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进扶贫·感悟 | 公益让爱如泉水

民进网 2020-09-05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用文字记录,用真情讲述。

11年前,民进江西省委会联合共青团江西省委、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创立了一个崭新的社会慈善公益项目——“1%工程”。她倡导“捐献1%,爱心100%”的理念,用于帮助贫困学生、援建贫困学校、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2009年,江西“1%工程”助学基金在南昌成立。资料图。


今天,小萱邀请民进江西省委会主委汤建人,和大家分享“1%工程”在助推教育扶贫过程中的故事和感悟——


在党中央作出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后,“1%工程”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从教育扶贫入手,大力开展扶智扶志工作。

十八大以来,“1%工程”在帮扶工作过程中,涌现出的一批令人感动的人和事,使得我们对志愿服务、公益事业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的感受。


公益让感恩常在,坚信未来可期

夜色浓厚时

泪水

冲刷着暖黄色的回忆

轻声安慰着我的“1%工程”啊

我不怕荆棘翳翳

只怕未来不可期

……


——摘自刘琴《感恩有你  未来可期》




2018年9月6日,在江西考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一行来到江西省文联,参加在这里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1%工程’十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开幕仪式,并参加了民进省直教育综合总支组织生活会。

江西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刘琴(化名)在会上饱含深情朗诵了她自己创作的诗歌《感恩有你 未来可期》,以表达对党和国家、对“1%工程”的真情实感,表示是党的扶贫政策圆了她的求学梦。像刘琴同学一样,当年宜春市有100多位贫寒学子通过“1%工程”感受到了党和政府春天般的温暖。


2013年8月29日,“‘1%工程’纵横宜春阳光行动”助学计划正式启动。该项目连续3年结对帮扶宜春市范围内的100位贫困高中一年级学生,资助每人每年3000元,共计90万元资金,帮助他们完成高中学业。

为了把这件好事办好,“1%工程”志愿者用了将近大半年的时间,在宜春各县市的学校来回奔波确定资助对象,确保受助学生必须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像甘霖洒入久旱的土地,这100名受助学生得到了雪中送炭般的帮助,他们的内心充满感激。

“1%工程”倡导的是“捐赠者和受助者同样幸福,捐赠者和受助者一样有尊严”,这种平等的理念一直贯穿在“‘1%工程’纵横宜春阳光行动”的始终,对受助学生不但给予经济上的援助,而且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思想成长,让孩子们感觉到像亲人在陪伴,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从而迸发出强大的学习奋进、感恩奉献的动力。

2016年,这100名受助学生参加高考,有47名金榜题名。“1%工程”志愿者得知后奔走相告,有的热泪盈眶,像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一样高兴,也从中体验了爱的伟大力量。

为让爱像泉水一样流向远方,志愿者们把助学金的范围从高中向大学扩展。2016年4月1日,“‘1%工程’纵横助学金百万爱心助学款签约仪式”在南昌举行,约定连续5年为江西省的大学贫困生提供资助,刘琴就是从高中到大学都得到资助的学生之一。

在“1%工程”的长期关心下,这些孩子们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更重要的是通过爱的传递、爱的教育,这些孩子们学会了感恩,感恩党和政府,继而回馈社会,坚信未来可期。

公益让爱放飞,把资源给更需要的人


人生难免有风雨。“1%工程”在从事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过程中,不仅及时伸出双手给贫寒的学子一个温暖的拥抱,而且在他们需要自由飞翔时,懂得受助者回归应然的生活状态,让爱放飞。

有个女孩叫熊仪(化名),十二岁时,参加了南昌市百花洲舞蹈培训班。培训老师、“1%工程”志愿者发现她酷爱舞蹈。但熊仪来自一个贫困的单亲家庭,母亲没有固定的工作,仅靠打零工供她上学。于是,这位老师向“1%工程”推荐,能不能对她进行资助?在了解到熊仪实际困难后,“1%工程”每年给予她4000元至8000元的资金帮助。最终,她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

在熊仪就读南京艺术学院的第三个年头,她母亲找到“1%工程”表示感谢:“孩子现在成绩优异,每年都获得奖学金,今后有困难的话,我们再找您们,谢谢了。” “1%工程”工作人员明白了,熊仪已经长大了,成熟了,要将有限的慈善资源让给比她更需要的人。她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间,需要自由飞翔。“1%工程”也认为可以放飞了,让她回归一种应然的生活状态。


公益让爱如泉水,润泽心灵


“今天,我要讲述的主题是:爱是乡村教师的基本素养。我非常自豪地告诉大家,我是一名曾经接受过‘1%工程’的大爱,现在正在传播这种爱的教师……让我们的爱像泉水一样流淌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第三十四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杜乐(化名)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主题论坛上动情地说道。

九岁时,杜乐的父亲在外出务工时发生意外,导致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在考进大学后,母亲又患上了癌症,生命危在旦夕,这使得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因为家庭困难,杜乐一度萌生了辍学的想法。“1%工程”在了解到她的情况后,及时予以支持,解了燃眉之急,帮助她渡过了难关,也使她下定决心,等毕业工作后,也要向“1%工程”那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这份爱心延续下去,回报社会。

这位曾经失去过爱,同时也得到“1%工程”的爱,今天已成为决心为了自己的学生而不断付出爱的农村人民教师杜乐感觉到,当年得到“1%工程”的爱是一个天大的爱,而今天自己付出的爱,包括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钱帮助学生,都是微不足道的。

公益并非只提供物质,更要唤起精神


2012年,在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过程中,“1%工程”逐渐认识到物质与精神的结合才能给人更持续、更强大的力量。从此,在给同学资助款的信封里总是有一封由“1%工程”叔叔阿姨们写的,鼓励同学积极进取、克服困难、树立必胜信心的信:

亲爱的同学:

您好!

爱与被爱同样幸福,爱与被爱同样伟大,感谢你让我们的爱和温暖得以传递,也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与我们一道,将这份爱和温暖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困难总是暂时的,要相信自己,一个人有梦想就会有追求,有追求就会有动力,有动力就会有无穷的创造力,就能创造人生的辉煌。加油!

“1%工程”的叔叔阿姨们



这样一封封的信让资助变得更温暖、更丰富;资助款又让这一封封信变得更真诚、更有力。信和资助款让帮扶者和被帮扶者之间变得更亲切,使得公益并非只是提供物质帮助,也更有效地唤起被帮扶者的精神力量、内心动力,去实现自信、自立和自强。


公益人人可为,读好书就是做公益


除了助学帮困,“1%工程”还在全社会倡导“志愿阅读”活动。

读好书可以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不断收获持久的精神愉悦,进而使得整个社会散发出书香味、弥漫着书卷气,不断厚植风清气正、崇礼尚文的文化底蕴,进一步使得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读好书,不仅是传承,更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它可以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民族、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就是整体的一部分,从而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投身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去。

“1%工程”认为,读好书就是做公益,倡导全民阅读就是倡导全民做公益。为此,“1%工程”在全省开展了百万册图书送农村活动。


此外,“1%工程”还积极推进在江西全省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裁判培训计划,就是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十九大精神,强化青少年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1%工程”积极参与推动江西省音体美大学生支教农村学校志愿服务,就是想给农村学校的学生提供比较专业规范的启蒙教育,同时帮助参加音体美支教农村学校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上好一堂重要的人生课,培育教育情怀,希望他们系好系牢走向社会的第一粒钮扣。


“1%工程”简介

“当前社会最紧缺的并不是爱心,而是点燃爱心的火把”,这是民进江西省委会在助学帮困的实践中最深刻的体会。

2009年2月18日,民进江西省委会联合共青团江西省委、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创立了一个崭新的社会慈善公益项目——“1%工程”,她倡导“捐献1%,爱心100%”的理念,践行“点滴之爱,汇聚成洋”的使命,恪守“捐者快乐,受者安详”的工作原则,营造“爱与被爱同样伟大,爱与被爱同样幸福”的平等文化,牢记“让我们的爱像泉水一样流淌”的宗旨,共同追求“感恩生活,成就辉煌”的目标。

她倡导社会各界捐献年收入、劳动时间等可支配资源的1%,用于帮助贫困学生、援建贫困学校、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她不对捐献金额做具体要求,无论穷富均可参与,倡导发挥各自的特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END—




小伙伴们请注意啦:由于微信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点『赞』『在看』、没有把我们『星标』,可能使您无法及时看到民进网文章更新。

不想错过咱民进的精彩故事,看完文章顺手点『赞』『在看』,把民进网设为『星标』,就可以及时与我们见面啦~


点击了解更多民进扶贫故事

记得点赞分享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