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
观察准备:花生、玉米、绿豆、红豆、小麦、蚕豆、凤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
观察方法:
(1)用肉眼观察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及其他显著特征。
(2)用手摸一摸种子的软硬、光滑程度。
(3)用鼻子闻一闻种子的气味。
(4)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种子的特征。
观察记录:
观察结果: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
实验二:观察蚕豆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观察目的:观察蚕豆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
观察准备:蚕豆、水、镊子、放大镜、记录本观察方法:
(1)将几粒蚕豆放在水中,浸泡一天。
(2)取一粒干的蚕豆和一粒浸泡一天的蚕豆。
(3)从整体观察浸泡一天的蚕豆,并跟没有浸泡过的
蚕豆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
(4)用镊子轻轻剥掉浸泡过的和没浸泡过的蚕豆的种
皮,从有缝隙的一侧分别将”豆瓣”分开,用放大镜观察“豆瓣”相连的部分有怎样的结构,浸泡过和没浸泡
过的种子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
观察记录:
观察结论:
(1)蚕豆的外形呈肾形,接近长方形,有较硬的种皮保护种子。蚕豆的内部结构包括种皮和胚两个主要部分,其中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构成。
(2)浸泡过的蚕豆和没浸泡过的蚕豆相比,从外部看,浸泡过的蚕豆体积更大,种皮破裂,发出嫩芽;从内部看蚕豆的胚根长长了,子叶更饱满。
实验三.种植凤仙花的方法
(1)选种: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目的是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2)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一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3)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洞,深度约1厘米,每个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
(4)往花盆中浇一些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可以将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不够饱满的种子会浮在水面上,这样的种子挑出去,可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播种是指用播种的方式种植。播种的好季节是春天。
种子萌发是指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发生变化过程。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光照不是种子的萌发的必要的环境条件,多数种子在黑暗中也可以萌发。
实验四.观察种子在土壤中发生的变化
(1)观察工具:种植杯
(2)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卫生纸,装进一些土壤,使卫生纸贴住杯壁。
(3)把种子放在杯壁和卫生纸之间。向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7.做一个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计划:根据凤仙花生长的时间,记录植株高度(厘米)、叶的数量(片)、整体的样子、每日的变化及我们为植物做的事情。
8.选带芽眼的土豆、红薯块或天竺葵的枝条种到花盆里,也可以观察到它们生长变化。这说明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来繁殖后代。
实验五:证明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实验目的:证明根具有吸收作用。
实验材料:一棵带根的植物、红色染料、水、试管、植物油。
实验步骤:
(1)在试管内倒入适量的水,滴入一滴红色染料。
(2)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放入有红色水的试管中,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的水中。
(3)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4)持续观察几天,看看试管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通过观察发现,植物的茎、叶依然保持良好的状态;水面降到标记线下面,这说明试管中的水减少了
实验分析:试管中的水是用油封闭在试管中的,因此水量减少不是由蒸发导致的,而是被植物的根吸收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有吸收作用,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实验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及形态特征。
观察记录:
观察分析:随着茎的长高,植物的叶也越来越多。凤仙花的叶在茎上生长的方式是互生,从上往下看可以发现每层叶子交叉排列,这样的生长情况有利于植物叶最大面积地吸收太阳光。
观察结果:凤仙花茎的颜色变深了,变得更高更粗了;叶子的数量变多了,叶片平展、交叉生长。
实验七:了解茎的运输作用
(1)取一段凤仙花的茎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将凤仙花的茎放入烧杯中。
(2)过一段时间,取出凤仙花用小刀取一小段茎,纵向切开,观察茎的纵切面。
实验现象:在红色水中放一段时间后,原本绿色的茎变成淡红色,由底部向顶端逐渐变淡;纵向切开后,可以看到红色水成线状遍布整个茎切面;横向切开后,可以看到一圈红色的点状结构。
实验分析:凤仙花的茎的颜色的改变,与放入的液体颜色一致,这说明液体“流入”到凤仙花的茎中了;茎的纵切面上可以看到线状红色液体,横切面上可以看到红色的点状结构,这说明茎可以用来运输液体。
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实验八:探究植物的叶能吸收阳光
观察材料:一盆凤仙花、黑色纸、细线。
实验步骤:
(1)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将这片叶子用黑色纸遮住,并用细线缠牢,使它见不到阳光。
(2)3天后,观察被遮住光的这片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3天后,被遮住光的叶子明显比其他叶子颜色淡,变得枯黄。
实验分析:用黑色纸把植物的叶子两面遮住,这片叶子就失去了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条件,它内部的叶绿素会逐渐减少,直到消失,植株会减少以至停止供应养分给它因此它会比正常的叶子早衰败。
实验结论:叶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实验九:研究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散失的
实验材料:一株植物、两个透明塑料袋、细线。
实验步骤:
(1)选择一种叶片较大的植物,如天竺葵、月季等,在其中两片叶子上各套上一个干燥的透明塑料袋,
并用细线缠住。
(2)过一段时间,观察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植物的叶有蒸腾水分的作用,植物体内的水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的。
实验十:观察凤仙花的结构
观察准备:镊子、凤仙花的花朵。
观察方法:
(1)使用镊子,小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各个部分。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
(2)解剖下来的花的各个部分要分类摆放,并标注每
部分的名称。
(3)轻轻挑开凋谢变干了的凤仙花,观察其内部情况。
观察记录:
观察结果:凤仙花是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构成,萼片一端成角状向下弯曲
观察结果:凤仙花茎的颜色变深了,变得更高更粗了;叶子的数量变多了,叶片平展、交叉生长。
实验十一:观察雄蕊和雌蕊的特点
观察目的:观察雄蕊和雌蕊的特点。
观察准备:放大镜、雌蕊、雄蕊、白纸。
观察方法:
(1)将解剖下来的雄蕊和雌蕊摆放好。
(2)用放大镜从上到下仔细观察每一个雄蕊的各个部分,并在白纸上抖一抖,做好记录。
(3)用放大镜从上到下仔细观察雌蕊的各个部分,并用手轻触雄蕊的顶端,做好记录。
观察记录:
(1)凤仙花有多个雄蕊。每个雄蕊顶端有膨大呈囊状的部分(即花药),下面有柱状结构支撑(花丝),当用手轻轻在白纸上抖动时,会有白色粉末状物质掉落(即花粉)。
(2)凤仙花的雌蕊只有个,顶端有一个大米粒形状的部分(即柱头),下面是一根细长的管道(花柱)底部有膨胀的部分(子房)用手轻触雌蕊顶端,有黏液,这些黏液可以帮助雌蕊更好地接收来自雄蕊的花粉。
观察结果:
(1)雄蕊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顶端花药里面有白色花粉,花粉很容易抖落。
(2)雌蕊顶端有一个柱头,柱头上有黏液,中间是花柱,底部膨大成为子房。
实验十二:点亮小灯泡
实验材料:导线1根、电池1节、小灯泡1个
实验方法:
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电池的两极分别与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相连的电路,能点亮小灯泡,否 则 不 能点亮小灯泡。
实验十三:简易电路
实验材料: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
实验方法:
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一根导线, 把 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
2、将小灯泡安入灯座。
3、用连接电池盒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灯座, 确定能使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结论:电池盒和灯座能帮助我们更加方便地组装一个电路。
实验十四:组装带开关的电路
实验材料: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
实验方法:
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一根导线, 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
2、将小灯泡安入灯座,一端连接电池盒。
3、将开关接入电路中,一端连接灯座,另一端连接电池盒。
4、连接时开关要保持断开状态。连接后,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的变化。
实验现象:断开开关时,电路中断,小灯泡不亮;闭合开关时,电路接通,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结论: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通与断。
实验十五: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并检测电路故障
实验材料: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
1、做一个电路检测器:把简易电路中的开关拆除后,就形成了一个电路检测器。
提示:每次检测前,先将两个检测头互相接触一下,看看小灯泡能否亮起来。
2、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
可能出现的故障 | 检测部位 | 排除故障的方法 |
小灯泡坏了 | 检测小灯泡 | 更换小灯泡 |
小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 检测小灯泡与灯座的接触之处 | 将小灯泡重新固定在灯座上,并且使之接触良好。 |
电池没有电了 | 检测电池 | 更换电池 |
导线断了 | 检测导线 | 更换导线 |
开关接触不良 | 检测开关 | 更换开 |
实验十六: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实验材料:电路检测器,接线盒
实验方法:
( 1 ) 用电路 检测 器的两根导线分别 接触1号和2号接线柱;
( 2 ) 用电 路检测器的两根导线分别接触l号和3号接线柱;
( 3 ) 用电 路检 测器的两根导线分别接触l号和4号接线柱;
( 4 ) 用电 路检测器的 两根导线分别 接触2号和3号接线柱;
( 5 ) 用电 路检测 器的两 根导线分别接触2号和4号接线柱;
( 6 ) 用电 路检测 器的 两根导线分别接触3号和4号接线柱。
( 7 ) 将每次检测的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十七: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材料:电路检测器,多种检测材料
1、用两个检测头接触要检测物体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
2、重复检测两次,并将检测时小灯泡"亮”或“不亮”的情况记录下来。(重复检测两次,是为了提高准确性,减少失误)
实验十八:做个小开关
实验材料:橡皮、图钉和回形针
实验方法:
1、把回形针伸开放在橡皮上,用 笔在伸开的回形针两端各描一个点作为标记。
2、先把一枚图钉固定在橡皮的一个描点上,再用图钉把回形针大的一端固定在橡皮的另外一个描点上。
3、把橡皮回形针开关连接到电路中,看看它能不能控制小灯泡的亮与不亮。
实验结论:我们在设计制作小开关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使用绝缘体材料, 还需要使用导体材料,导体负责接通电路,绝缘体负责断开电路。
实验十九:模拟安装照明电路
实验材料:电池、两个小灯泡和小灯座、两个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方法:
1、画出小组设计的电路图,说出电池(房间电源)、两个小灯泡(两盏电灯)、两个开关各在什么位置?怎样组成一个电路?
2、按照电路图组装电路。
3、 检测电路。检查电流能否顺利通过小灯泡,开关能否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 是 否有使电源短路的错误连接。
实验二十:观察并描述岩石和土壤
实验材料:石灰石 、铁矿石 、水晶 、土壤等标本
实验方法:
1、借助感觉器官( 味觉除外)观察岩石和土壤标本。
2、借助丁具进行观察。
3、将观察到的岩石和土壤的特征用语言文字进行描述
4、再次观察岩石,倾听别人的描述, 通过与别人交流,学习别人的观察方法,把新的发现补 充到 自己的观察记录中。
实验材料:花 岗 岩 、砂 岩 、大理岩 三种岩石的标本、放大镜、手电筒、小刀、铜钥匙。
1、用肉眼仔细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是否有纹理、分层,是 否 有 斑 点 、 小 孔 。
5、分别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刻划岩石,通 过 比 较 留下的印记来比较不同岩石的硬度。
实验二十二: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实验材料:各类岩石 标本盒 标签
实验方法:
1、清理:将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用清水清洗干净,擦干水分,放在阴凉、通风处彻底风干。
2、编号:将
和矿物分别编号。
3、识别:观察每一块已编号的岩石和矿物,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
4、贴标签:将观察岩石和矿物得到的特征分别按顺序记录在标签上,标清你认为的岩石和矿物种类
5、装盒: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或者隔板内,标签对应放好。
实验二十三:观察比较观察比较岩石、沙和黏土
实验材料:岩石、 沙 、黏 土、放大镜、水、白纸等
实验方法:
1、把岩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纸上,先用肉眼观察, 再用 放大镜观察 。
2、分 别 闻 一 闻 岩 石 、 沙 和 黏 土,感 觉 有什么不同。
3、用手触摸岩石、沙和黏土,感 觉 有什么不同。
4、试着分别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 观察经过多长时间它们能平摊在纸上。
5、用手指分别醮少量潮湿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痕。
实验二十四:观察土壤
1、把土壤倒在一张白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土壤里有什么,再借助放大镜观察。
3、把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颗粒的大小,并描述。
往期回顾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科学
长按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更多资料等你
搜索:kexuekecheng
小学科学资源共享QQ群
交流群 :605281765
VIP群:415921847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其它课的内容☺