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贴 | 路自宽:心之所向,行之所往——国际律所本科求职经验分享
编者按
未名湖是一片汪洋,每个人都会在这里邂逅更优秀的自己,关注那些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着榜样意义的前辈,从他们的故事中学习人生的选择和人格的魅力,在对话中体会北大人的力量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从本期起,经验贴栏目将采访来自北大法学院2020届毕业生中优秀的师兄师姐,一起倾听他们对燕园光景的感悟,探求择业路上的心路历程。今天为我们分享就业经验的是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路自宽,现就职于一家英国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
路自宽
北京大学法学院2020届本科生
毕业去向
英国安理国际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 争议解决团队
实习经历
美国盛信律师事务所驻北京代表处 资本市场团队 2019年7月至9月
英国安理国际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 争议解决团队 2020年5月至8月
校园经历
杰赛普国际公法模拟法庭比赛国内赛亚军、国际赛百强辩手
纽伦堡国际刑法模拟法庭比赛国际赛八强、控方最佳书状
英国安理国际律师事务所全球专家与市场会议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交换生
北京大学经济学双学位
北京大学辩论队队员
Part.01
就业可行性:调查分析、全面考量
本科毕业后就业还是读研对我而言曾经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最终决定直接就业,机缘巧合之外,首先面临的是可行性的问题。我从短期和长期两个层面对自己的个人情况和就业前景进行了分析。
短期我主要关注的是就业“门槛”。硕士学位在短期内对于进入自己向往的单位是否不可或缺?有些单位的应聘前提就是硕士研究生,有些律所对于本科求职者没有相应的晋升渠道,有些则可能直接要求拥有国外执业资格。如果目标就业单位有类似对于硕士学位的门槛要求,那么先读研是必然选择。
具备门槛条件不代表可以直接选择就业,另需考虑的是长期发展方面。有些企业可能默认本科生竞争力低于研究生,因而不会对本科生委以重任;有些律所可能对于有国外留学经历和执业资格的律师更为信任和青睐。如果这样可能读研越早越好。但如果单位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视同仁,甚至倾向于招聘本科生,那么有几年工作经验后再去读书,一方面执业方向相较确定,另一方面可能会申请到更好的学校,这样也许先工作的性价比会更高一些。
以上考虑的前提是对就业市场环境和个人求职目标的清晰认知,而建立这种认知的前提是充分深入的调查研究、实习尝试与自我评估,这一系列准备工作需要预留时间完成。因此,只要产生了“毕业后读研还是就业”的些许纠结,我都建议学弟学妹们尽早开始了解和规划,通过实习切实接触感兴趣的职业道路,并与路径相似的学长学姐探讨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利弊。在这一过程中,大家能够更深入地评估自己的初步职业选择,及时对之作出调整,最终无论是否选择直接就业,都对长期发展有利无害。
Part.02
就业准备:自我认知、拓展经历
如果经过分析后发现本科直接就业是可行的,就要开始进行就业前的准备工作了。
1. 就业方向的选择
本科直接就业面临方向选择的困难。选择律师、法务还是公务员?从事诉讼还是非诉业务?具体选择哪个执业领域?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些问题在读完研后会更清楚。这个考虑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因为先读研意味着有更多的实习机会,可以给自己在职业选择上更多体验空间。
但需要提醒的是,实习期间能够体验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短期实习很难帮助我们确定就业方向。一方面,实习岗位的选择可能并没有太多空间,选择了想去的律所可能就没有办法选择想做的业务。另一方面,实习接触的业务可能在深度和广度上并不足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一个就业方向,“盲人摸象”似的认知对选择就业方向帮助有限。但是如果有多次短期实习机会,就有可能在不同领域之间进行对比,或者在同一领域中接触不同事务,这对最终选择是有帮助的。
而本科直接就业其实类似于一个更深入、更真实的实践机会,即使发现选错方向,也可以借助读研来调整,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就我而言,本科期间的实习和模拟法庭经历已经让我提前相较深入地对争议解决有了一定了解,帮助我确定了较为清晰的职业方向,因而直接就业并未给我造成太大的困惑。
2. 就业竞争力的建设
在求职竞争中,看似比的是能力,实际比的是经历。往往可以看到,经历丰富的同学往往能力出众,因为高质量的实践经历能够迅速提升实务能力。同学们需要针对目标单位的需求,通过丰富个人经历,锻练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实习:非常重要,律所关注“职业能力”远高于“读书能力”,因此如果工作实践能力在实习中得到了认可,找工作的阻力会大大减少。下文将着重介绍实习经历与相关能力的训练。
绩点:“硬通货”,对许多律所来说可能扮演了敲门砖的角色;
模拟法庭:如果在模拟法庭上投入了时间精力、学到了东西,会对找工作极有帮助;
双学位辅修:似乎不能起决定性作用,是锦上添花,但背景知识对于理解律师实务问题大有帮助;
交换生:律所十分关注我们在交换中在视野、英文等方面获得的提高,而不是交换经历本身;
法考:不同律所的重视程度不同,似乎内资所相较于外资所而言更为重视法考成绩。
Part.03
实习:职业能力、调整心态
1. 能力:完成工作、适应环境
以我粗略的理解来看,律所最关注的是同学们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可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都能够在实习中得到训练。
一方面是是否能够完成律所的工作内容。律师工作与校园学习有众多相通之处,但也有大量不同的内容,需要掌握许多新的技能与技巧。例如,对于老师布置的论文题目,我们或许可以长篇大论细细剖解;但对于律师交给我们的法律研究问题,我们必须能够精准把握研究目的,用精炼简短、清晰明确的方式将结果呈现出来。再例如,低年级律师的工作中存在大量重复性的枯燥内容,在调动思维和探索未知等方面,较之校园的自由畅想会多出不少框架和限制,但我们要学会慎重耐心地对待此类工作,更要思考如何更高效准确地完成这些趣味性不高的工作。
另一方面是能否适应律所的工作环境和特点。不同律所有不同的文化氛围,能否具有融入律所工作环境的能力对个人而言很重要。同时,律所工作强度高的特点也是一项挑战。此外,法律服务作为专业性极强的服务行业,对内对外能否在语言、行事风格等方面保持较高的专业度也是受到重点关注的。由于律所的大量工作是商务交流,在法律英语的基本积累外,尤其需要注意商务英语的训练。
总之,是否能将学校中练就的各项学习、研究、人际交往的能力转化为职业所需的相应技能,可能是律所最为看重的。
2. 心态:积极学习、踏实负责
我的个人体验是,把实习当学习的心态是一种较为健康的实习心态。实习不宜过多在意薪资、工作量等问题,能够以学生身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实操本身是令人欣喜的。
学习心态不是说要把自己当成学生或观察员,相反,要结合相当的主人翁心态,把自己当成一位真正的律师,意识到自己需要对手里出去的文件担责,以免游离于律所业务之外,给人造成难以委以重任的印象。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留用需求的大三大四同学来说,完全没有必要不好意思开口寻求留用。在律所有充分时间了解我们的工作表现后(一般可能在一个半月以上),建议尽早与所里交流。如果律所希望留用同学们,越早提,留给律所的准备时间越多,就更有可能获得留用机会。
Part.04
共勉: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漫谈许多,无非是提前规划与勤于实践的老生常谈。但这可能是胸有抱负不甘平庸,但面对职业选择又多有迷茫困惑的我们仅有的探索途径。高远的法律理想与“找工作”的现实需要间多有落差,这难免令人沮丧;但我相信,面前缓缓铺开的职业道路最终能够通向我们出发时的向往。我们在规划、实践、调整、再规划的过程中积累着,前行着,这旅程是痛苦的,但也是令人无限激动的。祝愿大家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男孩想要的东西”,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经验贴召集令
法学院就业办公室微信公众平台“pkulawjob”现在面向各位毕业生同学征集经验贴。如果你在求职、升学、实习等过程中,有想和大家分享的经验、感悟、方法技巧,欢迎你向我们投稿,我们会择优在平台上进行推送。
往期经验贴可以点击公众号的“你是学生”栏目-经验贴汇总进行查看。
来稿请发送至就业办公邮pkulawjob@yeah.net,邮件请以“经验贴+姓名”命名,经验贴一经选用,将有纪念品相赠。
编辑:梁宏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