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圣彼得堡的“生命之路”

李清和 外交官说事儿 2023-12-06

作者简介


李清和 毕业于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曾任中共天津市委常务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天津市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


“生命之路”纪念碑前的供台上燃烧着长明圣火,周围摆放着人们敬献的花篮和鲜花。

2017年6月20日至28日,我和老伴随天津市政协历届委员自费旅游团赴俄罗斯访问。这是我继2004年7月访问俄罗斯后再次重访俄罗斯,也是第二次到圣彼得堡参观访问。

6月21日早7点,飞机降落在圣彼得堡国际机场。到机场接机的是导游王梦露小姐,她自我介绍说,她来自东北哈尔滨,在俄罗斯工作已经7年。代表团在圣彼得堡期间,将由她陪同游览。9时15分,我们乘坐着大巴开往在圣彼得堡旅游的第一站拉多加湖-圣彼得堡的“生命之路”。

在车上,导游首先向大家讲述了圣彼得堡这座城市的历史故事。圣彼得堡,这个名字由三部分组成,“圣”,源自于拉丁文,意为“神圣的”;“彼得”,使徒之名,希腊语“石头”的意思;“堡”,在德语或荷兰语中称为“城市”。如此看来,圣彼得堡的名称并不是以彼得大帝而命名,而是与彼得大帝的名字相互吻合,且蕴含着不同凡响的文化背景。

18世纪,画家让-马克·纳蒂埃创作的彼得一世肖像。(网络图)

彼得大帝自1689年掌实权后,竭力为俄罗斯恢复通往欧洲的近道,即通过涅瓦河进入波罗的海。1703年5月,彼得大帝开始修建圣彼得堡,以作为俄罗斯波罗的海出海口的前哨基地和堡垒。1712年,圣彼得堡成为俄罗斯的首都。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罗斯与德国交战,圣彼得堡按俄国人的习惯更名为彼得格勒。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后,为纪念列宁城市改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后,经城市全民公决,列宁格勒恢复了它在历史上的名称——圣彼得堡。

拉多加湖风光

(网络图)

拉多加湖位于俄罗斯西北部列宁格勒州边境的卡累利阿共和国和列宁格勒州之间,靠近芬兰边境,为涅瓦河源头,最后流入芬兰湾(波罗的海的一部分)。拉多加湖,旧称涅瓦湖,距圣彼得堡70公里,是欧洲最大的淡水湖。湖的长度219公里,最大宽度处138公里,面积17600平方公里,湖岸线长度1570公里,湖体水体容积908立方公里。1937年修建了一条环绕湖的新拉多加运河,使拉多加湖成为连接波罗的海与伏尔加河的重要航道。

列宁格勒被围

(图源:伟大的卫国战争)

1941年9月至1943年3月,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被德军围困,城市与外界的联系几乎全被切断。唯一能与后方相连的就是拉多加湖,可是湖上的运输船只经常被德国飞机炸沉,城里的粮食供应日见困难。

1941年9月,被德军轰炸后的列宁格勒。

(网络图)

在冬季即将来临之前,德军最后一次进攻列宁格勒的计划未能得手,于是对列宁格勒实施狂轰滥炸,企图切断列宁格勒的全部供给线,将列宁格勒困死,列宁格勒危在旦夕。生死关头,时任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的伏罗希洛夫元帅向列宁格勒军民发出紧急动员令:“在列宁格勒大门口,用我们的胸膛挡住敌人前进的道路。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城里每个人都成为视死如归的战士。”

1941年冬天的列宁格勒街头

(网络图)

为了拯救保卫自己的城市,他们把城市里众多雕像埋到地下,疏散文物藏品,有一百万人参与修筑防御工事,其中不少是妇女与儿童。为了祖国,他们同仇敌忾,决心与敌人浴血奋战到底。从1941年9月8日至1944年1月27日,这座城市的军民被围困872天,在饥饿、严寒和战争威胁下不屈不饶,拼死反抗,以饿死64万军民的惨痛代价,在希特勒炮火不能覆盖的拉多加湖上开辟了一条运送补给和伤员的“生命之路”。

苏联人在拉多加湖开辟冰上公路

(网络图)

在城市被围困期间,经这条“生命之路”运输了160万吨的货物,超过130万人被疏散到内地。为保卫这条生命线,列宁格勒军民付出了巨大牺牲。苏联军民依靠这条拉多加湖“生命之路”创造了奇迹,终于战胜了饥饿的威胁,彻底挫败了希特勒妄图困死列宁格勒人的罪恶计划,渡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生命之路”上每一公里都设一个纪念柱

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向拉多加湖的方向驶去。道路两边是大片的森林。据导游介绍,为了纪念这条“生命之路”,在道路的两旁竖立了纪念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生命之花”纪念柱,它造型独特,一根挺立的石柱,下面几块基石像一片片绿叶,顶端用石头拼成一朵盛开的花,这里是“生命之路”的起点。从这里到拉多加湖的40多公里的“生命之路”上,每一公里还修建了公里纪念柱。公里纪念柱上刻着俄文“生命之路”的字样,标着此处的公里数,上端刻着红五星。

纪念碑旁边的85毫米“喀秋莎”防空火炮,这里曾是苏军炮兵阵地。

在“生命之路”10公里处有一组碑体像子弹头的雕塑,名叫鲁姆勃拉山纪念碑,这里是当年的防守高地。再往前行至17公里处,一组雕塑群出现在眼前是一排喀秋莎火箭炮,这里曾是苏军的炮兵阵地。喀秋莎火箭炮为保卫“生命之路”立下了不朽的功绩。我们坐的大巴车开了一个多小时到了拉多加湖湖畔。

拉多加湖畔 “生命之路”上的“断环”纪念碑 

凡是到过圣彼得堡的旅游者,都对列宁格勒保卫战纪念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纪念碑是断裂为两段的彩虹,侧面有一方刻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标志的碑,标题用俄、英两种文字写成,俄文是:Памятник《Разорванное кольцо》на《Дороге жизни》;英文是:Monument《Broken Ring》on the《Road of Life》。其意是“‘生命之路’上的‘断环’纪念碑”。碑文中有:“高7米两个半开放式拱门,象征着封锁,他们之间的差距,象征着生命之路。”苏军打破德军包围封锁之“环”,穿过“断环”缺口,建成“生命之路”,与外界连通。冰天雪地之中,这条生命线经常遭受德军狂轰滥炸,而英勇的军民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一次又一次地连接起这条生命之线。

雕塑前的水泥供台上,长明圣火熊熊燃烧,象征伟大的爱国精神永不熄灭。这里摆放着俄罗斯人民和旅游者敬献的花篮和一束束玫瑰花,以表示对英雄的敬仰。离纪念碑不远,有十尊烈士雕像,有我们熟悉的卓娅(Зоя),《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的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Островски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马特洛索夫(Матросов),被誉为“普通一兵”的战斗英雄等。纪念碑台座旁边有一块花岗岩石碑,上面刻着诗人布罗尼斯拉夫·克容的诗句:



后代啊,你要知道,

在那艰难的年代,

我们带着对人民的忠诚,

信守义务,忠于祖国,

从这里,在拉多加湖的冰面上,

开辟了一条‘生命之路’,

得以让生命延续。

列宁格勒保卫战正是依靠不屈不挠、英勇奋战的苏联军民才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站在拉多加湖畔向远处望去,一望无际的水域,天水连成一片,烟波浩淼,浑然一体,望不到边。湖面上波涛在翻滚着,波浪前扑后涌地拍打着岸边,海鸥擦着湖面飞翔着。

2017年6月21日上午,作者夫妇在圣彼得堡拉多加湖畔合影留念。

再看看湖边周围,除了一所饭馆和两处木结构房子外,没有其它建筑。这里的一切都是自然形成的,湖边的堤岸、一片片零零落落的石头滩地、大片的沙滩、成片的树木,在沙滩上放着一只木船。再往南看,我们看见了一座高耸着的灯塔,在白色的湖面和低矮的树木之间,它显得相当显眼。如果是在黑夜,从灯塔顶端放射出的光线可以照亮远方。想当年,这座灯塔便是给拉多加湖“生命之路”上的汽车和航船指明方向的。站在这里,感到这“生命之路”有着凝重的历史色彩!

这条名垂青史的路,不仅景色独特,更在精神上给予我们无比的震撼。仔细观赏着眼前曾经战火洗礼的这块土地,充满生机,格外迷人。尽管天下着小雨,旅游者们被拉多加湖的自然景色和战火经历所感染,大家都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摆出各种姿势,用手机、相机纷纷拍照留念。身置大自然的环境之中,我们兴致勃勃,忘记了疲劳和寒冷,仿佛又年轻了许多。

拉多加湖畔的小木屋餐馆

拉多加湖畔有一座小木屋餐馆。小木屋用原木搭建而成,颇具俄罗斯乡村风格。时近中午时分,我们走进一家餐馆,里面是八人座的一排排长桌。我们享用的是俄罗斯传统特色餐——烤鱼。据说这鱼就是从拉多加湖打捞上来的秋刀鱼,俄式烹饪,味道独特鲜美。这是我们到俄罗斯的第一顿午餐。

按组分桌,我们八个人围坐在一起,在异国他乡,大家边品尝着美食,边谈笑风生,特别是在谈到沿拉多加湖“生命之路”的所见所闻时,都感到这是一次有特殊意义之旅。我们参观的不仅是美丽的景观,而且是战斗民族为保卫列宁格勒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历史重地,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呈现着浴火重生的新貌。

圣彼得堡的“生命之路”,是一条浴血奋战之路、正义战胜邪恶之路,是一条苏联军民以钢铁意志支撑血肉之躯开创的生命之路、胜利之路。“生命之路”将深深地留在参观者的记忆里,成为鼓舞人们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

——2022年4月8日

— END —

作者 | 李清和

图片 | 李清和、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