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视界 | 远离智利本土的复活节岛

黄士康 外交官说事儿 2023-12-06


作者简介


黄士康 曾任中国驻智利大使、中国驻墨西哥大使、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



本文音频



本文内容


在烟波浩渺的南太平洋上,有一个面积仅117平方公里的小岛——智利的复活节岛。它远离智利本土3700公里,但以巨石人像、“会说话的木板”和奇异风情的神秘色彩吸引着无数游人。我在智利前后已工作了十多年,因太远,从未去过那里。没想到1990年5月在我即将离任时,我国国家主席杨尚昆首次出访拉丁美洲,最后一站是智利,国内提出专机飞南太平洋路线回国,需经过复活节岛加油。我为此做准备,打前站及陪同,有机会两次感受了小岛的美丽和神秘。

“地球的肚脐”

那时,去复活节岛旅行还很不方便,每星期只有智利航空公司的两班飞机。我一早从首都圣地亚哥起飞,在浩瀚的南太平洋海面上飞了4个多小时才抵达复活节岛西南角的马塔维里机场。

在海面高空通过飞机舷窗鸟瞰,只见小岛犹如在浩瀚大洋上的一叶孤舟。全岛居民仅2000多人,一半为本地居民波利尼西亚人,另一半是从智利大陆迁居来的。土著人称该岛为“拉帕努伊”岛,按波利尼西亚语意为“地球的肚脐”或“世界的中心”。据说这种叫法,一开始人们并不理解,直到后来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从高空鸟瞰地球时,才发现复活节岛孤悬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确实跟一个小小的“肚脐”一模一样。

复活节岛的美丽景色

小岛称为“复活节岛”是因为1722年4月5日荷兰探险家洛基文率3艘船只在该岛登陆,而这一天适逢耶稣复活节。

1864年,有法国人来岛定居并占有了该岛的大部分领土。

1888年9月8日,智利航海家乌尔塔多船长用5000法郎从法国人手中购买了该岛,并宣布为智利领土。

复活节岛位于南纬27度,属亚热带,气候相当暖和。它是由在大约100万年前海底的三座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火山灰是有利于种植的富饶土壤。

它理应和其他波利尼西亚人的岛屿一样,是个天堂乐园。但是,我抵达后第一印象却是一个荒岛。由于离智利本土太远,当时除每星期两个航班外,每个月也只有一两艘货船运送生活必需品到该岛,所以岛上生活相当匮乏,建筑基本上都是平房,交通均为土路。好在马塔维里机场被美国选为航天飞机紧急着陆的备用机场,跑道在美国帮助下于1988年扩建加长到3350米,刚好够杨主席747专机着陆。

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岛民们却潇洒自在,笑容可掬,似乎对现状相当满足。相信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现在岛上情况已大有改观。

“莫阿伊”之谜

复活节岛北部的阿纳凯是全岛最富魅力的景点。一片金黄色的沙滩又长又宽,岸上的棕榈树林青翠茂密。攀上全岛最高点海拔507米的山顶,极目远眺,浩瀚的太平洋与蓝天浑然一体,令人心旷神怡。

作者在复活节岛“莫阿伊”石雕人像前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排威武的7樽“莫阿伊”石雕人像,它们面对海洋,昂首远眺,表情冷漠,神态威严。远远望去,就像一队准备出征的武士,蔚为壮观。这是全岛保存最完好的“莫阿伊”石像群。傍晚到这里观看日落,霞光映红半边天,巨大的石像被衬托出永恒的剪影。

复活节岛上遍布1000多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它们横卧于路两旁的荒坡上,但更多排列在海边石砌的平台上。平台一般长90米左右,高四五米。每座平台排立着5至16尊石雕人像。这些石像高矮不一,有的高5.1米,重几十吨,最高的一尊有22米,重300多吨。石像造型生动,高鼻梁、深眼窝、长耳朵、翘嘴巴,双手放在肚子上。有些石像头顶还带着重达10多吨的圆柱形石帽,帽子有黑色的,有棕色的。这些被当地人称作“莫阿伊”的石像由黝黑的玄武岩、凝灰岩雕凿而成,有些还用贝壳镶嵌成眼睛,炯炯有神。石像造型之奇特,雕技之精湛,着实令人赞叹。

据岛民介绍,这些石人像都是在离机场约半小时路程的拉拉库火山古采石场雕刻制作的。据考古学家们考察论证,公元前1世纪以前就有人在岛上居住过,“莫阿伊”石像雕凿于1世纪以后,到12世纪时,这一雕凿活动进入鼎盛时期,前后历经四五百年,大约到1650年前后雕凿工程停了下来。

于是人们要问,这些巨大的石像在当时落后的生产条件下是怎样雕凿和运输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并把它们排列在高台上的呢?雕凿如此众多的石像的目的是什么?是供人瞻仰观赏,还是叫人顶礼膜拜?一些尚未完工的石像,又是遇到什么问题而突然停了下来?

复活节岛上的石像

(网络图)

近些年来,一些国家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曾登岛考察,企图弄个水落石出。有的说,这些石像可能代表已故的大酋长或宗教领袖。至于运输方法,有人说是用橇棒、绳索把躺在山坡上的石像搬到大雪橇上,在路上铺上茅草芦苇,再用人拉、棍撬一点一点移动前进的。更有人说,是靠鬼神或火山喷发的力量搬到海边的。也有人说石像的雕凿突然停工也许是由于遇到天灾,比如说火山喷发,或是地震、海啸之类的自然灾害。以上种种解释只是猜测,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根据。因此,复活节岛至今仍然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莫阿伊”石像,连同在村落废墟石墙上发现的至今未被破译的几何图形和象形符号,始终是人们无法解释的“谜”。

热情好客的岛民

复活节岛人热情好客,友善礼貌。我为杨主席去访打前站时,一下飞机,就有一名漂亮的女青年献上用鲜花编成的花环。杨主席抵达时,场面更是热烈,代表团每个成员都被套上串串花环。机场上男青年颈套花环,裸露上身,女青年头戴花饰,下穿羽裙,跳起优美的羽裙舞表示欢迎。受到这样热烈的接待,代表团成员个个都高兴得笑容可掬,回国后一传十,十传百,所以后来国内来的重要代表团只要有可能,都提出要途经复活节岛一睹该岛的奇异风俗。这真是最好的旅游宣传。

我送别杨主席代表团后,必须在岛上住一晚才能乘坐智利航空公司的航班回圣地亚哥。当地的陪同热情地邀请我去村里走走。我每经过一家门口,主人都会出来热情邀请我进屋坐坐,喝杯茶,随便聊聊天。我惊喜地发现,竟然有一位岛民自称是中国人的后代。他说,他记得小时候爷爷曾告诉他,他们的祖先是中国人。后据朋友介绍,这很有可能,因为岛上的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都来自亚洲,都是黄皮肤、黑头发,因此感情上就和中国人很亲近。

岛上居民在做饭

晚上,我无事可做,因那时旅馆还没有电视,房间里灯光也不亮,无法看书。主人便请我到饭店共进晚餐,没想到竟有龙虾等山珍海味。我们一边欣赏当地的歌舞表演,一边谈起当地的风俗。主人说:“这里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些,文化水平不高,但大家团结友爱,社会和谐,可以夜不闭户。”

岛上有很多传统节日,最重要的是一年一度的“岛人节”。过去每年八九月份海鸥飞来之时,岛民们就会集中在奥龙戈海边,每个部落推选一名选手顺崖下海,游到2公里外的大礁石上寻找鸟蛋。第一个得到鸟蛋的选手立即游回岛上,将蛋交给自己的酋长,这个酋长便成为当年的“鸟人”。整个一年里,他都被岛民供奉为神明。

由于游泳取蛋时常遭鲨鱼袭击,这一活动已停止100多年了。但神圣的祭祀仪式、多彩的化妆表演仍然保留至今。不知不觉,当我们酒足饭饱时已是深夜。我起身告辞,向主人表示感谢。他说:“能接待你这样来自远方的贵宾,是我们全岛的荣幸。”岛民的友好热情,是复活节岛留给我的不能忘却的记忆。

-end-

图文 |《出使拉美三国感怀》

作者 | 黄士康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