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验贴丨积土为山,积水为海——法院求职经验漫谈

北大法学院就业办 pkulawjob 2024-07-01



杜茵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法学学士

北京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 法学硕士


大家好。我是2017级民商法专业的杜茵,本科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在经历漫长的求职季后,确定进入北京市二中院工作。


在这里,我想要感谢我的导师马忆南老师,她在我求职的过程中结合我的自身情况给予了我很多建议,也请师姐和我们分享了一些经验。我也要感谢本科的刘老师,我在迷茫的时候给老师打了一通电话,和老师聊过之后感到豁然开朗。同时,我也想向行政办的粘老师表示感谢,在我担任助理期间,粘老师在简历修改、面试介绍等方面给予了我帮助。师恩难忘,永远铭记。


在北大学习的这两年时光是充实且愉快的,我如饥似渴地吮吸着北大给予我的养分,和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进步。于我而言,身边优秀的同学很多,北大法学院的学生也有作出独立判断的能力,因此写求职经验确实令我诚惶诚恐,但我想作为一个普通的法学院学生,分享求职道路上的一些心得体会可能也会对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参考吧。


我在求职的过程中翻阅了法学院就业办往年师兄师姐的经验介绍,在准备法院求职的过程中我也主要学习借鉴了何朕师兄的《公务员之路—问君何能尔:立志、寻径与纯熟》,师兄十分详细地介绍了法院招考、报名和备考的内容,我也推荐有志于进入法院工作的同学可以看一下。在这里,我将结合自己法院的求职经历谈一些其他方面的感受。


一、理性做选择


对我而言,两年的硕士时光实在是短暂,我在两年里学会了很多东西,但唯独没有做好就业的准备。实际上,提前了解就业信息,逐渐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对于应对求职季是十分必要的。了解就业信息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学院就业办的信息+学校就业网站的信息+师兄师姐往年就业去向等等。通过我身边同学的就业去向以及我了解的上一年师兄师姐的去向,我感觉法学院学生的工作选择还是集中在某几个领域,因此收集信息也并不是十分困难。


我强烈建议大家在作出选择的时候多听听老师、前辈的建议。囿于尚不充分的人生经历,我们在作出选择时考量的因素往往不够全面,对于职位的认识可能存在偏见,甚至会对自己的能力有错误的预期。老师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而且每年都带过不少学生,在年复一年的法学院求职毕业生中,我们的个性便成为共性,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当然,我也理解即便了解了各方面的信息,做选择仍然是困难的。如同力可以改变速度的大小或方向,我们的选择会使我们未来一段时间内从事不同的工作领域、有着不同的生活状态。但是,选择一些东西必然意味着放弃一些东西,没有什么选择是十全十美的。我们结合自身的能力、家庭情况等各方面因素选择自己擅长的职位,以负责任的心态来做好工作,这才是最重要的。此外,在求职过程中,经常和身边的同学、朋友交流求职经历也不妨是一个获得求职信息的途径。大家相互吐槽求职时遇到的困难,交流求职进度,可以让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也使得我们获得继续并肩作战的勇气。


二、法院的招录流程以及如何准备


我最终确定进入北京市二中院工作,因此对法院的招考流程相对了解一些。法院的报考流程按照统一的公务员招聘流程:报名—缴费—打印报名表—考试—查询初试结果(在系统也同时知道是否进入复试)—公示进入复试名单—到单位提交材料资格审查—法律专业知识考试—面试—体检—政审。

(一)报名、缴费

我报考法院是通过统一的京考报名,当时在系统里我报考的岗位有一个选调的名额,我当时觉得名额太少、风险太大所以没有报这个,如果大家感兴趣也可以了解一下法院选调的信息。在报名截止时间前,系统会有报录比查询,可以看到每个职位的报名人数。报录比可以作为一个选择职位的参考,但我们不应该完全被其左右。任何职位都有一定的竞争,甚至进入面试也是1:3的淘汰比率,竞争不可避免地存在,要结合自己的能力提前做好规划。在截止日期前一定要报名成功,同时记得缴纳报名费。

(二)打印报名表、考试

北京市法院的笔试是按照京考的统一标准进行的,分为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两部分。我是在九月底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的内容,在此期间参加过两个单位的笔试和国考的笔试,两个单位笔试的内容也大多涉及公务员考试的内容。因此,准备行测和申论,不仅对于国考、京考,对于其他单位的求职也是必要的。


我买了粉笔机构的网络公开课程(大概880元),购买后粉笔会寄来一大箱子书,但其实到最后我一共只用了一本讲义和一本往年真题。关于是否需要购买网络课程,大家的建议不一,我个人感觉是课程可以帮助我们在前人的肩膀上迅速了解公务员考试的内容,并掌握一些做题技巧。但从效果上来看,课程只是辅助性的,而不是决定性的,这主要与公务员考试所考察的内容有关。公考的题目对我们院的学生来说,难度不是很大,但是题量却很大,因此准备公考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模拟考试确立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并保持答题的感觉,而做题技巧在看书、做题的过程中能够自然而然地得到总结。比如,前期我给自己确立的答题顺序是:资料分析—逻辑—常识—语言—数量关系,原因是我在向一位师兄请教复习经验时,他建议我将资料分析放在最开始做,资料分析实际上是找数字并进行简单计算,得分高但需要头脑清醒,因此放在一开始做更好。但我这样模拟了几次后,发现自己虽然这部分得分率高,但是却无法将时间控制在20至25分钟,有时候会花到30至40分钟,这使我在后面的作答中手脚慌乱。因此,我将同样比较有把握的逻辑部分提到第一顺序,时间大概是35分钟,然后再去做资料分析,此时我的心态是,至少有一部分分数在手,做资料分析也没那么紧张。在做完资料分析之后,往往精神比较疲惫,这时候做一些不需要计算、更偏重个人感觉的常识部分、语言部分,可以使情绪得到舒缓。最后再做需要思考和运算的数量关系,到最后时间所剩无几,我通常是做一两道一眼就知道解题思路的题目,剩下的全蒙B,这样基本能保证答对五道题。所以,我最终确定的答题顺序是:逻辑—资料分析—常识—语言—数量关系。当然,我个人的答题顺序并不一定适合其他同学,我只是建议大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答题顺序,大题量实际上就是在考察考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的能力,我想这也是我们工作中需要的一种能力。至于错题整理,我个人认为不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考到相同题目的概率微乎其微,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近义词和成语的积累。语言的博大精深值得我们一生去学习,在工作中,无论是法律文书还是其他类型的公文,都需要我们善用文字。


申论部分可以分为材料概括题和写作题两大类。前者主要考察理解、归纳、概括能力,后者考察文字写作能力。我个人的感受是,平时练习申论最好的方式就是做题,把自己的答案写下来。一方面,材料概括题有字数要求,我们写下来可以控制自己的字数;另一方面,只看不写会使我们产生错觉,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每个得分点都有想到。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逐句逐段地细读材料,将重点圈出或写在旁边,注意题目中所问的要素,要素主要有意义、危害、影响、对策、原因等等。


与材料概括题相比,写作题需要考生自己设置论点,并进行分析论证,写作题的题目一般与材料中的主题相关。写作题应该达到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要求,形式上建议采用:主题引入—提出总的观点—支撑总观点的分论1—分论点2—分论点3—结尾。此外,在形式上,尽量将自己的中心句放在每段的最前面,以便阅卷老师能直接捕捉到你的观点。内容方面主要是每一部分的填充,论点可以是原因分析、利弊分析或是对策,但一定要有相应的论证,例如我们在谈论“在公众场合吸烟的问题”,可以首先将其概括为公民的公共素养问题,相类似的问题还有在地铁大声喧哗等等。其次要分析原因,一方面是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问题,另一方面是文明涵养、社会公众监督的问题。再次,可以分析一些危害,一方面二手烟可能危害他人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对孕妇、婴幼儿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另一方面在公众场合吸烟可能会对未成年人形成不好的示范效应。最后可以分析对策,包括如何在法律层面贯彻实施公共场合禁烟条例,如何进行公众监督,如何通过媒体宣传教育引导公共文明风向。总而言之,申论写作要做到观点明确,形式完整、论证不空洞、论据运用得当,而论点的深度和语言的优美程度却不那么重要。作为论据的资料可能有古诗词、名人名言、社会热点事件等等,在使用时要进行概括、提炼,切勿大段材料堆砌。我们也可以在“人民日报”APP的时评板块关注社会热点并了解论证角度。

(三)查询笔试成绩、准备专业考试和面试

在公布复试名单之后、面试之前,法院有一个专业知识笔试环节(包括心理测试),据师兄的经验帖,法院专业笔试往年是在公务员笔试结束后、出笔试结果之前。但我们今年是在出复试结果之后,没有进入复试的同学也就无须参加专业笔试。考试题型为单选、多选、案例分析和作文。其中,单选题有必做题,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司法改革等问题。此外,单选题、多选题涉及民商法、刑法、行政和知产方向的实体法和程序法,每人须选择一定数量的题目,因此不可避免地涉及自己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案例题选择一个方向即可,所以我选择了民商法的题目。在专业考试之前,我主要借助最新的司法考试的书籍,复习了民诉和知产两门,因为民商法的内容一直都有在学习,没有进行专门复习,此外我还粗略地翻看了刑法的内容。我建议大家在自己专业范围之外复习2至3门即可,同时要注意诉讼法的复习,法院作为诉讼参与者必定十分重视诉讼的程序。其中,执行难的问题是近年来司法改革的热点,大家也要重视执行程序的内容。


关于面试,一开始我报了粉笔的线上小班面试班,但是由于我三月份比较忙,所以最终也没怎么听粉笔的线上课程。当然,我没有听面试班的主要原因是进度太慢,时间无法自己调配,而且准备面试主要还是要靠模拟面试。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舍友、师兄都帮我进行过模拟面试,我自己用手机录音,然后自己听录音查找不足。我个人的问题是嗯、啊这些口头禅比较多,听起来比较不流畅,所以我着重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同时将自己的作答控制在面试要求的时间范围内。

(四)体检、政审

面试结束后一段时间,进入体检阶段的同学会收到通知,京考法院的体检和政审是等额的,递补顺序的考生也可以参加体检、政审,拟录取的同学放弃时,递补考生按照顺序依次递补。以上流程按照单位的要求进行即可。


三、国考和京考如何衔接


国考和京考在考试内容上类似,在考试时间上后者比前者晚两个周到一个月不等,每年相差的时间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备战国考和京考并不冲突,不妨两者都报名,学弟学妹也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参加地方选调、省考,在“实战”中得到找到自己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高。不过,国考和京考还是有一些区别,在整体难度方面,国考比京考要难一些,我个人的感觉是国考更难以通过短期的“应试”提高成绩,而京考提高成绩相对简单一些。具体来讲,国考和京考在常识和语言部分有差别。京考的常识部分偏重于北京市内的相关信息,京考的语言部分则像是中文阅读理解,每段材料大概设置5个问题,但材料比较多,因此难度在于时间紧张,而不是题目本身,而国考的语言部分主要考察成语、近义词等。常识和语言之外的其他行测部分,二者的差别不大。国考的申论要比京考的更宏观一些,题目涉及的主题可能有哲理类的,而京考的申论要更加具体,在写作时要注意多答一些具体对策方面,但不要空洞化。

四、写在最后


考试只是形式上的筛选过程,而能力是日积月累的功夫练就的。公务员考试所需要的能力大多是我们大学之前已经具备的,因此复习公务员考试本身并不会有很强的收获感。我在10—11月份的时候跟随导师参加了北京市妇联的典型案例编纂工作,这份工作让我理解到了妇女儿童保护工作的实际现状,“活的法律”在我眼前清晰可见,同时我也对不同的职业有了更多的认识。在此期间,我也一直在做行政办助理的工作,得到了老师们的很多帮助。因此,我不建议大家抛弃所有的选择和机会,“苦行僧”般地埋头苦干准备公务员考试,在备考的过程中不妨去运动一下,听个感兴趣的讲座,和朋友吃饭聊聊天,同时也做到在精神上不松懈,在行动上始终如一。


有一天,我的男朋友跟我说,他导师在写一个国家课题立项书时说“先定个小目标,争取我们的汽车技术赶超德国、美国”,老师的话很像是个玩笑却又不是玩笑。那一刻我想,有一天我们国家的立法技术、司法水平也会被世界各国真正认可,而我想成为见证者和参与者。


所谓春天到了,在旁人眼里莫不是河面解冻,燕子归来,亦或是路旁行道树万千枝丫的一抹绿色或是公园迎春花的淡淡芳香,然而在我看来,你在我的身边,便是四季如春。


经验贴召集令


法学院就业办公室微信公众平台“pkulawjob”现在面向各位毕业生同学征集经验贴。如果你在求职、升学、实习等过程中,有想和大家分享的经验、感悟、方法技巧,欢迎你向我们投稿,我们会择优在平台上进行推送。


往期经验贴可以点击公众号的“你是学生”栏目-经验贴汇总进行查看。


来稿请发送至就业办公邮pkulawjob@yeah.net,邮件请以“经验贴+姓名”命名,经验贴一经选用,将有纪念品相赠。



编辑:阿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