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耽美造星,低价高效

壹娱观察编辑部 壹娱观察 2020-02-27

文/张孟碟

编辑/冒诗阳

 

7月29日“腾讯视频”官微放出会员可直通结局的消息,以致#陈情令结局将提前播出#话题直上热搜,但引来的却是书粉和剧粉的不满,纷纷回复指责腾讯视频透支剧粉真心。

 

提前能看完剧集,观众为何反倒不乐意?事实上,粉丝们是在为主演“打抱不平”——过早放出结局,必然会缩短肖战、王一博的曝光时间,粉丝们不乐意了。这背后,《陈情令》的粉丝不仅深谙行业套路,同时对演员个人的“忠诚”大于对剧作的兴趣。《陈情令》为演员带来的关注度,非寻常影视作品可比。

 

▲  《陈情令》剧照  图片来源:豆瓣


借着《陈情令》,肖战和王一博两位演员顺利跻身流量一线。从《上瘾》或是更早的《太子妃升职记》起,耽美及男CP元素的剧集,往往与“流量脸”相互成就,因其能高性价比带来流量,即便耽美道路对艺人形象或有贬损,但于背后团队而言,先争流量高地,再洗人设不迟。即使该类作品面临监管风险,也依然会有资本和艺人团队趋之若鹜。

 

早在“肖王”组合之前,李易峰陈伟霆、胡歌霍建华等人都曾借助相关作品享受男CP红利。这背后,商业环境不断迎合,社交媒体和时尚杂志的内容倾斜,直接为男CP促进商业化和增加曝光度铺平道路,造星高效。

 

流量名利场下,一切不容置疑。


 综艺乏力,耽美剧造星成性价比之选  



 

复盘肖战王一博二人过往经历,能清晰看出他们的不过是为了站上流量高地。而耽美IP剧往往在引起话题讨论和同人创作的同时,还能为双男主带来巨大的流量效应,可以说是帮助明星在流量路线上超车的捷径。

 

肖战最早出现在公众视野还是在2015年,以选手身份录制浙江卫视的《燃烧吧少年》,后作为九人男团X玖少年团的主唱出道,成为天娱传媒旗下艺人。

 

▲  X玖少年团


彼时,综艺还是制造流量明星的福地,杨颖通过《奔跑吧兄弟》成功摆脱“黄晓明女朋友”的单一印象,邓紫棋在《我是歌手第二季》因音乐实力成功圈到大批粉丝。

 

肖战从出道就选择了一条流量之路,奈何这条路并不顺畅。天娱本想打造“中国的EXO”,然而团队后续表现平平,选秀教母龙丹妮出走后,把X玖带去了哇唧唧哇。与肖战同病相怜,流量之路上的另一位失意之人,是王一博。

 

肖战出道前一年,王一博以UNIQ组合成员身份入圈,其流量之路更是明确,背后经纪公司曾投入较大资源为其造势。然而一纸“限韩令”,让这个团队瞬间失焦,王一博也未能在流量之路上顺利进阶。

 

▲  UNIQ组合


肖战和王一博各自沉沦了四五年,期间二人没少上综艺,但始终未能站上流量一线。这背后,综艺的造星势能日益减弱,2019年综艺市场入冬,而活下来的项目各有各的班底,二人单纯依靠综艺吸引流量已然艰难。


终于,等来一部《陈情令》。初播时,肖战长期占据VLinkage艺人新媒体指数第一,王一博在二三名紧随其后。如今电视剧暑期档神佛混战,两位主演依然能始终保持在榜单前十。值得注意的是,榜单上的常客朱一龙也是因耽美剧《镇魂》受到广泛关注,杨洋也曾通过《盗墓笔记》蹭到瓶邪cp热度。

 

相比之下,曾把蔡徐坤、杨超越等人塑造成流量明星代表的选秀类综艺在18年大火之后便开始式微,艺人往往只是综艺圈内火,且选秀类综艺多网播的现状,更是压缩了这一部分粉丝群体的基数。

 

以王一博所在的UNIQ为例,队长周艺轩在优酷选秀综艺《以团之名》中,带领着冠军班级“新风暴”出道,李汶翰在爱奇艺《偶像练习生》第二季《青春有你》C位出道,二人虽然在饭圈有了姓名,但在一些公开数据上依然比不上王一博出演《陈情令》带来的流量。


 耽美IP与“流量脸”的相互成就  



 

事实上,素人变流量并不容易,国内男团之中,最好的案例还是2013年出道的TFboys,但成功显然没有那么好复制。在团队出道效果不理想之时,肖战王一博等流量明星都将目光转向了影视作品。

 

 

流量明星们挑选影视作品自有其方法论,基本以青春爱情或古装玄幻为主,尤其对IP改编情有独钟,说到底,还是面向年轻女性群体。

 

国内小说IP有一大特点,往往侧重于刻画主角形象,世界观和剧情设定上相对薄弱,多为作者幻想而少现实支撑和合理性考量。反映到了影视剧里,就变成了主角的人设容易“吸粉”,因此只要主演够帅、剧情尚可,制作上的瑕疵完全被粉丝忽视。

 

耽美IP剧将这一特点发挥到了极致,由于耽美更多的是以女性角度幻想男性间的感情,因此耽美剧更需要颜值耐打。

 

在流量小生中找到帅哥美女并不难,难的是如何通过镜头让大家感受到他们出众的外型,既不能像《夜空中最闪亮的星》一样拍成明星个人vlog,也不能以现实之重破坏幻想之美。

 

耽美需要颜值,而流量需要正面曝光,二者一拍即合。

 

《陈情令》播出伊始,舆论偏向于负面,#陈情令 粉底#上了热搜,网友纷纷吐槽肖战浮粉、王一博油光满面,两位男主本身的脸型甚至也被诟病,当主演撑不起来时,耽美剧投资3亿似乎也拉不回观众的心。

 

▲  图片来源:微博话题#陈情令 粉底#


但随着剧情深入,拍摄水平和化妆技术逐渐稳定,一些“名场面”使得双男主cp感飙升,助力着《陈情令》热度和口碑都一路走高。

 

相比之下,同为大IP改编的《九州缥缈录》、《长安十二时辰》热度更多在剧集本身,并没有为演员本人带来过于强大的粉丝关注。

 

追溯到最早爆红的正统耽美剧《上瘾》,作为一部低成本网剧,网络上讨论最多的也是两位主演的颜值演技,相比柴鸡蛋公司上一部耽美作《逆袭》,粉丝们颇有久旱逢甘霖之感。

 

▲  《上瘾》剧照  图片来源:豆瓣


最终黄景瑜和许魏洲也成功借剧圈粉,跻身流量一线,即使网剧被禁,二人也未受太大影响,如今借《红海行动》和《破冰行动》等话题作,黄景瑜的公众形象硬汉化,许魏洲音乐及时尚资源不断,作为第一对吃螃蟹的人,他们火的意外而持久。

 

耽美剧吸粉还有许多可见的好处,一来少了“没有作品”的质疑,二来粉丝们吃CP糖的同时,并不会把二人绑死,演完耽美依然可以各自飞。


 耽美、男男CP自带商业和曝光度  



 

7月2日,李易峰在微博怀念百里屠苏:一切从他开始,五年里也会偶尔梦见你,瞬息万变之中,还是期待能与你相遇。

 

 

五年前,李易峰因《古剑奇谭》中“百里屠苏”一角获得广泛关注,彼时其已是27岁“高龄”,出道也有7年之久,相比屠苏晴雪的官配CP,李易峰和陈伟霆的“兄弟情”被后期热度更高,两人不仅多次在采访和活动中互动“发糖”,还适时再度合作《活色生香》,虽然收视不及《古剑奇谭》,剧中表现也遭诟病,却立住了CP人设。

 

在耽美剧还没有姓名的年代,男男CP的宣传策略就已经颇见成效,由于我国政策管制,耽美作品始终存在风险,但男男CP的绑定宣传却成为了常青的套路,其背后逻辑与耽美相似。

 

李易峰没有停下,2015年其参演的盗墓笔记开播,这部大IP虽然不是耽美分类,却有很多可供意淫的腐桥段,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张起灵和无邪的“瓶邪CP”,2013年作者南派三叔在采访中也有提到:“腐女有很强的传播性,掌握了腐女就占据了市场。

 

商业环境近年来也在不断迎合,甚至创造腐女的消费需求。此外,时尚媒体、综艺、微博在议程设置上的倾向性,更是增加了相应明星的曝光。商业化和曝光度上的资源倾斜,为男CP的造星铺平了道路。

 

其中,时尚杂志非常懂得吃这一口红利,此前《时尚芭莎》还一度被网友称为男男CP粉头。《仙剑奇侠传3》经同人创作,一句“是胡不是霍,是霍躲不过”甚至成为粉丝应援口号,时尚芭莎为胡歌和霍建华二人拍摄写真,至今依然经典,在当时也引发了大量讨论,而写真拍摄时间恰好是《上瘾》下架后不久。

 

▲  《时尚芭莎》封面  图片来源:微博


黄景瑜许魏洲、朱一龙白宇、鹿晗井柏然、肖战王一博也都曾登上过各类时尚杂志。如果说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特点的话,除了外型条件优秀,还有就是都曾在热播电视剧中作为男一男二有大量互动,而他们之中的多数,都或主动或被动的走上了流量明星之路。

 

除了时尚芭莎拍摄,在《陈情令》外,肖战王一博还有多种方式合体宣传,《快乐大本营》录制、《天天向上》录制、各种线下见面会、合唱《无羁》等,都是在满足原著粉和剧粉的基础上,将角色粉转化为自己的流量。

 

朱一龙白宇在《镇魂》大热之时,也是不断有微博互动,甚至同框直播,35分钟的直播观看量破亿,各种互动为镇魂女孩发糖。

 

卖腐并不仅限于影视剧演员宣传,《偶像练习生》播出后也曾被戏称为“大型男团相亲节目”,以各种形式给予粉丝暗示。

 

2017年6月,微博更新新版本,在超级话题中增加了CP榜,前十名均是男男CP,到2019年3月微博CP榜下线之时,榜上前十名有九对男男CP。


 男男CP背后的女性市场  



 

北京大学教授邵燕君曾说,腐文化现象背后,其实是一场悄悄进行中的女性革命。

 

“腐女”绝非贬义词,她们在耽美的世界里,以旁观者的身份窥视,肆意评论,获得心灵上的愉悦,解构男性的权威,表现女性在男女恋爱关系中女性性别弱势的不满。

 

女性在观赏耽美作品时,还投射了自己理想中的爱情模式,她们渴望平等、尊重、坦诚的爱情关系,渴望互相欣赏,彼此包容和支持,表现一种对于“纯粹恋爱”的向往。

 

网络话语权的争夺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腐女的话语权增强,耽美文化得到进一步扩张,逐渐从较为封闭小众的圈层走向大众视野,一些“攻受”、“10”、“腐女”一类词汇也并不再小众,耽美文化不再是腐女圈特供,耽美这个类型也越来越公开化正常化。

 

商业消费的有意引导,也使得公众对于耽美文化的宽容度也在增加。

 

耽美IP因潜在的市场价值,顺利从晋江走向视频网站,耽美剧可触达人群大大扩大,极大的传播了耽美文化,这个过程中,更多人开始接触耽美作品,并非因为她们成为了腐女,只是像看到了一部普通的有意思的剧一样,就追了。

 

耽美IP剧在造星效果上虽然好过选秀综艺,但本质还是迎合了男色消费的心理需求,在通过《陈情令》喜欢上肖战的粉丝中,必然还存在着大量的颜粉,演技粉、才华粉,总之,就是被肖战本身的一些特色吸引,而这些特色转移到某女性角色上,就会失灵,这也是耽美剧火不了女演员的原因。

 

男色的商业价值还直接体现在了品牌代言上,全球主要化妆品集团在华销售的品牌,基本都有男性代言人,以巩固自己对于女性粉丝的吸引力,化妆品代言已进入“男色时代”。

 

只是,原本代表女性话语权的男色审美潮流,反而成为必争的利益场,到底是女性力量真的崛起了,亦或不过是对商业利益的短视迎合呢?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