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眸历史,没有哪一种疫病不败于智慧

民进网 2020-09-0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掌千秋 Author 掌千秋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一部中国古代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炎黄子孙与瘟疫的抗争史。




隔离:切断感染链



《汉书·平帝纪》中载:“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这是中国古代关于隔离观察治疗的最早记载。

公元568年,河南汲郡僧人在西山寺设立了“传染病院”,专门“收养疠疾”患者。北魏时期,朝廷设立了“别坊”“医馆”,“遣医救护”。《南朝齐会要·民政》中记载,萧齐时,太子长懋等人设立“六疾馆”,从国家层面隔离收治患病之人。隋唐两朝,朝廷设立了“疠人坊”“养疾坊”“病坊”“悲田养病坊”“福田院”等专业机构和场所,用来医治被隔离的病人。南宋时期,官府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安济坊”,病人依病情轻重异室居住,“以防渐染”。明清时期,麻疯病泛滥,南方许多省份建有麻疯病院。

埋尸:人为关怀断疫源



据《周礼》记载,从先秦时期开始,凡遇民间大疫,官府都要采取措施,对民间尸体进行集中掩埋,作无害化处理。

南朝梁武帝时,郢城爆发瘟疫,全城十余万口,“死者十七八”,朝廷下令给死者赐棺器盛殓,以防止疾疫传染(《南史·梁武帝纪》)。

北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江淮一带爆发瘟疫,当地各级官府招募了大批僧人志愿者参与掩埋尸体。官府规定:凡掩埋尸体200人者,官府奖励僧人一道度牒(《宋史·五行志》)。此举大受欢迎,尸体处理进度大大加快,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瘟疫的蔓延。此后,全国各地争相效仿,并且设立了公墓——“漏泽园”,“瘗人并深三尺,毋令暴露,监司巡历检察。”

漏泽园在各州县得到普及,仅在临安府就设置漏泽园12所,由僧人负责管理,官府支付薪水,每人每月给“常平米钱各五贯、米一石”。

明清时期,民间出现了大量的“施棺局”,每逢大疫之年,“施棺局”便派人沿街收尸,盛殓后抬到“义冢”掩埋。

药物:劳烦金石克瘟疾


《宋史》中载,北宋景德三年,吐蕃铎督部族发生疾疫,宋廷提供了白龙脑、犀角、硫黄、安息香、白石英等76种治疫药物。

宋人丁特起所著《靖康纪闻》中记载了另一种治疫方剂——黑豆汤:“黑豆二钱(令炒香熟)、甘草二寸(炒黄色),右二味以水二煎一盏,时时服之自愈。”

元代文学家陶宗仪《辍耕录》中载:元朝初年时,元军发生疾疫,以大黄疗治,“活命者万余”。

《周礼》记载,端午节时,南方一些地区将混有雄黄酒的石灰水洒于房屋角落,以抑制瘟疫。

据出土的秦简记载,凡宾客入秦国城时,其乘车和马具必经过火燎烟熏以消毒防疫。由此可见,中国古人对药物防疫控瘟已有许多成型的经验。

卫生:清洁环境抑病源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周朝时,官府颁令民间,用含有碳酸钙和磷酸钙的牡蛎及草木灰来防疫杀虫。

《月令辑要》中载:“北人二月二日,皆以灰围室,云避虫蚁,又以灰围仓,云避鼠也。”虫蚁和鼠在当时就是一些传染病的传染源。

近年考古发现,秦汉时期,官府建有人工湖和饮水池,以确保水源不受患病动物的污染。汉朝时建有专门装粪便的容器、痰盂及公共厕所——“都厕”。南宋时期,泉州城内水沟湮阏岁久,“淤泥恶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蒸为疠疫”,官府兴修水利,疏通沟渠,人居环境全面改善。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载:“幂(盖)防耗损,亦防不洁。”他主张:疫病爆发时,将药物直接撒入井中,可用来防疫。

防控:全民皆兵建体系


湖北出土的《封诊式》竹简中记载:战国时期秦国就有逐级报告传染病和对可疑病例调查的制度。可见当时,朝廷已将疫病防控上升至国家层面了。

北宋时朝廷规定,凡被派往边塞的将官,须带一名随行医官,以负责一干人的防疫。

元朝时,民间出现了官府批准的“民间赤脚医生”——“医户”,其户籍由太医院管理,一旦国家发生瘟疫,“医护”们将无条件参与治疗。

清代天花泛滥,人人“谈花色变”。清政府设立了“查痘章京”一职,专事痘疹的防疫检查。清朝《海录》中详细记载了查检“天花外入”的防控措施:“凡有海艘回国,及各国船到本国,必先遣人查看有无出痘疮者,若有则不许入口,须待痘疮平愈,方得进港内”。




回眸历史,没有哪一种疫病不败于智慧的炎黄子孙。

因此,我们有理由坚信,在医学强盛的今天,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来源:掌千秋微信公众号

更多推荐

点亮“在看”,为武汉加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