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灵深处的湍流:自闭症与精神分裂症 | 神经现实 Mind + 演讲

NR 神经现实 2019-04-06


说起影视作品中的精神疾病患者,许多人会想起《雨人》中的赌神哥哥,或者《美丽心灵》中的数学家约翰·纳什。除了天才的一面,你还记得他们分别患有什么病吗?


这两位主角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十分相似,他们仿佛活在封闭的世界中,无法很好地与周围的人相处。只不过,“赌神”患有自闭症,而纳什患有精神分裂症。


 达斯汀·霍夫曼(左)在《雨人》中扮演一位自闭症患者。


科学家也曾经一度将这两种疾病搞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自闭症都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类型。这两种疾病的某些症状实在是太相似了,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情绪障碍以及思维混乱。直到1943年,精神病学家利奥·凯纳(Leo Kanner)指出,他的11位病人无法正常与人产生“联结”。他进一步解释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人际关系上会产生紊乱,而他经手的这些病人从小就无法建立任何人际关系,因此连紊乱都无从谈起。这是自闭症第一次被视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这种因无法建立人际关系而产生的极端“孤独”也成为了自闭症最显著的特征,所以自闭症也被称为孤独症。


为了解释自闭症的成因,凯纳提出了“冰箱妈妈”理论,认为自闭症是由于母亲过于冷漠、一直拒绝孩子造成的。这一理论的形成和流行显然都受到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后来的研究逐渐推翻了它,也将父母们从自责中解放出来。如今的主流观点认为自闭症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遗传因素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提到精神分裂症,许多人会顾名思义,以为它就是多分裂出一个人格。实际上,精神分裂症最大的特征是与现实的割裂,它的核心症状包括妄想和幻觉(DSM-5),患者难以区分现实和虚构,甚至难以区分自身和外界。据说纳什发病时曾声称有外星人和他说话,而确实有相关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虽然能够“读取”自己头脑中的信息,却无法识别出那是自己的想法,只好认为它是外界通过“神秘渠道”灌进大脑的指令。


 《美丽心灵》的主角约翰·纳什可能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电影中的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以天才形象出现,可惜现实远比这残酷得多:绝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并没有超乎常人的才能,却因为疾病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以自闭症为例,根据美国疾控中心2010年的数据,大约每68人中就有一位自闭症患者。他们大多难以适应一般学校的课程,而且更容易遭到霸凌,还有更高的几率患上抑郁症。而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大约在1%左右,它往往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情绪压力和经济负担。


如今,随着基因组测序、光遗传学、诱导多能干细胞等前沿技术的飞跃发展,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新技术和新视角不断涌现,让我们对两种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刻。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自闭症与精神分裂症可能存在遗传学和神经学等方面的深层次联系——时隔半个世纪之后,这两条分岔的道路有望再次交汇。


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是如何被发现和区分的?它们的深层机制又有哪些潜在的共同之处?1月26日,北京·MeePark(798店),神经现实将携手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姚骏教授,邀您共同探寻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前沿科学。


扫描下方海报中的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免费报名。


嘉宾:姚骏教授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IDG/麦戈文脑研究院研究员,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

南京大学生物学学士和硕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研究领域是精神疾病的发病机理,在《Cell》、《Nature》、《Nature Neuroscience》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先后发表论文近二十篇,为神经信号传导、精神疾病和神经干细胞领域的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演讲内容

神经现实 | Mind +

在本期演讲中,清华大学IDG/麦戈文脑研究院的研究员姚骏将介绍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的发生与发展、科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前沿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带领大家纵览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全貌。

活动流程

13:30 - 14:00

  签到,领取纪念品

14:00 - 16:00

  神经现实 | Mind + 主题演讲

16:00 - 16:30

  现场问答

16:30 - 16:40

  结束语

Messages from the unseen world_

神经现实  | 大脑 心智 认知

神经现实是公益的科学传播组织,专注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等领域的深度报道和前沿解读。点击“阅读原文”,进一步了解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