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kao)点来了!近期11部热点电影考点分析

戏梦学姐 戏梦电影考研 2023-10-03

从群雄逐鹿的春节档开始,一波又一波中外热门影片陆续登陆内地院线。许多观众又重新回到了电影院。疫情的阴霾虽然并未完全消散,但至少,我们诚心地相信并期待着,未来会好过2022年。

热点多了,也就意味着需要掌握、分析的考点增多了。在电影考研的考察中,电影热点是考察面向中的“当下维度”。很多题目都是或直接或间接地由当年或近年的热点延伸而出。考察新主流电影的题目几乎年年都有,但我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需要随着最新的创作实践而更新。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热点?因为对于很多院校来说,考研真题是对电影热点的一种改编。

01. 《满江红》

02. 《流浪地球2》

03. 《无名》

04. 《深海》

05.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06. 《交换人生》

07. 《风再起时》

08. 《毒舌律师》

09. 《熊出没·伴我“熊芯”》

10. 《黑豹2》&《蚁人与黄蜂女》

11.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满江红》

《满江红》综合了张艺谋之前电影的特点,例如《影》的“替身”叙述,《大红灯笼高高挂》关于“古老中国”的想象,《三枪惊奇拍案》的传奇与喜剧风格,《英雄》中的“刺杀”故事,《一秒钟》《狙击手》《悬崖之上》对爱国主义思想的演绎,同时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对类型杂糅进行了新探索。

影片的故事并不复杂,它讲述了公元 1147 年,岳飞死后的第 5 年,秦桧秘密前往边境与金国使者会面,在会谈的前一天,金国礼仪官在深夜被刺杀,其携带的密信不翼而飞。张大(沈腾饰)、秦桧(雷佳音饰)、何立(张译饰)、武义淳(岳云鹏饰)、瑶琴(王佳怡饰)等一众角色围绕着密信展开博弈。

截止到2023年3月21日,《满江红》累计票房约45.40亿人民币,跃居中国影史票房榜第六名。

一、“新主流”向历史题材的探索

“电影《满江红》所传达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岳飞《满江红》的词意一脉相承,影片用艺术的方式给历史做注释,是一种创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从该片艺术构思与表达上的探索肯定了主创团队将“历史‘悬疑’问题以电影艺术手法进行解读”的创新。

“《满江红》的爱国主义主题满足了当下主流观众的审美需求与情感需要,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侯克明观众的价值期待出发分析了影片获得大众认可的根本原因。对此,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赵卫防深表赞同,在他看来,电影《满江红》通过对历史的“重构”,基于当代视角再度诠释家国情怀、舍生取义等民族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遵循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创作方向。

“我们希望能创作一部真正吸引观众、表达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主流电影。”编剧陈宇在发言中分享了他对主流电影创作的思考,认为这是一种“蕴含宏大的民族情怀,真正从观众视角出发,不断审视创作的基本脉络和基本原则的创作”。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回顾新世纪 20 年来中国主流电影的创作走向,提出该片从题材拓展的角度实现了新主流电影对历史的健康想象,以气壮山河的正能量实现了其面向青年观众的一次再出发。

《文艺报》编审、北京评协视听委员会副主任高小立评价道,“电影《满江红》打破了观众对于爱国主义题材影视作品的固有认知,跳脱出个人英雄主义或集体英雄主义的叙事框架,以超越时空的爱国诗词点燃了观众内心的爱国热情”。

•二、“高概念叙事”的极致化表现

“高密度情节的不断反转,大量打破时间发展顺序的时空转换式叙事等,适合了当下观众对‘新叙事’的观看需求。”研讨会上专家一致认为,叙事的成功是电影《满江红》的最大成功。

侯克明看来,这种“新叙事”的创作取向也是近年来不少市场表现较好的头部电影的共同特征。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认为,该片通过“反转艺术”使剧情的峰回路转和人物命运的生死抉择跌宕起伏,使影片在不断反转中让观众产生了出乎预料的新奇和兴奋感,进而激发了他们梳理剧情、回溯故事的冲动与反思,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了影片的二度创作中去。

“影片将复杂叙事运用到极致,让观众体验到强烈的‘烧脑’快感,从中亦充分彰显了导演的个人艺术风格。观众能从影片中发现很多张艺谋经典电影的美学元素与创作手法,这也成为该片艺术品质的重要保障。”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说。

陈旭光看来,新世纪一度成为理论界热点的“高概念叙事”曾被“误解”为一种视听造型的“奇观”表现在不少以大制作为标准的“大片”生产中,而《满江红》的“回归”则让“高概念叙事”重新回到剧作本身,影片以明快清晰的线索和节奏快速推进,讲述了一个环环相扣、目标明确的故事,“从某种角度讲,体现了类型电影的精髓”。

•三、类型化叙事的融合与拓展

总结电影《满江红》在类型叙事方面的成功,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认为,该片恰到好处地让悲剧与喜剧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表达融合共生,在弥合历史片与古装片之间的类型界限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

《电影艺术》主编谭政也谈到,该片将喜剧特色嵌入由悬疑推动的叙事进程中,创新性地将多种元素融合在一个具有宏大的家国叙事、广泛的民族情怀的历史故事中,拓展了中国电影叙事的美学维度。正如影视风向标主编胡建礼所说,《满江红》以类型的融合创新打破了单一类型电影的票房“天花板”。

“影片利用人物的‘错位’营造喜剧效果、推动剧情发展,前半部分占主导地位的喜剧元素与后半部分占主导的悬疑元素互相作用,通过对传统类型叙事的大胆突破与创新,最终完成了弘扬爱国主义情怀的叙事主旨。”赵卫防说。“一群人一起推理案发情节,不断‘过关’又不断重来,最后以身体、生命为代价寻找‘真相’。”陈旭光分析了影片剧情设置的“剧本杀”特点,认为其中蕴含着“青年向”的游戏思维,“不确定性”的传达亦使影片“影游融合”的特殊风格得到进一步彰显,由此受到了“游生代”青年观众的欢迎,也预示着新主流电影向新的创作样态发展的某种可能。

考点提示:第五代导演;类型杂糅;新主流电影;高概念叙事

《流浪地球2》

作为《流浪地球》的前传,《流浪地球2》讲述了刘培强成为宇航员之前的故事。这是人类面对未来灾难自我拯救的超级叙事、可以一言以蔽之的“高概念”叙述,也是一种全宇宙跨时空视野下的“事件型”叙事。影片不断以字幕标出时间段落和危机爆发的倒计时宣告灾难降临的时间。在倒计时的窒息式紧张中,“渺小”而又“非如此不可”的人类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类似于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般悲壮而执著的自我拯救。

截止到2023年3月21日,《流浪地球2》累计票房约40.17亿人民币,跃居中国影史票房榜第十名。

•一、超凡想象力表达与宏大世界观建构

科幻故事的展开需要一个想象力展开的空间载体,此即科幻电影的世界观设定。这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也是科幻电影能否系列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流浪地球》系列的世界观设定对于“想象力缺失”的中国电影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来看,《流浪地球》系列的想象依据一个极为大胆的未来人类灾难的核心假说。这种假设也许在美国科幻大片中屡见不鲜,但在中国,则与“忧天”的“杞人”招人嘲笑一样并不多见。在这样一个具有世界性意义的假定性世界观基础上,影片对未来世界的自然风貌、社会生活、人类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整体性改造——既在世界观的整体呈现上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也并非另创一个完全新异的遥远世界。影片的逼真感、现实感与新奇感交织,为观众呈现了未来世界的一种“近景想象”(而非远景想象)

当然,宏大世界观与超凡想象力对影片制作提出了很高的工业化与工业美学要求。太空电梯首次在中国科幻电影中得以视觉化呈现,造型与运行速度都令人震撼。此外,灵动可爱的机器人“笨笨”,大长腿像门框,有思维的机器人,与人类斗智斗勇,洞察人类心思,甚至可能成为救世主的神秘莫测的MOSS,还有各种运输车、航空站装置,歼击机、无人机大战,引爆月球时的壮观气流等,都颇为震撼亮眼。无疑,中国电影工业和科技水平,在《流浪地球2》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原型与中国方案

影片对现实的指涉,虚构与现实的互文意味非常明显。在中国科幻电影鲜见的视觉奇观外,《流浪地球2》所表达的“中国想象”“中国思维”和“中国方案”尤其凸显出重要性。

从某种角度讲,影片的“故事核”或“高概念”是“带着地球去流浪”。这种对家园不离不弃的情怀与西方文化不同。西方文化崇尚流浪冒险精神,是“造诺亚方舟去流浪”,这是“方舟派”与“移山派”的分歧和斗争。显然,作为现代神话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系列的文化原型和思维模式与西方是不一样的。就此而言,《流浪地球》系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想象、民族意识,传承了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神话”模式,提供了一种“愚公移山”式的、对家园不离不弃、最大程度尊重生命的拯救模式,而非“诺亚方舟”式的通过抓阄选择生命的生存模式。

因此,《流浪地球2》隐含了以中国人为主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想象。这是在全人类面临共同危机、“覆巢之下无完卵”的境况下,全体人类、国家团结一致所达成的共同体。正如联合政府中方代表周喆直以中国代表、“周恩来式”外交官的造型,以一根断裂后愈合的人类股骨化石的故事,向世界阐明“团结延续着文明的火种”的道理。在这一共同体中,中国人成为当然的主体。在报名上月球、手工引爆核弹的各国宇航员中,说汉语的中国人是最多的。毫无疑问,影片贯穿始终的是以中国为主体的中国式想象,就如同美国科幻片《独立日》那样——美国总统带领美国人对抗外星人入侵拯救人类。

•三、系列片探索

作为《流浪地球》前传的《流浪地球2》,在系列片的设计上,显然是延续了行业通行的惯例做法,即将前部作品的口碑红利作为基本存量,针对当下观众的审美与体验需求,在前部作品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和突破,从而最大化地实现存量增值。

较之前部作品,《流浪地球2》在文本策划、视觉效果的呈现,对科学假设及相关概念的运用,以及在叙事建构与艺术想象等层面,都有较大的突破,甚至在宣发阶段,通过一段太空电梯、一根断裂愈合的股骨等,几段极具影片符号标识性的视频推送,就已然开启了针对口碑红利存量增值计划的实施。

在文本建构层面,《流浪地球2》在有效延续了前部故事命题主旨的同时,作为科幻叙事基本构成逻辑的科学观念,也得以有效拓展和“迭代”。融入了更多基于超空间多维宇宙的现代科学概念。

人物塑造与人物关系的构建层面,《流浪地球2》有了很大提升。影片将蕴含人类命运抉择的现实与虚拟之间的戏剧性冲突,有效地转化为以图恒宇为代表的主要角色的心理冲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有效驱动情节发展的人物关系。量子智能计算机MOSS作为一种角色化的身份,在与主要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中,也被赋予了更多基于虚拟与现实冲突的戏剧性因素。与此同时,父辈的英雄传承意向始终贯穿于该片的人物关系与情节叙述中。刘培强与儿子之间,图恒宇与女儿之间等,无不体现出这一精神传承的价值取向。

考点提示:国产科幻电影;数字技术;工业美学

《无名》

《无名》是程耳导演继《罗曼蒂克消亡史》之后,经七年时间打磨的电影作品,影片在上映前已收获行业与市场的关注,虑及程耳在前作中展现出的极具特色的个人艺术风格,该作仍是一次不落类型窠臼的崭新尝试

影片聚焦20世纪20年代上海地区复杂诡谲的局势,重绘出真实的历史图景,突出表现了彼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潜伏在敌对势力内部与其作斗争的英雄人物事迹。故事聚焦于延安、重庆、南京、日本多方势力斗争,同时囊括数十年的时间跨度,完成了通过具体的“小事件”,折射出“大时代”变革的创作目的。更值得关注的是,《无名》在叙事风格与人物塑造上呈现出了鲜明的作者性,不仅拓展了谍战片创作的类型空间,而且还为主流话语的影像表达形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作者电影的商业面向

就题材和类别而言,程耳的电影创作不仅总是以对一般大众具有相当吸引力的犯罪题材作为基础材料,也总是保持着对类型电影的类型特征的充分开掘,并进而利用具有一定市场认可度的明星出演重要角色以提升影片的话题性和影响力。

程耳在宣发的过程中强调《无名》的最大优势在于结尾逐渐走向“爽片”的过程。这一强调明显基于他对谍战叙事及其有意为之的打斗场面所引发的悬念及其最终解决对于观影心理的冲击的深刻理解。悬念是谍战故事的天然内核,“因为有悬念,观众才期待柳暗花明的谜底,而危险能让观众体验到一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悬疑得释、化险为夷又使得观众在现实生活工作中产生的焦虑得到转移或适度缓解。谍战剧就是在这种情节突变和悬念的牵引下增强了观众观赏的主动性,从而保持了观众持久的观赏兴趣和心理期待”。

不仅如此,因为犯罪题材和谍战故事还能为叙事方法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无名》打乱时间和空间、融合主观和客观的魔方化叙事,不仅可以让一个平淡的故事显得百转千回,为影片赋予一种特别的风格,也为观众提供复原魔方、重组叙事、破解谜题的观影快感。

程耳电影的明星出演的情况,也为《无名》的商业面向提供了重要的吸引力机制。明星参演和话题效应相叠加,使得《无名》显然可以被看做一部具有作者特性和商业诉求的大制作新主流电影,题材的选择、类型的运用、明星的出演,构成了这一既强调作者特色,又有明确商业面向的基本参数设定。

•二、程耳的作者性

虽然在题材偏好、类型利用和明星出演上具有直接的市场指向性,但程耳电影所坚持的作者特性依然相当引人注目。

程耳的作者特性首先表现在他极度偏爱以非线形叙事方式在固定的银幕时间内把一个故事讲得跌宕起伏,这是电影魅力的内在需求,也是当今新媒体情境下电影艺术的必须竞争手段之一。《无名》充分利用谍影重重的悬疑故事,打乱故事展开的时间和空间秩序,通过闪回、复现、特殊线索设置,构造出一种迷离的叙事形态,意图为观众提供一种特殊的观影效果,某种意义上也为反复观看提供了一种诱因。

程耳的作者性也表现在他对于镜头画面的近乎苛求的完美主义追求以及镜头语言所呈现出来的别样品质。要达成完美的镜头效果和别样的视听特色,创作者在具体创作过程中的绝对掌控成为必要。《无名》与此前程耳的所有作品类似,程耳主宰着电影创作的关键环节。 对电影创作的方方面面进行严密而精确的掌控和主宰,是达成作者电影的作者特性的重要法门。在近乎浪漫的商业追求之下,《无名》也尽力坚持着几近奢华的作者风格。

考点提示:艺术电影的市场困境;作者导演的类型尝试;谍战电影;粉丝文化

《深海》

《深海》是导演田晓鹏继国产动画电影里程碑之作《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之后,打磨七年的心血作品。《深海》故事主要聚焦于一个有心结的小女孩参宿,她以梦境的方式误入深海,完成了一段独特的生命之旅。不同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合家欢定位,《深海》更为个人化,也更“任性”,对田晓鹏而言,是一部“感受型”的电影。

•一、技术创新:粒子水墨渲染下的视觉奇观

《深海》在视觉上最重要、最鲜明的特点是制作团队开发的“粒子水墨”技术所呈现出来的效果。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完全颠覆了大众对三维动画常规“视觉拟真” 的认知,将三维动画的审美范畴扩展到了绘画的领域。

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用最先进的技术实现,形成这个时代独有的风格是《深海》的核心理念。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他们还是碰到了难题。绝对写实的三维技术和流动不规则的中国水墨两者天然矛盾。如何尽可能地让画面看上去流畅不僵硬?团队最终决定用“粒子”的形式来展现,以几十亿形状、色彩各异的三维粒子堆积出水墨的飘逸感和令人着迷的色彩。这一技术,为接下来的动画创作提供了借鉴。

与此同时,“粒子”也暗含着关于人生的隐喻。《深海》制片人易巧曾表示:“粒子堆积的世界是女孩创造出来的世界。”影片希望将黑暗深处的希望和永不熄灭的光亮深种在观众心中,纵使前往“深海之眼”的路途那般危险坎坷,也值得大胆一搏。

•二、虚幻和真实:动画语言和传统电影语言的微妙平衡

一部电影适不适合用动画来拍,取决于动画语言在这部电影中的地位和价值。如果动画语言可有可无,那么这部影片是否采用动画形式来实现就值得商榷。动画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动画的“间离感”,这是动画艺术的本体特征之一;但同时,动画电影又是建立在传统电影语言的基础之上,景别、摄影角度、运动摄影、镜头剪辑、蒙太奇、导演调度这些电影语言是动画电影中基本的创作手段和方法(少数实验动画作品除外)。所以,一部动画电影中的动画语言和传统电影语言是同时存在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部影片的气质。

毫无疑问,《深海》的动画语言和传统电影语言达到了微妙的平衡,并构建了一种新鲜的视觉观感。它的“动画性”不言而喻,最大的动画语言来自于其粒子水墨营造出来的绘画感,动画艺术营造的“间离感”,拉开了观众与影片所营造的世界的距离,体现动画语言的本体特征。

但另一方面,《深海》更是在极致追求“真实”之美。这里的真实表现在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模型的真实度。另一个层面的真实,是最大程度地模仿传统真人拍摄电影的表现方式。本片的摄影指导程马之前的工作领域是真人电影拍摄,他将许多真人电影拍摄的方法带入《深海》的创作中。

考点提示:中国动画学派;原创动画电影;电影技术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中国乒乓》是一部回归体育主体的体育题材影片。它的出现,使得传统的“拼搏与争光”主题重回国产体育题材电影,有效地平衡了当下该类国产电影中的格局。然而,《中国乒乓》对体育本体的回归,并非是对“争光与拼搏”主题的简单重复,而是通过乒乓运动,对这一传统主题进行了升华和超越。这种超越具体呈现为其人本性、中国性、现代性和当下性的表达层面。

首先,影片以人本性赋予了传统主题以新的诠释。影片中的人物较多,但所有人物都被赋予了较强的感性特征,时刻表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显露着自己的优缺点,甚至作为一个个“不被看好的人”出现。这样的感性表达,使得每个人物都显现出个体、真实的一面,而非公式化的概念人物。此为其人本性表达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影片中所有的排兵布阵、战术安排以及比赛最终都落实到了具体的人身上,赢得比赛都是靠个体人物的个性和具体战术特点。

其次,影片以现代性赋予了传统主题的新内涵。影片尽管回归了体育的本体,重点呈现了体育竞技,但并不仅仅停留在竞技的层面,而是赋予了体育竞技以现代性意义。这种现代性在影片中有两方面的呈现:一方面通过逆风翻盘的主题,表现现代人怎样面对失败和困境,进而对成功进行新的定义,对人生价值给予新的思考。另一方面则表达出了“享受比赛”这一竞技体育的内涵,以及这一内涵的现代性意义。

再次,影片以贯穿全片的中国性表达,对传统主题进行了新的融入。中国性指的是对中国实力、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实、中国人精神气质的表达,并注重与人类共通价值的对接。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乒乓球运动在中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中国乒乓遭遇低迷时期,捍卫乒乓荣誉、重现乒乓辉煌,是全体中国人的希望与梦想,是一种洋溢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的激情,这即是中国乒乓运动中时刻荡漾着的中国性。影片充分表达出了这种中国性。这种表达没有豪言壮语的激情,也不充溢壮怀激烈的豪迈,而是化作了日常。无论是戴敏佳放弃意大利的优厚待遇回国当教练,或是为了召回倪晓东而让出了两居室的房子;亦或是王盈悄悄而隐忍的付出、白民和在大声检讨中重回国家队,甚至陈文在离队后听闻国家队比赛获胜时放声大哭等,都日常性地表达着国人为复兴乒乓而付出的努力和感动,众人的努力汇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最终推动了中国国球的复兴。影片中,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表现出来的精神,恰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这便是影片由乒乓呈现出的中国性。

最后,该片亦探究中国乒乓精神之于当下的价值,使得传统体育主题获得了当下性的意义。三年新冠疫情对国人精神气质、正常生活、经济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断出现的新外交斗争也使得国际大环境处于动荡之中。《中国乒乓》在这种语境下面世,其表达的奋勇拼搏、直面挫折的中国乒乓精神恰能激励人心,与当下中国社会在心理、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绝地反击相映衬。

考点提示:体育片;类型电影

《交换人生》

《交换人生》是2023年春节档电影里唯一一部合家欢类型的喜剧,也是唯一一部由女性导演创作的作品。

将《交换人生》与其导演苏伦的上一部作品《超时空同居》作对比,前者以喜剧、家庭、奇幻为标签,后者则以喜剧、爱情、奇幻为标签,两者类型区别于家庭与爱情。《超时空同居》借由奇幻外壳讲述了一个机缘巧合的爱情故事,虽然故事略显俗套,但类型从未游移。而《交换人生》的家庭喜剧定位在影片着重描写陆小谷如何追逐爱情的时候显得模糊不清,此时影片更像一部爱情喜剧,而这段情节所承担的叙事功能是完善仲达的身份背景和生活环境。影片在涉及金好妈妈如何面对老年人被诈骗的问题时,又仿佛添了点喜剧元素的剧情片,换身与否在金好与母亲的剧情中成为了不太重要的背景板。

《交换人生》定位本就不是爆笑喜剧,从其宣发方向来看,影片主打温情向轻喜剧。因此,情感共鸣才是影片的制胜之道。主题繁杂意味着表意模糊,所有感情均有表现则意味着每一种感情的描写可能都不够深入,其动人程度自然大打折扣。当 110 分钟的观影仿佛走马观花时,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或许是很难对其中的某个主题深刻共情。

考点提示:喜剧电影;奇幻片;女性导演

《风再起时》

《风再起时》聚焦香港20世纪40—70年代的重要历史,在深度诠释香港社会态势的同时描写出了其从“前现代”向现代的转变。

在当下香港的新语境中,《风再起时》为香港警界江湖史题材影片的创作开启了新的一页。历史已经来到了香港回归25年这样的历史节点上,影片不再像回归前那样专注于港式人文理念的表达,书写“枭雄”们的传奇神话,也不再像2000年以后那样以民族性、商业性来架空香港的社会症结背景,而是进行了新的表达和诠释。

《风再起时》选择了商业化的题材,但却采用了去商业化的叙事手段。影片虽有充满传奇色彩的“枭雄”人物,但重在寻求“枭雄”们崛起背后的历史,片中的人物和故事只是呈现这种历史的线索。因此,影片中的情节叙事及人物性格、状态等在总体上服从于历史记忆的表达,而不刻意强调其本身的戏剧意义,这是该片在叙事层面首要的特色体现,也是《风再起时》非类型化叙事的具体呈现。

考点提示:香港内地合拍片;香港电影人北上

《毒舌律师》

《毒舌律师》讲述了律师林凉水,为深陷虐女冤案的单亲妈妈,向权势绝地反击,捍卫法律最后尊严的故事。

该片在内地上映引发了广泛关注,一则是因为该片在中国香港地区创造了华语片有史以来的最高票房纪录,突破了近年来好莱坞电影独霸香港市场的格局;二则它是一部与武打、警匪、动作、黑帮这些香港电影常见的热门类型不同的律政戏,文戏电影能够成为最卖座电影,足见其独特价值和魅力;三则这是在粤语地区颇负盛名的“脱口秀”演员黄子华的破圈之作,其成功让许多期待者如愿以偿,陌生者有了新发现。

虽然作为一部以香港地区的社会、法律、生活和人物为背景的华语片,《毒舌律师》在内地放映时,难免会有一些所谓的“文化折扣”和“跨文化损耗”,但是,其人物塑造的生动、叙事节奏的准确、影像呈现的流畅、喜剧质感的丰满,特别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振臂高呼,肯定也会唤起内地观众对电影故事和人物的认同以及对电影所表达的良心不泯、公正不死的主题的强烈共鸣。

考点提示:新世纪以来的香港本土电影;“港片回暖”;律政片

《熊出没·伴我“熊芯”》

《熊出没·伴我“熊芯”》保持了《熊出没》系列一贯的稳定输出,既有完整的故事讲述,又有精细的画面呈现,同时在主题表达、叙事结构、情绪调动、人物塑造等方面也有创新。故事聚焦母子之间的爱和亲情,讲述了熊大、熊二因当年被熊妈妈抛弃而无法释怀,在参观机器人展览中得到线索,因而找到熊妈妈,并与母亲相互拯救、共同战胜反派,进而揭开当年谜底的故事。作品较好地表达了母爱伟大和亲情永恒的价值观,契合中华文化中秉承的传统伦理道德,也呼应了疫情之后中国人更加需要情感抚慰的需求,与现实生活形成了互动。此外,熊妈妈是机器人的设定,也为亲情主线注入了一丝科幻新意。

纵观全片,剧情结构有亮点,故事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嵌套式反转结构突破了以往平铺直叙或层层递进方式,使剧情饶有趣味。该片在喜剧、科幻外衣下,也包裹着温暖内核。随着剧情推进,笑点与泪点交替,满足了儿童与成人观众不同的情感需求。

自2014年登陆大银幕以来,《熊出没》系列共推出9部院线电影,口碑和票房比较稳定,且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中国影史首个票房破50亿元的系列动画电影。这个IP不仅在孩子们中建立起了形象记忆与观影期待,在成年人群体中也有一定范围的稳定受众,为动画电影乃至整个动画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考点提示:低幼向动画电影;系列电影

《黑豹2》&

《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

漫威宇宙的口碑危机

2023年2月7日,《黑豹2》在中国大陆地区院线上映。这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漫威电影首次回归中国大陆影院。2023年2月17日,《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在北美与中国内地同步上映。《黑豹2》与《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分别是漫威电影宇宙第四阶段的压轴之作与第五阶段的开篇之作,但目前在华口碑大扑,两部影片的豆瓣评分仅在及格线上下徘徊。

学者梁君健认为,随着中国电影业的持续发展和不断成熟,漫威在前些年所展现出来的相对于国产电影的明显的产品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与此同时,漫威电影自身也普遍面临着创作瓶颈。这与电影宇宙本身的特点密切相关。上世纪中叶,西方电影学者在研究青春片、西部片、黑帮片等类型电影的时候,提出了“周期电影”的概念。他们发现,特定的电影类型的流行具有周期性的特征:当观众厌倦了反复出现的叙事模式的时候,这一类型就陷入低谷,需要等待新一轮的创作革新和主题革新后,才会进入新的流行周期。

对于漫威电影来说,也必然会遭遇到周期性的挑战。这是因为,电影宇宙、电影类型和IP,都需要不断地自我重复和自我指涉,这样才能够在观众的头脑中建立牢固的品牌和认知框架。其中,体现得最明显的就是彩蛋的使用。但是,随着这一系列电影的数量增加,关于叙事和主题方面的公式化的批评开始逐渐增多,观众的口味相比最初几年也水涨船高,这也是所有系列电影的共同挑战。

为了突破流行电影的“周期律”,漫威宇宙从两个方面展开创新努力,其成败得失恰好也体现在了《黑豹2》和《蚁人3》中。

第一个方面的努力是对于人物前史的丰满,并借此拓展产品类型的丰富程度。除了黑豹系列外,近年来的电影《黑寡妇》和《毒液》,以及剧集《旺达·幻视》和《洛基》,走的都是这个创新路线,创作方面不乏闪光点,同时也通过不同的人物类型去吸引不同的观众群体,从而扩大整个电影宇宙的粉丝规模。第二个方面的努力是世界观的不断拓展。《黑豹2》通过寻找振金建构出一整个海洋部落及其水下科技,被很多观众拿来和《阿凡达2:水之道》作比较;《蚁人3》则通过重返量子领域而为漫威的第五阶段提供了庞大的世界观以及新的反派人物。

但是,人物前史的叙述和世界观的拓展,也为观众带来了不小的认知负担——相比于一个已经熟悉的漫威宇宙,新的人物和新的假定世界对创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危险。体现在《黑豹2》中,是影片时长的过度增加带来的观影疲惫。体现在《蚁人3》中,则是庞大世界观设定之下却最终讲述出一个简单的家庭童话和父女和解。影片对于整个系列的世界观设定的功能和影片自身的主题表达之间落差过大,降低了故事本身应有的戏剧性强度和主题深度。

考点提示:漫威电影;电影产业;引进片;超级英雄电影;系列电影;电影IP;漫画改编电影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继《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之后,法国导演佛罗莱恩·泽勒再次带来新作,“家庭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困在心绪里的儿子》,影片的主角从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父亲,换成患有抑郁症的小儿子,延续导演对家人的关爱之情。《困在心绪里的儿子》于2023年2月2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但无论在欧美还是中国,该片的口碑和票房都不如前作。

相比《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困在心绪里的儿子》通过叙事手法带来的悬疑感并不多。在前作中,佛罗莱恩·泽勒通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视角,展现了一位父亲的老年生活。该片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阿尔茨海默病式”的叙事方式:父亲房间的布景总在悄然变化,而与他对话的人则经常说着前后矛盾的话。直到最后观众才发现,从物到人,原来片中的一切都是事实与虚幻的结合,是父亲病变大脑的产物。

相比之下,《困在心绪里的儿子》的叙事方式则简单得多。影片用父亲彼得的视角来展现一个青春期孩子深陷抑郁症的痛苦,一条时间线走到底,情节上也不够跌宕起伏。再加上全片从头到尾的压抑氛围,看完很容易让人觉得没那么愉快。

考点提示:引进片;病友片

参考文献:

[1]路斐斐. 以艺术构思与表达之新实现新主流电影的探索[N]. 文艺报,2023-03-20(004).

[2]陈旭光.人类命运共同危机的“世界想象”与“中国方案”——评影片《流浪地球2》[J].当代电影,2023,No.323(02):26-29+184.

[3]孙承健.《流浪地球2》:超经验视觉的表达策略及其系列片探索[J].电影艺术,2023,No.409(02):83-85.

[4]范倍.《无名》:面向商业的浪漫与坚守艺术的奢华[J].电影艺术,2023,No.409(02):86-88.

[5]於水.视觉的奇观构建与风格创新——与《深海》主创谈影片的动画制作[J].电影艺术,2023,No.409(02):129-134.

[6]王筱丽. 在“粒子水墨”中寻找心之所往[N]. 文汇报,2023-01-26(002).

[7]尹鸿.专家评《毒舌律师》:触动现实之“痛点” 抵达大众之“爽点”[EB/OL].CCTV6电影频道,(2023-02-26)[2023-03-22].

[8]宋智勤.电影《熊出没·伴我“熊芯”》:欢乐的亲子时光[EB/OL].光明日报,(2023-02-08)[2023-03-22].

[9]梁君健.文艺评论丨《黑豹2》与《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当“漫威宇宙”遭遇电影周期律[EB/OL].文汇报,(2023-02-22)[2023-03-22].

戏梦电影全程班的早鸟价优惠倒计时8

这是电影全程班全年最低价!

电影全程班(学硕)原价4500,早鸟价4000

电影全程班(专硕)原价5000,早鸟价4500

从3月开始,进入了备考的基础期。戏梦的电影核心课陆续开课,学习辅导的各方面逐渐步入正轨。这个时候加入我们,是你完整、稳健地走完电影考研整个备考阶段的恰当时机!

报班指南


核心课「电影艺术基础」上线

核心课「中国电影史」上线

23级戏梦调剂班上线+调剂问题全解答

23级戏梦复试班

戏梦2022年「年终盘点」

24级戏影全程班(早鸟价进行中)

24级戏影入门班(限时免费)

24级戏影公开课(拼团1元,全年有效)

戏梦23级院校小班老师的「年终总结」

24级戏梦电影考研社群招募成员

戏梦招聘:教学/教研/教务 全职/兼职

戏梦2月学习总结

24级考研必读


✔书单

外国电影史参考书单

中国电影史参考书单

电影创作参考书单

✔片单

中国电影史必看片单

世界电影史必看片单

✔经验

择校必读 | 报考指南

戏影考研全年复习规划指导

择校|根据你的职业规划,推荐你选这所学校!

择校|城市资源、院校层次、学科排名

24电影考研问答大全

备考24级考研,你现在能做什么?

调查:电影专硕真的烧钱吗?

备考故事|24岁,先后从大厂和国企离职后,我选择跨考电影研究生

备考故事|我不想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备考故事|我就想看看努力了这么久,到底考研是个什么样

23级初试400+分的戏梦学员有话要说!

电影能不能跨考?非跨考生圆桌谈

✔干货

拉片课精华:经典电影叙事

《中国奇谭》考研知识点通览

第五代导演何平逝世

✔活动

#考研观影计划#,打卡中影史经典拿电影周边

✔真题

23级全国院校最新真题(回忆版)

23级全国戏剧与影视学考研命题解析(学硕)

23级全国电影MFA考研命题解析(专硕)

最新考研真题解析及备考建议(北京院校)

最新考研真题解析及备考建议(上海院校)

最新考研真题解析及备考建议(华东院校)

最新考研真题解析及备考建议(华中院校)

最新考研真题解析及备考建议(华南院校)

最新考研真题解析及备考建议(西南+西北)

23级复试必读


23级戏影复试班上线了!

23级戏影调剂班上线了!

2022年全年热点干货通览

备考复试,你现在能做什么?

近三年全国电影院校「复试分数线及录取人数」

考研复试必看片单

复试经验贴:上海大学、上海师范、上海戏剧学院

复试经验贴:电影资料馆、艺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

复试经验贴: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

复试经验贴:海南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

分享是一种生活信念


电影干货:创作/史论/产业/热点

考研经验:上岸/二战/避雷/方法


电影/戏剧戏曲/艺术概论/广播电视


无论你擅长哪一个专业

添加学姐微信,然后介绍你自己!

(投稿加此微信)

戏梦课程顾问

锦鲤学姐


戏梦课程顾问

阿利学姐

@戏梦电影考研

新浪微博/B站/小红书/知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