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恩人和犹太战友
作者简介
(滑动查看更多)
王昌义 1936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60年在外交学院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先后在西亚非洲司、新闻司和驻外使馆工作,历任科员、副处长、处长;1982年任新闻司副司长;1983年至1989年先后任中国驻吉布提和驻叙利亚大使,1989年至1993年任西亚北非司司长,1993年至1995年任外交部部长助理,1995年至2000年任中国驻以色列大使。
本文音频
本文内容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面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中国人和犹太人相互同情和支持,为中犹传统友谊增添了新的内容。这里介绍的只是片断。
勇发"生命签证"
1995年年底,我赴以色列履新的前后,曾有机会多次参观大屠杀纪念馆。建立该馆是为了纪念被德国纳粹残暴杀害的600万犹太人。
以色列耶路撒冷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是以色列官方设立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位于以色列耶路撒冷,1953年根据以色列国会(Knesset)通过的纪念法令成立。
纪念馆前面99英尺高的圆柱上雕刻着“记住”一词。记住这段历史,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记住”也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不忘记那些曾帮助和挽救过受迫害的犹太人的人们。
纪念柱
当你走进馆内参观之前,首先要穿过一条“正义大道”。这条林荫道的两旁种着几百棵大大小小的常青树,每棵树下都立着一个小木牌,牌上写着一些非犹太社团和个人的姓名和国籍。这是为了纪念那些有正义感的人们,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营救过或保护过受难的犹太人的义士,人们所熟知的德国富商辛德勒的名字也在里面。
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外观
我第一次前去参观,走过“正义大道”时,发现没有中国人的名字。我就向以色列朋友问起,二战期间曾有几万名犹太人拿到签证,从欧洲逃到上海避难,怎么就没有中国的“辛德勒”名字?
以色列朋友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只是说取得义士资格至少有两个条件:一是个人行为,二是冒着生命危险。我就想:中国就没有符合条件的吗?
1998年,我在大屠杀纪念馆的一次活动中遇到何曼礼女士,这个问题才有了初步答案。
何风山(1901~1997)
何女士住在美国旧金山,这次是应邀来出席纪念馆活动的。当她得知我是中国大使后,就告诉我,她的父亲何风山(编者注:有些文章用“何凤山”;但据其女何曼礼告,其父名为“何风山”。)1938年至1940年任中华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期间,曾向大批奥地利犹太人发放赴上海签证。上海当时尽管不需签证即可入境,但犹太人必须持有前往目的地的签证,才能获准离开奥地利。
据何曼礼回忆,何风山1901年生于湖南,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他专心攻读,1932年以优秀成绩获得慕尼黑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1938年3月,希特勒军队占领奥地利时,何风山任驻奥公使馆一秘。德奥合并后,改任驻维也纳总领事。他目睹了纳粹分子迫害犹太人,砸碎犹太人商店、逮捕店主、没收他们的财产。1938年8月,纳粹当局还成立“犹太人外移办公室",很快,第一批犹太人被押往达豪和布森沃尔德集中营。
达豪集中营
纳粹当局命令,只要马上离开奥地利,即可释放。许多犹太人想去美国,但美国接受奥移民的名额已满,英国和其他国家也不给签证。何风山认定希特勒是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看到他“逼迫犹太人的气焰日益嚣张”,便开始向所有提出申请的犹太人发放前往上海的签证。
何风山亲笔签发的中国签证
许多犹太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得知可从中国领事馆取得“生命签证”,便纷纷到中国领馆排队等候。两年时间,他发放了数千份签证,使犹太人逃离虎口。犹太幸存者回忆这段往事时,都深深怀念和感谢“中国恩人”。
何风山自己谈起这些事时,则很平淡地说:“对犹太人的厄运深感同情是自然的,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帮助他们也是应该的。”
其实,何风山很清楚自己的行动可能产生的风险。德奥合并后,他就把妻子和女儿送往美国躲避,他的行动受到上司的反对。开始,中华民国驻柏林大使陈介曾要求他停发签证,后来国内外交部还给他记过处分,但他没有退缩。纳粹当局极力刁难他,以领馆房产属犹太人所有为由,强行将楼房没收。他向国内电请迁移经费,竟遭到拒绝,因此他不得不自费租下一间较小的公寓继续工作,直到1940年5月被调职。
何女士告诉我,何风山1973年退休后,定居旧金山,1997年病逝。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段历史,她已向大屠杀纪念馆讲述了父亲的事,要求追认她父亲为“义士”。大屠杀纪念馆已同意对此事进行调查。
当地时间2015年4月21日上午,中国和以色列两国政府驻奥地利大使馆在维也纳共同举行“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博士纪念铜牌挂牌和揭幕仪式。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这是在欧洲战场纪念活动中,唯一一个以中国人为主题的纪念活动。
2000年7月,大屠杀纪念馆正式授予何风山“义士”称号,并在纪念馆义士园的纪念碑上刻上他的名字。2001年1月,何曼礼在大屠杀纪念馆代表父亲接受了这个荣誉。
从奥地利和欧洲其他国家来上海避难的犹太人最多时近四万人。为了解决居住问题,上海居民热心支持,挪房腾地、提供生活用具,甚至设法安排犹太儿童同中国儿童一起上学。很多难民本是生意人,抵达上海后,很快就融入当地经济生活,日子过得还不错。他们都说上海是他们“最后的求生之地” “最后的避风港” “拯救他们生命的方舟”。
在摩天大楼林立的上海,有一个地处边缘的角落,它曾经默默见证了数万犹太人的生存信念。它被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称为:Hongkew Ghetto(虹口区犹太人居住区)。图为当年主要的犹太救济机构JDC旧址。
二战胜利以后,上海的犹太难民陆续离开。回到以色列的犹太人为了纪念在上海的生活,特地在特拉维夫市郊建了一座房子,名字就叫“上海居民区”。我曾应以色列—中国友好协会的邀请去参观过。实际上,它已成了犹太人同中国交往的历史博物馆。
中国军中的“第二个白求恩”
获得“生命签证”的犹太人当中,有一位维也纳医生罗生特。他到中国后,参加了抗日战争,成为中国人民军队中的第二个“白求恩”。
罗生特戎装照
罗生特是中国名字,原名雅各布·罗森菲尔德,曾在维也纳大学医学系学习,专长泌尿科和妇科。他同情社会民主党,厌恶法西斯主义和纳粹。1938年5月德国吞并奥地利8天后,盖世太保即将他逮捕,先后将他送往德达豪和布森沃尔德集中营。在集中营里,他受到种种非人待遇。一年后,他被释放,并被告知:必须在14天内离开奥地利。当时,他父亲已故去,一家人四散逃离,他从中国领馆获得了赴上海的签证。
1939年6月13日,罗生特乘船到达上海。不久,他开办了诊所。通过一位奥地利社会民主党朋友的信函介绍,他认识了早已在上海生活的德国籍犹太人汉斯·希伯。希伯是著名记者和政论家,曾是德共党员,同中共上海地下党有秘密联系,希伯曾去皖南新四军军部采访过叶挺、项英等。希伯在上海联络了一些外国进步人士,经常请他们到自己家里聚会。认识希伯后,罗生特也常到希伯家中做客。
通过自己在奥地利的经历,以及来中国后的耳闻目睹,罗生特憎恨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十分同情中国人民,也同情和钦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英勇抗战。
1941 年3 月,罗生特(中)在江苏盐城新四军军部与刘少奇(左)、陈毅(右)合影。
1941年年初,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遭到上海外国友人的同声谴责。罗生特义愤填膺地表示,他要去苏北参加新四军。1941年3月,在有关方面的周密安排下,他到达了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城,受到代军长陈毅和政委刘少奇的热情迎接。
此后,罗生特全身心地投入医务工作。既看病又接生,还培训医护人员。他不计较生活环境差和医疗条件简陋,也不考虑个人安危。部队驻地分散、交通不便,但只要需要,不管白天黑夜,他都随时赶去诊治。对老百姓求医,他也热情接待,他说:“我来这里不是游客,而是白衣战士。”大家都称赞他是“新四军中的白求恩”“当代华佗”,还昵称他“长鼻子”。
1942年,通过陈毅和新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钱俊瑞的介绍,罗生特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特别党员。
1943年春,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患严重肾病,经罗生特治疗后,病情好转。此后,罗生特被调往山东军区工作。
罗荣桓(右三)罗生特(左二)在山东莒南县。
1945年,罗生特同中国人民一起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至1948年,罗生特随罗荣桓部队到达东北,曾任东北民主联军卫生部顾问兼第一纵队卫生部长。他在工作中很尊重传统的中医,鼓励工作人员用中医治病。
1948年以后,他随军挺进天津、进驻北京。因患心脏病,健康状况恶化,他申请并获准回奥地利探亲。1949年10月,他到上海告别当地朋友后,便动身回维也纳。
罗生特回到祖国后,曾想为推动奥中关系做些工作,但在当时的国际大气候下未能如愿。后来,他去以色列,在特拉维夫一家医院工作。他的病情不断恶化,1952年4月22日,病魔夺去了他的生命,他被安葬在特拉维夫附近的墓地。在其哥嫂去世后,这座墓地也被人遗忘了。当时,以色列很少有人知道他在中国的经历。
山东莒南罗生特医院
但是,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这位曾经并肩战斗过的战友。为了纪念罗生特、怀念他和中国人民结下的战斗情谊,1992年中国有关方面在罗生特诞辰90周年时组织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在他工作过的山东莒南县立了一尊他的塑像,医学院的一个系以他的名字命名;在上海和其他地方,播放了有关他生平的纪录片,举办了展览会。
国际主义战士罗生特墓地
我到以色列工作不久,第一次拜会以中友协会长考夫曼时,他即向我谈起罗生特,并安排我去拜谒罗生特墓。中以建交以后,由于有些访以的代表团前往拜谒,墓地已经重新修整。
大流散博物馆(The Diaspora Museum)又名犹太民族博物馆,它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主要展出犹太人的历史、文化和信仰。博物馆致力于讲述犹太民族的历史,增进犹太人的民族认同感。
1999年10月,以中友协和特拉维夫大学的犹太人大流散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一次展览会——“一个维也纳医生的中国传奇”,详细介绍了罗生特的生平,我应邀出席了展览会开幕式并致辞。
我特别缅怀了他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甘愿奉献,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的感人精神,赞扬了中国人民和犹太人民相互同情和支持的传统友谊,表达了在新形势下共同为发展中犹友谊而继续努力的心愿。
- END -
选自 | 《外交纪实(一)》 作者 | 王昌义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凤凤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