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即拥有?劳伦斯·韦纳与他的“语言雕塑”
劳伦斯·韦纳肖像。©劳伦斯·韦纳艺术遗产/艺术家权益协会(ARS),纽约。图片由劳伦斯·韦纳艺术遗产和格莱斯顿画廊提供,摄影:卡斯帕里·德赫斯。
在劳伦斯·韦纳(1942 - 2021)看来,“艺术永远是个问号,而不是答案”。就如其作品中由大写字母排列而成的词语和短句,不断地促使交流与灵感的产生。作为观念艺术(虽然他并不完全赞同这一分类)的先驱与主要奠基人之一,韦纳一生坚持“艺术平等”的理念。他的“语言雕塑”打破了固定的意义空间,也颠覆了传统的艺术展示方式与媒介认知——观众的每一次观看与思考,都是对其作品的参与、理解和拥有。
购票请点击下方小程序
劳伦斯·韦纳194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他的父母在布朗克斯经营一家糖果店。童年时期,韦纳没有接受过正式的艺术教育,初次接触艺术是在 1950年代参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因此在启蒙阶段,他深受蒙德里安、德·库宁、波洛克等抽象绘画艺术家的启发。对他来说,艺术是与世界连结的一种方式。
童年时期的劳伦斯·韦纳。图片来源于网络。
青少年时期,韦纳曾在轮船和码头担任装卸工来补贴家用,这样的经历也让他与工人阶级有着很深的共鸣。16岁高中毕业后,他曾短暂的在亨特学院学习哲学和文学课程,但不到一年后便辍学,开始搭便车环游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等地,并在旅行路上创作一些小型雕塑。
20世纪70年代的劳伦斯·韦纳,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一贯保持着蓄留胡须的老成形象,韦纳却是在年少时便“出道”了。18岁的韦纳在加利福尼亚创作了他第一件正式的艺术作品《成坑之物》(Cratering Piece,1960)。通过在州立公园的四个角同时引爆炸药,韦纳塑造了一个大地上的凹坑。一年之后他重新回到纽约,正式开启自己的艺术生涯。
《意图
宣言》
1968年,劳伦斯·韦纳迎来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位于佛蒙特州的温德姆学院组织的户外展览中,他创作的装置作品以细绳环绕在几个木桩上,从而在草地上形成一组悬空的网格。然而,这样的装置却妨碍了学院学生穿过草坪的路线,导致他们剪断并拆除了部分细绳。这种对作品的破坏起初让韦纳不悦,但他也很快意识到,自己完全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这件作品的理念,而无须将其作为实体呈现。因为在他看来,作品背后的概念相较于其三维的物理形态是同等重要的。
劳伦斯·韦纳作品《一系列按固定间隔插在地上的桩子形成一个矩形,桩子之间拉着绳子以标示网格,从这个矩形中移除一个矩形》实施现场, 温德姆学院,普特尼,佛蒙特州,1968。图片来自网络。
在随后的1969年,韦纳以这样的理念为基础,撰写并发表了《意图宣言》:
1. 艺术家可构建作品
2. 作品可被制造
3. 作品无须被实现
(每项条件均具有平等地位,并符合艺术家的意图,这些条件的取舍取决于观者接收作品时的决定。)
劳伦斯·韦纳,《填泥或板材剥落的墙面》,1969,"展望明天:潘扎收藏中的光与语言,1967-1990"展览现场, 布法罗AKG艺术博物馆,2016。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一时期,语言写就的指令与声明成为了韦纳作品的根源。这些声明有的仅以文字作为存在形式,有的则被艺术家身体力行地实施。比如创作于1969年的《填泥或板材剥落的墙面》就以实物呈现:拆卸一面展览墙面上的墙泥和板材,使其内部的龙骨结构清晰可见。通过这种方式,韦纳挑战了传统艺术对视觉和物质在场的依赖,转而强调空缺和移除所传达的意义。
语言
雕塑
劳伦斯·韦纳,迪亚艺术基金会,纽约,1991-1992。图片由劳伦斯·韦纳艺术遗产提供。
《意图宣言》的发表让劳伦斯·韦纳坚定了作品无须以实体显现的理念。与此同时,他发现语言中的结构可以起到“雕塑”的作用,就像塑造一个虚构的物体。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是用实体材料于三维空间中造型,那么韦纳的“语言雕塑”则是通过文字,让艺术家与观众在思维的空间中产生碰撞,使作品成为探索与对话的土壤。
劳伦斯·韦纳,沃克艺术中心,明尼阿波利斯,1991。图片由劳伦斯·韦纳艺术遗产提供。
这种语言创作的逻辑是对现实的经验建构,而非纯粹的抽象思维。作为一个命题或“陈述”,语言雕塑不受限于地点或时间,可以在不同的背景下构建。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火柴盒、井盖、别针和T恤,或者博物馆、画廊、住宅和公共空间的墙壁、地板或窗户上,也可能只是被人叙述、阅读、甚至演唱,然后口耳相传。
劳伦斯·韦纳,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纽约,2007。图片由劳伦斯·韦纳艺术遗产提供,摄影:柯尔斯滕·韦纳。
劳伦斯·韦纳,科罗拉多维尔镇,2018。图片由劳伦斯·韦纳艺术遗产提供。摄影:多米尼克·泰勒。
在韦纳看来,纯粹的语言可以摆脱艺术的视觉特性,但语言“材料”在艺术家不断发展的创作过程中仍然自觉地具备了风格化的倾向:细长的文字全大写排列,“&”“()”等符号承载了划分结构、引导节奏等作用,同时也成为一种视觉元素。字体方面更是从早期所采用的经典无衬线字体演变为艺术家独创的Margaret Seaworthy Gothic。这些标志性的特征构成了几何感十足的“雕塑”,强调出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在空间中的存在。
劳伦斯·韦纳,布伦海姆艺术基金会,英国,2015。图片由劳伦斯·韦纳艺术遗产提供,摄影:雨果·格兰迪尼。
韦纳也坚持认为,语言雕塑的实体形式不会对其存在性造成影响,因为核心在于语言本身。随着时光的流逝,作品的字迹可能会逐渐磨损,不断重复着存在与消失的过程。但观众只要看到这些语言并有所启发,就相当于永久拥有了这件作品。就像韦纳被展出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只要依然存在》字面上所显示的——只要语言和概念依旧存在,作品便不会消逝。
劳伦斯·韦纳,《只要依然存在》,欧洲塔,魏特德维茨当代艺术中心,鹿特丹,1993。图片由劳伦斯·韦纳艺术遗产提供。
流动 &
意义
到了职业生涯后期,韦纳经常以头戴水手帽的形象示人。就如其成长经历中无法割舍的港口和码头,他在纽约和阿姆斯特迪这两座与水紧密相连的城市中都曾设有工作室,作品中也时常出现“波浪”“船”“贝壳”等与水相关的词语。
戴水手帽的劳伦斯·韦纳,图片来自网络。
在艺术家眼中,如水般流动的特质不仅显现于字面的表象,也渗透于作品的本质之中:韦纳给观者解读、接收信息时充分的自由,创作者和观者的决定共同构成了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语言雕塑。同时,这样的创作也对文字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就如艺术史学者安妮·罗里默(Anne Rorimer)所言,“将艺术从对传统独一性的臣服中解放出来”。
劳伦斯·韦纳,睿阁画廊,洛杉矶,2009。图片由劳伦斯·韦纳艺术遗产提供。
韦纳曾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生活,也对不同的语言具有浓厚兴趣。当他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大量创作以语言为媒介的作品时,就将自己的艺术实践比喻为“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翻译”。这可以被视为韦纳作品的精髓和核心,也是他长期实践背后的机制。
劳伦斯·韦纳,《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翻译》,罗斯·肯尼迪绿道壁画,波士顿,2015。图片由劳伦斯·韦纳艺术遗产提供,摄影:杰夫·哈加顿。
在此后于世界各地参与的展览和艺术项目中,韦纳常常将文字作品以当地的语言进行翻译和呈现,或是结合当地特有的物品作为元素创作新的作品。这使得翻译不仅仅是翻译本身,而是成为创作这件语言雕塑的另一种形态的材料和载体。
劳伦斯·韦纳,前哨当代艺术中心,崇明岛,上海,2019。图片由劳伦斯·韦纳艺术遗产提供。
韦纳认为他的语言作品有别于诗歌,是可以被直译的。而在即将于2024年7月20日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的大展“劳伦斯·韦纳:追求幸福 越快越好”中,大部分语言作品也都将以中、英双语呈现。这是韦纳作品第一次大规模被翻译为中文。展览的展陈设计也将结合北京UCCA包豪斯建筑开阔、无柱式的结构特点,为观众带来视觉与观念共鸣的艺术体验。
劳伦斯·韦纳,《以邀光》,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07。在即将开启的“劳伦斯·韦纳:追求幸福 越快越好”展览中,这件作品将会在同一个位置被还原。
在此次回顾展览中,UCCA将与劳伦斯·韦纳艺术遗产合作,呈现艺术家一系列重要代表作品,包括自1960年代末至创作生涯最后阶段的文字作品以及相关文献资料。这是自2007年受UCCA委托创作的个人项目“劳伦斯·韦纳:以邀光”作为UCCA开馆展项目之一展出以来,劳伦斯·韦纳于中国的首个大型机构个展。
票务信息
▼
购票请点击下方小程序
关于艺术家
▼
劳伦斯·韦纳1942年出生于纽约,16岁从斯图维森特高中毕业后,短暂就读于亨特学院,之后便开始了自己生活。少年时代曾搭便车环游美国,在旅行路上创作一些小雕塑。正是在此时期,于1960年创作了后来被认为是他的第一件正式艺术作品:在加利福尼亚米尔谷某州立公园里引爆炸药,在大地上创造了一个新的凹坑雕塑。作为推动观念艺术运动发展的重要人物,韦纳对交流和信息的接受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艺术作品被置于世界各地的公共和机构空间中,其特点是与生俱来的包容性和流动性。除雕塑作品之外,韦纳在艺术生涯中还创作了音乐、电影和视频,以及艺术家书籍。职业生涯早期,韦纳参加了一些战后举办的最著名展览,如定义了观念主义运动的大型主题群展,其中包括“活在你的头脑中:当态度成为形式”(瑞士伯尔尼美术馆,1969 )、“使用墙壁(室内)”(纽约犹太博物馆,1970)和德国第5届卡塞尔文献展(1972)。到20世纪90年代,韦纳开始在世界各地的机构举办个展,包括华盛顿特区的赫什霍恩博物馆和雕塑园、费城艺术博物馆、明尼阿波利斯沃克艺术中心、德国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布尔多当代艺术博物馆、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和伦敦当代艺术学院。2007年,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在美国为韦纳举办了首次作品回顾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