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无差别”的义务教育,民进中央建议规范残障儿童送教上门

民进网 2020-09-05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无差别的。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尽管《残疾人教育条例》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2017-2020 年)》都明确提出了要为残障儿童“送教上门”的要求,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残障儿童送教上门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从2019年7月开始,民进中央组织调研组就这一问题在湖南等地开展深入调研,在掌握了大量一手情况后,在今年两会提交了一件《关于规范残障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的提案》,深度关注特殊儿童尤其是重度残障儿童的教育现状。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资料图)


“调研期间心情一直是挺沉重的,很多地方关于适龄残障儿童的基础数据都不准确,民政、教育、财政、公安等部门的数据各不一致,差的还不是一星半点,需要服务的人群都搞不清楚,如何送教上门?”回忆起调研时的情况,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朱永新说。

“对于已经登记在册的残障儿童,哪些适合送教上门也缺乏专业机构参与的评估,有的地方上门频次仅为一个月一次。上门的教师也多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对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并不了解,对个别完全没有学习能力的重度残障儿童的送教上门更是流于形式,拍个照、登个记了事,对教学内容、结果并不在意,也没有评价机制。”朱永新表示。

一位送教老师的送教方式也让朱永新印象深刻。“每个周末,都是她爱人开车送她去特殊儿童的家里,交通费自付。可以想象,长此以往,教师们的积极性会消耗殆尽,送教上门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也令人担忧。”


为此,民进中央提出,加强残联、教育、扶贫、民政、公安等部门及医疗机构的数据核对,摸清我国残障人口和适龄残障儿童的人口底数,为残障儿童义务教育提供数据支撑是当务之急。同时,应结合教育扶贫工作,对当前未入学残障儿童主要散落的中西部农村,继续推进 30 万以上人口的县建设特殊教育学校,30 万以下人口且没有特殊教育学校的县,由地市对行政区域内的特殊教育学校招生进行统筹,或在中心学校建立特殊教育班,加强普通学校的特教资源教室建设和特教老师配置。

严格送教上门标准,合理确定送教对象也是民进中央着重强调的内容。他们建议建立由教育、心理、康复、社会工作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残障儿童教育专家委员会健全残障儿童入学评估机制,规范界定送教上门标准。对于重度残障儿童当中具备接受义务教育能力但确实不能进校门的,按照相关规范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对于能够随班就读的残障儿童,应积极鼓励和加大融合教育力度;对于完全失能且不可能完成义务教育的残障儿童,则以送康复教育为主。

民进中央还提出通过健全“四个一”,提升送教质量。包括:一支稳定送教队伍,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多种方式组建送教队伍,如发动社会志愿者力量、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等;一套规范送教流程,制定“一人一案”,研究确定送教的工作方案、时间频次、备课要点、授课内容、教学档案等;一套以儿童需求为中心设立的特教课程,明确特教理念、目标、要求,加强对特教课程指南的编撰工作;一套科学的跟踪考评机制,鼓励各地出台送教上门教师岗位职责、待遇、绩效考核标准等规定。

“送教老师的待遇问题也必须细致考虑。可以把送教上门的适龄残障儿童纳入学籍管理,按特殊教育政策足额拨付 6000 元以上的生均公用经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指导县区制定出台特教生均公用经费的使用细则,统筹考虑送教上门产生的交通、误餐等费用和相关的教师津补贴、绩效等支出,加强对送教上门的保障力度。”朱永新说。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呂巍

END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提案全文!

更多推荐

在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