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位日本摄影家镜头里的中国——林林总总的变迁,悲欢离合的容貌

本田善彦 外交官说事儿 2020-09-16

斋藤康一是当代日本摄影界人物肖像照领域的泰斗,他长期在《文艺春秋》《中央公论》等日本主流媒体的刊物上主持作品连载,曾跟随众多当代日本名人拍摄了许多经典作品。个性谦虚温和、平易近人的斋藤康一,容易获得被拍摄者的信任,加上他温馨的影像风格,善于表现出被拍摄者自然人性的一面,使得他的作品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



1965年首次访华,穿着军大衣的斋藤康一在延安


斋藤康一还是日本摄影界里少有的“中国通”。1965年秋天,在偶然的机遇下,他参加了日中两国青年联欢活动,踏进当时被外界视为神秘大地的中国大陆,留下了近百卷胶片的照片。



1965年,广州


斋藤康一从小即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这跟他祖父的教导有关。1935年出生东京的他,成长于二战时期的日本社会,在日本国内弥漫着对中国强烈敌意的那个年代,斋藤的祖父在家里私底下告诉他“自古以来中国拥有伟大的文化,是一个了不起的邻邦,本不应该跟他们交战的”,然后偷偷地教他中国的古典精华。或许早年受到祖父熏陶的缘故,斋藤康一对中国文化有一种朦胧的钟情与好奇。



北京街头,1965


 斋藤康一通过实际的参访,开始对中国拥有浓厚的兴趣,回国以后一直期待有第二次访华的机会。然而,来年中国大陆即陷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风暴,连跟中国特别亲近的外国友人也很难去大陆境内,何况是当时还年轻,也没有社会主义政党背景的斋藤康一自然更不可能有访华的机会。



斋藤康一





    目睹了“文革”最后一年的中国

直到1976年,斋藤康一好不容易等到第二次机会。此时“文化大革命”已近尾声,日本新兴佛教团体“创价学会”旗下的“民音(民主音乐协会)”邀请上海京剧团飞日本表演。上海京剧团安排于1976年5月在日本开演,民音方面先于4月间派媒体代表团到上海做采访宣传工作。斋藤康一以日本四大新闻媒体所组成的采访团之摄影师的身份,第一次搭机直航中国大陆。



上海几许萧瑟和冷清的街头,1976


1965年,斋藤第一次访华时,日中双方的邦交尚未正常化,访问大陆的大多数外国人,要先飞往香港,再经过罗湖海关才能够进入大陆。1972年,日中实现了邦交正常化,1974年9月,日中定期航线终于开通。1976年,包括斋藤康一在内的日本媒体代表团,从东京飞往北京,再转中国国内航班机到上海,开始采访之行。



上海京剧团一名成员在家中指导孩子清唱,1976


斋藤对重逢久违十一年的中国大陆有着高度期待,但他所看到的1976年大陆百姓的表情和1965年所看到的很不一样。1976年4月周恩来逝世没多久,也就是四五事件不久后。斋藤说:“在上海,看到一位学校老师站在两轮拖车的上面打鼓指挥学生们,老师的表情很明显地流露出疲倦,他打出来的节奏和声音,一点都没有活力,跟十一年前朝气蓬勃的社会氛围大大不同。目睹这些,我很震惊,印象也特别深刻。”



上海女兵进行操演的情形,

此时为文革前一年,政治气氛日益浓厚。


上海京剧团赴日本表演的是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因此,斋藤的主要任务就是拍摄京剧团的照片。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体现数百年来的中国传统舞台剧的精髓,大搞“破四旧”和“立四新”的年代,这些传统艺术到底被如何改造?他们的处境如何?特别是1965年,斋藤第一次访华时,访问过上海京剧团。因此,过去十一年之间,京剧团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斋藤对这些问题特别感兴趣。



上海京剧团正在排演革命现代戏《战海浪》,1976


斋藤试问团员,以前看过的传统戏服现在放在哪里?团员回答说,那些已经全部都烧掉了。由于斋藤在日本采访过无数艺术家,非常了解舞台演员演戏的本能,打死都不相信这些团员说的话。他判断,或许到了排练场就能看到被改造前的模样,于是他特别提出要到排练场拍摄的要求。

上海京剧团一开始婉拒斋藤的要求,但斋藤非常坚持,最后京剧团只好妥协,在舞台上铺好厚垫,让斋藤拍摄短暂的排练,适度满足他的要求,但坚决不让外国来宾看到后台。对此斋藤也没办法,决定不再为难京剧团,只是默默地拍摄临时的排练。上海京剧团的一举一动,都忠实地反映着教条生硬的“文革”末期的社会氛围。

采访的同时,斋藤不忘忙里偷闲,跑去市井小巷拍摄普通百姓的照片,虽然数量有限,不过还是成功地捕捉到“文革”末期的社会景观,目睹了死气沉沉、极度疲倦的中国社会。斋藤心中萌生一般好奇:这样被压抑到极点的中国社会,将来会走向哪里呢?





改革开放启动,社会朝气蓬勃

“文革”终于正式结束,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斋藤康一开始积极地往返日本和中国之间,有时以私人身份参加旅行团(当时,中国政府原则不开放外国人的自助旅行,只有特定的旅行团有办法申请中国签证),有时会通过受邀于日本或中国的单位主办的活动,尽量找机会去访问。


北海公园,小朋友们春游 (北京 1978)

斋藤每次来都带几十卷底片,他几乎跑遍了中国各地,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还有哈尔滨、呼和浩特、拉萨以及云南等边远地区。他所拍摄的内容和对象非常丰富,从人物肖像到名胜古迹,包含了淳朴的乡村和多变的城市。这段时期,他快门下的中国社会朝气蓬勃、充满魅力。



淮海中路附近,阴雨天中的行人 (上海 1983)



清真大寺前广场(呼和浩特 1979)


斋藤特别关注城乡景观和底层百姓生活的变化。他生长于东京,会以直觉观察城市生活的变迁,因此很自然会拍摄中国城市的生活。至于乡村的变化,有时虽比城市还要鲜明,少数民族的生活、著名名胜古迹等都很吸引人,但那部分的变化有时看来大同小异。

因此,斋藤决定反复造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记录市井庶民的点点滴滴,捕捉时代变化的细节。同时,斋藤也费足心力追踪苏州、杭州等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型古老城市的当代演变。


小巷里,小女孩在户外做功课 (杭州  1983)



午后的阳光洒落在街道上,树影摇曳,穿流着下班回家的自行车潮(苏州 1985)


斋藤康一不只用相机记录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陆各地的变化,同时也敏锐地通过自己的耳朵捕捉社会的变化。



穿戴漂亮的小女生 (苏州 1985)


街边小贩,传统的小杂货店曾是这座南方商业城市的特色之一  (广州  1986)


路边休息聊天的妇女们  (扬州 1988)



普化寺外,一名男子骑着脚踏车在木制桥墩上过河

(山西五台山  1991)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百姓的服装明显多元了,表情和肢体语言也变得活泼,同时百姓的思想也逐渐改变”,这就是斋藤的心得。

他举例说,1965年和1999年的两场国庆大典给他带来的不同感受。1965年的中国,虽然还很穷,但处处充满着建设新国家的喜悦,百姓的士气也非常高昂,国庆当天的游行队伍进行得非常整齐,过了天安门广场后还秩序井然。



参加中国国庆的日本青年,1965


到1999年,建国50年国庆大典的氛围和1965年大大不同,庆典虽然华丽壮观,但整体的气氛缓和很多,游行队伍过了天安门广场后很快就放松了,之前的紧绷氛围再不复见。斋藤康一认为,改革开放的进展带来中国经济的大幅成长,百姓的所得逐年提高,生活质量也明显改善,同时因为整个社会相对富裕起来,百姓的紧张情绪也慢慢地驰缓下来,这也是很自然的现象。





重视中国人四十年之路

改革开放初期,照相机几乎是昂贵奢侈品的代名词,拥有相机的中国家庭并不多。根据斋藤康一的回忆,在早期中国的观光景点,一定会看到出租相机的从业者,旅客买底片的同时,跟租相机者花钱借用相机,和家人、跟朋友摆个姿态拍各式各样的纪念照,拍完后把底片拿去洗。



天安门广场,国营拍摄点及等候拍照的军人


当时,在大陆的景点周边可以看到,不少旅客拿着刚洗好的照片边看边走的样子,斋藤感受到大陆百姓对照片的爱好。除了在相馆或景点拍摄的纪念照之外,大陆百姓手里自己拍摄的照片数量很有限。



一名衣着西装拍照的本地男子引起围观,社会气氛微妙地改变  (兰州 1979)


至于社会生活照片,官方提供的宣传照片都是固定风格的摆拍,以作为宣传用,不太可能去拍摄自然状态的百姓生活。


长安街清晨,几辆载满废品的三轮车  (北京 1978)



在这种情况下,斋藤康一凭着摄影师的好奇心和艺术感,拍摄了成千上万张的中国街头生活,包括北京胡同里凌乱的民居、上海石库门的窄巷的居所,还有许许多多拆到一半的老建筑。林林总总的城乡变迁、居民悲欢离合的容貌,共同交织成改革开放大时代的进行曲。



北京  1965年


斋藤康一的中国摄影作品,仿佛四十年来中国人的肖像,逐一走过眼前,看似久远,实际上重现了四十年来中国人所走过的路,自是无比的熟悉和感念。




文字 / 《老照片》 本田善彦

图片 / 网  络

编辑 / 小  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更多精彩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