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的杀手锏,是全球最丰富的消费场景

尼德罗 赛格大道 2022-12-15
赛格特约作者  弗拉基米尔·赛伯
俄乌战争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试图用代理人战争拖垮俄罗斯的美国逐渐发现两个事实:其一,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所展现的军事实力很可能弱于韩国,但拖垮甚至打散一个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二,一个“弱而不垮”的俄罗斯,可以有效牵制欧洲,这对美国继续在欧洲施加自身影响,构成了更有利的条件。毕竟美国也不希望欧洲在冲出俄罗斯的阴影后彻底走向军事自主。站在中国的角度,俄罗斯被一顿猛修理的背后,最大的启迪就在于:改革开放令我们成功地从一个落后国家,变成一个将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马上迈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经济体。并且,仰仗14亿人口的超级体量,我们有了一个杀手锏: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有了这个杀手锏,我们的青年爱国者才有底气捍卫“新疆棉”,令不少跨国企业不得不照顾中国消费者的情绪。H&M、耐克、ZARA甚至包括许多奢侈品牌,他们因为中国市场占据其20%以上的份额,必须更加慎重考量中国消费者的政治立场。反观俄罗斯,国际大品牌在该国的消费份额很难超过3%,放弃了也就放弃了,俄罗斯青年再怎么抗议也是徒劳。
据CNBC(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星巴克在俄罗斯业务占年营收比例小于1%

当然,如果只是看到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在舆论战上的作用,那就过于浅薄了。事实上,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真正的价值,不仅仅是每年对GDP贡献率接近60%,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市场创新的发生与迭代,让中国科技的总体实力开始跃居当今世界第二集团的前列。这里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中国的互联网科技企业矩阵。从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隆云滔等人的研究来看,2016-2021年期间,中美两国代表了全球互联网研发的最高水准,其中美国依然具有巨大的优势,其头部互联网企业的论文数是中国的4倍(2.7万:0.7万)。
原文刊载于《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年第1期“资讯与观察“

不过,如果结合双方6年的增速来看,美国互联网企业增长乏力,而中国以腾讯、阿里、小米为代表的公司,则表现出强劲的势头。依此趋势,再过7年,中美就将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为什么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科技实力可以相对突出?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消费市场规模这个层面。考虑到中国超过10亿网民这一事实,中国的互联网消费实际上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市场。据移动数据分析平台App annie透露,2021年全球移动消费者手机应用程序支出1700亿美元,同比增加19%,中国是全球消费最多的国家,美国、日本紧随其后,韩国位列第四。此外,在手机应用程序上耗时最多的国家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和韩国。中国的移动支付的渗透率是毫无疑问的全球第一,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共同撑起了中国金融科技闪耀全球的一面旗帜;中国移动游戏市场的规模超过300亿美元,是美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的2倍,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霸主地位。其中,腾讯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游戏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至于中国的网约车、共享单车、外卖、物流,都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我们且不管这些地位是在什么条件下获得的,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领先的市场与应用层面的创新,正在形成一种正循环的状态。这种状态大抵是这样的,在人口红利、政府包容性监管和勤劳肯干等一系列条件下,中国移动互联网在2010年后获得了爆发性增长的10年,反过来,庞大的市场、巨大的收益促使企业招收更多人才(一时间码农超越金融从业者,成为最高薪酬群体),并根据用户需求,不断改进或推出更多的功能,并由此产生应用创新引领全球的现象。微信被WhatsApp学习,支付宝、拼多多、抖音被各家模仿,中国互联网创新在2020年前后攀上了巅峰。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来自腾讯的科学家原本在硅谷工作,几年前,她在接受媒体访谈时,面对为什么选择腾讯的提问,她的回复是:腾讯拥有10亿级的用户和全球最为丰富的消费应用场景,这对于一个研究音视频解码的科研工作者来说,实在太有诱惑力了。如果将这位腾讯科学家的话做个延伸,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国家越是消费大国,它的科技水平也越高。美国GDP是中国的1.5倍,消费占GDP高达80%,这意味着美国消费市场是中国的近2倍,所以美国的科技研发遥遥领先于中国和其它国家。这样来分析看起来好像失之简单。不过,基本上,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总量都十分可观,同时消费占GDP的比重都在78%以上,它们的科技水平也都名列前茅,这是一个基本事实。此外,要证明这个看似粗浅的判断,不妨聊聊几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深圳科技力量的崛起。深圳被称为中国“硅谷”,但是其实深圳没啥好大学、顶尖研究机构,这一点大家都很明白。深圳为何可以成为全国科研重镇,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深圳庞大的消费市场培育了许多中小科技企业。这些企业走的不是已有成果转化的路子,而是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科研投入,如此形成了一套脱离清北中科院等传统科研资源而独自崛起的科技自强道路。在这里,深圳庞大且快速增长的通信消费市场可谓功不可没,久而久之,深圳变成全球通信硬件消费、研发、设计中心,成为行业的风向标。第二个案例是前苏联的移动电话。尽管移动电话被认为是1973年由摩托罗拉公司发明的,但实际上早在1957年,苏联杰出的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就发明了ЛК-1型移动电话。到1960年代,库普里扬诺维奇的移动电话已能够在200公里范围内有效工作,且只有500克重,外形精简至两个香烟盒大小,可向城市里的任何地方进行拨打,可接通任意一个固定电话。
库普里扬诺维奇调试设备

不过,由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缺乏一个足够庞大的消费市场——1980年代苏联人民购买各类商品忙于排队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所以这样一个伟大的发明很难通过与消费市场的联手形成正向循环,实现每18个月提高一倍容量,降低一半价格的摩尔定律。第三个案例是微软收购动视暴雪。2022年1月,微软宣布以687亿美元的价格买下知名游戏开发与发行商动视暴雪,这是游戏史上最大的收购案。微软做软件服务出身,近年来又在云服务市场称霸一方,为何要花巨资收购游戏公司。个中原因,从微软CEO萨提亚的声明里可以直接捕捉到,“游戏是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娱乐形式。随着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融合,游戏将在元宇宙平台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没错,电子游戏曾直接推动了显卡技术的爆发,带领我们从2D质变到3D。2006年,英伟达进一步推出了GPU,并令GPU成为当前芯片产业的核心部分,也是因为游戏市场的持续扩张给前沿技术的研发提供充沛的资金支持。最后,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也许可以稍作总结:一、那些曾经看似荒诞的消费,比如自动驾驶(连车都不愿意自己开)、外卖(连饭都不愿意做)、网络游戏等懒人消费、刁钻消费,其实都在用另一种方式刺激市场创新。二、如果我们国家的消费场景越来越多,消费市场越来越大,消费占据GDP比重再高一些,在整体结构上,会更加促进国家科技的进步;三、如果我们能够在几年内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那么所谓的“卡脖子”策略就会变成杀敌800,自损1500,完全得不偿失,并会自动消失;四、2022年,中国居民的消费情况出现了明显下滑,手机出货量断崖式下跌,这是非常糟糕的消息。如何保住我们的消费,事关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的基本盘。


  赛格大道的第73篇文章排版 余先生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