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IIGF观点 | 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看文化艺术慈善的新内涵和新价值
尤其在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日益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早在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时提出了“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指出“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慈善无国界,在社会价值的自主驱动之下,在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追问之下,不同肤色、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财富和不同性别的人们有望采用跨越巴别塔的文化艺术慈善通用语言,实现想象力的裂变和影响力的迸发,从而形成人类新的文明高峰。
在以政府(以及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企业(及以企业为代表的私营部门)、非营利法人(及以非营利法人为代表的社会部门)三维视角,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1]经济关系的研究时,我们发现建立在私营部门与公共部门二维认知基础上已经不能解释当下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固守在“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语境体系下,只会削弱个体社会守望相助和家国情怀的社会情感。为了降低整个社会运营成本,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应从“以人为本”出发,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再生过程,在消费分配、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的循环往复中阐述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
自古以来,文化艺术就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国家都通过以各种途径推动艺术发展,除了国家财政支出外,不少国家逐步开始引导各方社会力量参与,以慈善事业的方式助力文化艺术发展。基于此,本文将文化艺术慈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坚持问题导向,首次提出“文化艺术慈善”相关概念,试图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慈善”的内涵与外延,梳理我国文化艺术慈善的主体和利益相关方,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慈善发展在不同领域中所表现出的独特的价值。
一、文化艺术慈善的基本概念
(一)定义和本质
面对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局面,在历史新坐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趋于多元化、复杂化和个性化,有温度的公共服务日益成为人们的期盼。精神生活是人们为满足精神需要而进行的精神层面的活动与状态,包括信仰理想、认知思考、情感体验、审美享受等内容,表现为阅读、交往、文艺欣赏与创作等形式,体现在政治、哲学、法律、科学、艺术、宗教等领域。因此,关照人性、服务社会、穿越时空的以各类艺术表达和文化路径为载体的艺术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即为文化艺术慈善。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国的民生是“大民生”,主要分为底线民生、基层民生、质量民生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着人民的基础性需求、发展性需求和享受性需求。当下我国的城乡公共服务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包括在内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根据对《“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的研究,我国的文化是“大文化”,其建设范围包括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承担的项目,设施建设与开展服务并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实现人民文化权利为逻辑起点,是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行为及其相关制度与系统的总称,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从狭义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慈善是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艺术类分支,主要包含了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并通过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免费展示文物艺术品等方式,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从广义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慈善是指,社会力量自愿将各自的慈善资源无偿投资给非营利法人,用于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丰富人民基本文化艺术需求为主要目的,提供的公共文化艺术设施、文化艺术产品、文化艺术活动以及其他推动文化艺术相关领域的基础学科研究,包括人才培养和文化产业研究等,稳步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持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根据我国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需求,我国的文化艺术慈善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法规体系、运行管理体系、供给体系、数字网络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评估监督体系。[4]其中,文化艺术慈善基础设施体系是指向社会公众开放、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设备、设施,主要包含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群艺馆、文化中心等。供给体系是指可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公共文化艺术及其提供机制,既包括有形产品(如文物艺术品等),也包括数字化产品(如数字艺术、虚拟展厅等)以及各类主题慈善活动(如展览、文化知识讲座等)。本文提到的慈善标的,包含资金、房产、实物(主要是文物艺术品)、时间、股权、有价证券、知识产权等有形和无形资产。目前特别是我国互联网慈善、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因此我国的慈善标的形式丰富了我国的慈善标的。而战略慈善的根本要求是通过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价值目标。慈善投资[2],指的是在共同富裕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到慈善事业中,但由于各主体的客观发展阶段和主观慈善动机不同,捐赠决策将更注重战略着眼未来,决定了慈善行为的架构搭建和慈善资产的财富管理也将更加复杂,而这些现象都需要更加完善的文化艺术慈善服务体系。
围绕文化艺术慈善主体和利益相关方,形成了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机制。其中,投资机制主要包括政府拨款、融资、集资、社会捐赠、赞助、基金等。建设机制主要包括文化设施、各大文化工程的建设,既有实体场馆,也有线上工程。而运营机制是直接作用于服务对象的机构体系,目前主要分为政府介入和政府不介入的两种形式。其中,政府介入的形式主要包括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如政府通过设置博物馆等基础文化事业单位设施,保证资源、经费、人员编制,免费向市民开放;政府不介入的形式即由非营利法人独立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近几年,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事业的政策空间越来越大,政府采用PPP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准文化服务的案例开始增多。最后,管理机制主要包括机构及人的管理。伴随着文化体制的改革进程加深与文化艺术慈善事业的发展,对于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干部、文化团体以及业余文化队伍、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人员,辅助人员等组成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体系的培养机制完善愈发重要。
二、文化艺术慈善的主要主体及利益相关方
文化艺术慈善的主体多元、多样,并以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3]等非营利法人为主。事业单位在分类改革后,与文化艺术慈善相关单位主要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和企业,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承担公共文化等基本公益服务,是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文化艺术类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包含:博物馆、美术馆、群艺馆(文化馆)、文物考古保护单位等,例如中国国家画院、北京鲁迅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上海博物馆。文化艺术类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包含:需要重点扶持的文艺院团,文化宫,例如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等。文化艺术类公益三类事业单位主要包含:剧团、媒体、文艺服务机构等。
社会组织可以采取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组织形式。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部分登记为社会服务机构。文化艺术慈善的主体既可以是文化艺术类基金会,也可以是开展文化艺术方向资助行为的综合类基金会。文化艺术慈善领域的社会团体有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等。文化艺术慈善领域的社会服务机构主要为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中心等组成,以博物馆为例,分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
文化艺术慈善的利益相关方主要有政府、企业、文艺界、藏家、社会大众、艺术市场机构等。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作为社会主体时,主要是作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方,是公众接受公共艺术教育的最权威机构类型;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市场化程度更高,与企业和公众互动更充分,企业投资、藏家捐赠、志愿者服务等等社会力量大有可为;公益三类事业单位是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而来,分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社会资本可以各种形式参与改制,充分参与市场。社会组织类型中,基金会与相关方的互动比较灵活,尤其是拥有公募资质的机构,既可以从政府、企业、高净值人群获取慈善资源进行资助(如资助博物馆的维护或建设),也可以以市场化的方式灵活自行执行文化艺术公益项目。社会团体多以行业协会方式组织行业自律、自建、共享。目前不少基金会等社会组织都会联合爱心人士开展艺术品慈善拍卖模式以募集善款。表1文化艺术慈善的主体与各利益相关方关系
三、文化艺术慈善发展的新价值
伴随社会、经济、文化、财富、生态、国际、科技不同领域的资源配置演化,文化艺术慈善发展在不同领域中表现出独特的新价值:
一是从社会发展领域看,文化艺术慈善高质量发展是有为政府自上而下的社会化需求。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政府不再是国家治理的单一主体。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下,非营利法人机构需要快速发展起来,成为重要的政府职能承接主体,以实现提高政府在文化事业方面的成本投入效率、提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品质和种类的目的。
当下,文旅相关部委把公共服务重心主要放在了提高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效率,促进公共文化供给多元化,服务方式智能化等公共服务基础体系上,加强文化资源的梳理与共享,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可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将文化艺术慈善融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之中,开发模式、收入分配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多途径探索。例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国际级文化展示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建设博物馆之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以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达到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作用。
二是从经济发展领域看,文化艺术慈善高质量发展是社会力量自下而上的市场化需求。中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后,社会力量需要借助慈善规划完成自身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的价值提升和精神需求。传统的点对点慈善不再能承载多元价值和长期性的诉求,专业化、组织化系统性的社会公益服务或专业的慈善顾问第三方服务成为客观慈善需求。企业从战略性文化艺术慈善规划出发,参与当地政府进行基础文化事业建设。这样,既承载了高线的企业使命表达,又从ESG基线出发产生长期的财务回报,进而形成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搭建良好的政企关系、构建和谐的营商环境;个人从战略性家风传承出发,以自主参与文化艺术慈善为规划之一,可实现个人家庭财富及文脉传承、税收规划、家庭成员培养等目标。
三是从文化发展领域看,文化艺术慈善高质量发展是艺术市场统一有序的一体化需求。非营利机构是艺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深影响着艺术市场的发展。艺术市场因其历史原因和标的非标等特征,缺乏统一有序的制度管理。我国慈善事业目前虽备受关注,但自身也因“公信力”等问题饱受争议,因此文化艺术慈善的高质量发展是艺术市场一体化建设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领域。然而,社会痛点也是商业价值起点。《“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要求: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和内部运行机制创新,探索开展国有博物馆资产所有权、藏品归属权、开放运营权分离改革试点。企业可与文化事业单位携手推动转型步伐,围绕艺术和慈善的价值共性,赋能文化产业,建设文化艺术的聚集地和交流地。以博物馆商店、博物馆外部藏品展区为例,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权威性、系统性、专业性和企业资源的丰富性、灵活性结合,促成交易,促进服务,将有效提高艺术市场规模,整合艺术市场要素,甚至有可能拓宽交易门类和交易方式,最终实现大力推动艺术市场和文化艺术慈善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四是从财富发展领域看,文化艺术慈善高质量发展是中华文化由内而外的自驱性需求。伴随经济发展,富裕的个人及其家庭自身以及先富起来的企业家群体,对于将部分财富用作慈善资金以助推美好社会实现的需求越来越大,使家族向善的力量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而兼具艺术性和科学性的慈善架构将整个家族凝聚在一起,使得世代传承成为现实,也使得蕴藏在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外显为中华文化,最终实现文化自信。在经历了传统直接慈善、组织化间接慈善和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三个阶段的今天,慈善领域如何实现可持续也是广大大额捐赠方关注的重点,具体是指如何通过杠杆力量撬动更多的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慈善领域,如何管理巨大的慈善资产使之良性循环并渡过灾害等不确定性风险、如何盘活社会资源服务于非营利法人的使命愿景等。支持博物馆等这类公共文化服务,既满足了高净值高收入人群对战略慈善的规划,也带来了超越物质的美好精神体验。
五是从生态发展领域看,文化艺术慈善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弯道超车的均等化需求。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公平性,城乡均等化发展策略不可忽视。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公共文化设施往往是记忆的守护者与文化的呈现者。文化艺术慈善在乡村地区的文化建设中,精神富裕从“扶志、扶智、扶质、扶制”发力,以“审美化的生活”为标尺,激发自力更生、美好生活的意愿。乡村作为艺术产业载体,具有生产成本低廉、艺术空间延展性强等优势,农业原生态民俗、非遗资源、传统手工艺产业使乡村自带美学及艺术性,让乡创工作成为推动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突出亮点,通过赋能非遗达人等方式推动人的发展,激发当地人的内生动力,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的甚至帮助乡村振兴弯道超车的有效路径。
六是从国际发展领域看,文化艺术慈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全球治理由外及内的软实力需求。借助“一带一路”这一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业国际合作,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以文化艺术慈善的方式支持“一带一路”国家进行文化瑰宝的保护和修复,在尊重各国的文化安全和特有文明基础上,帮助各国守护国家文化遗产,向外传递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以人为本”的中华文化价值观,使文化艺术慈善成为政府外交的伙伴与民间外交、文化外交的载体,实现“授人以渔”的中国式平等互惠援助方式,即在尊重各国的文明基础上,帮助各国守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遗产,既丰富了我国人民的艺术体验扩大了文化消费,又发掘、培育、保护、推动他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文明互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七是从科技发展领域看,文化艺术慈善高质量发展是数字经济创新要素的体系化需求。随着数字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创新创造,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社会财富创造的重要增长点。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趋势不断凸显,正在衍生出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历史发展进程充分说明,新事物的出现和发展往往会同时带来挑战和机遇。艺术品迎来了新的数字化形态,元宇宙、数字藏品在我国也是风生水起。在疫情影响下,博物馆、美术馆等数字化升级和云上观展蔚然成风,深受大众喜爱,尤其是受到广大年轻人的追捧,有效促进了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认知提升。传统模式的公益慈善和艺术收藏投资受现实场景的时空等限制很难有新的突破,而没有数字化等于放弃了无限的网络空间资源、规模巨大的参与主体、全球化的地域版图以及新的财富增值机遇。借助“文保链”等公共基础设施,更多的文物艺术品可以完成在线呈现,实现版权交易等操作,为慈善的场景提供了更多有序、便捷的参与通道。构建一个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不仅是来自国家顶层的规划目标,更是各市场微观主体的迫切愿望,以避免文化艺术慈善领域的创新沦为洗钱、避税的混浊之地。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目标和表征。在艺术这一慈善事业的发展之路上,中国将有望凭借中华五千年文明底蕴实现“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
[1]根据新市场财政学理论,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平台,政府、个人、企业都是在这个平台内的交易参与者,财政体现了政府与个人、企业交易的状况,而不是如基于市场失灵理论所述的体现了政府通过行使职能弥补市场失灵。本报告中,当“社会与市场”及“政府或市场”作为一组相对的概念同时出现时,市场指的是除政府、社会外的资源配置组织形态与关系。
[2] 慈善投资主要指以社会价值为目标的资源配置活动。
[3]依据《慈善法》(2016 年),慈善组织,是指依法成立、符合本法规定,以面向社会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慈善组织具有明确定义,是天然的慈善活动载体,属于社会组织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众多现实原因,截至2019年4月8日,全国共有慈善组织5599家,约占全国社会组织总量的0.7%。《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19)蓝皮书。且许多慈善活动都借由社会组织完成,所以本文以社会组织为讨论对象。
[4]周和平. 文化强国战略[M]. 学习出版社, 2013. P190
相关文章:
1.IIGF年会 | 成果预告:中国艺术慈善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22)
作者:
田婧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艺术品金融与慈善财经研究中心主任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新媒体编辑:刘芋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