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光线的抉择:腾讯在前、猫眼在右,对阿里失去战略意义

壹娱观察编辑部 壹娱观察 2020-02-27



文/达伦糕
编辑/冒诗阳
 

截至9月2日,暑期档《哪吒》的票房已经达到惊人的47.16亿,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二。
 

《哪吒》的成功,让背后的出品方光线传媒成了行业媒体的焦点;据计算,光线传媒将从中收获营收10.65亿至12.74亿。
 
现在看来,因为预期营收的增加,在二级市场上也开始出现了大变动。
 
9月2日晚间,光线传媒发布公告称,第二大股东阿里创投计划在半年内减持光线传媒不超过2%的股份。由于主导出品了暑期档“爆款”电影《哪吒》,光线传媒股价于7月持续上涨,目前股价为近半年的最高值。


这是阿里创投入股光线传媒逾四年以来,首次拟减持后者股份。受此影响,光线传媒股价9月3日开盘后走低,报收于8.84元/股,下跌3.28%。
 
阿里创投是阿里巴巴集团的一个重要投资主体,公开资料显示,阿里创投的两大股东分别为马云(持股80%)和谢世煌(持股20%),这意味着阿里创投是阿里系的核心投资主体。
 
为何阿里巴巴要在光线传媒如日中天的当下减持其股份呢?
 
行业媒体给出了许多猜测,内部人士也是众说纷纭——种种迹象表明,这背后更多的是还是光线在腾讯VS.阿里巴巴这场大棋局中的博弈和选择造成的。猫眼和淘票票的对决,也已经成为中国电影行业竞争的主旋律之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阿里减持光线股票似乎也不再是什么特别难以理解的决定。


 渐近腾讯,渐远阿里:光线的抉择? 



 
9月2日晚间的一个消息引起了不小轰动:光线传媒突然发布公告称,持股8.78%的股东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阿里创投的全称)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 5867.22万股”。
 

对于这一突然的减持,光线方面给出的公关答复是“不对此做出评价,股东阿里创投将根据市场环境、公司股价情况等因素决定是否实施本次减持计划,一切以公告为准。
 
据公开信息显示,阿里创投最早在2015年3月就入股了光线传媒,投资约24亿元,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8.78%。根据启信宝信息,阿里创投两大股东分别为马云和谢世煌,持股比例分别为80%和20%,马云为实际控制人。
 
从投资回报来看,阿里当时的认购价为每股24.22元,而目前光线传媒的股价每股尚不到9元,阿里创投此次减持,损失不可谓不大。
 
 
阿里为何愿意低价卖出减持光线的股份呢?背后恐怕是光线在腾讯与阿里的左右为难中渐渐做出的“靠近”腾讯的抉择,使得阿里在战略上越来越陷入“舍弃”的位置。
 
笔者观察发现,阿里减持光线的做法其实在今年1月就有了伏笔。
 
资料显示,阿里合伙人邵晓锋在2019年1月就已经退出光线传媒董事职位。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资料显示,从2019年起,邵晓锋已不在光线传媒董事行列。
 
而其实早在2018年5月,光线传媒就已经发布了一则公告,称“终止与阿里巴巴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邵晓锋算是阿里的老臣,现为阿里巴巴集团首席风险官,花名“郭靖”。据了解,其担任阿里影业董事会主席时,曾在2015年加入光线传媒并担任董事。
 
2015年阿里入股光线后,初期两家合作还非常紧密,当时还兼任阿里影业董事长的邵晓锋顺带出任了光线传媒的董事,和光线达成了7项战略合作。其中包括光线传媒有权每年投资阿里巴巴5部电影作品不低于5%的份额,阿里巴巴有权每年投资公司5部电影作品不低于5%的份额(或以娱乐宝形式合作),与阿里影业共同制作或投资、发行5部(数量暂定)电影作品。同时光线和阿里约定,光线IP衍生业务优先与阿里合作; 票务优先与淘宝网(后来转移到淘票票)合作等,总之影视相关的权益优先与阿里合作。
 
现在来看,当初订立的合作动向最后并没有落实多少,阿里的这个股东更多的成为了纯粹的“财务”投资人。
 
回顾双方四年多的合作历史,自阿里创投入股光线传媒后,最近的一次合作是在2017年暑期档上映的电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不过在票房、口碑双双失利后,阿里巴巴便逐渐与光线“疏远”。
 
在此之前的一次合作就是《大鱼海棠》,阿里的衍生品部门获得了《大鱼海棠》的IP合作权,于是包括天猫和淘宝等事业体系一起加入,使得《大鱼海棠》衍生品的销量一度让人看到了中国动画衍生品的未来。
 
只可惜,所有的这一切恐怕都将走入历史,因为光线与另外一家巨头腾讯的距离这两年已经被无限拉近。


 腾讯与光线结盟,阿里打造自身“造血”机能  



 
2015年阿里入股光线,但从2016年开始,腾讯也开始拉拢光线,以谋求在影视产业布局。
 
腾讯首先于2016年入股猫眼,成为这款光线旗下资产的股东,2017年腾讯支持猫眼收购微影时代,获得腾讯10亿元投资,这背后都是光线和腾讯一同谋划制造的结果,使得猫眼成为阿里影业旗下主要产品“淘票票”的最大竞争对手。
 

根据猫眼方面公布的最新持股信息显示,光线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达48.80%,腾讯持股比例为16.27%,美团点评(上海三快科技)则持有8.56%的公司股权——毫无疑问,这是腾讯系在线上票务领域的主力战将。
 
时间来到2018年3月,光线传媒投桃报李,将旗下与自身有一定竞争关系的新丽传媒27.64%股权转让给腾讯,作价33.17亿元,使得腾讯在制片领域增强实力;不久后,新丽传媒又以155亿元的价格被腾讯纳入旗下阅文集团。
 
这一动作可以被视为腾讯和光线在资本端更为紧密的牵手,从猫眼到新丽,至此之后,腾讯与光线的牵绊便不可动摇了。
 
与此同时,阿里对于这样的动向既有点无奈,又是洞若观火,就在新丽被出售的同时,阿里大文娱现任的掌门人,在当时还是光线董事的樊路远也因“个人原因”,辞去了光线传媒董事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该公司任何职务。
 
至此之后,我们发现,光线出品的影片基本都是猫眼和腾讯的痕迹,基本已经很难再看到阿里的身影。
 
就在此次阿里减持之前,谈及光线传媒与阿里合作终止的原因,曾经有分析师指出:“此前阿里影业虽然投资了光线传媒,但其一直以来都在打造自身电影产业闭环,拥有大数据能力的阿里影业手握超级流量入口,且在出品、发行、宣发、售票及衍生品售卖等在内的电影产业链条的布局都对光线传媒提出了挑战。未来,光线传媒和阿里影业的竞争将会越来越多,可以预见的是,光线传媒的生存空间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挤压。
 
这样的评价可谓非常中肯。除了光线与腾讯的越走越近之外,阿里自身的重新定位也是关键。
 
从2014年初步建立,到2016年10月正式组建阿里大文娱体系,囊括阿里影业、优酷、UC、阿里音乐、阿里文学、阿里游戏、大麦网等业务版块,再到投资万达、大地、博纳、Amblin Partners,最后到2018年底,阿里巴巴集团溢价增持阿里影业,股权由49%提升至50.92%——这一切的背后是阿里在构建自身的庞大体系。
 
在阿里大文娱、阿里影业“优质内容+新基础设施”的未来战略中,阿里更希望制片方扮演“供应商”角色,阿里为其提供从资金到制片辅助再到发行、票务、周边开发的一系列支持。如此一来,拥有相对完整体系能力且向腾讯靠拢的光线更像是竞争对手。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腾讯也在这四年间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腾讯游戏、腾讯文学(以阅文集团为核心)、腾讯影业、腾讯动漫等,加上企鹅影视、腾讯视频和腾讯音乐以及腾讯投资的一系列文娱独角兽,文娱生态版图已经成型——在这其中,光线以及猫眼无疑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最后,我们也必须强调,阿里出手光线的股票,除了是因为大环境下光线与腾讯的结盟以及自身的壮大之外,也有着财务投资上的考量。
 
光线因为《哪吒》的爆火股价蹿升,目前正处于相对高点,失去战略价值后,作为单纯的财务投资考量,此时正是变现的时机。
 
8月28日晚间,光线传媒披露了2019年度半年报。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光线传媒实现营业收入11.71亿元,同比增加62.37%,但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95%。
 
简单来看,受到行业大环境影响,光线的半年报是不理想的。除了净利润下降严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862.82万元,同比也下降69.6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7亿元,同比也下降了108.33%。
 
尽管下半年可能会因为《哪吒》的票房分账而获得大概12亿左右的营收,但是其股价是否能在届时回暖也未可知——因此,在此时此刻抛售光线的股票,从财务上看或许算是明智之举。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