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4月28日 上午 12:43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国际

对话中国代表团高级顾问刘振民:“不能让雄心沦为空谈”

不止十一人 财经十一人 2023-12-18
“气候大会最终成果说明,大家充分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不能空谈,需要各国实实在在地响应。”

中国代表团高级顾问、外交部原副部长刘振民在气候大会中国角边会发言。摄影/韩舒淋

韩舒淋 发自迪拜

编辑 | 马克         

 

迪拜时间12 月13 日,第28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8)闭幕。
此次气候大会议程的核心是《巴黎协定》后的首次全球盘点。会议谈判期间,针对化石能源的表述,与会各方一度产生激烈分歧,会期预定在12月12日结束,主席国12日深夜仍与各方磋商,终于在12月13日清晨提交了最终的大会案文。12月13日上午,参会各方就全球盘点达成一致,呼吁“能源系统通过转型脱离化石燃料”(transitioning away from fossil fuel in energy systems),这是气候大会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摆脱化石燃料。
12月13日上午,在与会各方就全球盘点达成一致后,出席气候大会闭幕式的中国 代表团高级顾问、外交部原副部长刘振民在会场接受了《财经十一人》访谈。
刘振民曾长期在中国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工作,2003 年起历任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司 长,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和特命全权大使,外交部部长助理,中国常驻日内瓦联 合国机构代表和特命全权大使,2013 年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
2017年,刘振民获得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任命,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主管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刘振民曾陪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来北京,参与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谈。2022年7月,刘振民卸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本次气候大会,刘振民以中国代表团高级顾问的身份,全面参与了代表团在气候大会的工作。
拥有丰富外交和国际事务实践的刘振民,在气候议题上也经验丰富。刘振民在1996年就参加过第二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到2016年间断断续续参加过10次气候大会,在联合国任职期间也连续参加了气候大会。在联合国副秘书长任上,他负责推进成员国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有密切关联。
刘振民在专访中认为,此次全球盘点结果虽然未能让各方都满意,但已是当前国际形势下能达成的最好结果。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碳排放国和可再生能源 技术领先的国家,在谈判中受到各方关注,也为会议达成最终文件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振民强调,应对气候变化要做好雄心与务实的平衡,不能让雄心沦为空谈。中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较高,转型过程很艰难,但未来要继续下降,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
《财经十一人》:延期半天后,各国代表终于就全球盘点结果达成了一致,您对全球盘点 结果有何评价?它对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意味着什么?
刘振民:应该说结果相对比较平衡,在当前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以及南北对立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这样的结果是很不错的。
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出的目标是全球性的,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体成员国努力,但是发达国家亟需率先解决问题。欧盟主要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就实现了碳达峰,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本世纪初也实现了碳达峰。
而到本世纪中叶,发展中国家还将处于经济增长阶段,排放增长也是必然的。但是又遇到应对气候变化、人类低碳发展的时代,所以发达国家还是要率先改变,以便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留下更大空间。
全球碳中和目标是本世纪中叶,但是对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面临本世纪中叶能不能实现碳中和的压力,比如中国的碳中和目标是2060年,印度是2070年。下一步还是要继续加强合作,碳中和要在保证各国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条件的基础上实现,这对各国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能源转型的路必须走。
对各国来说,要逐步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目前可再生能源无法满足人类所 有的能源需求,化石能源未来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小,也面临如何进 一步清洁、低碳利用的问题,如此本世纪中叶全球才有望实现碳中和。

《财经十一人》:对于中国而言,脱离化石燃料的能源转型面临怎样的前景和挑战?
刘振民:中国已经有相当好的条件,我们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光伏、风电的装备和技术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占据非常大的市场份额。
但我们国家传统上是以煤为基础的能源结构,富煤少油缺气,如何改变能源结构,降低包括煤在内的化石燃料使用,未来的过程还是很艰难。中国煤炭占一次能源结构的比例已经降到了56%,未来要继续降。   
我们正在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这需要各级政府全力支持。这一方面是确 保中国现代化的实现,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也是为全球实现碳达峰,为构建绿色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好的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好引领作用。从这次气候大会来看,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中国在实实在在地做工作, 特别是我们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对全球能源转型作出了很大贡献。

《财经十一人》:此次气候大会期间,关于化石燃料退出的立场和表述各方有很大分歧, 最终达成了一致,这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中国代表团在推动各方形成共识上起到了 怎样的作用?
刘振民:应该说主席国为推动各方达成今天刚刚通过的关于全球盘点的文件,做了 最大的努力。整个谈判过程是缔约方主导的原则,经过大会发言,全方位的磋商, 充分考虑了各方关切。
中国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参与磋商,也发挥了一定的引领作用,对会议成果文件的达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各国都很关注中国的谈判立场,因为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又是能源大国,是在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领先的国家。
丁薛祥副总理代表中国政府作为习近平主席的特别代表参会,受到各方关注。这是习近平主席亲自出席巴黎大会以来,第二次有中国领导人参会。
我们在整个磋商过程当中,第一是强调要做好雄心和务实的平衡。光关注雄心,如果务实的手段跟不上,那么雄心就会成为一种空谈。
第二就是要做好几个领域的平衡。既要重视进一步加强全球的气候变化减缓行动,同时要认识到气候变化在30年前已经发生了,所以要更加重视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他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加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技术上的合作。我想这几个方面的平衡也是这次会议成功的关键,我们在磋商过程当中也在推动各方做好这些平衡。
第三是推动各国认识到,我们刚刚从全球新冠大疫情中恢复过来,全球经济还处于复阶段,面临很多挑战。我们要尊重科学家提出的建议,同时一定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
会议最终成果说明,大家还是充分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不能空谈,需要各国实实在在地响应。有一些人、一些组织、一些国家可能对最终成果不是很满意,但是我觉得在目前情况下,这就是各国能够达成的最好成果。
中国在这次气候变化大会当中受到了各方的高度重视,各国注意到中国代表团在谈判过程中的协调作用和组织能力。气候变化对各国都有影响,对中国也会有影响, 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要积极参与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当中去。我对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景还是有信心的,但是要看到挑战很大,希望你们也继续关注,继续支持。
下一步,各国要按照巴黎协定继续抓好自己国内的行动和落实。另外要加强国际合作,各国要避免采取有损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单边行动,气候变化是全球问题,需要全球合作。
《财经十一人》:您个人与气候大会有怎样的渊源?这次参会有什么感受?
刘振民:我在1996 年的COP2 到2016年的COP22 之间断断续续参加过十届,参 加过气候变化《京都议定书》和 《巴黎协定》的谈判,后来去了联合国工作,在联合国工作期间也参与了几届气候变化大会。当初我在联合国的职责之一是负责协助成员国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这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也是紧密相连的。
结束联合国任职回到国内以后,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气候大会,感受很深,变化很 大。气候变化还在加剧,但是也看到各国合作在加强,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大会的认识也在加深。这次迪拜大会中国来了2000多名注册代表,当然大部分是参加边会的各个机构、省市、企业代表。政府代表团的谈判代表有80来个人,过去14天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大家基本是都是起早摸黑,为代表团全程的会议谈判工作付出了艰苦努力。

我作为一个老同志返回气候变化大会,为年轻人成长感到高兴。我们的谈判代表很年轻,这是很好的现象,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我们老同志,更需要年轻一代更多更好 地参与进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