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也“幽默” | “三只眼的会谈”和“游击队的战术”

陈伟雄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从事外交工作,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即:上七天班、出十日差、吃百家饭、见千人脸、行万里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就曾陪同“领导冒号”闯荡外交江湖,目睹过各式各样外交人物的风姿。

三只眼的会谈

1999年6月,我随同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前往挪威访问,与挪威外交部的高级官员就联合国事务进行磋商。

根据日程安排,我们将于那一天中午与挪威外交部国务院秘书沃伦拜克先生进行磋商。磋商的地点就在奥斯陆市郊山坡上的一座豪华饭店内。饭店的名字很有意思,叫做“豪门可乐”。

当我们一行抵达饭店会客厅时,只见沃伦拜克先生热情地迎了上来,与我们亲切握手。挪威人办事干脆利索,中国人办事讲求实效,双方刚刚坐下,便马上直奔主题,就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深入交换看法。

这时,王光亚副部长和我都发现,在会谈过程中,沃伦拜克先生总是将脸侧向一边,其中一只眼睛总是盯着窗外。我心里在犯嘀咕,这位老兄怎么不懂得礼貌?

会谈是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的,双方达成了许多重要的共识。这时,沃伦拜克先生站起身来,满脸笑容地向我们透露了他的个人“隐私”,原来他是“独眼龙”!为了显示礼貌,他自始至终都用那只真眼注视着对面的中国朋友。这也难怪,不将一边脸朝向窗外,就不可能一目了然!

当沃伦拜克先生和王光亚副部长话别时,一群记者已等在门口。沃伦拜克先生风趣地说道:“我现在就去见记者,谈谈我与中国副外长会谈的成果。我要对他们说,刚才‘三只眼的会谈’非常成功!”

一席话,将在场的所有人逗得哈哈大笑。

游击队的战术

理查德·霍尔布鲁克

美国原常驻联合国代表霍尔布鲁克大使是一位世界级人物。

他生于1941年,1962年毕业于布朗科大学,曾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的威尔逊学院,并任外交政策季刊执行主编。他进入外交界后,曾是美国出席越南问题巴黎和平协定代表团成员。

1970年至1972年,他曾赴摩洛哥担任美国和平队队长。1977年,他进入卡特政府,参与过中美建交的准备工作,曾多次访华,并担任过美中关系国家委员会负责人。1977年至1981年,他担任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1993年至1994年,他出任美国驻德国大使。

他于1995年起担任美国关于波黑问题的主要调解人,并因促成波黑三方签署《代顿和平协议》而名声大振。他为此还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1999年8月,他被任命为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当时,美国在联合国有一项艰巨的任务,就是推动联合国会费改革,将美国的联合国会费比额从25%降为22%,将维和摊款比额从31%降为25%。美国的这个馊主意遭到联合国绝大多数会员国的批评。

美国原常驻联合国代表霍尔布鲁克大使(中)与时任唐家璇外长交谈。左为美国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凯利。

霍尔布鲁克大使硬着头皮到一些主要国家进行游说,并于2000年3月奉命到我国访问。当时,我国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出面与霍尔布鲁克大使举行会谈。这两个人都有丰富的外交经验和充沛的精力,而且还有办事沉稳、决策果断的特点,真是棋逢对手!

我当时担任会谈记录员。按照我方惯例,由霍尔布鲁克大使先行表述。只见霍尔布鲁克大使慢条斯理地与我方逐项讨论双方关心的议题。一个上午,双方几乎谈遍了伊拉克、科索沃、波黑、东帝汶、塞拉利昂、西撒哈拉、非洲大湖等热点问题。

看着墙壁上的时钟已接近午宴时间,霍尔布鲁克大使这才低声地说道:“现在我想谈一个小问题,就是联合国会费改革问题。”

王光亚副部长似乎早就预料到这一刻了。只见他也毫不含糊,当即脸带笑容地回应道:“我知道阁下一定会采取这种游击战术来谈你关心的问题的。”

霍尔布鲁克大使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连忙解释道:“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是我从中国人那里学来了!”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对于这两个老谋深算的谈判对手,最后的问题原来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end-

文章来源 |《耍一把外交》

作者 | 陈伟雄

图片 | 网络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倾听外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