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赞歌,在火线上谱写
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兵,却曾与战友战胜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对手。
▲抗美援朝期间,王书成在朝鲜拍摄的照片
1953年踏上朝鲜的土地时,王书成只有17岁。为了保家卫国,他毅然决然响应祖国号召,顶着冰天雪地的恶劣天气,来到战火纷飞、沟壑纵横的异国他乡。
作为一名年轻的志愿军战士,王书成从做通讯员开始。每天全副武装步行几十里路,往返于战斗前线和后方指挥部运送文件与情报。战场环境瞬息万变,一点情报的失误、一刻情报的延时都可能影响战局的成败,因此战场通讯员也成为敌人与特务优先“关照”的对象。
▲王书成老人看望抗美援朝老战友
为保证安全,队伍每天都会更换口令,不得有一丝差错。在老兵的帮助下,王书成也很快学会如何发现敌人的地雷陷阱和躲避特务的骚扰。但由于敌人力量强大,还是避免不了面临各种险情。
王书成几次险些被地雷炸伤,也曾多次遭遇特务暗算,虽经过惊心动魄的战斗最后都化险为夷,但还是有战友为此献出宝贵生命。可以说每天往返的后方,正是战地通讯员们的前线。
情报文件价值特别重要,他们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心理准备,哪怕与敌人同归于尽,也绝不会让情报落入敌手。正是凭着这股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劲儿,王书成一次次圆满完成通讯任务,保障了战事的顺利推进。
▲王书成老人的《汽车驾驶技术证明书》
由于任务完成出色,领导又安排王书成学习汽车驾驶技术。本着军人的使命,怀着对祖国的忠诚,王书成通过不断请教与练习,很快掌握了驾驶技术,并成为志愿军汽车兵的一员,每日负责往前线运送弹药补给,再从前线往后方运送伤员,昼夜不停。
那时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了强化对志愿军的不对称优势,对后方尤其是交通线的封锁非常严重。战斗机每日在天空上盘旋观察,发现疑似汽车等交通工具就会俯冲扫射轰炸,直到击中目标才扬长而去,因此当时的交通运输线情况非常严峻,王书成的很多战友也都这样牺牲在了血与火的运输线上。
敌机的轰鸣声渐渐远去,注视着出发前还一起聊家常的战友就英勇牺牲在眼前,王书成满怀对敌人的仇恨,擦干泪水,发动汽车,再次快速向前线驶去。
▲志愿军俘获溃逃的美军
七零八落的道路,噼啪燃烧的树木,硝烟未烬的汽车残骸,路边、山坡上比比皆是的志愿军墓碑……这一切的一切愈发坚定了王书成的战斗意志,要尽最大努力为前线战友运送弹药,消灭敌人,只有前进,只有战斗,才能赢得胜利!
终于经过顽强的战斗和激烈的交锋,志愿军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
,也让美国将领克拉克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王书成老人的《预备役军士和兵证明书》
1958年,在朝鲜战斗工作了五年的王书成与战友们,终于胜利圆满地完成祖国和朝鲜人民赋予的光辉使命,凯旋归国,也终于在拼死守卫的祖国过上了曾在战场上憧憬的踏实日子,而这段壮阔激昂的岁月,也慢慢沉淀在脑海,回忆在心中。
1958年退役后,在王书成预备役证书上面,还写着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的亲笔签名。
▲王书成老人的《复原军人证明书》
王书成回到北京后做了一段时间的司机,后来回到家乡大兴,过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直到后来,公社的领导才知道他原来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老战士,才知道公社里还有一位默默无闻的革命军人,才知道身边还有这么一位最可爱的人!
▲王书成老人佩戴着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纪念章(右)和抗美援朝归国纪念章
时光荏苒,今年已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但我们依然可以从耄耋老人王书成的身上看见当年雄姿英发、奋勇争先的影子。岁月压弯了腰板,磨皱了脸颊,但抹不掉舍生忘死、忠国为民的精气神!
今天的国际社会再次进入动荡不安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未来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以王书成为代表的一代老兵,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不畏强敌,血战到底,赢得胜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主义篇章。他们保家卫国、无私奉献的崇高情怀鼓舞着每一个人。我们要永续传承、世代发扬,让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薪火相传,让曾在火线上谱写的青春赞歌更加嘹亮!
- End -
图文 | 杜辉煌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