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勋:高中课改的难点与痛点
1.此次课改的历史背景
2013年4月,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率先提出了以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为标志的工业4.0战略。一经提出,就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美、日,法等产业强国纷纷响应,提出了本国的发展战略。如法国提出了“新工业法国”,美国提出了“先进制作”,日本提出了“产业价值链”计划。就此拉开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为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5年5月,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能够抓住这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为使我们的教育能够支撑我们的伟大复兴,国家密集出台了一批顶层教育改革文件:
国家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于2020年完成修订;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
1983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就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
普通高中新课程也不再制定考试大纲,从而杜绝了“考什么、学什么”的功利行为。
2.本次课改的特殊地位和意义
与历史上的多次课改相比,此次课改有以下的特殊地位和意义:
1颁布了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就教育问题颁布国家中长期战略规划,这在原来是从来没有过的。
2不但给出了清晰的顶层设计和规划,还给出了操作和保障机制,端上一碗鸡汤,还配上了勺子。用总书记的话说: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3此次课改的时间非常紧迫,推进速度远超一线老师的预料。这里的原因是很简单的:一方面新的历史契机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大国之间的竞争加大;另一方面,中国的产业还处在大而不强,肥而不壮的阶段,处处被人卡脖子,急需大量创新性人才。
按说这样的高中课程改革应该一帆风顺,势如破竹才对啊!但是我们一线的高中教育者虽然感受到这次课改的快速推进,也感受到了很多的困难。
3.新课改的难点和痛点
为了理解高中课改的难点和痛点,我们不妨从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以及学生本人的视角来理解:
痛难点一:多维的教育目标和被绑架的评价体系之间的矛盾
对于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来说,改革最大的阻力来自于评价体系。虽然国家为此制定了明确的多维目标和多维度的教学评价体系。但是社会是一个复杂体系,很多阻力来自校园之外。
我今年去拜访一个有一定知名度的县中,交流中校长说到:今年新来的县委书记来学校调研考察,我代表校委会做了学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的报告,期间,县委书记叫停了报告,并说:不用说这么多,你就直接汇报这几年共考上了多少清华,北大就行了。这种压力恐怕不是个案,在很多学校都存在。
2019-2020学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南京某知名高中,因学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而导致名校升学率有所下降,结果校长被家长们不停的举报,谩骂。此事经过新闻报道,恐怕大家都有耳闻。
若基层政府官员和民众对教育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唯分数论的时候,学校的课改就很难冲破枷锁。
让我们再回到学生的视角来看待课改,这个话题可以简化为“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的问题。有了国家课程方案和标准,“学什么”已经有了共识,无需多谈。
痛难点二:学习方式表面上的百花齐放掩盖了学习深度不够
在“怎么学”这个问题上,我有多种教学方式的创新,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小组谈论式学习,对分课堂学习法,翻转课堂学习法等等,但是认为表面上的百花齐放掩盖了实际上对认知理论基础研究的不扎实,对各年龄段的孩子学习方式研究不足,各种学习方式像一阵风一样刮过,有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感觉。但思维创新不足,标准答案太多;不鼓励提问,或钓鱼式提问为主;所谓的套路,捷径和结论太多,而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重视不够;要么让学生坠入题海,只剩下刷题,要么表面功夫过多,缺少必要的刻意训练,对知识掌握的深度不够,内化不够。
此类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认为好的学习方式不见得追逐时髦,一定要符合人的学习和认知规律,一定要合乎常识,理性和科学,一定要让孩子形成受用终身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高中时期的孩子,其心志更加接近于成人,他们的学习过程需要更加复杂的情感体验,不再仅仅是快乐;他们更加享受思辨带来的乐趣;有更加成熟的独立见解和思考;由于学习内容高度抽象,难度大,需要有一定量的刻意训练;学习不需要太热闹,而需要更多时间进入深度的沉浸式学习,进入“心流状态”。
事实证明,只有科学才能带来人类可叠加式进步,也只有科学的学习方式可给孩子带来终身学习的能力。
痛难点三:学习真正的内驱力没有得到重视
“为什么要学习”呢?如果我们每天都告诉孩子们我们要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我们的教育工作肯定会陷入千篇一律和假大空。
教育的终极意义应该是生命的觉醒,要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自己生命的内在需求,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幸福,获得自我实现,这种内在驱动力才是学习的终极动力。每一个觉醒了生命汇聚在一起时,自然形成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澎湃力量。
但现实情况是,目前很多人没有把学习当成自己生命的觉醒,而是当做一种战胜别人的工具。所谓“多考一分,干掉千人”,于是同班同学不再是学习伙伴,而是竞争对手。同学们陷入囚徒困境,进入无限制军备竞赛状态,当学生们都陷入低水平的高度竞争之时,整个高中生活只剩下刷题就成为必然了,学习哪还有乐趣可言,怎么可能培养终身学习者?
这种为了”把别人比下去”的学习动力在民族处在跟随状态下还好,若是中华民族处在了领跑状态,进入了没有可模仿的无人区,路又在何方?
*本文整理自作者于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高中教学改革主题日演讲
蒲公英泉源中学校长,二十多年的中学教学经历,跨学科学习领导者,中学高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开发设计的偏岩游学,重庆博物馆游学,南京伊顿游学等项目曾获重庆市教委旅游研学类课程一,三等奖。
撰文 | 张传勋
排版 | 刘小潋
责编 | 刘小潋
招生宣讲会
预约报名中
▼
咨询电话
▼
刘老师:17308395391
周老师:15310948929
张校长:1772357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