院所藏《搜山图》卷是南宋末或元初人的手迹。人物用工笔重彩,衣纹用铁线描,刚劲有力,形象刻画生动传神,非凡手可及。山林树木皴法豪纵,近乎南宋刘松年的风格。与同一题材的各种不同本子比较,此卷是个残本,其中缺少主神即二郎神部分,但是其绘画技巧却高出其它各本。

宋 佚名 子母鸡图 轴 纸本设色 41.9×3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子母鸡图》的生活气息非常浓郁。一只母鸡引领五只孵出不久的小鸡漫步啄食,母鸡雪白的羽毛蓬松亮丽,眼神似乎有点紧张,我们都可以感觉得到它微颦的眉头,画家只用上眼帘稍稍遮住它眼睛的一部分,就很神奇地赋予了它母性的忧虑,与孩子们瞪圆的眼睛很不一样。

             小鸡们都还有些懵懂,在妈妈的周围,一个个缩头缩脑,不敢走远的模样。虽然画的是子母鸡,但读画人欣赏到的却是母亲的眼神与子女对母亲的依恋。

宋 佚名 谷丰安乐图 绢本设色 纵24.1厘米 横24.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皇家富贵”的风格。画面构图简单,画法严谨工丽,以点概面,一颗丰硕的稻穗象征了丰收之景况。四只情态各异、活泼欢乐的麻雀占据了画面的主要部分:一只高飞俯视,一只仰头啄谷,一只口衔谷粒,一只正专注拣地上的谷子,神态很是可爱。

宋 佚名 江天楼阁图 绢本设色,纵97.4厘米,横54.6厘米,南京博物馆藏。

             此图无款印,写江天坡石,远山楼阁,舟船人物,松枝虬劲。精致生动。可看出典型的“马夏”式构图,取一角之景,加以远山的绵延起伏,浩渺深远,意境深幽,为画面的水天一色注入了新的活力。画上钤有“苍岩”、“万几清暇”、“大雅斋”、“慈禧太后御览之宝”等收藏印章。

宋 佚名《桃花山鸟图》 绢本设色 纵23.8厘米 横24.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采用双钩填彩法,用线工整挺秀、生动流畅、柔中带刚,画家追求的不是线的形式变化,而是对质感的表达。花瓣密集写实,鸟的羽毛细而柔,尾羽敷红色,有透明感。画面色彩雅致,鲜花轻敷淡染,一点也不矫揉造作。

南宋 佚名 盥手观花图 册页,绢本设色,30.3×32.5cm,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绘三仕女在宫中院落观花的情景。图左边湖石花丛,案前小方几上置古铜觚,中插牡丹三多。一仕女云鬟金饰,宫帔华裳,锦裙晓妆,正盥手并注目观赏案前之花卉。旁立侍女捧金盆,身后立侍女手持长柄宫扇。

南宋 佚名 荷塘鸂鵣图页 绢本,设色,纵16.8cm,横21cm。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无款印。

            画面烟雾迷濛,一弯清溪,两岸夹植杨柳,间以红花。溪中莲叶点点,鸂鵣戏水,其乐融融。一行白鹭破空飞向远方,蜿蜒的清溪流向画面深处。小小的册页画中采用了深远与高远的画法,使画面意境达到了深远的效果。柳叶用攒笔点画,树干用双钩法绘出,鸂鵣以工笔刻画。设色柔和淡雅。

南宋 佚名 荷蟹图页 绢本,设色,纵28.4cm,横28cm。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无款。钤印一方,印文模糊不辨。

            图中残败的荷叶枯黄斑驳,半浸于水中,一只雌蟹挥螯伏于叶上。潺潺流水中生长、飘浮着红蓼、蒲草、浮萍、水藻等,其叶片边沿均已泛黄,显示出时已临秋,荷叶的颓势与雌蟹的鲜活形成强烈的对比。画面刻意求真,荷叶用双钩夹叶法描绘,叶之叶筋、斑纹及莛上的小刺都刻意求工,雌蟹用笔缜密严谨。此图画面意境生动,题材别出新意,为宋人写实画作的典范。

南宋 鹡鸰荷叶图页 绢本,设色,纵26cm,横26.5cm。本幅无款。钤鉴藏印“宋犖审定”,又半印一方,印文不辨。裱边题签:“宋人画鹡鸰荷叶”。

             图中荷塘里枯枝断茎,一片残败的荷叶向上斜出,翻卷的叶面,满布虫蚀的痕迹,一只鹡鸰停驻其上,双爪紧握荷茎,扭颈俯视,神情专注,为萧瑟的深秋平添了几许生气。鸟羽刻画细腻,先用色渲染,然后以极细之笔勾出,笔法生动秀逸。构图疏密有致,动静结合。

南宋 佚名 三羊图页 绢本,设色,纵21.2cm,横20cm。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柳荫下山羊在坡草间徘徊觅食。除羊角和四蹄轮廓稍用淡墨细线勾勒外,其余部分均以“没骨法”为之,尤其是右侧两只白羊,长毛纷披,细柔蓬松,富于质感。树干用干笔皴擦,笔致沉厚。本幅无作者款印。鉴藏印钤“醉兮□心”、“江村”、“武功”、“虚朗斋”4枚 。

宋 佚名 春溪水族图页 绢本,设色,纵24.3cm,横25.5cm

             春暖花开,群鱼戏藻。鲢鱼摆尾漫游,鲶鱼回身在后,鳜鱼则迎头向上,隐喻了“连年有贵”的吉祥含义。3尾大鱼均施以工笔重彩,用笔沉稳工致,片片鱼鳞描绘得一丝不苟;而衬景的小鱼、小虾和水藻则纯用没骨法渍染,将鱼虾的灵动和水藻的轻盈表现得恰到好处。

元,佚名,东山丝竹图,绢本,设色,纵188.5cm,横103.3cm。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东晋谢安东山丝竹故事。

           图绘崇山峻岭,连绵不绝,云雾缭绕,溪流蜿蜒山间。下部绘庭院一座,华屋数楹,院中仕女多抱管弦乐器,院外主人正携仆恭迎远来的贵宾们。全图表现了谢安迎客于东山、丝竹管弦高奏的情节,动态鲜明,仿佛有丝丝乐声流溢而出。而山水佳景清逸幽雅,衬托出主人高逸的情怀。图中人物刻画细腻,画法近于元末盛懋一路,具体作者不得而知。

元,佚名,农村嫁女图卷(局部),绢本,淡设色,纵22.5cm,横131cm。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原名《瘤女图》,后更名为《农村嫁女图》。全卷绘大小人物37人,分布疏密得当,自然形成四个段落,各段又有相对突出的重点人物的描写。从画面表现的内容看,画的是否农村嫁女场面还有待商榷,图中吃奶的婴儿和扛于肩上的小童似与婚嫁主题不太相符,且骑牛女子似亦非新娘形象。笔者推测此图所表现的可能是一民女回乡省亲的场面,具体内容尚有待进一步考察。

更多无名氏画作欣赏:

唐 佚名 仕女图 纵27.95cm、横73cm 绢本设色

宋 佚名 高士会棋图页

宋 佚名 海棠蛱蝶图页 绢本,设色,纵25cm,横24.5cm

宋 佚名 红梅孔雀图 绢本,设色,纵24.4cm,横31.6cm 故宫博物院藏

宋 佚名 貍奴

宋 佚名 柳溪闲憩图页

宋 佚名 笼雀图

宋 佚名 卖浆图页

宋 佚名 南唐文会图页

宋 佚名 枇杷山鸟图页 绢本,设色,纵26.9cm,横27.2cm。

宋 佚名 扑枣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佚名 秋江待渡图页

宋 佚名 沙汀烟树图

宋 佚名 疏荷沙鸟图页

宋 佚名 松荫楼阁图页

宋 佚名 溪芦野鸭图页

绢本,设色,纵26.4cm,横27cm 。

宋 佚名 携琴访友图

宋 佚名 写生草虫图页

绢本,设色,纵25.9cm,横26.9cm。

宋 佚名 杏花鹦鹉图页

宋 佚名《雪蓧寒雏图》

北宋 佚名 王羲之像图页

南宋 佚名 憩寂图 册页

绢本墨笔 纵22.8厘米 横23.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南宋 佚名 飞阁延风图

绢本,设色,纵26厘米,横23.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佚名 香实垂金图

绢本设色 纵24.3厘米 横27.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杂剧打花鼓图

绢本设色,纵24、横24.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宋 佚名 垂柳飞絮图

绢本,设色,纵25.8cm,横26.4cm。

宋 佚名,绢本女孝经图,设色,纵43.8cm,横823.7cm。故宫博物院藏

无作者款印。钤清“曹溶秘玩”及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收藏印,共10方。

元 佚名 高士行吟图 设色绢本 立轴 106×43.5 cm.

鉴藏印:龙统御印、宴坐养和斋书画记

元末明初 佚名 饮马图 设色绢本 立轴

鉴藏印:项子京家珍藏、俨斋画印

明初 佚名 春祭调酒图 水墨绢本 立轴

鉴藏印:福田茂藏画印、天渡楼

明 佚名 月湖吴兴 设色绢本 手卷 33×178 cm

钤 印:吴兴

款 识:月湖吴兴。

明 佚名 跋山涉水图 设色绢本 立轴 199.5×68 cm

明 佚名 湖山雾霭图卷 福瑞尔博物馆藏

明 佚名 柳叶佳禽图轴 福瑞尔博物馆藏

明 佚名 临溪话闲图 福瑞尔博物馆藏

明 佚名 瑶阁仙台图轴 福瑞尔博物馆藏

明 佚名 秋山归棹图轴 福瑞尔博物馆藏

明 佚名 渔隐图轴 福瑞尔博物馆藏

清,佚名 乾隆皇帝主位喜容像轴,绢本,设色。

佚名 雪霁行旅图 绢本立轴 153×85 cm

佚名 婴戏图 绢本立轴 112×85 cm

佚名 八仙渡海 纸本镜心 21×30 cm

佚名 闻香煨玉图 绢本立轴 154×98 cm 

佚名 清流修竹图 绢本立轴 173×100 cm

佚名 金明争标图 绢本镜心 33×60 cm 

佚名 全家福 绢本镜心 118×82 cm

佚名 锦绣江山 绢本镜心 170×99 cm

佚名 无量寿佛 磁青镜心 78×39 cm 

佚名 天王像 绢本镜心 130×71 cm


爆款

购买推荐

定制款书画创作专用笔

扫描二维码咨询购

规格尺寸:笔锋长50mm
产品质地:狼毫
产品用途:楷书、隶书、篆书、山水画、兰竹

往期推荐

高效+实用=全新书法教学新模式——书法vip尊享年卡会员

郭世平行草小中堂创作演示:天覆以德,地载以乐

学书法:细看+精临+深悟

借鉴学习:集米芾行书千字文

大道至简:中国画中的极简

修身养性,炼气化丹:摩崖刻石《天柱山石室铭》

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背后的那些事

国画石头及其水景线稿的画法

林风眠:艺术,是人生一切苦难的调剂者!

临帖不是单纯的写字,而是解密的过程

于右任:落落乾坤大布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