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进好书 | 张秀平:《我的编辑生涯四十五年》

民进网 2022-01-14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张秀平著,开明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张秀平,女,民进会员,浙江临海城关人。1969年6月参加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六团,历任战士、出纳、统计员。1975年入兰州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毕业后分配在人民出版社从事图书编辑工作至今。历任人民出版社编辑、室主任、编审;民进中央委员、新闻出版委员会副主任;民进北京市委常委、新闻出版委员会主任、妇女儿童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政协第九、十、十一届委员,市广电局、新闻出版局特约监督员。


内容简介




作者在人民出版社当编辑迄今已经45年,历经陈茂仪、曾彦修、薛德震、李长征、黄书元五任社长,亲历了中国出版业从弱到大再到强的变化。笔者丰富的人生经历,是新中国同龄人70年艰难曲折的成长史;她叙述与作者如邓广铭、田昌五、王思治、陶懋炳、白钢、朱瑞熙、陈高华、朱大渭、李范文、白滨等交往的亲历亲闻亲为,既是上述作者著作的出版过程,也是编辑的责任和担当的真实写照,更是编辑叙事学的实践和总结,是新中国学术史、文化史、出版史的鲜活史料……读后令人回忆与思考,给人智慧与启迪。


作品目录



向下滑动查看目录↓↓↓

序言一/柳斌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署长)

序言二/张作耀(人民出版社原副总编辑、《新华文摘》杂志社总编辑)


我的大学

见到老乡校长林迪生

第一个报到的新生

第一次上了大学讲台

享受名师的授课

第一次参加宣讲

在西安延安毕业实践

领了“派遣证”


终生的职业  进入人民出版社当编辑

报到第一天

认识新朋友

实习校对科

走进资料室

分到历史编辑室

我的编辑老师吕异芳

第一份审读意见

参加《中国历史学年鉴》的创刊与编辑

独立责编王思治《两汉社会性质问题及其他》

田昌五先生与他的《古代社会断代新论》

邓广铭先生与他的《岳飞传》(增订本)、 四写《王安石》

邓广铭先生亲自介绍我加入中国宋史研究会

周宝珠先生、 陈振先生主编的《简明宋史》的出版

陶懋炳先生和《五代史略》的出版

《唐太宗传》的出版与《帝王传系列丛书》的策划

参加《中国农民战争史》编写组

主持《祖国丛书·年鉴》编辑室工作

主编出版《中国文化概览》

主编出版《1976年大事内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典》(1949-1989)

主编出版《华夏名人称号掌故手册》

在老编辑的怀抱里(一)

在老编辑的怀抱里(二)

在老编辑的怀抱里(三)

在老编辑的怀抱里(四)

在老编辑的怀抱里(五)

在民进市委和民进中央的关怀下(一)

在民进市委和民进中央的关怀下(二)

在人民政协的大学校里(一)

在人民政协的大学校里(二)

世界美术邮票鉴赏大图典·雕塑系列的出版与遗憾

主编《中国100系列》和《世界100系列》《中国自然与文化100系列》《世界自然与文化100系列》

王观澜和《王观澜文集》的出版

马植杰先生和 《三国史》的出版

李蔚先生和《简明西夏史》

李清凌先生和《西北经济史》《中国西北政治史》

《马长寿论文选集》《西北少数民族与西部大开发》的出版

《交往录》《这样学习历史这样平点历史》的出版

编辑出版《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10)卷

获得了第三届国家图书奖

贺茂之与《张爱萍传》《上将张爱萍》的出版

策划出版《走进崇高丛书》

策划出版《影响世界的100个经典汉字 中国榜书合集》

策划出版《中国政党学研究丛书》

编辑出版李光羲《舞台是我的天堂》


经历出版改革

筹建“东方文化编辑部”

策划出版《20世纪著名人物群体传记书系》

《天下第一家丛书》《中国显学文化丛书》的策划与遗憾

《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的编辑出版

策划出版《现代稀见史料书系》(黑皮书)的史料价值

策划《战后国际关系稀见史料》(蓝皮书)的史料价值

非典时期策划出版《古今中外大疫启示录》丁启阵与《葳蕤丛书》的出版

留住那个“特殊年代”的真实史料——《叶圣陶叶至善干校家书》编辑与出版

策划出版《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研究丛书》

《南宋史研究丛书》的出版

策划出版《中国慈善事业研究丛书》

策划出版多卷本《中国历史》

李范文和《西夏通史》的出版

《南宋史研究丛书》的编辑与出版

《北京专史集成》的编辑与出版

策划出版《中国人口通史》(1—11)

策划出版《西藏知识干部读本·西藏知识问题解答》

策划出版《东方文化·世界宗教与文化书系》《新时期阿訇实用出手册》《古兰经译解》《回族史诗》的编辑与出版

编辑出版《城市论》《城市学总论》《城市怎么办》

策划出版《中国边疆研究丛书》

历时15年、策划出版多卷本《中国国家历史地理》(一)

策划出版多卷本《中国国家历史地理》(二)

策划出版多卷本《中国国家历史地理》(三)

策划出版多卷本《中国国家历史地理》(四)

策划出版多卷本《中国国家历史地理》(五)


附录一   70回忆

我的一家

我的父亲母亲

父母创业

入住三台坊

公司合营以后

经历“大跃进”


我的小学

艰难求学的开端

就读城关中心小学

劳动路179号和185号

我的小学老师


我的中学

考入临海一中

我的中学老师

接受少体校训练

迷上《历史小丛书》

重担压肩

初中生的“发明”  

少年壮志又言愁

毕业风云

最后一次下乡劳动

第一次来到杭州

走出家乡

第一次到了温州

学习谋生

再次来到杭州


我的兵团                        

内蒙兵团来招兵了

登上兵团的专列

第一次点名

兵团春秋

白手起家

“第八个是铜像” 

我的四班

受命写材料

探望战友

超假挨批

重新分班

战备背包

深挖排干渠

战备仓库趣事

收到加急电报

第一次探家

难忘的托运

奉命调到团部

繁重的脱坯

野营拉练遇险

实验班的成果

沙漠里种水稻

军人服务社里的缝纫员

急人所急

计划股统计员

团部八大员

参加大学招生文化考试

两次落选

终于上了大学

具有人才思想的王干事

走出沙漠


附录二   主要论文、综述、书评辑览




名家评论



毫无疑问,这将是一部生动、鲜活、价值不菲的历史文献;以编辑叙事学的体裁回忆亲历的每一部有价值的图书的策划和出版,为后人留下一份中国当代出版史的翔实材料,为将来的出版史研究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记载文字,这是一桩有意义的事情!

——柳斌杰(新闻出版总署原署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清华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张秀平不光是编辑工作、参政议政工作做得出色,成就多多;她的人生故事也斑斓多彩:出生于江南小城,到内蒙古参加建设兵团,进入著名大学学习历史,再进京成为国字第一号大出版社编辑,齐一变而至于鲁,鲁一变而至于道。更重要的是,张秀平本身是个有趣的人,她信奉“生命在于折腾”,用当今时髦的说法,浑身充满正能量,很励志,很治愈。

——丁启阵(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精彩书摘



登上兵团的专列

1969年6月9日清晨,临海城里的台州电影院门口人山人海,第一批参加“内蒙兵团”的300名左右知青在这里出发。我们66届的初三(1)班有7名同学去了兵团,他们是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五团一连的张美云(参加兵团时改名张军阳),五团七连的陈美玲(参加兵团时改名陈海凌)、冯俊清,五团二连的陈振亚,五团十连(后来的六团一连)的黄雅芳,五团十一连(后来的六团三连)的韩一凡和我。

临出发时,我看见父亲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我当时没有流泪。车子启动后,全车的知青就都哇地齐声哭了起来,哭声几乎要掀开车顶,车上车下的哭声连成了一片。这个场面我迄今难忘。我就是在知青们的惊天动地的哭声中离开了家乡……

我们的车队到了宁波以后,会合了黄岩、温岭的知青,在一个学校的教室里稍作休息就登上了赴内蒙古的专列。记得是下午4点左右上的专列,大约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到了杭州站。当时杭州市市长王子达还到站台上欢送我们,并和我们知青握手。所谓专列,就是不用根据铁路的上下行编程制度而需要转车的绿皮车。三天两夜的吃喝拉睡都在车里,狭小的车厢空间,长长的旅途,令人疲劳不堪;实在困得不行时,我们就打开背包,睡在车厢的过道和座位下的地板上,有的则爬到高高的行李架上躺一会儿。三天的行程,因为空间换时间,我们觉得过了很久很久……

我们的专列过北京时,走的是不经过北京站的丰沙线,此时已经是6月11日的早晨了。专列临时停靠在门头沟雁翅镇的一个山洞前。初夏的门头沟一片葱绿,雨后的永定河上有一个吊桥,桥下清澈的河水流淌。已经坐了两夜一天火车的我们,面色苍白,纷纷下车呼吸清新的空气,直到专列鸣笛时都迟迟不愿上车,后来我们实际上都是被兵团的干部驱赶着回到车厢的。新鲜的空气,自由的呼吸,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啊。这个吊桥给我的印象颇深,40多年后,我就是凭着这个吊桥找到了当年专列是从这里奔向内蒙古的。

专列到张家口、呼和浩特时,都发生了下车的学生在站台周边迟迟不愿再上车的事情,带队干部大概觉得事情太糟糕了,过了呼市以后,专列即使停靠时也不让我们下车了。12日凌晨2点钟左右,我们的专列终于到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的所在地巴彦高勒,也就是磴口。夜半下车,我也不知东南西北,除了站台有点灯光外,四周一片漆黑,站台下的铁轨黑乎乎地伸向远方,看不到尽头。

我们背着背包等待转乘汽车时,突然传来了命令要组建新的一师六团,将我们五团十一连划归到六团建制,称一师六团三连。迷迷糊糊中我们上了六团的解放大卡车,走了一阵以后,天就蒙蒙亮了。我睁开眼一看四周,顿觉跌入了冰窖:只见车两边都是沙漠,一个沙包连着一个沙包,远处还有一片连绵不断的山(后来才知道这就是阴山山脉),显得阴森森的。我坐在军用卡车车厢的背包上,通过车槽帮不停地向外张望,还在心里念叨,希望这是我们路过的地方,不是我们要去的六团的所在地……

不到两个小时,卡车就停在一排土坯房子前,有人敲着锣鼓、还有人大声招呼我们下车。天哪,这就是六团三连?我们的营房在哪里?

第一次点名

我们是六团三连第一批的兵团战士,除两名仙居兵外,全部来自临海。三连的所有战士都是来自地区大院和地区所属事业单位的干部和职工的子女。我是从母亲单位台州疗养院报名走的,疗养院是地区的直属事业单位,我和哥哥张兆勇都被分在了三连,这样,我们就和原台州地委、台州专员公署的干部职工的子女编在一个连队里了。当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仍在关押和监督劳动中,有的是写了对父母的揭发材料作为“可教育好的子女”才来的;有的则是写了血书表了忠心才被批准的……低头细思量,各人都有难忘的经历。

六团三连的指导员叫李连正,是个现役军人,是原北京军区某军的一位连职现役军人,副连长王瑞康、军医杜凤岗也是该军的现役副连职军人,另外还有白成奎、李明等8名该军刚刚复员退伍的老兵,他们加上从临海接来的50多名新兵,算是三连的所有人马了。三连所在地位于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深处的一个叫巴音毛道的牧民点附近。整个牧民点也就只有三四栋土坯房,大约四五户人家。他们给我们腾出了一栋4间土坯房:一间挂着“连部”的牌子,一间是“伙房”,还有2间是我们女兵的宿舍。记得当年六团三连第一批浙江兵共有男女兵55人,其中,男兵30多人,分为3个班;女兵有20个,分成2个班。我的哥哥张兆勇是一班长,二班长是卢平新,三班长是胡才正,我所在的四班班长是赵晓薇,五班长是王乃云。男兵没有房住,只好在挨着房子的水渠边搭了人字形的荊笆棚作为临时居住地。

我们到的第一天正好是星期天,我迄今都记得在“内蒙兵团”吃的第一顿大锅饭,那是海带汤和糜子面发糕,发糕有点酸,加上三天两夜的汽车、火车旅程,我们没有吃多少就睡了。也是连日来没有正经吃饱一顿饭了,我们睡了两三个小时后,便都起床,以为有一顿正餐,可以补补多日肠胃的亏欠,但我们发现伙房没有动静,也没有人催促我们起床。毕竟是年轻,大家见没有开饭,腹中又饿,便敲起了碗筷。指导员李连正从连部出来,马上命令紧急集合。老兵排长向他报告列队后,他十分严肃地说:“现在点名!”不用说,第一次的部队式的集合点名受到李指导员的狠狠批评。他宣布:部队在周日或节假日是改善伙食的日子,一般是吃两顿饭!天哪!我们哪知道这些规定呢?好在我们在临海出发时,家里和亲朋好友给我们的行李中都塞了罐头和饼干之类,这些就成了我们临时的、无比的美味。此时,思乡想家想亲人,从眼前的荒漠想到临行时兵团宣传材料上的“绵绵的大草原,肥美的黄河大鲤鱼”,失望的心情油然而生,有几位年纪比较小的战士就哭了起来……

来源:开明视点微公号


开明视点

《民主》杂志微公号

敬请关注!


更多推荐

点赞、在看、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