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GF观点 | 国内零碳智慧园区建设路径探索及发展建议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是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单元,其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重要使命,也是未来我国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落脚点。2022年7月,我国首个零碳智慧园区在江苏苏州落地。打造零碳智慧园区有助于促进低碳零碳技术创新,深化产业园区低碳改造升级实践,夯实节能减碳与绿色发展基础。本文拟从零碳智慧园区定义与重要性出发,通过引进并分析园区脱碳路线相关案例,为我国零碳智慧园区的建设拓展及应用提出可行建议。
一、产业园区零碳化意义与重要性
随着我国低碳发展理念与园区建设的实践融合,产业园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的主要载体,并衍生出循环经济园区、生态园区、低碳园区到近零碳排放示范区、零碳智慧园区等不同产业为主导的园区创新模式。
依据《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中的定义,零碳智慧园区即在园区规划、建设、管理上系统性结合“碳中和”理念,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碳汇、碳捕集利用等技术方式促进产业、基础设施低碳循环化利用,最终实现园区内部碳净排放量达到零,零碳生产、生态、生活深度融合。
图 1 我国2016—2021年能源消费总量变化情况
依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1年我国能源消费仍持续保持着增长态势,总量为52.4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2%。由于官方尚未公布2020及2021年度分行业能源消费总量数据,对比2016——2019年整体能源消费变化趋势,可发现工业与制造业长期是能源消耗主要来源,占据约80%以上能源总量。而工业与制造业的主要实体载体即各类产业园区,包括经济开发区与高新区。截止2022年8月,全国累计共有开发区2781个,其中国家级经开区230个,国家级高新区172个。各类产业园区在带来高额GDP产出的同时产生着巨量能源消耗,是碳排放的主要源头。
图 2 2019年各行业能源消费占比[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 3 主要行业2016—2019年能源消费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经济深入以及产业集聚发展,产业园区与入园企业数量将持续增长,产业园区对全国碳排放量的贡献率也将持续增长。在“双碳”目标及我国对于有序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双控”转变的路径定调的背景之下,产业园区作为碳排放最集中的空间与场景,势必是未来降碳减排工作的重心。针对零碳智慧园区建设路径的探索实践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园区零碳化相关政策进展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产业园区低碳转型的发展方向并引导相关工作落实。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构建文件及2030年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均有提及“绿色低碳园区”及“节能降碳工程落实”。生态环境部和工信部等也先后发布“十四五”期间做好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的相关通知意见。
表 1 我国“双碳”相关政策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福建、广西、河北等省积极响应,先行先试开展零碳园区建设,近零碳或零碳园区成为产业园区未来升级改造的终极方向。
表 2 我国各省市零碳园区相关政策方案
三、零碳智慧园区脱碳路线
由于我国产业园区数量众多,且不同产业园区地域政策、规模、入驻产业情况不一,因此,不同产业的零碳智慧园区具体脱碳路线和引导有所不同,但大体路径均从设计、建设与运营的产业全生命周期出发,从能源、建筑、交通等多方共同发力。
设计与建设阶段,零碳智慧产业园区顶层设计融入碳中和理念,运用数字化、智慧化手段推进全面脱碳,构建生产、生态、生活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园区。能源布局上,零碳智慧园区设计采用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最大限度降低能源使用强度与碳排放,统筹管理能源供给、分配与使用问题。并配备开发能耗统计、碳足迹、碳核查等功能,从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经营消耗、园区员工交通等方面精准把握和管理园区整体“碳中和”实现进程。
建筑配备上,设计环节采纳建设节约资源能耗,健康、高效、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为核心理念,充分应用自然光源与温度进行建筑光热设计,并配置以清洁能源为依托的电、热、冷、气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环节注重选用高强度钢材、低碳混凝土等高性能低碳环保材料,加强建筑废弃物与建材循环利用。大力推进被动式、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应用比例,减少建筑污染与能耗排放。
交通出行上,零碳智慧园区规划园区内员工低碳化出行,设计智能化交通路线与站点,并大力推广交通行业电气化,鼓励氢能、锂电池等技术创新。一是推进园区内电动公交车对燃油公交车的全面替代;二是有序建设充电桩等配套设施,推广电动汽车租赁服务;三是投放共享自行车,鼓励居民使用自行车、公共交通工具;四是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快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最大限度记录员工碳足迹与交通碳排放,提升通行效率。
运营阶段,零碳智慧园区有效解决园区对传统高碳高排放能源的依赖性,维持能源供应稳定与安全的同时实现能源效率的清洁化与高效化。在能源管理方面,分布式能源系统因地适宜采集清洁能源形成内部能源供应电网与电站,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各类清洁能源,满足园区各类场景能耗需求。通过分布式能源系统的集成化管理,借助物联网、云数据中台等高新技术实时监测、分析能源需求并自主智慧化调度各类能源进行传输配置。充分发挥多能互补与协同效应,实现自给自足循环供应与使用回收。
在生产管理方面,零碳园区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一是鼓励优先选用低能耗、少污染的绿色低碳材料,原材料需注重清洁回收与再利用降解。二是聚焦企业对清洁低碳工艺的研发投入与创新应用,通过优化工艺流程与生产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与环境效益。三是统一配置大型一体化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等绿色分拣回收加工中心,服务各企业原料废料回收处理。并建设完善的废电池回收利用系统,推动工业固废在建筑材料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等。
此外,在采用CCUS技术或增强植物碳汇能力的方式推进园区内降碳减排任务落实。CCUS技术作为理想的碳移除手段,可对绿色能源应用形成辅助支撑,其捕集的二氧化碳还可用于提高采油率、制造燃料及部分高碳行业原材料。而植物碳汇技术可基于园区不同的地貌形态与原生植被,园区充分利用公共空间绿化培养植物群落,通过加强屋顶、墙体、道路等公共空间绿化,建设小型公园、小微绿地及林荫停车场,依托园区内河流、湖泊、湿地,建设绿色廊道、植物园等生态景观。
四、零碳智慧园区建设建议
通过上文对零碳智慧园区脱碳路线的梳理,结合国内其他领域低碳发展相关经验,本文对零碳智慧园区的可持续建设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试点建设。加强零碳智慧园区建设的顶层设计,构建具备实操性的零碳智慧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和建设指南。以地方先行先试为路径,选择清洁资源禀赋较好、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较优化的地区率先开展园区建设,最终融合地方差异性,在全国鼓励因地制宜探索零碳智慧园区发展路径。
加强财政支持,完善相关政策。完善零碳智慧园区纳入当地政府发展规划并加强财政金融等政策支持利好。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为零碳智慧园区建设和园区内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吸引企业集聚入驻并践行降碳减排发展理念。
推动技术革新,培育市场渠道。积极推动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制造、绿色交通、绿色材料等有关技术及时革新,增强绿色低碳技术在市场竞争力,鼓励园区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研发。建立低碳技术创新和推广的激励机制和融资平台,培育多元化市场渠道,增强园区企业低碳发展的创新能力和融资能力。
联合数字技术,开展国际合作。加强数字技术赋能低碳生产,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低碳生产技术耦合,引导园区智慧化发展。注重开展国际合作,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及建设管理经验,不断优化园区技术及管理水平,提升国际声誉与认可。
相关文章:
1.IIGF观点 | 碳中和背景下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3.IIGF观点 | 公园城市打造碳中和背景下城市建设新形态 ——以成都市天府新区为例
4.IIGF观点 | 碳中和背景下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与转型路径
参考文献
1.《基于2℃控温目标的中国工业园区低碳发展研究战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2020
2.《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能源基金会,2020
3.《工业互联网碳达峰碳中和园区指南》,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2021
4.《未来智慧园区白皮书》,德勤,2021
5.《“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
6.《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全国信标委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2022
7.《西门子中国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西门子有限公司,2022
作者:
施懿宸 中财绿指首席专家
万秋旭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研究员
张凌舒 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科研助理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新媒体编辑:杨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