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 | 以科研人角度读《被讨厌的勇气》
本文系第八届爱读征集活动三等奖作品
曾被《中国青年报》刊登
以科研人角度读
《被讨厌的勇气》
中国科学院大学集成电路学院2020级博士生 唐溪琴
作为一名每天游荡在实验室和宿舍之间的工科博士,平日里读“闲书”的时间可谓是少之又少。若是哪天“破例”捧起一本书,定是因为最近学习生活中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难题,自己领悟不透,希望从书中找到一把钥匙,打开复杂的心结。早就听朋友推荐过《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可惜因为学业上的繁忙一直没有机会真正坐下来细细品读过。好在2022年有了一段清静的时光,我才真正打开它,而其中果然大有乾坤。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哲学家岸见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贺史健,书中采用了苏格拉底对话式的形式来表达心理学巨匠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书中一共只有两个主人公:哲人和青年。这位青年对自己非常没有自信,对人生感到悲观绝望,因此而感到很不幸福。而哲人却认为“世界无比单纯,人人都能幸福”。青年不同意哲人的观点,于是两人便展开了来回的辩论,最终在阿德勒思想的引导下变得豁然开朗。
读书时,我就像是书中的那位青年,向哲人诉说着自己的困惑,同时也不断地被哲人的智慧击中。
在如今这个教育普及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进入科学的殿堂。然而,真正在其中获取到快乐的人却很少,大部分人都背负着沉重的枷锁缓缓前行。作为科研军团的一员,我能清楚地感知到这种种的情绪,也明白其中的不易与艰辛。因此我想以科研人的角度来解读《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中的观点,用书中的思想解答困扰广大科研青年的三大问题。其实,我们不是缺少快乐,而是缺少获得快乐的勇气。
第一问:周围人都好优秀,自卑?
答: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对于读研中的自卑感,我想对于一个刚踏入科研大门的准硕博生来说都会有,它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例如,蹒跚学步的孩子学会独自站立;他们学会语言,可以与周围人自由沟通。我们都有想要摆脱无力状态,追求进步的普遍欲求。人类历史上的科学进步也是“追求优越性”的结果。
内耗的自卑来源于和别人比较。我们往往喜欢拿自己的短板和别人的长处相比,结果往往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书中哲人用18度的井水举例。在零下几度的冬天,你会感觉从井里打出来的水是温热的;而在酷热的夏天,你会感觉井水是如此地清凉可口。但实际是,井水一直是恒温的,大约18度左右。我们对井水产生的不一样的感觉,完全来自将它和周围的环境温度的对比。我们对自身的看法也是一样,当处在一个优秀的环境中,自己就显得很微不足道了。但假若走入普通的人群中,有时候又会觉得自己还不错。
健全的自卑是和“理想的自己”的比较。不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我们以为自己的失败,甚至是无法按时完成学业的一种羞耻,被他人嘲笑,但其实“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当我们把那些正常完成学业的人当作胜者,自己自然就成了败者。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劣等的位置,认为人人都随时会愚弄,嘲讽甚至攻击自己,世界就变成了一个恐怖的地方。而实际上,别人真的会那么关注你吗? 或许会有人替你感到遗憾,但他们感叹一会儿就会立马投入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并不会对你的生活有过多的干涉。而反倒是我们自己,在内心不断发酵这种自卑,不断精神内耗,最后把自己击溃。所以客观看待自己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俗话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当觉得沮丧失落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时候,看看那些比我们过得还不好的人,或许就能得到一些安慰。毕竟,挤入一个强大的环境中,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第二问:论文被拒,答辩被批,我是不是不适合做科研?
答:被拒绝才是常态,被讨厌才能自由。
毕淑敏曾说:“我们的生命,不是因为讨别人喜欢而存在的。”
研究生阶段,我们出错的概率直线上升,这其实是科研生活的常态。一方面我们初入科学大门,很多东西还不能熟练掌握。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次不确定性的探索,以99%的失败来得到那1%的确定性结论,甚至这1%的确定性结论在未来也有可能被推翻,没有人能保证永远在走正确的路。
这过程中注定充满了批判,质疑,和不认可,但为什么这些批评最终会转换成我们的痛苦?用书中哲人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不想被任何人讨厌”。我们期望做出一份完美的工作,赢得所有人的赞赏,或者至少是认可。而一旦被否定,就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和对科研的热情。但这一切其实都是情绪作祟,或许换个角度就能柳暗花明。不被认可不代表无法被认可,只是我们需要再坚持一下,往前走总能找到答案,而不是逃避。
阿德勒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不讨喜的人,但这也并没有阻碍他最终变成心理学界的三大泰斗之一。他身高只有155厘米,驼背,身体也不好,经常生病,5岁时的一次肺炎差点让他丧命。更难受的是他还有一个又高又帅的哥哥,对比起来显得他更加的不堪。而学习上,他也没取得过优异的成绩,平平无奇。但这些并没有束缚住他,因为自己身体不好他就立志将来当一名医生,后来终于考取了维也纳大学的医学博士,期间得到了心理学泰斗弗洛伊德的赏识,跟随他学习了9年,因为不认同弗洛伊德的观点,勇敢地自立门派,才创立了“个体心理学”,最终成为和他老师齐头并驱的心理学泰斗。
这样精彩的人生,并不会因为他人的不看好而无法呈现,但前提是我们不能被别人的看法所束缚,不能被世俗的观点所绑架。
硕博阶段的学习和本科阶段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实验、论文不顺利而导致延毕的现象很多。但如果我们把延毕当成人生中的一大失败,把整个研究生阶段的意义寄托在那一纸毕业证书上的话,就会产生过度的恐惧和挫败感,最终无法走出自我封锁的空间,从而对我们的身心造成伤害。
第三问:担心毕不了业?
答: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每一刻都是完美。
书中的那位青年,苦恼于不能拥有自己的房子和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正如处在研究生阶段的我们,苦恼于不理想的实验结果和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毕业要求。仿佛我们的人生就是在不断地追求这一个个目标,一旦无法达成目标便会觉得痛苦,这样如何才能获得幸福?
书中哲人的一段话给了我们另一种看待人生的视角:“假如把人生比喻成是登山,那么人生的大半时光就都是在路上。假如把登顶作为目标,幸运的话我们能以最快的速度,走最短的路线到达山顶,那么到达山顶之后呢?人生就停下了吗?如果没那么走运,没找到通往山顶的路,或者因为意外登山必须终止了呢?那之前的人生都没有意义了吗?但如果我们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顶,而是登山本身,最终能不能登上山顶都没有关系。这才是现实性的人生。”
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并且,暮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
在科研这条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在跟随着科研的旋律舞动,但最终到达哪里我们无法预测,可能我们会成为科学家,可能会走上另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但是,所有的人生都不是终结在某一个非要到达的目的地上,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因为一直在跳动所以不会停在原地,这样的人生是隐藏着巨大潜力的。把读研的过程看作是一次生命体验,就像是人生游戏里的一个副本,不管最后有没有通关,只要你玩过,那么当别人问起你时,你都可以骄傲地说:“啊,研究生啊,那个副卡我玩过,也就......”
时至今日,每当我遇到新的挑战,或者再次失去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时,我就又会拾起这本书。每次翻阅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收获,它就像是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愿我们都能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去直面那些生活难题,主动承担起改变自己人生的重担,打开走向幸福生活的大门。
更多阅读
文案/唐溪琴 图片/中青报、豆瓣 编辑/朱文浩 责编/王愿©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中国科学院大学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