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枪支管控在美国何以如此之难(下)

高广灵 外交官说事儿 2023-12-06
 

作者简介    


高广灵 1974年初进入外交部,先后在驻日本使馆、纽约联合国总部秘书处、驻泰国使馆、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纽约)、驻牙买加使馆、驻苏里南使馆和驻旧金山总领事馆任职逾20年。


点击阅读:枪支管控在美国何以如此之难(上)


过度自由害了美国

美国一向标榜自己是自由国度,并在实际生活中确实给予其国民宽泛的自由。与此同时,还将这种自以为进步的价值观予以输出,甚至强加给别的国家。

美国的自由真的那么好吗?笔者在美国工作了10多年,亲眼目睹了他们的自由,并不认可这种所谓的自由理念有多么进步,并且有预感,美国的将来很可能就毁于这个“自由”上,一如一些欧洲国家为其高福利所累而一筹莫展一样。

自由固然可贵,为人们所普遍向往,谁也不希望别人过多的干预,无论是权力部门的干预,还是别的什么人的干预。然而,物极必反,凡事都有度,超过了应有的度,定然适得其反。

宇宙运行尚有规律,不然也会乱套,何况人类社会。特别是现如今的民主社会,人的觉悟、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还不能使这个社会井然有序,还达不到足够高的程度,“国家机器”还有其存在的价值,限制过度自由仍有其必要性,某些约束也是必不可少的。

美国社会犯罪率如此之高,还不足以证明这一点吗?一个人的自由,不能建立在他人的不自由之上,换言之,不能因此给他人带来不自由,不能影响到别人的正常生活。连最起码的人身安全都没有,生存安全都不能保证,还侈谈什么自由!20个无辜的孩子,在这个“自由国度”生活了才几年,而且是号称最优秀的国度,尚未体会到真正的自由是什么,就这么被一阵乱枪夺去了幼小的生命。


谁之过?接二连三枪击惨案的发生,并非偶然,政客们过度地强调自由,媒体、舆论无休止地渲染自由,集团和个人的利益不得干预,社会对个人自由的高度容忍,个人利益至上理念的深入人心,因谁都认为我的自由不容干涉而产生的社会不可调和矛盾的上升,生活压力、社会压力的增加或受了某种刺激使一些人精神上出了问题,都是导致事态激化的因素,其必然结果就是以我为尊、互不相让,加上枪支的严重泛滥和无序管理,谁惹着了我,举枪便打,随意而为。

过度自由导致的恶果就是无止境地要求更多的自由,得寸进尺,谁也管不着我。法制与自由本来就是一对矛盾,自由过度了,个人利益至上,法制观念必然淡薄,法律的执行势必受阻。

美国的法律制度不可为不强,法律条文不可为不多、不细,凡事都要立法,依法行事。按理说这本该使这个国家成为“太平盛世”,可是为什么犯罪率还那么高呢? 这就是在不断立法的同时,又过度地强调自由所致。法律的效力被过度的自由抵消了。这边立法禁止什么,那边又立法说某一件事不得干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人们以此法推翻彼法,这与无法又有何异?貌似法制严格的美国,又被自己的法律否定了。

常人一看便知孰是孰非的案件,就是凭着能言善辩律师的三寸不烂之舌,巧借美国的现行法律,以法攻法,使黑的变成了白的。这样的案例还少吗?美国的将来很可能就坏在这个自由上面,欲罢不能,欲管不行:我的自由,别人不能干预;我的利益,他人不得侵犯。我有枪你不能管控,那是我的自由,谁又能奈我何?放开容易,想再收紧就难了。过度自由迟早有一天会害了美国。

枪支管控势在必行

尽管有“权利法案”这一宪法修正案的保护,有利益集团从中作梗,有党派之争立场大相径庭,有来自多方面的抵制,在枪支管控方面步履维艰,但由于枪支的泛滥导致以枪为作案工具的恶性事件频发,几乎每天都有与枪有关的伤亡数字产生,使美国社会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民众生活在充斥着恐惧和随时受到死亡威胁的社会环境之中,要求管控枪支的呼声日高。

矛头所指,除了政府机构执法机关外,“全国步枪协会”(NRA)自然也脱不了干系,成为众矢之的。几起特大惨案的连续发生,更加剧了采取措施的紧迫性。特别是这次康州纽顿校园枪击事件,将枪口转向了天真可爱的孩子,引起了社会极度恐慌和强烈愤慨。

在民众的抗议声中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之下,“全国步枪协会”执行副总裁拉皮瑞(Wayne La Pierre)不得不出面发表了一份书面声明,对这次事件表明态度,对孩子们的不幸表示遗憾。但对给美国社会带来悲剧的祸源是枪支这一事实却是避而不谈,对枪支管控更是只字不提。只是表示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孩子,提出诸如在每间学校派驻武装警察的建议,以暴制暴,美其名曰:用带枪的好人对付带枪的坏人。


这可行吗?奥巴马左右为难,一方面,有美国社会以枪为媒介的犯罪率不断攀升,安全堪忧,民怨沸腾,不得不为;另一方面,面前荆棘丛生,风险很大。他不能再保持沉默了,面对强大的阻力,只能硬着头皮上。恶性枪击事件的频繁发生,说明枪支的泛滥已经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程度,管控枪支已是刻不容缓。

他紧急指定专人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由副总统拜登牵头,限期就管控枪支问题拿出具体措施。即便是这样,还是给人以瞻前顾后的感觉,管控的目标只限定在具有“大杀伤力”的武器和“可装10发以上子弹弹夹”的枪支,一般性的武器仍不在管控之列。要知道,那些所谓的“一般性武器”也是同样可以拿来杀人的,有多少无辜平民百姓就是死在那些“一般性武器”的枪口之下。显然,由于阻力太大,美国的当权者还是没有勇气大刀阔斧地进行管控,不敢轻易地去触动、得罪那些利益集团和个人,只是有节制地有所动作而已。

权衡利弊、得失,孰重孰轻,这些政客们心中当然有数。然而,无论如何毕竟是有了动作,至于这些动作到底有多大,触及要害有多深,降低以枪为媒介的发案率作用有多显著,尚不得而知。即便最终出台了管控措施,能否冲破来自多方面的阻力和制约,得以有效实施,仍然是一个问题。让我们试目以待。

• 奥巴马就控枪举措举行发布会


结果不出所料。身为第二任总统的奥巴马,在管控枪支问题上,决心比先前坚定了许多,胆子大了许多,措施力度也加强了许多,至少从后来的一系列行为中看得出他是真心想在此问题上做点儿什么。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未必能实现期待中的结果,哪怕是最低目标,也很难如其所愿。

其实奥巴马的提案并没有太大动作,已经充分顾及了枪支既得利益集团和枪支爱好者的特殊感情,没有过分举措,在一般人看来应不难接受。该案的要点是:扩大对所有枪支购买者(包括在展销会、枪店和网上)的背景审查;禁止攻击性武器和大容量弹匣武器的买卖等。诸如此类的政策能算得上过分吗?却仍然遇到强大的阻力。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尽其所能动员各方力量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包括:在舆论上做广泛的宣传;利用多年来因枪支犯罪导致人员伤亡的大量事实争取民众的支持,利用几起惊世的枪支伤亡大案要案支撑他的控枪理念;特别是动用各种手段在国会院内院外做参院议员的说服工作,这非常重要,因为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别的,而是取决于议员们的立场和态度,往往因为一两票之差可能使所有的努力功亏一篑,前功尽弃,特别是那些有影响的资深议员的态度。

在控枪问题上,赞成与反对的两大阵营可以说是势均力敌,甚至打破了党派界限。这些议员未必以党团利益为重,与本党保持一致,别以为议员们都是出以公心,完全站在正义的立场上、以对人民大众利益负责的态度发表意见。倘若有人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些议员的立场取决于所代表的特殊集团的利益,表决前他们一定会惦量孰轻孰重,权衡利弊,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以什么立场可使自己从中带来更多好处为出发点。

在美国,做这些议员的工作那可是大有学问的,这也是存在院内、院外活动团队的重要原因,这些人是专门做议员工作的说客,在议员表态之前有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必须针对议员的表态,动员所有团队一个一个地去做工作。根据议会的游戏规则,控枪法案需要获得至少60名参议员的支持,只有过了这个坎儿,才有继续进行下一步讨论的可能。

决定该枪支管控措施命运的最后一刻到了。2013年4月17日,美国参议院对该提案进行了决定性的表决,果然不出所料,在两大阵容旗鼓相当的局势下,对弈的结果是,反控枪支的一方以微弱多数赢得了胜利,这一提案最终以4票之差被无情地否决了,使该案胎死腹中。

结果刚刚出炉,奥巴马总统便召开记者会发表感言,称这是“令人感到羞耻的一天”,是共和党罔顾民众生命,屈于利益集团的压力从中作梗所致。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使用何种手段,毕竟是结果已定,回天乏术,谁也无能为力。

这一结果充分表明,管控枪支在美国何其难。




-End-

文字 | 《天涯无处不煽情》 (2014年12月 第一版)

作者 | 高广灵

图片 | 源自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